如何發揮演講的氣勢效應
演講,是一門感召性極強的語言藝術,具有較強的宣傳、感染、鼓動和教育功能,具有針對性強、觀點鮮明、語言生動、情感濃郁等特點。而一篇優秀的演講,不僅要融入深刻獨特的思想,而且還要以具有美感的語言反映這種思想。因此,有時為了達到理想的演講效果,巧妙地運用排比這一修辭手法,就成了演講者最佳的選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古人云:話須通達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演講氣勢就是演講內容和表達形式相結合而顯露出來的一種氣度和神韻。它使演講體現出震人耳目的浩蕩氣勢和磁性力量,以此去打動聽眾,震撼聽眾的心靈,使其對演講所闡述的道理,認識上堅信不移,行動上堅持不懈。
演講的氣勢來源於演講者對真理及時代精神的把握和對自我真理在握的自信心,它是以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形式綜合表現出來的。如果想在演講中充分顯示氣勢的力量,起碼要把握以下三點:
理足而氣壯
演講氣勢效應是一種力量的體現。其實質就是一種理性的力量,它源於深邃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所闡述的觀點是具有時代感、獨創性、深刻性和真理性的。就是演講者站在時代發展的峰巔之上,充分展現時代的特點和氣息。在向人們心靈的深度和廣度的探究中,折射出嶄新的審美理想和道德情操,使人們從演講中聽到時代精神的迴響,感受到生活光流的碰撞旋轉,體會到理想人格的價值。演講的氣勢效應在於“所見者真,所知者深”和所閃現的智慧火花,對社會對人生的真知灼見,對事理創造性的闡發;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令聽眾事理大白,茅塞頓開。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理直氣壯”,它說出了演講理直氣就壯、理不直氣難壯的深刻道理。同時,演講內容的理足,還需要壯美的語言來表達,也就是說演講的氣勢還來自語言巧妙而藝術的運用上。演講的語言要字正腔圓,清新流暢,生動感人,活靈活現地闡述真理和抒發感情。一般說來,鏗鏘的語調,排比對偶的手法都可以加強演講的表達力量,顯示演講的不凡氣勢。
情真而意切
情感是藝術的靈魂,也是演講氣勢動力的源泉。沒有演講者的真摯情感的流動、跳躍和燃燒,演講氣勢就無從談起。演講者只有用血、用淚、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呼喊、去敲擊,才能叩開聽眾的心扉,產生征服人心、震撼靈魂的演講效應。所謂情真,就是真摯感情的抒發,不言詞虛浮,不矯揉造作,保持說話人的自然本色,使人聽後感到自然,樂於接受。李燕傑同志的演講之所以生動感人,氣勢非凡,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就是因為他無論講愛國之志,還是民族之魂,或講正氣之歌,吐露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實感。情真還應表現在情感的深沉與豐富上。構成演講氣勢的情感,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廣度,這樣才能激起聽眾感情上的波瀾,這就要求演講者的情感必須具有凝聚性和交融性,善於濃縮和強化情感。當演講進行到關鍵時刻或達到高潮時能立刻形成強有力的情感暴發力,給聽眾以強大理性情感的衝擊,使其心靈受到震顫,就能使臺上臺下形成“情通理達”交融和諧的演講氣勢效應。
意切,就是演講的氣勢必須符合演講的主題、聽眾和時境情況,也就是演講的氣勢要切旨、切己、切近聽眾、切近生活。演講時,演講者總是以一定的身份,在特定的環境裡,面對特定的聽眾表達自己的一定觀點和思想感情的。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演講者必須考慮演講氣勢是否有利於昇華演講的主題,能否與自己和聽眾的實際情況及演講環境相符。這就要求演講者必須從現實生活和聽眾的思想需求、認識水平與欣賞習慣出發,充分利用客觀環境的有利因素,採用多種藝術手段表達主題和抒發情感,才能激發聽眾的興趣,引起共鳴,產生良好的演講氣勢效應。
德深而技精
我國古代人們就非常重視氣勢方面的修養。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他的語言表達,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搖曳多姿,清暢流利,跌宕有序,層層推進,其氣勢“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演講是演講者內心世界的表露和人格的再現。演講的氣勢是演講者思想、品格、文化、情感、藝術的綜合反映。要充分發揮演講的氣勢效應,演講者就必須加強各方面的修養和磨鍊。
首先就要努力學習,有雄厚的知識儲備,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思想認識水平,準確掌握時代的脈搏,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有超人的透視度和橫闊度,對事理能作出更全面、更深刻、更尖銳、更正確地創造性闡發。令聽眾不由自主、心悅誠服地接受正確的思想,拋棄錯誤的觀點。
其次,要加強思想品格的修養。要言行一致,公正無私,樸實大方,親切熱情,給人一種師表美和信任感。
再次,要加強情感修養。演講者的情感不是演講時臨時外加的,而是內在的,是長期陶冶的結果。現實生活是培養感情的沃土,演講者要主動投身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觀察、體驗、分析研究更多的人和事,在實踐中與方方面面的人接觸交往,體會不同角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為表現,從而使其生活基礎更深厚,培養出更加豐富、強烈而濃厚的思想感情來。演講者不僅要有豐富的情感,還必須善於在聽眾面前表達真摯的情感。一方面應純熟地掌握、駕馭和抒發情感的藝術和技巧,另方面還應以獨特的眼光和藝術的敏感去發現、選取生活中那些獨具濃厚感情色彩的材料,並以獨特的藝術智慧去構思和表現。不僅能曉之以理,更要善於動之以情。這樣才能使聽眾由情明理,受到巨大的感染和震顫,真正感奮起來,去積極行動。
最後,還要加強語言的錘鍊。演講者要培養對語言的濃厚興趣,養成貯存語言的良好習慣,把平時看到、聽到和想到的一切有表現力的、熠熠閃光的語言蒐集起來,並有意識地經常運用到口語中。同時還要在選詞、煉句、謀篇上狠下功夫。要準確選擇詞語,恰當地運用各種不同的句式,巧妙而精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把精深的思想、豐富的感情濃縮到最有表現力的語言裡。講起來琅琅上口,聽起來聲聲入耳,想起來餘味無窮。態勢表達要文雅適度,能創造出一種美的形象和美的意境。使聽眾在形象美的陶冶中,加深對演講主題的理解,受到思想道德的感化。
其實還有一種簡單的方式可以讓你的演講充滿氣勢,那就是巧用排比!
排比,又稱為排迭,即將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意義相關,語氣一致的片語、句子、段落排列組合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方法。排比可以增強語勢,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可以周全語義,使論述深刻,語意暢達。下面就排比的幾種常見型別作分別介紹:
一、事實羅列排比法
所謂事實羅列排比法,就是以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近、語義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將一系列的事實羅列出來。如法蘭西第一任總統戴高樂在《誰說敗局已定》的廣播演講中:
“幅員遼闊的帝國是她的後盾;控制著海域並在繼續作戰的不列顛帝國可以和她結盟;美國雄厚的工業力量可以像援助英國一樣,成為她源源不斷的後援……”
演講者通過羅列帝國的幅員遼闊、不列顛的海上優勢、美國雄厚的工業後援等事實,組以排比,把當時對法國有利的國際形勢紛紛貫入人民耳根,如百川入海,波瀾壯闊。有力地論證了“法蘭西並非孤軍作戰,並非單槍匹馬”的論斷,更堅定了法蘭西人民團結一致抗擊納粹德國的信心。在事實羅列排比法中,有一種較為典型的排比方法:按一定的時間順序組成的敘事性排比。
二、假設排比法
假設排比,即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假設分句組成的排比句式。此方法通過層層假設為前面或後面的結論性語言拓寬視野,如橫望坦蕩的曠原,如遊目藍色的汪洋。德國宗教改革運動領導人馬丁.路德於1521年在沃爾姆斯帝國國會受審時發表的演講中,結尾部分有這樣一句:
“假使《聖經》的論證或強有力的理由不能折服我;假使我不滿意我所引證的例項;假使我的判斷並不隸屬於神意,我就不能,也不願意撤回我的任何言論。”
演講者作為基督教路德宗的創始人,在其教義遭到當時強權的極力反對,並要求撤回其言論的情況下,用連續假設分句組以排比,條理清晰,態度鮮明,節奏緊促,如眾箭同的,不可抗拒。充分表達了其對《聖經》的推崇和對新教義的信仰,同時向審問他的“陛下”和“太子”傳達出了至死不渝的堅定信念,令人生畏!
又如一位高三班主任在一次班會上對學生作的動員演講中有這樣一句:
“假如我們擁有夢想——假如我們決不願意看到夢想破滅——假如我們甘願為夢想付出一切,那麼,同學們,在未來半個月裡,我們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到底!”
臨近高考,許多同學不同程度的表現出無心學習,無事可做甚至想放棄的念頭。作為班主任在這個時候沒有批評說教,而是用激情的演講讓學生學習的熱情重新高漲。在演講中,演講者用連續假設組成排比句式,圍繞“夢想”,逐層挺進,如大海回波,一浪勝一浪,直到最後提出“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到底”,水到渠成,令人拍案,使學生頓生奮發之情,因此,這樣的演講無疑起到了很好的動員效果。
三、反問排比法
反問排比,即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反問句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將此方法巧妙地運用到演講中,可使表達的情感越來越烈,如晴天霹靂,令人震撼。古往今來,許多偉大人物運用此法在演講中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如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在1775年3月23日弗吉利亞洲第2屆議會上的演講《不自由,毋寧死》中有這樣一段:
“但是,我們什麼時候能變得更加強大呢?下週?還是明年?難道非要等到我們被徹底解除武裝,家家戶戶都被英軍佔領的時候嗎?難道優柔寡斷、毫無作為能為我們積聚力量嗎?難道我們能高枕而臥,要等到束手就擒之時才能找到退敵的良策嗎?”
帕特里克.亨利屬於主戰派,反對向英軍妥協和解,主張武裝獨立。以上三個反問分句組成的排比句式,力量雄厚,如泉奔湧,是向議長先生以及其他主張和解的議員的有力反問,層層逼近,咄咄逼人,雄辯地捍衛了自己的主張,為後面提出“那就讓戰爭來吧”的吶喊作了完美鋪墊。
又如在一篇題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的演講中,有這樣幾句:
“面對我們美麗的家園被工業的濃煙汙水一天天染黑,成片的森林被亂砍濫伐取而代之的是光禿的山坡,漫野的黃沙,我們怎麼能袖手旁觀,無動於衷?怎麼能盲目樂觀,毫不警惕呢?我們難道願意做那種對破壞我們生存環境的行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人嗎?我們難道願意做那種‘非到黃河干我們心才甘,非到棺材備我們才落淚’的人嗎?”
演講者巧妙地運用了“怎麼能”和“難道”兩個反問句的標誌性詞語,組成連續反問的排比句式。是對自我的反省,是對世人的反問,如警鐘長鳴,厚重有力,警醒人們要與破壞環境的行為作積極鬥爭,提高憂患意識,做到未雨綢繆。真可謂以勢取勝,效果奇佳。
總之,排比的方式不拘一格,演講者可根據演講風格及表達內容的不同做出不同選擇。但不管選用哪種排比方法,都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切記生拼硬套,以免失之於濫;注意排比中各個分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及排列的條理性;另外,不僅要注意句意上的推敲,還要注意在音韻和音節上的推敲等。只有這樣,演講才會真正的因排比而錦上添花!
在演講中學會運用排比吧,它將讓你的演講氣勢磅礴,鏗鏘有力!
當然,演講的氣勢表達必須服從演講的整體需要,氣勢的真情表露,並不等於放肆,並不是一味地語調高昂,張揚聲威。在氣勢表達上應掌握好分寸,牢記表現主題這個宗旨,把好感情的閥門,注意控制感情的流量。切不可為氣勢而氣勢,不加節制,使演講氣勢表現為“過分”狀態,引起聽眾的逆反心理,進而損傷演講的效果。
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