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生個人物理學習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高中物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很難學的,這是毋庸質疑的.整個高中物理是比較抽象,所以要學好高中物理,正確的方法以及學習計劃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對於大多數剛剛跨過中考門檻的學生來說,高中生活是充滿未知和刺激的,帶著這份激情,經過軍訓的洗禮,來到我們高中的課堂上,我們的學生將面對的是一個無論是難度還是強度都高一個檔次的高中學習。多數學生最後能夠完整走完這高中三年,最後考上了一個自己滿意的大學,然而也有不少的學生這三年或者說最後高三一年走得異常艱難,在高考這場硬仗中敗下陣來。從一個老師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然而整個高中的學習是由不同的科目組成的,要獲得最後的成功,各個科目都要齊頭並進。北京新東方中小學一對一沈霖老師其他不談,就談談我們高中物理的學科特點以及一些學習規劃。

  高中物理,不容小覷

  考察今年北京市的中考物理卷,雖然不能得出很精深的見解,但是有一點新東方一對一沈霖老師想大家都能贊同:初中物理很注重生活體驗。力學中的載重車輪、熱學中的蒸發、聲學中的高架隔音牆、光學中的彩虹,這些都是建立在一些可以實證的現象之上的知識。而到了我們高中階段,很多知識就要從簡單的生活體驗中剝離出來了,比如電場磁場的描述,萬有引力的計算,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需要我們進行大量的抽象思考,而不是簡單的情境體驗。甚至還有一些知識雖然與我們的生活很接近,但是如果利用生活體驗來描述的話,卻會得到錯誤的結論,例如在電梯超重失重問題研究中,很多學生就會不明白,為什麼在向上的電梯裡面也會失重。

  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另一個難點,光幾十個基本公式就可以讓很多學生倒不過來了,更別說將這些公式定理推廣運用,考察他們的適用條件了。但是高中物理就是這樣,不僅僅要求學生對物理現象進行一個描述,還要進行定量的計算,利用數學工具,進行分類討論等等,計算能力也是很多高中學生的痛苦之處。北京高考對計算能力的考察沒有其他省份那麼重視,因此很多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都是手機"一機雙用",下課用來刷朋友圈,上課用來摁計算器。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對一些關鍵算式或者特殊資料的不敏感,例如不知道科學計數法5×10-4就是0.0005,例如看到125就不會聯想到這是1000÷8的結果。

  甚至還有學生有這樣的感覺,高中物理一開始感覺還湊合,但突然有一天,一覺醒來就發現,連物理題目都讀不懂了。和文科不同,物理是一門需要大量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的學科,這就決定了物理語言跟生活語言是有一定差別的,而我們就像是學習外語一樣,需要不斷地訓練來適應這種差別。

  規劃在初,勝利在終

  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之間的思考能力、知識轉化能力的差別,然而我們也知道,最終影響學習結果的還有很多非智力因素,例如動機--學下去的衝動和學更多更好的渴望;例如情感--特別喜歡某一個老師或學科;再例如約束--必須完成老師或者家長規定的學習任務。對於多數沒有學習主見或者自我約束不強的學生來講,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從高中一開始就設立一個學習規劃,讓他按照這個進度走,一步一個腳印,三步一回頭。科學的計劃、嚴格的監督、持續的激勵,三位一體,按照計劃學習,可以說,最終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以理科物理為例,高中教材包含七本教材五大模組,通常情況學校會在第一學年把兩本必修再加選修的部分章節講完,進度快的可以講四本教材,而每週的物理課會在三到四次,因此如果按照這個進度的話,別說課後消化,很多學生連課堂內容都聽不進去。高中物理第一章,運動的描述,從一開始就引入向量的概念,等於將學生初中物理的世界觀打碎了重構一遍,很多學生到最後高三都沒有把向量的概念搞清楚,這個非常可怕,直接影響我們三年的學習。因此我們強烈建議學生要在課堂之前預習,避免一堂課聽不懂,幾堂課沒法聽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學習鏈條,必須完整

  最理想的理科學習過程是: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做題-系統總結-課外學習。以一週三節課為例,上課當天完成當天的作業,不上課的那天進行預習。每個月為一個小單位,再進行一個小範圍鞏固記憶。以一個學期為一個大單位,以期末考試為契機進行深度理解。書本上的定理定律公式是一定不能放過的,黑體字部分也是需要著重記憶的,但更重要的是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尤其是公式定理的使用條件,以及將物理模型與相關知識點一一對應聯絡起來,到最後腦子裡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再以此為基礎進行一些拔高訓練。高中物理需要著重訓練的學習能力和品質包括:類比與模仿的能力,讀題與空間想象的能力以及數學能力--函式的思想,用影象來解決問題,比例關係的銜接。在此基礎上,再輔以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整理錯題集,例如及時尋求老師解答疑惑,等等。

  如果按照這條學習鏈學習的話,我們多數學生就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平時時間根本不夠,連基本的學習時間都不夠,更不用說給自己的學習做規劃了。如果把人生看成一場比賽,能取勝的人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願意大量付出的人,另一種就是掌握資源的人。放到高中物理學習,面對這個窘境,學生可以進行一個選擇,要麼我在別人沒有學習的時間自己學,領先於別人,例如寒暑假週末,這個投入時間成本;另一種則是依靠外力,讓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老師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規劃管控,自己只管完成進度,用投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學生把最青春最寶貴的時光獻給了高中學習,如果從這種角度來看的話,我們投入的成本是不可計量的。因此,作為新東方一對一的老師,唯一的期望就是讓我們學生的付出得到最豐厚的回報,所以我們要在這三年過程中,早做準備,嚴格執行,事半功倍,步步為營,最終讓我們的高中物理學習在平穩中順利度過,獲得理想的成績。

  篇二

  第一、查缺補漏

  查缺補漏的有效方法是把平時練習、單元測驗、期中考題等等練習中,自己曾經做過但是出了錯的題抽出來,把太難的、力所不能及的先放一邊,把其他的統統認真訂正,做出標記,並定期再複習。分在哪兒丟的,就在哪兒補上。這些題目比外界流行的題目更適合自己,更有針對性,更能收到實際效果。這就是“對症下藥”,可以消除死角,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成績。

  有的同學認為,“就是要按高考要求複習”。還有的同學認為,“就是要多見新鮮題”。他們忽略了一點:大量的低、中檔題同樣是高考要求。高考中也是大量採用稍加變形的常見題。所以,越是到複習的最後階段,越要強調“回到基礎上來”。也不能到處蒐集新題,一味求新、求異、求難,陷入題海,反而丟掉了根本,那樣不會有好的結果。

  曾經,我們有一個學生,每次考物理都不太好,經過與老師交流,他將自己所有出錯的問題在一張紙上抄寫下來,將紙疊成四豎道,然後在第一豎道里寫一遍,過幾天,再寫第二遍,在考試前再做一遍,在大考再做一遍,基本上保證四遍,經過半個學期的努力,在高考中,他的物理成績達到了全班的前五名!

  第二、系統綜合

  把所掌握的知識和重要的方法加以濃縮,勾選提要,整理有序,在需要的時候能迅速提取,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在考場上,這同樣是一種用於競爭的實力。如果對學過的大量知識和作過的大量練習不加以總結,腦子裡就像一個雜亂無章的倉庫,裝的貨物越多,就越難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到了收穫的季節,要爭取顆粒歸倉。要整理所學過的內容之間的橫向、縱向的聯絡,把各種不同事情中共性的東西抽出來。系統綜合就是能用自己的簡練的語言概括、複述這些有關的內容。

  系統綜合的辦法之一是做“備忘錄”。對於每個學科,把最主要的概念和規律、公式及它們之間的聯絡,重要的方法,易混淆的問題,典型的例題和自己的主要經驗教訓,整理出來,用2張8開大小的白紙寫下來。這樣就把自己認為最要緊的事,最應時提醒自己注意的事,最容易忽視而出問題的地方,經過自己的加工,有了清晰的認識。加以濃縮、整理、記錄,成為一個時時可以方便查閱的“備忘錄”。要指出的是這個“備忘錄”篇幅不能過大,應限制在8開紙2張之內甚至更少。越是到最後複習階段,越要從一大堆書、一大堆筆記、一大堆篇子中解脫出來,必須完成由多到少的轉變。這是提高應試能力的一個關鍵。特別是臨考之前,稍微用一點時間認真地把“備忘錄”看一遍,就相當於把這個學科的主要內容進行了一次較全面的複習,這是一個值得推薦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第三、制定最後階段自己的複習計劃

  複習計劃要針對自己的弱項,抓緊時間能提高的,以查缺補漏和系統綜合為主。要按自己的情況合理安排,不被大量的流行試題打亂自己的計劃。計劃的目標要實事求是,貼近自己的實際。不要貪多,不要盲目攀比,而是要在自己的基礎上提高,能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

  有的同學往往沒有全面的計劃,而只是熱衷於到處找難題做。這是不恰當的。原因有二:一是考題中難題佔分很少,而且需要較強的能力。儘管花費巨大代價,得分也不多。相反,全卷丟分主要也是丟在不太難的題錯誤和漏洞較多。對這一點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二是越到複習的後期,越要維持學習的信心和良好的情緒。而信心來自對個人實力的恰當估計。太難的,不會也不怨天尤人;但是不太難的,自己會的,一定要把分數拿到手,保證不丟冤枉分,這才是應有的心態。在這一階段再做過難的題,會造成過度緊張,反而影響信心,使情緒不穩定,更不利於高考時的正常發揮。

  制定最後階段的複習計劃,要注意保證自己可以支配的自習時間。平時總是聽講,耳朵用得最多。現在更需要自己思考、自己總結,針對自己的情況進行安排,不要再過多地依賴老師。這樣才能有效地利用時間,提高效率。

高二年級下學期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高二物理教研組下學期教學計劃
相關知識
高二學生個人物理學習計劃
大學生個人期末複習計劃
學生個人頂崗實習計劃書
學生個人頂崗實習計劃
學生個人頂崗實習計劃
會計學生個人頂崗實習計劃
會計學生個人頂崗實習計劃
學生個人酒店實習計劃
學生個人素養提升計劃
小學生個人讀書成長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