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太極拳的聽勁懂勁
太極拳的好處就是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不僅如此,太極拳還很注重勁收放,雖有很多愛拳者都知道勁,但是必不懂得勁,小編今天就要按照太極拳教學說說如何聽勁懂。
太極拳的練習注重內外兼修,內外結合,也是一門高深的武術修煉。練習太極拳的學習道路是拳架套路、內功,更深入練習就是推手、技擊。
練習推手,關鍵是練習聽勁、懂勁的功夫。何謂聽勁、懂勁?所謂聽勁,乃是一種形象說法。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通過雙方肢體的接觸去感知對方的作用力。
我們知道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雙方搭手,通過表皮神經即能感知力的存在。聽勁要求用意不用力,要用沾黏連隨的方法,輕輕接觸,用心感知。接觸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氣要運到何處。要做到心靜、體鬆、勁整、神聚、內氣貫串。
所說的懂勁就是理解對手的勁路,在摸索到對方勁路是基礎上,利用太極功夫形成我順人背的形式,為自己的攻擊做好準備工作。
太極拳主張後發制人,是有其科學道理的。“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意在人先,後發先至”。“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推手首先要全面瞭解對方的情況,切忌冒險盲動。
通過“聽勁”,瞭解對方,“瞭解”得越深,越全面,越容易發現對方的弱點和破綻。從而為採用“八法”克敵制勝創造條件。以靜制動,絕非被動挨打,而是在靜中做好一切應敵準備。當對方將動時,我則先動,使之不得發力。
“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內。” 彼勁將發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先不後,如皮燃火,如泉湧出。接定彼勁,彼自跌出。此所謂“借力打人”也!若對方已先動,可捨己從人,化引對方,使之失去重心,避實就虛,而以全力發放之。
懂勁即是沾黏連隨的功夫,要做好此功夫就必須克服頂抗丟癟之病。做好推手就要捨己從人,達到用意不用力的境界。
感知對方任何一點點力,即要轉化,不頂不丟。“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勁之大小, 分釐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工彌久而技彌精矣!”
也許有人懷疑推手時這種用意不用力的練法,會軟弱無力,練成軟手。會不會練成軟手,就看你推手時是不是用意氣去貫串。如果你的放鬆是用意氣去貫串的,這種擔心就沒有必要。用意不用力,捨己從人。
沾黏連隨等練法,是前輩太極高手經驗的總結,你若能按照這個要領,堅持練習,就能練出懂勁功夫,登堂入室,成為高手。懂勁功夫不光是陰柔的功夫,還要陽剛的功夫。所以說“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那麼陽剛的功夫又表現在哪兒呢?陳長興雲:“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摧敵不捷。”高手身上充滿混元之氣,五陰五陽,剛柔相濟,至剛至柔。在推手時,表現為:外柔內剛,如棉中裹鐵,看似至柔,實則至剛。
“柔運化、剛落點”兼備,其轉化可於瞬間完成。又何來軟手之說?
懂勁即知陰陽,明虛實。明虛實,即能以虛化實,以實擊虛,避實就虛,聲東擊西,忽輕忽重,忽隱忽現。使對方不知我之虛實,而我處處尋找對方之虛實。他實我則虛之,他虛我則擊之。隨機應變,聽其勁,觀其動,待其機,攻其勢。處處佔先,處處主動。
聽勁、懂勁的功夫,是從推手中磨練出來的。不經過推手的練習,就不可能具備聽勁懂勁的功夫。推手時人體保持鬆靜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雙方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首先要去除勝負心,去除任何緊張的心理。
雙方要抱著學習、探討、研究的態度來練習。因為只有心平,才能氣和,才能心靜體鬆,才能神聚,才能虛靈,才能真正做到用意不用力,捨己從人,沾黏連隨,不頂不丟,才能練出太極懂勁的功夫。如果不是這樣,就難免用力,而犯“雙重”之病。
雖然也能練出一些功夫,但絕不是太極功夫。正如王宗嶽所云:“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當然推手中進行適當的發勁、化勁練習也是必要的。但這需在懂勁的基礎上才能進行。
如果一上來就用力,就會越練越僵,越練離太極越遠。
練習聽勁懂勁,在推手時要敢於讓對方進身。也就是說要練身上的功夫。一些人練習推手光是在手上劃圈,不讓對方的手接觸自己的身體,拒敵於國門之外,還說什麼“惜身如玉”,意思是不能讓對方碰到自己的身體。
這種練法只能練手上的功夫,而練不出身上的功夫。如果遇上高手,你是不可能不讓他進圈的。一旦進圈,勁到自己身上,就無法化解了。因此,聽勁懂勁的功夫應是周身的功夫,而不能光在手上劃來劃去。
胸腹的摺疊和腰胯的旋轉是聽勁懂勁、化解來力的關鍵。這就要求腰胯鬆活、靈敏。“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渺,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要提起全付精神,凝神壹志,細心體察來力的變化,順勢而為,不頂不丟,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如此練習,功久,身上極其虛靈,所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說的就是這個境界。
《太極拳論》雲:“由著熟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可見懂勁是太極拳入門的必要條件。只有真正懂勁了,才算入了太極之門。當然,懂勁功夫也是有高低之分。
水平高者心氣沉靜,中定安舒,捨己從人,運用自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水平低者,反應遲鈍,不能運化,被動挨打。所謂“棋高一著,蹩手蹩腳”。從某種意義上說,懂勁功夫即太極功夫。
其實,這些太極之理,我們的先輩早已說的很透徹了。為什麼我們現在學太極拳還是有很多人違背先人的教誨,盲練瞎練呢?這是因為太極拳是實踐性很強的運動。練一層功夫,悟一層道理,得一層奧妙。
有的人看了不少太極拳的書,也知道不少太極拳理論,說起來頭頭是道,但一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這是因為他並沒有實踐的體驗。所以說,刻苦練習才是最重要的。拳打千遍,其理自現。太極之理,往往是一看就懂,一做就錯。
為什麼?因為你功夫未到,還沒有真正悟到。只有你真正悟到了,才是你的東西。至於個別人,固執己見,自不在此列。還有一些人,心浮氣躁,急於求成,往往也難以練成太極拳。
一、什麼是掤勁
陳氏太極拳所說的掤勁,就是一般拳家所說的內勁。洪均生先生認為:太極拳的內勁,是指螺旋運動的順、逆互變,持久鍛鍊自然產生的,能在內裡變化的纏絲勁。陳發科先生稱這種勁為掤勁。王先生進一步指出:推手過程中,全憑聽勁。
無論什麼著法,接觸點上,必須加給對方一個掤勁。掤勁不是抵、抗,而是掌握對方勁路的勁,你用力、我掌舵的勁。
***一***、太極拳鍛鍊時以鬆、圓、慢為主,重在內在功夫的修煉,逐步形成了一種內在的勁力,形式上又有“形不外露,勁蘊於內”的特點,不令人知,因而稱這個勁為內勁。
***二***、內勁主要是通過螺旋運動的順、逆互變的鍛鍊得來,螺旋運動本身也是化解來力的方法,因而稱內勁為纏絲勁。
***三***、我們以為,把纏絲勁稱為掤勁更合適。從字面意義理解,掤***通“棚”***,意為把席、布等搭架支張起來,遮蔽風雨或日光,如天棚、帳棚等;從太極內勁的作用考慮,它既有借用“掤”字,作為以手搭棚掩護身體的作用,更有將對方“掤起”的意思。
應儘量使對方腳不得力,使“其根自斷”,方易控制對方勁路,使其進退不能,處處被動,利於我根據需要,用最小的力調動或擊倒對手。
二、如何練習掤勁
***一***放鬆
太極拳要求:“由鬆入手,化僵為柔”。在各個階段,都要求放鬆。放鬆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肢體要放鬆。
使全身的肌肉、骨骼、筋腱、面板都舒展開,做到最大限度地鬆開、放長,把自身有機地聯絡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二是指思想、情緒要放鬆。排除一切雜念,情緒穩定。意念中要有放鬆才是對的、才能出真功夫的想法。
這兩方面緊密相聯。肢體上不放鬆,意念就很難放鬆,意念上不放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放鬆。
要做到“神舒體靜”,以“內鬆”促“外鬆”,最後達到“內外皆鬆”。
***二***練好拳架,達到著熟
太極拳重意不重形,重內不重外。但其中的“意”、“內”,不能憑空而來,而是通過合適的途徑、通過一定的方法得來。方法之一就是練好拳架。
拳架是用來模擬勁路的,練拳架既可以增加練拳的興趣,又能檢查勁路是否正確。練習拳架時,要按照陰陽平衡理論,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做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含胸拔背、鬆肩沉肘;鬆腰圓襠、開胯屈膝;旋踝轉腿、舒指坐腕。
拳架練對了以後,還要做到著熟。“著熟而漸悟懂勁”,勁是內裡的變化,通過“著”這個有形的動作表現。沒有“著”,不可能表現出勁,練到著熟並知其變化,才能產生掤勁,進而懂勁。
***三***螺旋轉動
陳氏太極拳通過螺旋轉動產生掤勁,是區別其他拳種運動形式的獨特之處。這種螺旋運動,貫穿全身。“通過反覆持久地鍛鍊,體內自然產生一種似鬆非鬆而富有彈性的纏絲勁”。開始練習時,可先從手的纏絲開始,即所謂的“劃圈”。
“要想練好拳,先把圈劃圓”,要儘量使圈無凹凸處、無間斷處。“要想拳法好,要把圈化小”。要從大圈開始,逐步化至中圈、最後化成小圈。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所說的螺旋運動,僅有手上的纏絲勁不行,還要有身上的螺旋勁。“練拳不練腰,到老藝不高”,既要有手的自轉,也要有圍繞腰的公轉,使身體圍繞腰脊運動,形成立體螺旋。
身肢的運動,要上下相隨、節節貫穿,纏絲勁貫穿於身法之中,達到意、氣、身相統一,內氣和勁力相協調。長久練習,掤勁自生。
太極拳內勁問題詳解
一、明確意念的主導性,始終貫穿意念在整合內勁中的主宰作用
意念主宰並不神祕,也不容易.問題在似有與似無中運用.這個分寸要不斷探索才能準確把握。意過則執著,意不及則散亂。一般習拳者的通病多數是散亂,由於雜念紛紛,煩惱甚多.往往在注意集中、聚精會神上出偏差,心靜不下來,有的雖靜一會兒但易起伏,故調其心是用意使內勁整合的關鍵。
二、麥懲湊部分鼙金,然後過渡到周身整合
部分整合指身體的區域性性整合。初習拳者的勁力處於飄泊、遊蕩狀態.以一盤散沙作喻,如要整合凝固則須加水與水泥攪拌均勻粘合,水與水泥不能多不能少,適可而止。意與氣便好比在飄泊、遊蕩的勁力中加入水與水泥.予以均勻調整,使之成為內勁。
意氣所不同的是聚則成形,散則成氣,形成一種習慣定勢.又叫動力定型。—下子要解決周身整合一般做不到,故應學不躐等.由點到線到面到體。以筆者的經驗言.首先解決手的整合是一個易於操作的起步方式。
比如,我們練掤捋擠按四正、採挒肘靠四隅時,先意念在上肢的整體性運作。先賢有“掤在兩臂、捋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採在十指、挒在兩肱、肘在屈使,靠在前胸”***《十八在訣》***之論,整體性理解,每一“在”都與手緊密關聯.手不整合難以實施。
楊先生有“抻出肘尖、空出胳窩、肘尖拽膀尖、連手腕帶手指”之高論.落腳點還是手。這與魏樹人先生的“張肘、開胸、塞腰、虛腋”不謀而合。魏先生還強調手心似有兩個小氣球的體悟。
祝先生有手指膨脹如灌鉛的體會.李生先生認為手要練到手心發熱發跳,意拳祖師王薌齋先生認為意念到時手指如“放電”。這些都是從不同側面揭示了整合手內勁的竅訣,是經典拳論“形於手指”“氣貫於指”的落實。
當然,解決手內勁的整合,只是起步,停留於手內勁既不能深入又不能鞏固。故接著須擴充套件為整個上肢乃至軀幹,依靠腰脊與丹田來運轉於手,運轉於腳與下肢.從而爭裹相摩,心息相依,形神合一,身心合一。
三、從意氣流通到內氣自在執行
以意引氣導引意氣流通只是一個手段。待意達到身外,氣遍於身內,神通於天地之時.內氣會自然在體內鼓盪遊弋.形成自在於肉體***五臟六腑、筋骨皮肉血***之間的自由運轉,意便不用而用,神便不領而領,此種境界,拳味必出,所謂出神入化,階及神明至矣。
四、由穴位點整合經絡系統到神經末梢
初習拳者迫切希望練出一點效果,但多數苦於沒人正確指引,無門無道,繼而走了彎路甚至邪道.一練五六年內勁不整合上身是其必然結果。依筆者親歷.從幾個大的穴位點開始整合相關經絡,通達神經未梢、毛細血管細微之處是一個有效捷徑。
人體穴位點近於千數,經絡通道上百.毛細血管數萬公里而難以計算.而體內的物質分解到不能分解***量子力學家所言“光子”***,其數無量無窮無邊無際.而拳練到“光子”.即極微之微.則必定病可洽.體可健.智可開,慧可達。
這聽來奇怪,然明達就通.一點也不玄妙。世上事.總是一物降一物.相反相成。儘管身體構造由無量無邊的極微“光子”構成.依佛典揭示人的意念卻是一秒鐘可達一千六百兆***即“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細念,可以說對付極微小之“光子”綽綽有餘。
習拳者可以通過意念來契合、來調動、來整合。先從主要穴位切入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就人體言,從百會到會陰,從命門到神闕,從勞宮到湧泉,這幾個大穴位貫通,可使“五脈七輪”圓轉通達.為內勁的整合構建了網路經緯,爾後,通過自身網路系統,將內勁貫串、融會.整合之勢必定形成。
外家拳發力
武術修煉過程中最大的弊病就在於用肩頸拙力。武術最本質就是格鬥術,格鬥是必然用力的。但內家拳是不尚拙力的。兩者的共同點就是都是肌肉用力,區別就在於用力的方式和部位不同。
常人的方式是掄拳頭,也就是俗話說的兩膀子力氣。這種用力方式做功的是大臂和小臂的肌肉,需要頸、肩、胸背的肌肉縮緊,隔膜上提,胸腔蹩氣,為胳膊用力提供力學支點。這樣下半身的力量發揮不出來,形成梢節拖著根節的發力方式。
內壓集中在胸部,自我感覺是胸部前挺、抽緊,挺脖梗項,做拳時坐腰挺胸,起腰拔胸,腰脊是軟面的,沒有彈性挺拔支撐之力,極易造成各種疾病。
在這種情況下再求爭力,實際只是大臂和身體***胸背部***僵硬的對拉撕扯,身上的肌肉極力收緊,才能給大臂一個強有力的支點,如同老式坦克,必須停下來,才能發炮。
這種時候練習者會感覺自己很有力,上半身的體感很強,但一打倒人身上,馬上感覺力量放不出來,沒有殺傷力。對方只感覺被推了一下。老話叫力氣捆在身上了。
這種用力方式還會造成中節***丹田***發空,上下身脫節,身體沒有主動運動,完全是靠邁步,讓大腿拖著身體動,單獨做拳時,要靠有意識的趟泥、跺、震腳等方式湊整,實戰時,別人一用截腿,自己馬上感覺彆扭。而且根本不可能出現像鬼魅一樣飄忽、野獸一樣協調的身法。
風水佈局容易招桃花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