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成功案例3個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農村電商發展迅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農村電商成功案例,歡迎閱讀!
農村電商成功案例1:
1、通榆式農村電子商務案例背景:趁熱打鐵,咱們順便說說“通榆模式”,因為它跟“遂昌模式”很相似,但在品牌化和銷售環節有自己的特色。通榆縣隸屬吉林省白山市,是典型的東北農業縣、國家級貧困縣;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以經批發和零售渠道賣原品的傳統方式銷售農產品;農村電商發展基礎落後;是我國著名的“雜糧雜豆之鄉”,綠豆、葵花等多項農產品的產量居全國之冠。
2、通榆式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為發展電子商務,2013年末,在當地縣委縣政府的鼎力支援和深入參與下,由社會力量投資成立了一家名叫“XXXX”的電商公司,形成了這種電商模式:生產方+電商公司
通榆的“XXXX”在當地具備相對比較好的電商運營能力,屬企業性質。跟“遂昌模式”中的“服務商”類似,電商公司是核心:它左手整合生產方***農戶、生產基地、合作社或農產品加工企業等***的產品***小米、綠豆、燕麥和竹豆等***,右手經淘寶平臺賣出。這一專案於2013年10月啟動。在短短一年時間內,“通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開始進入全國消費者的視線,還作為全國第三個農村淘寶的試點縣,被阿里巴巴納入“千縣萬村”的發展戰略。
3、通榆式農村電子商務特點:
A、電商公司以網上直銷為主,也有少部分產品經網路分銷商賣出,且多是外地的網路分銷商。
B、註冊了統一的品牌“三千禾”來統一所有農產品的包裝、銷售和服務。
C、縣委縣政府從各部門抽調了精幹力量組成了“通榆縣電子商務發展中心”,來全力配合該電商公司的工作。
4、通榆式農村電子商務模仿注意:與“遂昌模式”類似,這家電商公司也是通榆縣整個電商鏈上的“單一故障點”,如果出現問題,容易降低整個鏈條的執行效率,甚至“停擺”,需要特別注意。另外,與“遂昌模式”相比,“通榆模式”尚未對當地小網商的發展起到較好的拉動左右,因為當地的小網商不多。在將來,如果措施得當,利益分享機制合理的的話,“雲飛鶴舞”也有可能把當地逐步成長起來的小網商納入分銷商體系。
農村電商成功案例2:
1、清河式農村電子商務背景:清河縣是歷史名縣,如今更以其強大的羊絨產業聞名世界,有“中國羊絨之都”的稱號,更有“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的說法。這裡擁有全國80%、全球50%以上的羊絨加工能力;山羊絨產量長期佔到全國的60%以上,全球的40%以上的份額,具有非常雄厚的產業基礎。清河電子商務正是依靠著這個專業的、傳統的大市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清河電商的起步也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有關。受其影響,清河羊絨的出口額下滑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清河縣委縣政府實施了許多舉措,其中之一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提出了 “網上網下互動,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互補”的發展思路。
2、清河式農村電子商務模式:依託傳統優勢產業,清河電商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縣域電商發展模式:專業市場+電子商務
到2014年末,清河縣擁有8個淘寶村和1個淘寶鎮,全縣僅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開設的網店數量就超過2.3萬家,從業人員達到6萬人,年零售額達30億元以上。
3、清河式農村電子商務特點:
A、清河羊絨電商的發展模式與河北白溝的箱包電商、義烏的小商品電商非常相似,都有強大的傳統產業或專業市場作支撐。因此,其電商供應鏈的效率高、商品價格低、行業競爭力強。
B、看到領路人的示範之後,有著深厚的產業積累的傳統商戶和企業都迅速轉型電商,網商群體和交易規模迅速放大。
C、政府大力營造的電商生態對當地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4、清河式農村電子商務模仿提示:傳統產業發達的地域,其企業的自我發展意識和能力很強。政府只要營造好電商氛圍、整合好電商生態,通過樹立一批典型,就有望實現“多米諾骨牌”效應。但是,由於產業相同,產品類似,這種地域在發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好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督,引導企業創新發展,走品牌化和差異化競爭之路,不要陷入“價格戰“這種低層次的競爭,給各家企業,最終也將給整個地域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
農村電商成功案例3:
1、沙集式農村電子商務背景:早在2011年,當時的阿里研究中心調查總結出了“沙集模式”。與後來出現的“北山模式”類似,他們都是完全不依賴當地的傳統產業,“無中生有”發展電子商務的代表。這對於工農業基礎都比較薄弱的中西部地區來說,可能更具有示範效應和激勵作用。
“沙集模式”的起源地在江蘇省徐州市沙集鎮東風村。沙集鎮是典型的蘇北農村,年年以人均不足1畝的鹽鹼地種植著水稻和玉米,收入很低。青壯年多依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這裡曾全鎮發展養豬業,但毀在了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手裡。後來全鎮發展廢舊塑料回收業,有“全鄉收破爛”之說,但毀在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我國日益嚴格的環保政策手裡。從2006年開始,以孫寒為首的“電商三劍客”開始嘗試做簡易傢俱電商。
2、沙集式農村電子商務模式:沙集的電商企業趟出了一條完全不依賴當地傳統產業,“無中生有”發展電子商務的道路。如果非要談“模式”的話,他們的模式是:加工廠+農民網商
這裡的核心是“農民網商”。他們從加工廠拿貨,然後通過自己的網店賣給消費者。多數加工廠是專職的和共享的,也有少部分網商擁有自己的加工廠。2014年末,僅沙集鎮東風村直接從事網商的人員超過2000人,開設網店超過1000個,實現交易規模超過24億元。
3、沙集式農村電子商務關鍵特點:
A、他們選擇了與當地傳統產業完全不相關的類目。
B、他們所選擇的簡易傢俱這個類目具有技術門檻低、資金需求低、產業資源整合難度低的特徵。
C、走向了產業化分工的模式:板材供應商、加工廠、網店、物流快遞、包裝等等。
4、沙集式農村電子商務模仿提示:縣域要想“無中生有”發展新產業做電子商務,對於經濟基礎良好、電商發達的地域來說也許還好做些。但對於經濟基礎和電商都欠發達地區來說,就面臨著“既要培育電商,又要培育類目產業”的雙重壓力。除非像沙集的簡易傢俱產業一樣,所選的類目的進入門檻不高,否則採取這種模式發展電子商務的難度很大。但是,正是由於進入門檻不高,這個模式又很容易導致縣域企業進入“紅海”市場,遭遇白熱化的競爭。從長期來看,這對縣域企業的創新能力、行業的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不低的要求。
大學生法制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