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旅遊解說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陝西曆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

  篇1

  太白山是我國著名的秦嶺山脈的主峰,也是我國大陸東部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米。秦嶺山脈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太白山作為秦嶺山脈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條件就更為獨特,它那高聳入雲的雄偉氣勢,瞬息萬變的氣候神姿,自古以來就給人們披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更為中外科學家和文人學士所向往。

  太白山的主體由規模龐大的花崗岩體組成,地質學家稱其為“太白花崗岩”。太白花崗岩在漫長的地質發展史上,幾經構造變動、斷層,節理十分發育,它們在各種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勢崢嶸的險、奇景色。太白山高山區至今還保留著完整的、千姿百態的第;四紀冰川遺蹟。一個個高山湖泊,碧波盪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古人及當地老人都稱其為“神湖”,實則為“說蝕湖”。這些冰蝕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稱,被列為太白山八景之一。在拔仙台、跑馬樑一帶,石河、石海望之浩然,似有翻滾奔騰之勢,令人眼花繚亂。由拔仙台環眺四周,角峰、槽谷、冰斗、冰坎、冰階等第四紀冰川所特有的地貌形態歷歷在目。因此,太白山可謂是研究第四紀冰川最好的天然博物館。

  太白山風景秀麗,景色迷人。“太白積雪六月天”中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在過去寒冷的年代,太白山頂終年積雪,每當盛夏,從關中平原眺望,白雪皚皚,銀光四射,蔚為奇觀。

  太白山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一座中華名山。夏商時稱“物山”,周代稱“太乙山”,至魏晉始稱“太白山”。歷代帝王對其封王加侯,文人墨客的足跡更是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嶺嶺,留下了大量讚美太白山景色的絕妙詩篇。自隋、唐以來,眉縣湯峪便是關中著名的療養旅遊勝地,先後建有鳳泉宮、鳳泉湯、唐子城等行宮。李白、杜甫、韓愈、蘇軾等名人學士也曾多次登臨太白山,吟詩作畫,“太白潑墨山”便傳說為李白歷作詩之處,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人稱“藥王”,長年隱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藥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還遺留有他採藥走過的棧道的搗藥的碓窩。而藥王的傳說故事,也在當地廣為流傳。

  1991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了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7月,公園正式對遊人開放。從此太白山這位養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聘婷少女才向人們揭開了她神祕的面紗,講述她傳奇的故事。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秦嶺主峰太白山北麓的眉縣境內,公園面積2949公頃,包括10個景區,180多個景點。公園海拔高度從620米到3511米,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國家森林公園。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蹟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靜態景觀與動態景觀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風格獨特的生動畫卷,這裡山巒重疊翠,山清水秀,湖光山色恬靜瑰麗,曲流溪澗晶瑩碧透,煙霧浩渺,吐珠濺玉,奇峰怪石,如塑似畫。置身其中,峽谷壁立,石徑縈迴,古楓垂陰,溝壑幽深。陽春,草木吐翠,萬花爭豔;盛夏,綠蔭夾道,涼風習習;金秋,山果串串,楓葉顯媚;寒冬,玉樹銀裝,溫泉吐霧。被譽為眉縣八景之一的“鳳泉神澤”、“魚洞仙音”,會使人怡然自樂;傳說中的“唐子城”、“二郎閣”、“牛窯”、“神女碑”會把你引入美麗的童話世界;神功石、潑墨山、世外桃源、開天關、七女峰會使你身臨其境,遊興大發。這裡,不僅一山一水、一溝一壑、一峰一石都很別緻、優美,就連山上的一林一木、一草一花、一樹一枝也都那樣美妙、神奇。

  篇2

  陝西翠華山山崩景觀國家地質公園為2001年3月國土資源部首批的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而且是全國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國家地質公園。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公園位於陝西省長安縣秦嶺北麓,距西安市區20公里,主峰終南山海拔2604米,總面積32平方公里,是我國山崩地質作用最為發育的地區之一。山崩地貌型別之全,結構之典型,儲存之完整,規模之巨大,旅遊價值之高,經陝西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檢索,國內外罕見,素有"中國山崩奇觀""地質地貌博物館"之美稱。

  《國語》記載:"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記》等也有此記載。據推測,翠華山山崩地震誘發形成,最早有文字記載的為《國語》,其它關中地震對翠華山山崩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翠華山山崩總面積5.2平方公里,倒石量達3億立方米,目前初步開發1.5平方公里,分佈在水湫池、甘湫池、大坪三處,主要由殘峰斷崖、崩塌石海、堰塞湖三大部分組成。

  殘峰斷崖主要指玉案峰、甘湫峰、翠華峰及形成的山崩臨空面。三峰鼎立,負勢競上,突兀險俊,直衝雲霄。"南望終南如翠屏環列,芙蓉萬仞直插青冥。"***清·陝西巡撫給乾隆奏章***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唐·王維《終南山》***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有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是牛背樑國家羚牛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也是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和一級開發區,陝西省著名風景名勝區。據《西京勝蹟圖志》載,翠華山自秦漢唐王朝起被闢為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園",長安八大寺院圍繞其周。漢武帝因"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於公元前112年在翠華山拜謁太乙神,故翠華山又名太乙山,太乙山至今在東南亞等世界華人地區享有盛名。

  "終南毓秀太乙鍾靈始悟翠華招漢武;冰洞垂凌龍湫池玉應知勝景在長安"陝西翠華山山崩景觀國家地質公園不僅有山崩湖光、奇石異洞,氣勢蓬勃的天崩地裂壯景,更有其深厚的大文化、大自然背景和優質服務。當您在觀賞山崩奇觀同時,更多的會感到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特色和地質遺蹟與自然文化的相融,開發與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篇3

  世界第八大奇蹟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震驚世界。這一建在公元前3世紀的地下雕塑群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無論建造年代、建築規模與藝術效果無不堪與“世界七大奇蹟”媲美。於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之譽不脛而走,成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代名詞。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我國最大的遺址博物館,除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保護陳列大廳外,還有兵馬俑坑出土文物陳列室和秦陵銅車馬陳列室。

  20世紀最重要的發現

  西楊村本是酈山北麓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村莊。1974年3月,西楊村的村民在村南160米的柿樹林畔打一口井。這裡地處驪山沖積扇前緣,累經山洪泥石流淤積,耕地間夾雜佈滿鵝卵石的灌木叢和廢棄荒地。3月24日動工,挖到3米多深時,發現下面是紅燒土、燒結硬塊和炭屑灰燼,大家以為碰上了老磚窯址。繼續往下打,在5米多深處的井壁西側,陰暗的光線下終於露出“瓦王爺”凝靜的面容。村民們正詫異間,恰好公社幹部房樹民來檢查打井進度。他下到井底仔細觀察,發現出上的磚塊與秦始皇陵附近發現的秦磚一模一樣,急忙告訴大家暫停打井,接著便匆匆趕往縣城報告縣文化館。湮沒2200年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就這樣重新回到人間。

  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1974年3月29日。

  中國雕塑藝術的高峰

  先秦雕塑古樸拙稚,直到接受佛教文化之後,才形成中國雕塑的藝術風格。它的特點是高度概括,線條簡潔,風格浪漫,注重裝飾,講究神似而失於寫實。然而,秦兵馬俑的發現使中外美術史專家們瞠目結舌。人們在這裡發現了2000年前東方古典寫實主義雕塑藝術的高峰,找到了中國美術史上長期缺失的一頁!它嚴格運用寫實主義創作手法,無論形體、結構、比例、質感、量度都以準確的解剖構造為依據.從秦俑的臉部,可以看出面板肌肉下顴骨、眉骨、頜骨的準確位置,五官的大小、比例、位置一絲不苟,形體的每一凸凹無不符合人體解剖構造。甚至可以從馬的造型判斷其品種。非但如此,這些藝術大師還注意緊緊抓住人物性格,從人物的面部表情、內心活動、精神狀態上追求變化,塑造出栩栩如生、神態各異,形神俱備,無一雷同的眾多藝術造型。

  一號坑--宿衛軍主力陣容

  一號坑保護陳列大廳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最早的建築,1979年10月建成開放。在三個兵馬俑坑中,它發現得最早,規模也最大。俑坑呈東西向長方形,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10道寬2.5米的夯築隔牆,形成南北面闊9間,周圍繞以迴廊的格局。局部發掘已出土陶俑1000餘尊,戰車8輛,戰車的陶馬32匹,各種青銅兵器近萬件。根據出土兵馬俑的排列密度,估計一號坑共埋藏兵馬俑6000餘件。

猜您感興趣:

最新陝西旅遊導遊詞
陝西最好的導遊詞
相關知識
陝西旅遊解說導遊詞
西藏旅遊解說導遊詞
山西旅遊解說導遊詞
寧夏旅遊解說導遊詞
甘肅旅遊解說導遊詞
江蘇旅遊解說導遊詞
河北旅遊解說導遊詞
遼寧旅遊解說導遊詞
河南旅遊解說導遊詞
雲南旅遊解說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