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政治研究報告
近三年來高考政治試題都有什麼相同或差異之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僅供大家參考!
一、試題分佈結構
1、分佈結構及分值
|
2014 |
2015 |
2016 |
||||
題型 |
選擇題 |
主觀題 |
選擇題 |
主觀題 |
選擇題 |
主觀題 |
|
經濟 生活 |
題數 |
4題 |
1題 |
5題 |
1題 |
4題 |
1題 |
分值 |
16分 |
14分 |
20分 |
14分 |
16分 |
14分 |
|
總計 |
30分 |
34分 |
30分 |
||||
政治 生活 |
題數 |
3題 |
1題 |
3題 |
1題 |
3題 |
1題 |
分值 |
12分 |
12分 |
12分 |
8分 |
12分 |
12分 |
|
總計 |
24分 |
20分 |
24分 |
||||
文化 生活 |
題數 |
0題 |
2題 |
2題 |
1題 |
4題 |
1題 |
分值 |
0分 |
14分 |
8分 |
8分 |
16分 |
10分 |
|
總計 |
14分 |
16分 |
14分 |
||||
生活與哲學 |
題數 |
5題 |
1題 |
4題 |
2題 |
1題 |
2題 |
分值 |
20分 |
12分 |
16分 |
14分 |
4分 |
16分 |
|
總計 |
32分 |
30分 |
32分 |
||||
合計 |
30 24 14 32分 |
34 20 16 30分 |
30 24 14 32分 |
2、命題設計理念:
關注學科知識與生活主題的結合,知識目標是支撐全部課程目標的基礎;關注實踐環節的強化與教學內容的拓展,能力目標是組織和呈現教學內容的主導;關注正確價值觀的引導與學生的獨立思考,三維目標要以思想政治觀點為核心;關注考查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大量的判斷分析材料,其實是辨析題的變式;突出了學習方法、探究意識的考查;更加關注開放性主題:命題選材視角、答案、思維開放度、學生的選擇度。
二、試題特點
1、試題結構基本保持穩定,穩中求變不乏新意。三年政治試題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變化不大、穩定持重,看點頻現、不乏新意。”試題在命題立意、試題結構、材料選取、語言表述、知識點考查等方面都展現了這一特點。
2、風格依舊,穩定持重。新課標試卷在試題結構、試題型別上,風格依舊,穩定持重。在試題結構方面,穩定合理,經濟、政治、文化、哲學4部分,分值分別為30分、24分、14分、32分。在試題型別方面,選擇題仍然以最難選的“二二式”組合選擇題為主,12道題中有9道題為組合選擇題;而就兩個非選擇題的設定而言,38題仍然是經濟和政治的綜合,包括有兩小問,39題則仍然是文化和哲學的綜合,包括了3小問。題幹資訊豐富,關注熱點,文字敘述與圖表呈現交相呼應。Ⅰ卷和Ⅱ卷的整體題面設計都充分體現了創新性、開放性和時代性,設問指向明晰,更有學科內的小綜合。 3、重視基礎,考查能力,重視主幹知識的考查。三年政治試題所考查的知識,基本上是《考試大綱》規定的主幹知識或基礎知識。如價格變動的影響、匯率與利潤的計算、公司的經營與發展的相關知識、走出去與貿易保護、投資與儲蓄、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和原則、我國政府職能和責任、中國共產黨的知識、政協的性質和職能、文化對人的影響、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的知識、意識的能動作用、認識論的知識、聯絡的客觀性和多樣性、矛盾的普遍性和多樣性和價值觀等,都是考綱和教材的核心知識。試題所考查的內容基礎性很強,但在情境設定上卻突顯了對能力的考查。
4、微觀切入,難易結合。38題第1問“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發揮領導作用的?”38題第2問“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該演藝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39題第2問“結合材料,運用認識論的知識說明爭論有利於人的認識的發展。”這些題設問的指向非常明確,切口很小,但在難易程度上,卻明顯不同。
其中,38題第2問,知識指向“經濟生活知識”,題型是常見的“高頻問法”,如果考生再能從題目的文字表述中獲取和解讀答題資訊,並與所學知識有機結合,這個題應該比較容易;38題第2問和39題第2問,知識分別指向“政治生活知識”和認識論知識,題型也是常見的“高頻問法***黨如何做***和說明某個觀點”,但“如何發揮領導作用”和“說明爭論有利於人的認識發展”卻讓它的難度可見一斑。這種指向明確、微觀切入式的試題設計和導向不僅要求考生巨集觀掌握學科主幹知識體系,而且還要對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過行微觀的細節把握。考場上更要求考生充分把握設問的指向性,所答即所問。
此外,39題第3問“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爭論的一方,在爭論中應該怎樣堅持這一原則呢?”不能不說是一個“別出心裁”的題目,看似知識考查指向清晰,但答題指向的不確定性卻又著實讓學生頗費腦筋,相信考生在看到答案時,定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4、關注熱點,不乏新意
高考文綜試題依然以重大時政熱點為命題素材,涉及農民增產不增收問題、人民幣升值、海外併購、貿易保護、民生問題、居民身份證法、水資源的管理制度,以及教育、自然科學的成就和習的“四最”勞動觀等熱點材料。試題的巧妙設計,使這套試題充分體現了考綱考點、教材重點、社會熱點的“三點合一”,實現了《考試大綱》規定的4個考查目標和要求,即對考生獲取和解讀資訊、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考查,更不乏新意。
全套試題既有對長效熱點的持續關注,又有對時弊問題的直面正對;既有對現代科技發展的重視,又有對傳統文化的弘揚;既有對國家決策的高度肯定,又有對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領。有的是顯性考查,有的是隱性考查;有的是巨集觀把握,有的是微觀切入,考查了考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彰顯了學科價值。
如38題,一方面,通過文字材料敘述和圖表客觀呈現了我國當前文化體制改革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向學生展現了我黨對文化發展的高度關注與持續向好的力度和決心。
39題以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西文字母開頭的239個詞語引起社會廣泛爭論為背景,命題堅持了現實問題立意,不僅考查了考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重大路線方針政策的內容和意義的理解,而且還樹立了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更好地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建設美麗家園。
三、2017備考策略
1、明確備考複習目的。
按照考綱對逐個考點進行復習,夯實基礎,不貪圖快,以學生掌握紮實為主。按照考點要求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以2014年《考試說明》為線索,以教材為基礎,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教材中的概念等,夯實基礎。
第二,構建知識體系。梳理知識,建構知識網路,
第三,提高課堂效率。精心講評,突出方法,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四,關注熱點。熱點問題是政治高考的重頭戲,所以我們在平時學習中始終滲透時事熱點,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多看多做時政報等資料***。
第五,開始訓練學生科學的解題思維,切實培養學生的“四種能力”。三年來新課改試題的共同特點是考核學生的能力,即①分析與解讀材料能力;②運用知識能力與調動知識能力;③語言的描述能力。④探究問題能力。複習時特別注重對探究性和開放性試題的訓練及研究。
2、注重學生的知識建構。對於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原理做到點要講清、明理會用,線要連好、條條清晰,面要織全、精梳細琢。幫助並教會學生建構“知識庫”,並能做到想一點、連一線、帶一面,隨時呼叫。
3、不唯書、不唯上。新課標強調教師要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進行轉變。教師要敢於對教材進行大膽取捨,切實把握主幹知識和核心知識的深淺之度,做到“取”不畫蛇添足,“舍”不輕丟要點,真正實現“用教材教”。
4、關注社會熱點,把握時代氣息教師時時。適時教會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評價和解決實際問題,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思辨能力的舞臺,通過“時事點評”“問題關注”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學習政治課的獨有樂趣。
5、堅持三年一貫,重視見多識廣。三年努力一朝高考,要注重平時的常規訓練,規範出題,規範答題,見不在多,而在精。見不能只是“見”,而是要教會學生會“識”,能分辨、會比較,善總結、會反思,方才能見題不慌、解題不躁、答題不亂。
6、備考注意的問題
***1***關注學生的問題,針對性複習。如選擇題準確率低,主觀題不知從何下手?計算題不會做,失分較多?經濟學的一些專業名詞不清楚或不知道,影響對問題的深層次理解?知識掌握很牢固,但不會運用來回答問題,觀點統帥材料能力差?文化生活整本書的主脈抓不住,第四單元體系混亂。
***2***選擇題關注“四選二”的組合選擇題。三年高考12道選擇題中 “四選二”的組合選擇題,最多11個,最少9個。 這樣的題幹組合具有迷惑性,題支幹擾性強,增加了選擇的難度。
***3***計算備考不放鬆。
***4***重深化拓展和遷移。2013年新課標高考政治試題充分體現了高中政治新課標強調的“三個貼近”原則,體現了新課程對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社會生活實際,著眼於學生髮展需要,將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彰顯了政治學科的特色和魅力。而在品味之餘,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今後教學和學習的啟示,即“點線面、整體把握、取捨用、收放自如”。
***5***總結學科常見題型,形成答題的固定模式。將不規則的文科主觀題變得公式化,真正做到不管什麼樣的問答題,都能“以不變應萬變”。
***6***夯實基礎知識,重視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是高考的考查重點,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牢牢抓住,而且要反覆抓、抓反覆。
***7***密切關注時事政治熱點和生活實際,同時使實際教學貼近生活、貼近教材、貼近學生。
***8***強化落實,確保學生實實在在掌握每一個問題。
近三年高考政治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