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餃子的回憶故事文章隨筆
編者按:我的名字叫餃子,曾用名許許多多,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只有四個:糰子、扁食、嬌耳、餃子。
會說話的餃子
趙月明山東 南粵作家
我的名字叫餃子,曾用名許許多多,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只有四個:糰子、扁食、嬌耳、餃子。
我出生在中國古代春秋時期東夷地區薛國山東省滕州市的一個鄉村家庭裡。那時候戰亂太多,鄉下人很窮,吃不起乾糧。鄉村裡的老百姓,就把開水燙好的野菜,用手攥成一個一個的小糰子,然後放在面上一滾,再下到鍋裡煮熟之後,盛出來食用。當時,人們就給我起了個名字叫“糰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歲月的變化,人們對我也在不斷地改進和創新。後來,皮和餡變成了我的主要組成部分。孔子在帶著他的弟子周遊列國的時候,總是先包上一些,既像現在我,又不像現在的我,放在他們的行囊裡,以便飢餓時食用。由於山高路遠,艱難跋涉,孔子一行常常在旅途中休息的時候,把他們的行囊當成自己的枕頭。可憐的我,都被他們一個一個的壓扁了。於是,在食用的時候,他們都風趣地叫我“扁食”。打那,我這個扁食的名字,就在齊魯大地上傳開了,風行了。後來,又傳遍了整個中原大地。至今,還有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還都親親地叫我“扁食”呢。
原先,我既是一種食品,又是一種藥品。這些作用,都是逐步被人們認可和喜歡的。特別是那些戎馬他鄉,南征北戰的士兵,對於異地他鄉的水土和食品不太適應,容易生病。士兵們總是在出徵之前,包上一把家鄉的土或帶上一些家鄉的我,到了異地他鄉吃飯喝水的時候,把我和土各放上一丁點兒,就可以度過難關。
讓我終生難忘,就是我的那個“嬌耳”的名字了。那是發生在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凍爛的耳朵。有個家是南陽,在長沙做官的名醫張仲景,他曾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為此,我因有“嬌耳”這個曾用名而榮耀至今。
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叫我“餃子”的這個名字。因為,這是大多數人們對我親暱的稱呼。特別是聽到“好吃不過餃子”的這個說法之後,我就打心眼感到驕傲自豪。
幾千年來,我一路風塵僕僕。從滕州市的一個小小鄉村,走向了才子佳人,走向了貴族皇宮,走向了帝王將相,走向了齊魯大地,走向了南疆西域,走向了內蒙古,走向了俄羅斯,走向世界各國。
幾千年來,我一路改革創新。從包各種素餡到包各種肉餡,從包花生紅棗到包硬幣糖塊,從用各種麵皮到包各種形狀......我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漂亮。愛吃素餡的,說是素靜安寧;愛吃肉餡的,說是日子噴香;吃到花生紅棗的,說是早生貴子;吃到硬幣的,說是財源滾滾;吃到糖塊的,說是生活過的甜甜蜜蜜......
更讓我感到可喜可賀的,是在四十年前的這個春天,山東省文化局的調查隊,在滕州市官橋、張汪兩鎮的地面上找到了我的祖先、我的老家、我的根。為我的出生、年齡和服務中國人的年節,找到了鐵的歷史證據。
公眾號:南粵作家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於春運回家的情感故事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