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學鋼琴心得體會4篇_鋼琴培訓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學琴過程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十分美好,也不斷地走一些彎路。鋼琴音樂知識浩如煙海,越是深入,反而越是覺得自己淺薄。以下是個人學鋼琴心得體會,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決心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積極進取,銳意創新。

  個人學鋼琴心得體會一:

  一轉眼就到了結業,從一開始手指都擺弄不好,到現在也能彈上一兩首曲子,說實話,還是覺得挺好玩的,當一個個音符在指尖流淌的時候,那種舒適感是其他學科難以讓我體會到的,而這加深了我對鋼琴的喜愛,雖然我知道只有半個培訓在大學裡學習鋼琴——即興伴奏,但是我會將鋼琴的學習有始有終的堅持下去。

  總結下這培訓課程的學習吧,其實挺感謝老師對我們的理解,由於忙著考研,擔心練琴會消耗我很多時間,老師在曲子的難度和進度上對我的要求降低了,而且每天幾乎泡在圖書館的我只能利用雙休日下午的時間,當做學習的放鬆去琴房練習老師佈置的曲目,部分中午的時間也會把握住,總之是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抓緊一切時間練琴,挺充實的,累是有點,但是更多的是每天睡在床上問心無愧的舒適感。

  彈奏完《拜厄》,這培訓我接觸到了一本新的教材——《車爾尼599鋼琴初級教程》,它被稱為是“促進當今鋼琴家演奏能力的絕佳教材”。雙手從高音譜號開始,系統地引入不同時值的音符以及其他音樂要素,簡單而又快樂的演奏。相對於《拜厄》的旋律感強,重複練習多的感受,《車爾尼599》一開始讓我有點無從下手,記得第一次彈第30首的時候,我不止一次的覺得這沒有什麼旋律,練習起來也十分吃力,那次的感受至今難忘,可當回課時,在老師的指尖彈奏出來,我狠狠的愣了一下,我感慨原來它是這樣的,有快慢有強弱有感情,不是毫無感覺的敲音。可是依舊當我信心百倍的回去彈奏下首曲子的時候,以往的不適感又來了,不過這次我找了個方法,下視訊,邊看邊學,多聽再彈,我找到了一種這樣的學琴方式。可是,這樣會不會導致我識譜以及對節奏的把握產生依賴性呢,最終,我選擇先自己練,再學習視訊,兩者結合學習。這培訓也開始進行《鋼琴基礎教程2》的學習,怎麼說,雖然不用再回《鋼基1》的課了,可是,這並不代表我能將上面所有的曲子彈好了,所以,每次彈琴的時候,我又從頭開始,當練指法、練識譜一樣從新來過,不想這麼輕易的將它丟棄。《鋼基2》的感受就是樂曲很動聽,但是每一首想彈好並不容易,《迴旋曲》就給了我這樣的感受,看起來很簡單的譜,彈起來門道很多,很多細節不容忽視。

  其實,我很喜歡老師您的教學方式的,因為根據每個學生學習的進度教學,而不是集中授課,意味著您要麻煩很多,您要花心思,一個一個的指導,並根據他的練習情況去安排適合他的曲子,所以我想謝謝您,您的這種一一教學,讓我們每個人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怎樣去提高。

  這培訓的課程結束的好快,雖然擔心著每次回課發揮的不好,去您那回課還是會很緊張,我想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太想練好了,我喜歡彈琴,喜歡手指在琴鍵上的跳躍,很美很幸福。暑假的到來,雖然會忙著考研,忙著上輔導班,但是,絕對會有時間不時地在琴鍵上敲敲的,學琴不是一蹴而就,我相信長時間的努力是會收穫的。

  最後,感謝老師的知道,祝老師假期愉快!

  個人學鋼琴心得體會二:

  學琴過程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十分美好,也不斷地走一些彎路。鋼琴音樂知識浩如煙海,越是深入,反而越是覺得自己淺薄。不過,無論怎樣淺薄,只要有思考,就會有收穫。只要能堅持,就一定會找到快樂。

  喜歡,是堅持唯一的理由。

  下面就琴童學琴的技術基礎寫了些體會,當作兩年陪練過程的反思。因為是外行,所以有什麼觀點相左,不嚴謹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導,交流。言語包涵。

  在鋼琴學習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1. 換老師的時候,新老師一般都不會接著前任老師的進度來,而是先對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基礎訓練的調理。一方面可能是顯得自己更專業,一方面孩子的基本功也確實是個問題。

  2,學鋼琴到了一定階段,無論一天練多少小時,曲子都練不好聽,不精巧,不細膩。小毛病挺多,手指不聽使喚。陷入一個有進度沒進展的誤區。

  3.學琴的小朋友的家長,或者老師,盲目地追求進度。在基礎方面***如節奏,手指能力等***把關不嚴。沒有質量的進度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反而還會帶來許多副作用。

  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基礎不好。或基本功不好。如果是從頭來過,往往是無所適從,孩子也會非常厭煩。

  那麼趁孩子還小的時候,為什麼要一味地追求進度,而忽視基本功練習呢?到較高階階段才發現問題多得學不下去了。與其要從頭補以前的功課,還不如趁早打好基礎。從而避免這些情況發生,少走彎路。

  ***1***鋼琴技術基礎和音樂性的關係。

  個人認為,鋼琴技術基礎是音樂性是否能表現得出來,是否能將音樂想法傳達得得心應手的基礎。

  現在的孩子有好一些學琴的年齡差不多是5歲左右,都很小。那麼對這些小初學者來說,音樂性更重要呢還是打好技術基礎更重要?現在普遍提倡寓教於樂,開發智力,快樂學琴,以興趣為主。再者鋼琴本來就是為音樂服務的。所以傾向於音樂性的更多。或者更科學。我也覺得沒得錯。只是,音樂性固然很重要,自不必言說,但作為對技術性要求極高的樂器—鋼琴來說,技術不僅顯得重要,更是基礎。

  手一放到鋼琴上,離開了技術,音樂就是一句空話。嘴裡談得出音樂,手上彈不出音樂。如果基本功練得不紮實,怎麼把心中充滿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體現出來呢,那麼這就會陷入一個“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窘境。

  這時你或許會說,孩子還小嘛,都沒發育完全。講技術才是一句空話。是的,孩子小,我知道,所以我並不是說一下子就應該怎樣怎樣。而是說在整個練琴過程中作為基石的技術應該得到足夠的思考和重視。找準方向,循序漸進。尤其針對盲目追求進度而忽視基本功的學習情況而言。

  進度是一塊誘人的奶油蛋糕。領先的進度彷彿說明你的孩子天賦好,與眾不同。實則不然。盲目追求進度是一個目光短淺,禍害無窮的誤區。通常表現在:

  1.為了考級而考級。

  2.人比人,一味想跑在前頭。

  3.誇大孩子的天賦能力。

  4.反正又不走專業,會彈曲子最重要。

  危害:曲子練不精細。在進入稍高階段後,能力阻礙進度,學習停滯不前。白白浪費了寶貴的精力和時間。

  這就像修一棟房子,最終能修多少層,絕對取決於根基有多堅穩。

  基本功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音樂的表現。因此學習鋼琴,從把雙手放到鍵盤上的那一刻起,就應該有計劃,有方法,有針對地,循序漸進地訓練鋼琴技術基本功,這跟走不走專業一點關係都沒有。說實話我不太贊成一學琴一買鋼琴就為孩子立志走專業的態度。但是,就算不走專業,也一定要用專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我看來,學習鋼琴演奏根本不分專業學法和非專業學法,既然買了鋼琴,交了學費,下了決心,那麼要學就得學好,學到底。不僅學鋼琴,學任何一門藝術也是這樣。所以無論走不走專業,在態度和學習方法上,一定要“專業”。

  基本功練習不要怕枯燥,所謂先苦後甜,苦盡甘來,在這上頭體現得最明顯了。而且只要每次目標明確,開動腦子,少而精地練習,不僅事半功倍,而且可在很大程度上杜絕想像的那樣枯燥。

  ***2***初級階段的技術基礎。

  一。手指能力

  1,獨立嗎?靈活嗎?短附點音符和波音的練習,對加強手指彼此之間的靈活性,不失為一種良方。五根手指中4指獨立性最差,支撐力弱,靈活性不夠,下鍵無力。所以對4指的訓練又是重中之重。

  a次數。4指要單獨強化練習,練習次數是其它手指的數十倍。堅持不懈,刻苦練習,量的積累產生質的變化,這在4指訓練上體現充分。4指通過訓練達到獨立後,不但不再是跑動障礙,反而能做出許多亮點來。

  b方法。關於弱指的練習要講方法。保留音的練習對4指的訓練是不錯的方法。另外,

  要有針對性,目的明確。對整體訓練安排要做到心裡有數。每次練習少而精。抓住一個問題不放,態度要執著。障礙解決一個少一個,解決兩個少一雙。每解決一兩個障礙,肯定就是一個大進步。

  c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才能聚集力量,才能主動靈活快速地下健。

  沒有方法,就沒有效果。作為陪練的家長這時候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導孩子,不斷思考最好的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把好的練習方法養成了習慣,那麼再枯燥的練習,也只是不好玩而已,而不再是一種痛苦。

  2.力量。這一環節難點在4指和5指。4指因為受獨立能力的牽制,力量使不出來。5指的難點在於太細弱,支撐力不夠,缺乏爆發力。可是,弱如5指,恰恰經常需要它負擔外聲部和音列中最高點音或最低點音演奏的重任。所以,5指的力量,靈活性訓練也是手指訓練中特別要強調的。

  通過針對訓練,徹底消除弱指,達到各指力量控制均勻。

  手指能力的訓練目的是為了使手指最終能均勻,清晰,快速地跑動起來。關於手指的快速跑動,但昭義先生有一段話我印像深刻:“我們的手指在沒有正式進入快速反應跑動訓練之前,用力形式主要是一個音一個音地用力。這是正確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快速跑動中,這種用力方式顯然讓跑動變得笨重,停滯,不流暢。但要渡過這個難關,其實也不難。僅僅一句話:把一個音一個力轉變為一組音一個力。或者反過來說,用一個力彈一組音或用一個力彈一串音。”這其實就是一種內心內在的感覺。通過這種感覺讓手指在琴鍵上不斷實踐。

  二。 音階和琶音。

  音階和琶音的練習非常重要。

  通過對音階和琶音的訓練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手指能力。而且音階和琶音練好了,還可以直接作為半成品在樂曲中隨心運用。

  問題是:

  你每天都堅持練習了嗎?怎麼練習的呢?

  1,你每天都練了嗎?音階和琶音每天都要堅持練一定的時間。時間不必太長,注意力要集中。在樂曲之前彈奏一定時間的音階琶音,讓手指靈活起來,伸張自如。

  2.怎麼練?如果不講方法,只堆積時間,手指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

  a。針對性。針對跑動中的薄弱環節練習,哪個指跑不動?動作是否多餘?哪個手指聲音偏弱?左手的力量,節奏跟得上右手嗎?

  b。大指的轉指。音階和琶音能否彈得溜,大指的轉指尤其重要。上行音階時大指要主動鑽。下行音階時大指稍微惦一點,使手腕不上下抖動,保持平穩。平穩是快速跑動的前提。

  另外三四指的跨指一要提前,二要主動,三要指法正確。

  3,指法清楚。音階和琶音的指法最容易把三四指搞混。左右手指法要在完全搞清楚的前提下,才能研究其它問題。

  4.慢練。音階一定要一個音一個音彈清楚。力量要用得透。慢又要有度,不可太慢,要注意音階練習的整體感。一定不要急著快練,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孩子小,不能控制,陪練家長在這時候要幫助孩子控制他潛意識裡快的慾望。

  在這個練習的過程中,有6樣事要做。其中5件用耳朵。1件用眼睛。謝謝。

  第1件,聽。聲音是否集中。也就是說每個彈下去的音符是否有清晰的發聲點。無論是強還是弱,都應有清晰的發聲點,如果找不到,那這個音顯然完成得沒有質量-----虛了。散了。重來。直到聽到為止。

  第2件.,聽。聲音是否生硬且砸。這是因為太想聽到那個點而對手沒有控制。過重。沒經過思考的用力。咂的聲音聽起來凶巴巴的,很刺耳,很不爽。重來。直到聽起來不砸不硬為止。

  第3件.,聽。節奏是否均勻。有沒有滑音,有沒有清晰的拍點。長音階跑動時有沒有拖沓。上行漸強時不搶拍,下行漸弱時不拖拍。找到清晰的拍點是關健。這時可以考慮用節拍器幫忙。節拍器的使用要合理,一定不能產生依賴。使用節拍器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沒有節拍器的情況下彈奏也能節奏均勻。

  第4件,聽。力量是否均勻。二指三指一般沒有問題***不過二指時有惰性***。大指容易太強,4,5指容易太弱。力量不均勻直接導致聲音不均勻。訓練過程中尤其要聽1,4,5指的聲音,由判斷聲音來指導如何針對練習。該糾纏的地方就是要反覆糾纏,看起來好像花多了時間,實則是掃除障礙,長遠打算。

  第5件,聽。雙手合的時候是否整齊。雙手合奏時兩手手指須有相當整齊的觸鍵聲音。指尖的感覺和內心的感覺可以與聽覺相互配合。一般來說左手跟不上的情況多。左手要有更多的單獨練習,使手指能力大概不輸於右手,方能做到步伐統一。

  第6件.,看。手腕是否平穩。肩,肘,背等部位動作是否多餘。是否始終保持同一個高度,同一條線。同一高度,是用來檢查手腕有沒有上下抖動。同一條線,檢查手腕有沒有前後聳動***上黑鍵時尤其注意,主動用手指去夠,而不是用手腕來幫忙***。手腕的平穩,簡化動作,手指以後快速跑動起來才沒有障礙和負擔。內心也要有平穩的感覺。逐漸做到保持平穩來自習慣不用看。

  看對家長來說一般沒有問題。聽的話有些家長有一點問題。但我認為要做到會聽也不是難事。魯迅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聽的道理也一樣,一開始誰會聽得出名堂來?不聽,聽得少,不動腦子聽,當然不會聽。聽多了,多思考,多作對比。那麼耳朵的聽力是會得到顯著提高和改善的,不分人,人人均可,只看你是否用了心多多聽。在孩子學琴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共同進步才行呢。

  如果沒耐性,不用心聽,聽覺反應麻木遲頓,那麼根本就沒法做出調整。均勻的問題只能通過聽來發現,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前提。在訓練過程中慢慢獲得內心對均勻效果的敏感感受力。

  音階琶音的練習,本身較為枯燥。練的過程中只要肯多動腦,多想辦法,枯燥中未必就不能找到進步的樂趣。良好的聲音,節奏,力量的控制,一旦成了好習慣,那麼在“自然,自如,省力,協調,舒服的狀態下彈也最均勻的聲音,一氣呵成”不是難事。這時就嚐到甜頭了。而且是一生享用不盡。

  好的老師在音階和琶音等基本功練習方面有正確又獨到的練習方法。這就是為什麼寧願多花錢也要找力所能及最好老師的道理之一。節省時間,少花精力,練了不白練---手指能力。花了不白花---銀子。

  ***待

  ***三***節奏。

  啊,節奏可真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你不要說你孩子的節奏沒有問題。在你對準確的節奏沒有充分認識和把握之前,任何人都會有節奏問題。尤其是才學不久的孩子。

  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最好。而是更好。比去年更好。比上個月更好。比昨天更好。只有不斷地更好,才能根本解決這個問題.

  節奏是音樂表現最根本,最重要的前提。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節奏不好,音樂肯定不會是好聽的音樂。所以從彈第一個音符開始,我們就要開始重視節奏的問題。

  有些孩子節奏感不好,我覺得並不是孩子本身感覺不好,而是在學琴的過程中,節奏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足夠的重視。其實不要說如我這樣一般水平的琴童家長,就連好多琴行的鋼琴老師,在這個問題上都得過且過,把關不嚴,“差不多”就好。恕不知這個“差不多”,隱患是多麼的嚴重和長遠!***再次宣告一下好老師的關健性和重要性。***

  節奏要穩當,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強調第一點:節拍。無論是琴童還是家長,學琴之初一定要學會打拍子,音樂問題就是時間問題。時間的比例不正確,則有音無樂。節拍有好些種,要理清他們的時間分配關係。在彈樂曲時,找準拍點,是節奏能否準確的關鍵。

  剛拿到譜子,練習一個新的曲子,請不要開啟琴蓋。在你對曲譜一點都不熟悉的情況下,切記不要忙著開啟琴蓋。因為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彈。而是唱。請允許我再把這個字寫一遍:唱。

  通過唱:

  1,認清譜號,拍號,調號,臨時變音記號。認準各種音符以及休止符。

  2,找準拍點,唱出正確節奏的音符。

  3,熟悉旋律。

  4,搞清楚譜上各種標示記號,如指法及奏法。

  5。心裡有數,胸有成竹。

  6。養成良好的讀譜習慣。

  7. 培養樂感。

  真是一舉七得。謝謝。

  強調第二點:找準拍點。

  首先,看清拍號。如2|4拍。即以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兩拍。那麼首先你就要看你想要用幾分音符來打拍子。因為對於小初學琴童來說,拍子分得細一點更容易搞清楚音符之間時間關係。假定這時候用八分音符來數拍。那麼就變成以8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四拍。

  其次,找準拍點。每一拍的拍點在哪裡?這個搞清楚非常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曲子中有附點,切分,休止符,保留音,倚音,顫音,三連音等等,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和16分音符交替出現,感覺很亂,我們唯一能理清脈絡的,就是找到每一拍的拍點,具體落在哪一個音符上?延音上?休止符上?不好記的地方,用筆來幫忙,一邊用手或腳打拍,一邊認音,一邊唱***休止符一定要唱出來***,一邊找拍點,一邊作記號。理清了每一拍,打著拍子唱得順了,OK,這時你可以開啟琴蓋啦。心裡有數了,學起來就順手多了!同時也潛移默化音樂在內心的感覺----樂感。

  當然,不是說唱順了就一定彈得順,手指彈奏習慣的養成肯定需要多次的反覆練習,先分手,分節,分難點慢慢練習***補充一句,在對樂曲還不是很熟悉時,儘量拒絕從頭到尾地練習,而是一句,一節,一段的練***,有一定的手指彈奏習慣後再合手練,合手之後又分手,彈不順的地方強化練習,如此一再反覆。慢的東西整順了,是為細膩和精巧打好基礎。不經過動腦的慢練的快速彈奏,很難經得起推敲。兩個字:粗糙啊!

  唱對了才能彈對。看起來貌似多了一個步驟,實則卻是省了好些時間***分手,分節練亦然***!而且通過唱慢慢會獲得很自然,很準確的節拍感,以及美妙的音樂旋律感。這可是個大收穫啊。

  這種方法,正是傳說中的離琴唱譜。切記先動腦,後動手的方法要貫穿學琴始終。

  強調第三點:手指能力決定了節奏快慢的範疇,切不要盲目地任性地快。聲音含糊不清和力量不均勻,快就完全沒有意義。所以對節奏的要求始終要控制在自己能較為輕鬆駕馭的技術能力範圍之內。對初學者來說,一開始不要太相信自己內心對節奏的感覺。盲目信賴自己的感覺,以為感覺對了就對了。其實不然。初學階段在對節奏沒有完全把握前,感覺是錯的多,對的少。所以彈奏的時候可合理,適當地運用節拍器,檢查自己的節奏是否真的準確.***也有老師對節拍器持否定態度的,很可能是因為其學生在節奏上已經基本沒什麼問題***

  強調第四點。節奏的準確還要做到對自然的節拍強弱感。要“追求非均分律動節奏自然舒服的比例”。這類節奏比如:漸慢,漸快,突慢,突快,延長音等。

  拿漸慢來說,首先要找好漸點。即從哪兒開始慢。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追求恰到好處。其次是怎麼漸。所謂漸,就是慢慢來。那就做細一點,一拍一拍地漸慢。呈自然的趨勢,使人感覺不到就慢下來了。

  強調第五點:節奏的準確還要做到不受力度變化的干擾。小孩子手指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都不好,所以就算是找準了拍點,也很容易在漸強的時候搶***太主動造成的激動***,在漸弱的時候拖***太小心造成的遲緩***。手指本身的耐力也是一個問題,缺乏耐力的手指在長樂句跑動時,因為控制力差而易拖搶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拖拍。對休止符沒有足夠的重視,容易搶拍。找到這些使節奏不穩的原因,然後思考對策針對練習。

  節奏是對鋼琴演奏最基本的要求。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琴童家長,在這個問題上一定不要掉以輕心,認為差不多就好。對孩子要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良好的節奏感通過訓練是任何孩子都能獲得的。該過的關一定要過,道理就這麼簡單。

  ***四*** 聽,鋼琴的聲音

  最重要的恰恰是我們往往最容易忽略掉的。比如聽力的訓練。

  如果沒有耳朵,就不會有音樂。而反過來,音樂也對我們的耳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能聽,還要相當的會辯音。

  學鋼琴,沒有一雙好用的耳朵,不太可能學得很好。另一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學習鋼琴可以提高耳朵的靈敏度,分辯力,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只用耳朵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聽。內心聽的感覺和耳朵聽的感覺要合二為一。這是鋼琴學習所需要的聽。這種聽才是用腦用心來學習的方法和過程。

  聽力的訓練絕不是孤立的,它跟各個練習步驟緊密相連。聽嚴格來講是一種方法,但基礎訓練卻時時刻刻離不開聽。主動聽,會聽,用聽來指導手指更好的完成動作。

  一,聽是檢查手指能力是否達到要求的最重要的方法。

  通過聽,檢查手指跑動時的節奏,力量是否達到所有細節上的要求。

  二。用聲音來規範手型。

  關於彈琴的手型,這可是最讓小琴童的琴爸琴媽們苦惱的事情了。我也曾長時間為此困惑。挺費精力不說,還把孩子的小手搞得緊張兮兮得。

  基本上,現在普遍的教學方法是:用一個外觀的手型標準***書上有照片***來規範手型。然後從第一節課開始,把手型當作一個首要任務來反覆糾纏。教孩子用眼睛看手掌是否塌陷導致鬆散,手指是否過於彎曲導致緊張,是否有折指,是否有好的架子。手型要花很長的時間,由於孩子小手本來發育不全,又沒經過訓練,真是像麵包一樣柔軟。所以這個階段常常是嘆息一片。哭聲連連。比如在折指上,

  1.折指幾乎是每個小朋友都會出現的問題。人小手小骨頭小嘛,正常。

  2.折指為什麼是個問題。

  A、不美觀。

  B。影響力量到達指尖,力量不能通過手指完全傳送到琴健上,導致聲音發虛,發散。

  3.所以,折指是個問題。

  4.要解決這個問題。

  如前面提到的在強調手型的觀念指導下,解決這個問題常見的方法是:非常直接阻止折指。手型的糾正和音符聲音完全分離開來。糾正手型的時候心裡眼裡就只有手型,怎麼才能“拱”起來,是個難題。需要注意力全部放在外形上,而沒有更多的精力去辨別聲音。用眼不用耳,完全忽略聽。差不多是用手型來規範聲音。讓聲音來為手型服務。貌似搞反了。

  副作用: 1.聽音能力不能在最開始就得到訓練. 2手特別容易緊張,再導致心裡緊張,再再導致聲音緊張,最後在長期的學琴過程中導致手指跑動受到不自然的侷限。

  而我們強調手型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應該是在最大限度上尋求和諧、自然,好聽的聲音。可是如果手上不自然,心裡怎麼自然?心裡不自然,聲音很自然將永遠是一個美好的夢想。謝謝!

  那麼試著讓聲音來規範手型可以嗎。

  首先教會孩子對有穿透力的聲音和發虛不到底的聲音進行比較,獲得一個對音的最初步的認識。然後讓孩子在琴鍵上自然地彈出一個單音來***多會折指***。折指因為阻礙了力量傳輸,所以發不出比較透的聲音來。這時孩子最渴望用手腕來幫忙,急於求聲。要及時制止。通過這種方法讓他自己用耳朵意識到在不用手腕幫忙的情況下,要發出想要的“好聽”的聲音,折指怎麼行呢?再舉一個例子,關於抬指。這也是一般教學中手型上要求初學者要做到的。抬指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能彈出結實清晰的聲音來。那麼手指離琴太近,缺乏用力空間距離,產生不了速度,力量不能快速集中,擊鍵的聲音達不到清脆響亮的效果。那麼這時可以引導孩子去聽,聽不到結實清晰的聲音怎麼辦?要給手指一定的空間,才能有發力的餘地。所以與其反覆強行讓孩子高高抬起手指,還不如讓他努力彈出一個結實清晰的聲音出來,聲音要亮出來,要清脆,就得想辦法。他潛意思裡會感到:手指要離鍵遠一點才行啊,折指要儘量少一點才行啊,掌關節要拱起來一點才行啊等等。當然,因為孩子的注意力完全在琴鍵發聲上,手型一般不會僵硬,但由於孩子手小而軟,會不由自主地支撐不起來。作為陪練的家長這時應該在以聲音為主的前提下,提醒架子要儘量穩定---才能保證手指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強調聲音為主,手型為輔***手型處於次要地位,主次要分明。在聲音的基礎上對手型適當加以規範仍是必要的***,只要聲音達到要求了***根據個體差異可對要求進行適當調整***,對手型的要求切不可過分嚴格。畢竟保護好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是第一位的。

  這樣做的優點:因為注意力差不多都在聽音上,既訓練了聽力,身體各部位也很不容易緊張起來。從而使身體本身獲得一個比較自然的學琴狀態。手型給自己的感覺不是十分別扭,而是比較的舒服。另外要強調的是,方法對了,效果可不一定馬上就出來。不可急於求成。持這以恆,到達一定階段再回頭看時,出效果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三,一定要多聽。用心聽。對比聽。

  聽唱片***不要經常換,選定了至少聽一兩週,對小孩子來講,聽熟了的音樂才會是好聽的更有吸引力的音樂***。聽示範錄音,與自己的錄音多對比***千萬不要比節奏,比比聲音和音樂感覺,感受人家的觸鍵和樂句處理***。自己彈的時候仔細聽,反覆一個樂句的開頭音***以怎樣的力度和用力方向落下?***尾音***怎樣收得音斷意連或果斷乾脆?***,追求最想要的聲音。弱的時候虛沒有?漏沒有?強的時候有氣勢沒有?漸強漸弱的聲音又怎樣,做得細嗎?聽起來有沒有應該有的美感?等等。總之練的過程就是聽的過程.彈琴的時候認真聽再一個好處就是學生和家長都不容易走神,注意力集中,時間唰唰唰嗖嗖嗖地就過去了。

  這些過程陪練家長均應一邊引導,一邊聽,一邊嚴格把關,聲音不理想就不讓過,彈好一遍也不行,一遍是極不可靠的。在時間允許範圍內儘可能多彈。

  四,用聽來不斷調整樂曲需要的,心裡想要的各種不同的音色。彈奏鋼琴,對聲音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學琴的第一天,彈下一個簡單的音符,我們就要學會用耳朵聽。不僅學會聽音符本身的聲音,還要學會聽它的延音。甚至聽休止符表達出來的音斷意連。什麼聲音叫強,什麼聲音叫弱,什麼聲音叫斷,什麼聲音叫連,什麼聲音刺耳,什麼聲音發虛,什麼聲音溫暖,什麼聲音冰冷,什麼聲音像下雨的天空般灰暗,什麼聲音像開朗的心一樣明亮,什麼聲音一顆一顆地清脆,什麼聲音柔和似水。學會辯別音色***潛移默化,長期過程***,才有分辯聲音好是不好的能力,才能在心中對好音色有著十分強烈的渴望,才能為了這種渴望的實現而結合手指能力千萬遍地嘗試,音色的穩定需要漫長的琴上實踐,才能達到相對穩定的技術狀態。家長跟孩子一起體會音色的多種多樣和變化,用耳朵去辨別,用心去感覺,多麼有樂趣!一連串的聲音都對了,手型還能錯到哪裡去嗎?用聲音規範手型,手不僅自然,不緊張,而且耳朵也用上了,還不用一手抓一個雞蛋彈,呵呵~不信試試。

  在手指能力,節奏穩定,聽音能力,內心敏感度等問題基本解決而不再是障礙後,可以進入聽的終極目標:獲得任何想要的最佳音色。***待***

  ***五*** 鋼琴好老師

  1,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

  鋼琴學習無論哪個階段,要學得好肯定離不開好老師的引導。基礎技術階段尤其如此。可是,對普通的初學琴孩子的家長來說,好老師是個模糊概念吧。由於自身水平的外行,很長時間對此困惑。如果對好老師缺乏起碼的判斷能力,那麼容易走進下面這幾個認識誤區:

  誤區1,有非常高的演奏水平的演奏家,就一定是好老師。

  好老師是一個相對概念,對初學鋼琴一兩年的孩子來說,專門搞基礎教育的,有很好的初級階段教學經驗及教學成果的老師顯然比一個只從事中高階段教育的鋼琴老師或演奏家更合適。所以第一階段的老師,不要好高騖遠,適合自已所處階段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

  誤區2,並沒有一定的演奏經驗,專業水平不過硬,專門搞基礎教育的老師,是好老師。

  鋼琴是一門表演藝術,老師一定要具備鋼琴專業知識,在鋼琴演奏藝術有上較高的造詣。具有好的演奏水平的老師,最重要的是能立即做出相當有水準的示範!!對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現場的,針對性強悍的示範,比CD示範帶印像深多了!有更多的演奏專業知識和經驗,更能把握好橫縱向的方向,對細節的處理更為敏感和有想法,更知道如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情緒。接受過專業院校裡鋼琴專業教育、且有一定的基礎階段教學經驗的人經常是鋼琴教育家對小琴童首推的鋼琴老師。

  誤區3,脾氣好的老師就是好老師。

  好些家長雖然知道老師對孩子要求嚴格的重要性,但內心深處更願遇到一個對孩子和譪可親的老師,不發脾氣,孩子少受或不受打擊,自己面子上也過得去。往往脾氣好的老師多半是在原則問題上要求不嚴格的老師,對手指各方面是否做到均勻,指法,節奏的準確,以及對觸鍵聲音、譜面本身的要求等均沒有嚴格的把關。錯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改進。如果一個問題強調多遍,還不能改正***能力範圍內能夠改正過來的***,那麼態度一定要嚴厲!嚴厲不僅是給孩子敲警鐘,也是對家長在施加一定的壓力!每一堂課上得笑眯眯的,卻不知和諧的表面,隱藏著好多不和諧。

  誤區4. 給孩子作業佈置得很多,回課通過得輕易且快,進度方面***忽視基礎盲目拔高***讓孩子成為驕驕者的老師。是好老師。

  這不是教鋼琴的老師,這是教孩子多認五線譜的老師。往往這樣老師手裡的孩子,不彈則已,一彈的話準是沒有一首上得了檯面的。***多是錯音,指法,節奏,力量運用,左手,跑動,讀譜背譜等問題的潛伏***鋼琴一方面是悅已,一方面是悅人***其表演性質決定的***,從學習彈簡單的樂曲開始,儘量做到隨時隨地都能彈幾個吸引人家眼球的曲目出來。

  吸引眼球的要點:

  曲子完整性。斷斷續續的東西沒人愛聽。

  曲子節奏感強。有律動感。

  曲子的聲音:最低要求:先把聲音給“彈”出來吧***不是砸***,否則人家聽不到也是白搭。

  曲子的抒情:合理的抒情,到位的處理。心裡一定一定要對指尖的觸鍵、產生的聲音有感覺。讓人家投入的前提是你自己先投入。投入流暢的演奏,是對樂曲整體感的要求。所以曲子多久才能通過,與是否做到細節上的嚴格要求很有關係。並不是說,練了一個月啦,該過了該過了,於是就過了。

  誤區5. 把考級當著學琴目的,且學生過級情況非常好的老師,是好老師。

  如果學鋼琴是為了過級,啊,回頭是岸吧!

  真抱歉。我說這話並不是反對過級。請你不要誤會好嗎。

  學鋼琴的目的,是提高自身人格修養和音樂修養。為了過級而過級很難達到這個目的。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樂感上,無論是知識上還是心理上。那過不過級呢?可以過。怎麼過呢?在學琴過程中,高質量地達到某一階段後。報一個適合自己的級別,用低於一個月甚至半個月的練習時間,輕鬆過級***如果過級曲目有計劃地貫穿在練習過程中,時間可更短***。如果你需要這種榮譽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那就去過級吧,我不懷疑這是個不錯的推動力:***

  綜上所述,判斷好老師非常關鍵的,最重要的,一再要強調的因素是:對學生各環節出現的問題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不僅一針見血指出,還須能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找到最適合,相對最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一堂課有明確,嚴格的要求,以及嚴格的課堂檢查。最終產生有說服力的教學成果。如鋼琴教育家唐哲先生,但昭義先生等,之所以非常優秀,成果顯著,正在於這上頭做得---那是相當的到位!

  2,怎樣全方位配合好老師。好老師數量不多,因此顯得彌足珍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得之不易,所以必須學會珍惜。

  ***1***重點對待老師指出的問題。反覆練,不要有畏難情緒。儘快,努力達到老師提出的要求。***2***對老師在最大限度上的信任。態度謙虛。在要求,時間,態度上的配合要很積極。

  珍惜了你的“好”老師,就珍惜了你的光陰。明天將是十分美好的。

  當然,好老師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現階段你還沒有找到鋼琴好老師,也一定不要氣餒,放低對孩子的要求,我們這時要做的,除了主動學習,就是主動思考,自身的努力,毫無疑問能在一定甚至很大程度上彌補一些遺憾!

  ***六*** 我的一點體會之終結篇-------陪練好家長

  我不覺得自己是個好家長。有點愛發脾氣。有點偷懶。也不是很聰明。還有點自以為是。只是,寫了開頭,就要有結尾,兩年的反思,更多是寫給毛病還不少的自己。你們看看,也算是同一條船上陪我走一程。。。

  俗話說:做家長難,做琴童的家長更難。

  我們常常在陪練的過程中,對孩子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覺得孩子彈得不好完全是孩子的責任。我們忽略了對自己的要求。寬於待已,嚴於待人。所以會有責罵,甚至是體罰。越是小的孩子,越是不能更多的接受,吸取,領會老師上課講解的內容和要領。因此做為家長的我們,更是要主動積極的去領會,回家想盡方法認真得當地輔導孩子練習。陪練的角色,在家裡的時候就是老師的角色。

  自己肚子裡沒有貨,怎麼當老師?

  家長會不會彈琴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掌握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學習科學的輔導方法,掌握鋼琴學習訓練的規律,能密切配合老師的指導,按老師的要求輔導孩子學習。”

  陪練之初,我們就應該獲得這樣的能力。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跟孩子一起上課,不斷動腦思考等方式來獲得。

  鋼琴課一般每週上一節課。再好的老師也只能在一節課裡告訴你練習需達到的要求以及練習方法。而剩餘的大部分時間,就是怎麼讓這些要求方法實實在在地得到實施,從而有較高質量的回課。這個任務需要有計劃,有方法地執行,所以對初學的小琴童來說,在沒有獲得獨立學習能力前,家長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陪練的關鍵在:

  ***一***我愛你。

  在日常生活中,不練琴的時候,經常要對孩子說:寶貝我愛你。

  我就這樣對他說:寶貝,你知道嗎你是天下最最幸福的孩子。

  他每次都會問:為什麼啊,媽媽?

  我就說:呵呵因為你的爸爸非常愛你。

  這時候孩子聽了已經有點開心了。

  緊接著我繼續煽情:關鍵在於不僅你的爸爸非常愛你,還有我,你親愛的媽媽,也是非常非常非常的愛你!

  聽到這樣的話,孩子心裡根本就有點承受不住了,臉上笑成了一朵花。再來個kiss和擁抱,他的幼小的心靈根本就要幸福得融化了嘛。

  隨時隨地傳達父母對孩子的愛意,無論是語言表達還是行為表達,這會讓孩子的心更多的時候處於溫暖的氛圍。父母跟孩子之間也會有十分融恰的心理關係,更易於彼此溝通。

  不要忽略這道程式,溫暖的心往往有更好的承受力。對練習鋼琴,漫長枯燥的過程,彼此之間無休止的衝突,實在是無害有益。

  ***二*** 合理有效的時間安排。

  特別對又上學又練琴的孩子來說,每一天的時間都是非常緊張的,如果安排不合理,會非常影響練琴效率。

  以一個讀一年級的小朋友為例:

  白天幾乎沒有什麼練琴時間。放學回家是下午4點***地區不同還會有差異***。有些家長一般是先安排孩子做完家庭作業,再吃晚飯,再玩一會兒,然後練琴,最後睡覺。每天一次,每次一至兩小時不等。這一點上我有幾個體會:

  1,只要練琴時間不少於一個小時,就儘量做到每天練兩次。同樣的時間和方法下,一天兩次比一天一次效果要好。特別是對小琴童來說,注意力的控制還不是很成熟,反覆練習次數比一次性累積時間,更容易提高對曲子的熟練度。

  如果一天兩個小時的練琴時間,次數可以這樣安排:仍以上例:

  第一次:4點---5點***可以適當調整***,一個小時鋼琴練習。

  ***當然,針對家長可以4點之前就下班的情況***

  間歇:室外活動20分鐘。.6點之前完成所有家庭作業。6點吃飯。6點半—7點半孩子自由活動時間***可以玩,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第二次:7點30----8點30. ***可以適當調整*** 一個小時練琴時間。

  休息:9點之前喝牛奶,洗洗漱漱。9點上床睡覺。

  時間安排一方面要合理,一方面要緊湊。一方面還要有一定的張力,遇到臨時變動有伸縮空間。

  如果家長5點半下班。回家已6點。時間可以這樣安排:

  孩子放學至6點這段時間完成作業。

  第一次:6點10------6點50,40分鐘練琴時間。

  間歇:7點吃飯。7點半到8點自由時間。

  第二次:8點---8點40。40分鐘練琴時間。

  9點之前喝牛奶。洗漱。9點睡覺。

  時間越緊,父母越要好好配合,不陪練的就做飯。以上時間都是說的大概時間。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就算是第二種緊張的情況,對孩子來說,也有近一個半小時的練習時間,足夠了。如果覺得一個小時更適合孩子的,也可以勻半小時出來,將每次練習時間定為30分鐘。一共也有一個小時時間。剩餘時間讓孩子室外活動也好,看點課外書也好,自己安排。

  注意:音階琶音的練習最好安排在第一次練習時間。***再強調一下:不管是練什麼,心裡一定一定要對手指的觸鍵和聲音有感覺,耳朵更是要聽,由聽聲音來調整手對鍵盤的控制。拒絕一切機械式的不動腦子的練習習慣***

  這兩種練琴時間都是針對已上學的孩子。對更小的孩子來說,每天可以不足一個小時。只強調一點:時間越短,對注意力的要求越不可鬆懈。時間本來就很少了,再彈彈玩玩吃吃撒撒,30分鐘一晃就過,什麼也做不了,更不提完成老師的要求了。

  時間安排上,陪練家長要做的要點:

  1.合理安排好時間。

  2.將時間固定下來。

  3.嚴格執行上琴時間,使之對孩子來說成為一種習慣。

  4.練琴的時間習慣,是琴童在家長的幫助下,一定要習慣的習慣。

  5,多靈活,少死板。任務完成得快且好的時候,可以使下琴時間提前。

  補充一點:在做家庭作業和吃飯環節上,一定要養成好習慣,不能拖沓完成。同樣的作業量,有的小朋友做1個小時甚至更多。有的則只需20分鐘搞定。孩子對時間的態度直接取決於家長對時間的態度。我是個急性子,什麼事都喜歡快,注重效率。不喜歡慢騰騰的,所以對小朋友也會潛移默化,做作業只需20分鐘。就算多的時候,儘量不超過半個小時。另外就是吃飯,也是從小習慣的培養。習慣不好,直接影響做事效率。任何事都這樣。

  ***三***科學有效的練習方法

  安排好時間了,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到永遠追求練琴之效果和效率。鄰會老師意圖要求,通過指導解決問題,避免錯誤,使整個練習變成有價值的有效勞動。

  這就是論壇上的高人們常說的要“動腦”練習。

  落實到具體上,就是講究針對的練習方法。

  1,練習的目的。

  練之前要目的明確。切忌盲目上琴。

  1***.老師的要求。

  2***上一次練習中老是做不好的地方。

  3***這一次的重點曲目重點段落。

  2,練習方法。

  老生常談了。識譜,唱譜。慢練,分手,分節,分段,重點,難點,合練等等方法的合理運用,當然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只是時間上一定要利用緊湊,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不然一首舊曲子弄上一個小時,後面的安排就困難了。

  3.練習內容。

  如果手上有5個曲子。其中至少有兩首***多則三首。如果時間夠***應作為當天的重點練習,也就是說時間安排上要多於其它幾首,方法上也要更細緻,對觸鍵聲音,節奏,樂句的處理均要更為嚴格。這種練習一般一支曲子需要半個小時***甚至更多***的練習時間***可以分別安排在兩次練習裡***。加上音階琶音花掉的時間,其它曲子的練時間就少很多了,那就不要從頭到尾數遍數練習***這種方法最不好。完整性準確性都是以區域性的完善為基礎的***,只對幾個重難點的地方進行嚴格要求,儘量解決老師指出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從頭到尾的練習沒有時間就毫不猶豫捨去。但到了第二天要調整。比如頭一天較粗的練習曲目,這一天可以成為重點練習,時間安排多一點,其它的則少一點。總之5首曲子一定不要搞平均主義,一定要有重點,重點針對練習先落實在曲子上,再落實在重點曲子的小節,小段上。

  另外要強調的一點是:舊曲子的練習一般情況下比新曲子的練習更為重要。

  地位的關係是:以舊曲子為主,新曲子為輔。

  4.在這些練習過程中,家長應該:

  1***對紀律性有嚴格的要求。練琴的時候不能讓孩子有自由散漫,玩世不恭,十分任性的學習態度。如果有,絕不會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教育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無奈的家長,多找找自身的原因好吧。

  2***引導孩子思考,練什麼?怎樣練?

  3***對是否達到當天要求的嚴格把關。

  4***引導孩子學會用聽來引導練習。並在聽的基礎上一方面集中注意力,一方面放鬆身體。

  5***多靈活,少死板。方法是死的,運用是活的。練習實踐這個過程中,陪練家長一要處處靈活,做聰明的引導者。

  6***有意識地給孩子一定的“玩琴”的時間。讓孩子興高采烈,隨心所欲地彈點變奏,或自己想彈的任何曲子,想踩踏板就讓他踩,不同的聲音變化會帶給他更多的樂趣,而且更重要的是,無論玩得有多粗糙,這也是種創造。不僅不要打擊,家長還要在一邊好好欣賞你的小鋼琴家的演奏,之後更是要大加鼓勵!

  ***四***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

  在程式比較熟練的情況下,讓孩子試著自己安排練什麼,怎樣練。陪練只是引導和把關。不是包辦。其目的是要讓孩子在沒有陪練的情況下也能按照這樣的方法獨立思考,自已練習。

  家長陪不了一輩子,所以從一開始就要有計劃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獨立安排,獨立思考,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不可為了節省時間,進行家長動腦,孩子動手的訓練,這樣的孩子,很不容易獨立。

  ***五***音樂氛圍

  家長對音樂要有強烈的熱愛,就算不太熱愛,也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很好的音樂氛圍。家裡的CD機經常有孩子喜歡的音樂,跟孩子一起唱唱,給孩子講講音樂家的故事,有條件的更是要多聽音樂會。很難想像對音樂一點都沒有感覺的孩子彈出來的聲音會是什麼樣子。乾巴巴是肯定的。

  最後要說的一點是:對練琴的孩子來說,文化知識的吸取和體育煅煉不能因為練琴而有任何客觀主觀上的忽視。沒有文化的孩子,沒有健康身體的孩子,不可能獲得更為美妙的人生。所以時間的安排真是一門藝術。傅雷家書中P43有這樣一段話,我將其摘抄下來,大家共勉:***傅雷先生在信中對傅聰說***“其次,你對時間的安排,學業的安排,輕重的看法,緩急的分別,還不能有清楚明確的認識與實踐。這是我為你最操心的。因為你的生活將來要和我一樣忙,也許更忙。不能充分的掌握時間與區別事情的緩急先後,你的一切都會打折扣。...應改的應調整的都應當立刻改,立刻調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擱。”尤其這最後一句,我覺得真是說到我心裡去了,不知你們怎麼想

↓↓↓點選下一頁還有更多精彩的鋼琴培訓心得體會↓↓↓

個人學鋼琴心得體會4篇_鋼琴培訓心得體會
幼兒教師拓展訓練心得體會3篇
相關知識
轉崗心得體會6篇_轉崗培訓心得體會
轉崗心得體會6篇_轉崗培訓心得體會
轉崗心得體會6篇_轉崗培訓心得體會***2***
個人學鋼琴心得體會4篇_鋼琴培訓心得體會
個人學鋼琴心得體會4篇_鋼琴培訓心得體會
部隊幹部培訓心得體會3篇_部隊培訓個人總結體會
部隊幹部培訓心得體會3篇_部隊培訓個人總結體會***2***
部隊幹部培訓心得體會3篇_部隊培訓個人總結體會***2***
關於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心得體會5篇
醫務人員崗前培訓心得體會_醫生崗前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