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藥正確順序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答吧。
老人用藥正確順序
不同的人體質不同,用藥的習慣也應該有所區別。很多老人生病後會按照自身用藥經驗或者周圍人的建議進行自我用藥,這種用藥習慣往往並不正確,老年人應該養成正確用藥習慣,遵循合理的用藥先後原則,以最少最合適的用藥量,達到最好的用藥效果。
1、先明確診斷,後確定治療
當發現身體不適時應及時找醫生明確診斷,而後根據病情參考醫生建議,確定治療方案。不可自己想當然亂用藥,否則易導致藥不對症及引起藥物不良反應。
2、先食療,後藥療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食療後仍不見效可考慮用理療、按摩、鍼灸等方法,最後選擇用藥物治療。
3、先外用,後內服
為減少藥物對機體的毒害,能用外用藥治療的疾病,比如面板病、牙齦炎、扭傷等可先用外用藥解毒、消腫,萬不得已再內服消炎藥。
4、先用口服藥,後用注射藥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針劑,以為用注射劑病好得快,其實不然。注射針劑時藥物會直接通過血液流向全身,進入心臟,危及血管壁和心臟。
5、先用中藥,後用西藥
中藥多屬於天然藥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要比西藥小,除非是使用西藥確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兒,一般情況下,最好是先服中藥進行調理。
6、先用老藥,後用新藥
近年來,新藥、特藥不斷湧現,一般來說它們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療效,但由於應用時間較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尤其是遠期副作用還沒有被人們認識,經不起時間考驗而最終被淘汰的新藥屢見不鮮。因此,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老藥,確實需要使用新藥、特藥時也要慎重。
老人用藥注意事項
1、合理使用藥物
不要認為藥物越貴越好,要針對病情,合理選藥。有些老人遇到許多與疾病無關的問題,常可引起情緒緊張或愁悶,對此不需用藥醫治。即使患了必須用藥物治療的疾病,有些能口服的,就不必通過注射給藥。用藥要注意合理恰當。老年疾病有其固有的特點,如情緒改變、食慾減、失眠、頭暈、氣喘、心慌、乏力,便祕、尿頻症狀等,治療要從精神和藥物兩個方面同時著手。用藥也要因人而異,一般說來,體質單薄、瘦弱、貧血、氣虛的老人,切忌大寒、大涼、發散、峻瀉之藥。體質肥胖,壯實或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的老人,應慎用大溫、大熱、升提滋補之藥。
2、用藥的劑量
由於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對藥物代謝能力下降,腎臟的排洩也較慢,所以,老年人用藥劑量比青壯年應有所減少,用藥種類也不宜過多。在同一時間內用藥種類也多,發生副作用的機會就也多,由此可能產生一些不良的反應。因此,老年人,特別是患慢性器質性疾病的老人,用藥時不能隨心所欲。否則,顧此失彼,危害極大。老年人用藥量,一般規定為:60~80歲為成人量的4/5;80歲以上為成人量的1/2。
3、給藥的方法
老年人患慢性病,一般不主張用靜脈點滴和肌肉注射方法給藥。但如患急性病、急性感染伴有高熱等,則需要靜脈途徑給藥。這是因為,老年人的肌肉對藥物的吸收能力較差,注射後疼痛較著或易形成硬結,因此,應儘量減少注射給藥。
4、注意用藥後產生的副作用
老年人對從未用過的藥要特別注意。如果出現副作用,應及時停藥。已引起過副作用,特別是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決不能再使用。此外還應避免長期用藥,以免產生蓄積中毒。老年人患慢性病,一般宜採用臨時或短期用藥。
5、不要濫用補藥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衰老,是生命過程中的自然規律,衰老的遲早與遺傳及環境因素有關。至於用藥物滋補身體,以求長生不老,是不實際的做法。同時亂吃補藥,還會帶來不少危害,例如。長期大量服用營養補益藥,會誘發體內多處骨質增生。
當然,作為治療的輔助措施,適當用一些補劑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按醫囑服用。
到底什麼藥物會影響生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