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功夫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武當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武當功夫

  武當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被尊為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張三丰將《易經》和《道德經》的精髓與武術巧妙融為一體,創造了具有重要養生健身價值,以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為主體的武當武術。後經歷代武術家不斷創新、充實、積累,形成中華武術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之稱。

  武當功夫的歷史淵源

  一般來說,今天的人們評說武當武術的歷史,往往會將它與元明時期的張三丰聯絡在一起,以為張三丰就是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其實,武當武術——包括張三丰所創興的太極拳,其淵源,都要追溯到元明張三丰之前的很久很久。因為張三丰的太極拳以及與此同時與之後的各種內家拳派的誕生,都不是忽然間的空穴來風,其理論精髓、技藝的基本框架,都是沿著前代道家、道門的傳統這條線索來的。證明這一客觀史實的不僅有許多的文獻資料,還有一些元明之前的道家武術門派傳承下來,還有一些門派的傳承口訣。如今天仍流傳於北京的武當太乙神代劍門以已故的關亨九先生為代表,家承譜訣有“先有太和,後有武當。成於真武,傳於三豐。六合神拳,謂之內家”之記載。這個譜訣雖含有宗教色彩如“成於真武”是把武當武術的創如歸於道教傳說的玄天上帝,但它不但因為帶有宗教色彩體現了它歷史傳承的真實可靠性古代,從道教門派中流傳的武術,其言祖言師自然帶有宗教色彩,也說明了一些客觀真實的傳承史,即張三丰之前有很久的傳承。例如武當山,以前名叫太和山。傳說真武大帝坐鎮此山,因“非真武不足當之”而改名武當山。以道門傳說,真武大帝之名“真武”,可見他那時就武功蓋世,以後這武功就代代相傳了。當然這種宗教傳說是不足為憑的。但譜訣中有“六合神拳,謂之內家”,現在證實,唐末五代隱修武當山的陳承傳有“六合八法拳”,說明唐末五代武當道門就有武功傳承,並且已經有了“內家”的稱謂。

 

  無獨有偶,今姑武當趙堡太極門派所儲存的太極拳經典要論中,有張三丰的一首五言傳承歌訣,其中有言:“天地即乾坤,伏羲為人祖。畫卦道有名,堯舜十六母。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予來,字著宣平許……”這段歌訣,不但記載著太極內丹功的源頭從伏羲開始,以後從堯舜傳到老子,從老子又傳到孔孟,以後一脈下來一直傳給張三丰。而張三丰所傳承的老師是麻衣先生,麻衣的教師是尹文始,文始的老師是老子。從老子下傳的一條主線是明確的。這首五言歌訣不但證實了老子一脈相傳的,以太極原理為指導的內丹動靜功法傳承的脈路,還揭示儒門與道門交叉的又一條傳承線,即老子傳孔子,孔子傳孟子,之後又傳到唐代道門中人許宣平。

  關於孔孟以上的傳承,推及老子、堯舜、伏羲等人,這些歷史已不可考,我們現在只能說,這些或許是可能的,或許是不可能的。但從現在可查的近代武家的著述,以及某些古老門派的出現,可以讓人瞭解到,自魏晉南北朝開始,太極形態的拳功屢現於世,倒是有稽可考的。 例如有一種程氏太極拳,據傳為南北朝公元502——557年人韓拱月創。後此拳隱於民間500年之久,於宋高宗時傳至程泌,後改名“小九天”。今河北石家莊還有此拳流傳。又有一種名曰“三世七”的太極拳功,為唐代道人許宣平所傳,李白曾訪之不遇。此拳後隱民間數百年,於明朝前期傳與宗遠橋,已經歷十四代。今上海仍有傳人,並出版有專著。與唐朝許宣平同時,還有一種太極拳功流傳,傳人名李道子。拳名先天拳,亦叫長拳。此拳直到明朝仍在安徽民間傳承。還有一種太極拳功名曰後天法,為宋人胡鏡子所傳。還有以上已經說到的六合八法拳,為唐末五代武當高道陳摶所傳,今遼寧、安徽均有流傳。還有一種拳功為“穴道術三十六手”,為此宋之前的道家人物馮一元所傳,曾傳於北宋武當丹士張三峰。至於北宋時武當丹士張三峰創內家拳,則是人所共知,明末清初的黃宗羲撰《王徵南墓誌銘》中,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版的《寧波府志》中,《三豐金書》所收清王海洋的“拳技派”中,民國十七年1928中央國術館編審處長金一明所著《武當拳術祕訣》中、凌善清所著《形意五行拳圖說》中、民國二十二年1933華曹元所著《國術》一書“總論”中,都證實了北宋張三峰創武當內家拳的事實。北宋張三峰的內家拳,在後來的流傳中,有被擴充為形意拳,有被髮展為太極拳。如明朝時期流傳盛行在江南一帶的張松溪太極拳又稱南派太極拳,就是由北宋武當張三峰之後,百年左右傳至陝西王宗嶽,王宗嶽傳溫州陳州同,到明嘉清間張松溪得其傳,又將江南八家名拳融揉於內,形成“松溪派太極拳”。此拳今在四川南充、上海仍有傳人。但這些歷史,武術界很多人不去考證、研究,人云亦云,常將北宋的張三峰誤為元明之際的張三丰。

  自北宋之後到元明之際,武當山又出現一位名叫張三丰的太極丹法修煉大家,從姓名基本相同的現象分析,幾百年間出現一個這樣的偶然巧合並不足為奇。從歷史的考查我們可以推斷,元明張三丰並非要借北宋張三峰的大名,來給自己臉上貼金。而在“三豐”二字有特殊的修道寓意,是暗寓乾坤二卦以示所修之太極丹法。張三丰當年1314年前後曾隱居陝西寶雞山中,以門前三座山峰而自號“三峰居士”。但後來因知劉宋時有邪道中“三峰採戰之術”,遂棄此號不用。由此可知一斑。反之,正是因為元明張三丰在武當山修道期間,不僅繼承了許宣平、李道子、馮一元、華佗的一些道家功夫,可能還重點承習了北宋張三峰的內家武技,加之他之前又對少林功夫有所傳承與研究,故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在遵循道家內丹修煉的基本原理之上,承前啟後創興起一個大的武術流派——武當派,並將太極拳作為該派的核心內容。正因為有了一個北宋張三峰在他前頭,這就使得張三丰“不敢為天下先”,不以自己為內家武技的開山祖師。洋洋大觀的《張三丰全集》隻字不言及武當拳法,而流傳於民間的太極拳譜訣又有“以上為張三丰老師所論,欲令天下英雄豪傑延年益壽,不圖技擊之末學”,便說明了這一點。

  現在所知的武當丹派劍術、武當猶龍派太極拳、太乙五行拳、武當太和拳、武當三豐太極拳、趙堡太極拳、張祖意合太極拳等,源頭都來自張三峰和張三丰這根主線。當今太極拳可歸納為四大派系,即南派太極拳、北派太極拳、本山派太極拳、散派太極拳。這四大派中,南派太極拳源自北宋張三峰,至明時又得張三丰點撥,並融匯江南八家名拳而自成一家。北派太極拳則由張三丰之徒傳入民間,首傳山西王宗嶽,王傳河南溫縣趙堡人蔣發,蔣發之後一直在趙堡傳到至今的有十三、四代,名曰趙堡太極拳。蔣發又傳陳溝人陳王廷,陳將家傳“炮捶”與太極豢嫁接,發展形成為陳式太極拳。陳氏後人陳長興盡得蔣發所傳太極真諦,因受本族限制將藝傳與河北永年人楊祿纏,楊氏父子又得道門高人點撥,形成楊式太極拳一派。河北永年又有武禹襄者,聞名尋陳長興學藝,奈陳長興年老臥病,又尋趙堡名師陳清萍授藝,得其真諦之後,經深研精練,又發展形成武式太極拳一派。後楊、武二派又生出一些支派。因這一大系是從北方流傳發展的,故稱為北派太極拳。本山派太極拳則是在歷史上,一直由武當道門代代相傳,或是由道門直接傳到民間而未生髮支派者,如流傳的天津的猶龍派太極拳,流傳於武漢、山西的太和拳,流傳於河北邯鄲的張祖意合太極拳,流傳於浙江的太乙五行拳和一直在武當山傳承的張三丰太極拳、太和拳等。散派太極拳則是歷史上早於張三丰、張三峰的各家太極拳,或是由其他道教名山高真創傳的太極拳派,如許宣平“三世七”太極拳、李道子“後天法”,以及現在流傳的“軒轅黃帝太極拳”、“崑崙太極拳”、青城派太極拳等。

  根據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自1982年成立以來,二十多年對武當武術挖掘整理的基本情況來看,雖然太極拳是武當武術的一大內容,但武當武術體系非常龐大、內容異常豐富。除了太極之外,還有形意、八卦、太乙、兩儀、八寶、八極、八仙、乾坤、天罡、清虛、榔梅、奇門、天風、猶龍、閭山、龍門等眾多的派別,還有數不清的奇兵異械和藥功的傳承。總之,武當武術如今已成為家諭戶曉的武術門派,影響也已波及世界各地。

  武當道教功夫學院從創辦,是武當功夫第一所武術院校,也是武當山道教協會下屬的唯一功夫院校,作為武當功夫的代表,二十多年來,培養了上萬名武當功夫人才。

  武當功夫的武術特色

  武當武術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的拳種和門派很多。但是,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有些門派傳承關係較為清楚,而有些門派則甚清楚。同時也有些投機之輩,聞少林之享名便雲少林,聞武當之享名便雲武當,假造源流,詭稱正宗,也時有所出。所以,今天,我們去鑑別某一拳種是不是武當拳,那就不但要從淵源歷史上考證明,而主要還應以某拳種是不是具有武當拳的普遍共性,亦即特色。有了這把“尺子”,就不會以真視假,也就不會以假當真。

  武當功夫的傳承現狀

  歷史的武當武術並非在張三丰之後始有,而是在道內交流傳播並不斷演化,故而形成了諸多流派。自張三丰集眾家所長而創太極之後,諸多流派均受其太極拳尚意不尚形的理論所影響,故而盡尊三豐為祖師。張三丰之後,武當武術仍然是道教內部流傳的主要武術流派,並不斷吸取民間武術,也有許多流入民間。解放後,由於特殊歷史時期的原因,武當道人們紛紛被迫還俗,謹於少數道人堅守祖庭,是以造成了武當武術散落民間的現象。與少林寺一樣,隨著國家逐步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掀起了武當武術歸根的挖掘整理工作,如朱誠德、郭高一、趙劍英等等老一輩武術家做出了諸多貢獻,使武當武術得以在武當山得到延續。

  其後,武當山來了一名叫做鍾雲龍的新人,出於對武當武術的崇敬與熱愛,在年輕時學有所獲之後,便下山遊歷遍訪內家名師,將散落民間的武當武術收集整理,基本完善了武當武術的系統體系,可謂做出了承上啟下的重要貢獻。

  21世紀初,作為武當武術掌門人的鐘雲龍道長廣收門徒,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武當傳人,其中,又以袁師懋、陳師行、陳師宇等最為出眾,相繼在武當山開辦武館,不但招收國內學員,更深受世界各地外國友人的喜愛與尊重,武當武術終於走出國門。此三人中,又以陳師行影響力最大,陳師行道長19歲下山,在武漢、上海等地傳播武當太極拳,並以武當輕功馳名海內外,對整個武當武術對外的推廣與宣傳做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

  2007年,就在陳師行道長的武當師行功夫館建立不久,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孤身尋訪來到了武當,這位年輕人本身有很好的武術功底,加之刻苦好鑽研以及過人的天賦,很快得到了陳師行道長的重點培養,短短一年的時間裡,迅速由助教提拔為教練,這名年輕人叫做戴乾宇,來自山城重慶。

  2008年,戴乾宇下山,回到家鄉重慶,將武當太極拳推廣到了重慶市各大健身俱樂部,影響力也逐步擴大,但他仍然沒有停止步伐,陸續組織了多名武當新一代傳人來到重慶傳拳,有學員說這樣會影響他自己的生源情況,但他卻說,中國武術之所以發展不如跆拳道等國際武術,就是因為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未能清洗,他不願墨守成規,他希望更多的武術人可以致力於武術傳承的工作,希望更多的武術學習者將來都可以武術職業為崇高的事業。

  2011年,經過2年多的授拳與市場開拓經驗,戴乾宇創辦【俠客功夫會】倡導“時尚的功夫運動,健康的功夫生活”,他說:“讓每一個武術人擁有廣闊的事業發展、受人尊重的職業平臺,不是某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做到的,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援,更需要當代武術人共同的努力。所以,俠客功夫會不僅是傳授武當武術的地方,也隨時歡迎國內外各武術流派前來開班授拳,交流學習,共同發展。”

  現在,不僅僅是在重慶,中國各大城市,以及國外,都逐漸出現武當傳人的身影,共同為武當武術的傳承事業而奔走闖蕩,武當武術的前景,一片蔚藍。

功夫動漫簡介
國際功夫聯合會的簡介
相關知識
武當功夫的簡介
武當功夫的武術有什麼特色
武當功夫祕笈介紹
武當字門拳功法的簡介
武當派武當功法的特點
武術對練的簡介
武器流星的簡介
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簡介
武當功夫粘衣十八跌內功基礎
文學家納博科夫的簡介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