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老縣城
“嘉祥縣,破豬圈;東關到西關,二十四扁擔”。這是過去嘉祥人常說的一句順口溜,用來形容過去嘉祥老縣城的狹小破舊。其實,過去的嘉祥縣城並不是人們說的那個樣子,而如今的縣城,也早已是舊貌變了新顏。
嘉祥過去是座小城,依山而建,坐落在萌山南麓。說是縣城,實際只有一條石板鋪就的很窄的街道,就是現在的所謂“古城街”。街道的東首是依山而建的嘉祥第一中學,依次往西便是老劇院、老新華書店、老公安局、糧食局。據說當時糧食局所在的位置,便是過去的老縣衙,是縣太爺問官司打板子的地方。老縣衙的對過(路南)有一箇舊城門式樣的大石門,便是過去縣衙門的監獄。路南依次是老城關醫院、老百貨公司、縣文化館。街巷的西首是一個十字路口,以前的人稱為“老隅首”。記得就在這隅首處的文化館西邊,有一個架在兩根很粗的電線杆上的變壓器。不知道為什麼,這臺架在木杆上的變壓器,卻成為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老縣城留給我的最深的印記。
從老隅首往南,路西依次是新書店、老郵電局,路東文化館的南鄰便是當時的縣法院。所以,在以前老嘉祥人的口頭語中便有這麼一句:“從南門往北看,路西郵電局,路東是法院;賣粥的一麼喚,四個城門都聽見”。估計從前的“南門”可能就在這條南北街巷的南端,再往南便是南關的居民區。記得在“南門”的拐角處,有一個大約只有四開間的三層小樓,人稱“拐角樓”,樓上是當時縣城裡唯一的一處照相館,樓下是“青年理髮店”,它便成為當時縣城裡唯一的一座“高層建築”。以“老隅首”為中心,向東與向南的兩條石板路,便成為當時縣城裡最為“繁華”的街道。縣城的集市主要集中在這兩條街上,“老隅首”附近有幾家簡陋的茶館和店鋪,門前搭了涼棚,附帶做一些包子、油條、糕點、小吃以及土產雜品之類的營生。每逢集市,街巷的兩邊便擺滿了各種攤點,鍋碗盆勺,米缸面甕,繩索吊鉤,鐵器農具,叉耙掃帚,家織土布,可謂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甚至針頭線腦之類的日常用品,也成為當時集市上的主要貨物。那時候地方經濟尚不發達,市面上幾乎見不到像樣的工業品,就連自行車、縫紉機、鐘錶之類的商品,也是要憑票供應。來縣城趕集的多是當地的鄉下人,除了交易一些當地農產貨物,便是淘換一些生產生活用品。由於手裡沒錢,國營商店裡那些鐘錶、洋布、收音機之類的“高檔商品”,除了家裡準備辦喜事的人家,一般人則很少問津。
那時的鄉下人一般很少進城,用鄉下人的話說,“不買不賣的,大老遠跑一趟,耽誤功夫”。進趟城總是要花錢,鄉下人手裡能有幾塊錢,也覺得寶貝似的,除了留作急用,輕易不捨得花出去。鄉下的孩子更是難得進一回城,逢到大人有事,能跟著大人到城裡一趟,便高興得像過年似的。因為走到城裡,大人們就是再疼錢,多少也總要給孩子們買點兒吃的,進趟城能吃上幾個五分錢個的包子,喝碗粥,即使一路跑得腿疼,也覺得心滿意足。要是碰巧能趕上看一回“玩猴兒的”,那簡直比現在看一回美國西部大片還覺得過癮。
從城南“拐角樓”向東,原來有一條小河,河床的兩邊尚有石頭砌成的護堤,估計是以前老縣城護城河的遺蹟。沿河北岸向東是一條土路,兩旁栽有兩排柳樹,進城趕集的鄉下人,便經常匯聚到這柳樹下乘涼休息。如今那條碧波盪漾、楊柳依依的小河,連同那條僻靜的小路早已沒有了蹤跡,唯有在老嘉祥人的印象中,多少還保留著一些夢境般模模糊糊的記憶。
關於描寫小草的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