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小記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天空是陰沉沉的,略帶著一點詭異,好像在下一個不小心的一秒裡,就有暴雨傾盆而下。我看著這樣的天空,心情不免有幾絲低落。
今年的春天似乎比以往要冷,學校的“桃花島”上的桃花也比以往晚開了好幾個星期。透過宿舍裡並不怎麼透亮的窗戶可以看到那漫山的正在吐露芬芳的一片隱隱的紅,以及樹下正在虔誠的乞求著屬於自己的“桃花運”的男生女生。與“桃花島”上的旖旎和熱鬧相對的,卻是北山上那一片的荒蕪和寂寞。
其實,那也並不叫山,與家鄉那高聳入雲的山巒相比,它充其量只能是嶺,然而,在這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姑且也把它叫做山吧。似乎今年的春天真的很冷,北山上那一片的蕭條到了三月依然不曾改善,放眼望去是一片枯敗的黃色,只在東面向陽的地方露出一叢叢的綠色。這一叢叢的綠色彷彿給整座山帶來了活力,風呼旋著吹過來,長得異常高大的灰黃的蘆葦形成一列橫波,霎時傳過那邊去,彷彿這座山綠色的衣裙下的一道美麗花邊。被風撥開的蘆葦叢裡隱隱露出一條小路,我順著它往上望去,樹木掩映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孤墳,墳前立了一塊長著雜草和青苔的石碑。石碑上或許有字,以表明死者的身份及生活事蹟,但我卻不想知道,以防打擾死者長眠。這座孤墳不知建立於何時,也不知伴著這座孤寂的山度過了多少時光,但是從那塊灰白的石碑應該可以看出它的年代久遠。
我站在山腳,靜靜的仰望著它,想:死去的這個人,生前是否也是寂寞如死後呢?如果不是山腳下這一群熱熱鬧鬧的學生打擾了他的長眠,他會不會就這樣永久的孤寂下去直至腐敗成一抔黃土?我到底不明白這是怎樣一種孤寂了。然而多猜也無益,死者未必如我這般感觸,或許他在九泉之下也暗暗埋怨我們這群不知好歹的學生打擾了他的長眠。
我繞過學校圍牆,又順著圍牆走了好遠的路程,終於走到了原始意義上的山腳。從宿舍樓裡往外看,似乎這距離近得一抬腳便可抵達,然而當你真正靠近它時,才猛然發現,原來眼力所及的地方——那路的終點,也是需要千迴百轉、歷經艱辛才可抵達的。所謂“高瞻遠矚”,正因為站得高看得遠了,所以才往往會發現腳力並不如目力所及,一抬眼可以看到的地方,並不是一抬腳即可到達。追求夢想的歷程也是如此,所以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意志堅強、毅力恆久的人。
我終於抵達了北山腳,從山腳仰望和從宿舍裡仰望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從宿舍往外看,並不覺得它很高,像是指縫裡漏下的沙,連綿成一小堆。然而站在山腳下看,因為那坡度較大,又看不到頂,被陰雨綿綿的天空一襯,反顯出了它的高遠來。拋開了在校園裡的熱鬧,這裡別樣的寂靜讓我感到一種滄桑的味道,彷彿那寂寞深種在它的骨子裡,一切外界的聒噪與熱鬧全不能干擾它半分。它站在那裡,彷彿天生就是一個寂寞的旁觀者。我無法理解它那樣的孤寂,也不理解它的守護與信仰。它日復一日的觀望著世間的種種合理與不合理,卻依然只是沉默著,這又是怎樣一種難解的超脫? 我自知無法讀懂它,只好走下山去。從小害怕鬼神的我最終沒有靠近那座孤墳,我遠遠的看著它,想:其實我和它皆為浮華中的匆匆過客。與外面那喧囂相對的是這一座孤墳和永久的寂寞,好像冷冷地諷刺:繁華過後,也不過是一座寂寞的墳罷了!
我忽然冷汗直流,而那略顯蕭條的北山,卻依舊沉默著。
琴聲如花開指間
落葉與情緒
今年的春天似乎比以往要冷,學校的“桃花島”上的桃花也比以往晚開了好幾個星期。透過宿舍裡並不怎麼透亮的窗戶可以看到那漫山的正在吐露芬芳的一片隱隱的紅,以及樹下正在虔誠的乞求著屬於自己的“桃花運”的男生女生。與“桃花島”上的旖旎和熱鬧相對的,卻是北山上那一片的荒蕪和寂寞。
其實,那也並不叫山,與家鄉那高聳入雲的山巒相比,它充其量只能是嶺,然而,在這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姑且也把它叫做山吧。似乎今年的春天真的很冷,北山上那一片的蕭條到了三月依然不曾改善,放眼望去是一片枯敗的黃色,只在東面向陽的地方露出一叢叢的綠色。這一叢叢的綠色彷彿給整座山帶來了活力,風呼旋著吹過來,長得異常高大的灰黃的蘆葦形成一列橫波,霎時傳過那邊去,彷彿這座山綠色的衣裙下的一道美麗花邊。被風撥開的蘆葦叢裡隱隱露出一條小路,我順著它往上望去,樹木掩映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孤墳,墳前立了一塊長著雜草和青苔的石碑。石碑上或許有字,以表明死者的身份及生活事蹟,但我卻不想知道,以防打擾死者長眠。這座孤墳不知建立於何時,也不知伴著這座孤寂的山度過了多少時光,但是從那塊灰白的石碑應該可以看出它的年代久遠。
我站在山腳,靜靜的仰望著它,想:死去的這個人,生前是否也是寂寞如死後呢?如果不是山腳下這一群熱熱鬧鬧的學生打擾了他的長眠,他會不會就這樣永久的孤寂下去直至腐敗成一抔黃土?我到底不明白這是怎樣一種孤寂了。然而多猜也無益,死者未必如我這般感觸,或許他在九泉之下也暗暗埋怨我們這群不知好歹的學生打擾了他的長眠。
我繞過學校圍牆,又順著圍牆走了好遠的路程,終於走到了原始意義上的山腳。從宿舍樓裡往外看,似乎這距離近得一抬腳便可抵達,然而當你真正靠近它時,才猛然發現,原來眼力所及的地方——那路的終點,也是需要千迴百轉、歷經艱辛才可抵達的。所謂“高瞻遠矚”,正因為站得高看得遠了,所以才往往會發現腳力並不如目力所及,一抬眼可以看到的地方,並不是一抬腳即可到達。追求夢想的歷程也是如此,所以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意志堅強、毅力恆久的人。
我終於抵達了北山腳,從山腳仰望和從宿舍裡仰望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從宿舍往外看,並不覺得它很高,像是指縫裡漏下的沙,連綿成一小堆。然而站在山腳下看,因為那坡度較大,又看不到頂,被陰雨綿綿的天空一襯,反顯出了它的高遠來。拋開了在校園裡的熱鬧,這裡別樣的寂靜讓我感到一種滄桑的味道,彷彿那寂寞深種在它的骨子裡,一切外界的聒噪與熱鬧全不能干擾它半分。它站在那裡,彷彿天生就是一個寂寞的旁觀者。我無法理解它那樣的孤寂,也不理解它的守護與信仰。它日復一日的觀望著世間的種種合理與不合理,卻依然只是沉默著,這又是怎樣一種難解的超脫? 我自知無法讀懂它,只好走下山去。從小害怕鬼神的我最終沒有靠近那座孤墳,我遠遠的看著它,想:其實我和它皆為浮華中的匆匆過客。與外面那喧囂相對的是這一座孤墳和永久的寂寞,好像冷冷地諷刺:繁華過後,也不過是一座寂寞的墳罷了!
我忽然冷汗直流,而那略顯蕭條的北山,卻依舊沉默著。
落葉與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