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點滴輸液過程中的危害
輸液也就是打吊瓶,在醫院裡到處可以看到輸液的病人,特別是在換季的時候,人們認為輸液治病會好的快些,但是輸液也有危害,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危害1:
醫源性感染
打點滴穿透面板屏障,直接把藥液輸入血液中,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汙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面板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醫療環境中不能做到完全無菌,則會導致交叉感染。
危害2:
發熱反應
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等原因,都會導致病人發冷、打寒戰和發熱,嚴重者高熱達40~41攝氏度。
危害3:
肺水腫
因為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迴圈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有心力衰竭或心臟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輸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誘發肺水腫。
危害4:
靜脈炎
因為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可引起區域性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區域性靜脈的感染。
危害5:
空氣栓塞
原因在於,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只要有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紺紫和缺氧,並可導致猝死。
危害6:
過敏反應
打點滴比口服藥物更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過敏反應。如果是口服,藥物中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無法被身體吸收,但是打點滴時這些雜質卻直接進入了血液,嚴重的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近幾十年來,輸液過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徑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徑在2~50微米之間,肉眼看不見,會移動,不能在體內代謝的有害微粒進入了血管。
危害7:
肉芽腫危害
在一次檢測中,1毫升20%甘露醇藥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黴素的藥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而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面板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會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微粒堵積還會引起區域性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
輸液的不可預見危害
①有致敏性的藥物,不經腸胃消化道的“檢驗”就直接通過血液進入人體,一旦過敏無法挽回;
②一些輸液器具中、藥品內含有制熱原性物質,會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寶寶併發高燒頭痛、胸悶哮喘,嚴重的會窒息;
③寶寶病患經常性選擇輸液,液體中無法去除的微顆粒會不斷的沉積在寶寶血管各處,有一定風險會引起寶寶肺水腫、靜脈炎等疾病。
所以,原則上能用物理療法***如感冒發燒就不用急著用藥***,就不吃藥,能口服吃藥就不打吊瓶。
打吊瓶病就好得快嗎
兒科醫生有說,寶寶感冒發燒,並不會因為輸液就加快了病癒的時間,如發燒,即使用了退燒輸液也不會立即見效,還不見得就有退燒貼有效果。
再者說,對於病毒性感染的小兒疾病,如感冒咳嗽,用激素掛水基本上對於加快恢復是無效的,吃藥5天能緩解的咳嗽,你輸液也需要4-5天。
不合理靜脈輸液的危害
1、帶來抗生素濫用::輸液不合理很多為過度輸液。過度輸液與過度用藥密切相關,直接後果就是抗生素濫用。導致人體正常菌群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細菌抗藥性的增加。
2、靜脈輸液本身存在的風險增加:發熱反應、急性肺水腫、靜脈炎、空氣栓塞等 。
3、各種微粒汙染機會增多 : 橡膠微粒、 玻璃微粒、藥物配伍產生的化學微粒、棉籤、空氣汙染等引起微粒汙染且輸液量大、次數多、時間長,微粒汙染越大,易引起靜脈炎、栓塞血管、肺部肉芽腫、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
4、增加藥品不良反應、醫院感染、醫患糾紛的機會 :輸液大廳人滿為患;非醫療環境內的輸液,不利於病情觀察,發生意外不能及時處理,醫療廢物處置不當。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在我國每年發生的藥品不良反中,有60%是發生在輸液中。
5、增加病人的經濟負擔:感冒發燒輸液兩三天就好;防血栓、溶栓、降脂、防中風輸液;一些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主動輸氨基酸、多肽營養液甚至白蛋白以補充營養***如高考生***
打點滴輸液過程中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