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有很多的知識是需要我們認真去看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高三歷史,歡迎大家來參考哦

  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卷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符合下圖所反映的王朝政治特點的是

  ①宗法制盛行 ②分封制實施 ③郡縣制推行 ④皇帝制確立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古代中國的不同時期流行不同的文學形式,某種文學形式有較為靈活的句式,多具有地方特色和神話色彩,往往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華美。該文學形式的代表作家是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辛棄疾

  3.北朝《木蘭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反映出的正確資訊有

  ①各種商品買賣都有固定的場所 ②政府對“市”實行行政管理

  ③集市地處交通便利之處 ④草市已經演進為地方商業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據《資治通鑑》記載:“穆宗嘗問柳公權用筆之法,公權答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時穆宗荒縱,為之改容,悟其筆諫也。”柳公權擅長的書法是

  A.小篆 B.楷書 C.行書 D.草書

  5.王同學在查詢古代中國某朝代的地方行政區劃統計表時,看到一段說明文字:“由於沒有系統統計路府州軍縣的資料,如以下統計資料有誤,敬請諒解,並有待於進一步完善、補充。另宣政院管轄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的內容未列入統計。”據此判斷該同學最有可能查詢的朝代是

  A.秦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6.明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認為“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以下屬於這位思想家的主張是

  A.“發明本心” B.“正君心” C.“循天下之公” D.“知行合一”

  7.清初某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指出:“立國之道無他,惟在於富。自古未有國貧而可以為國者。夫富在編戶,不在府庫。若編戶空虛,雖府庫之財積如丘山,實為貧國,不可以為國矣。”“為政之道,必先田、市”。從上述的材料資訊中可以得出

  ①他主張將富民作為國家的基本經濟政策

  ②他的經濟思想與黃宗羲的經濟思想相似

  ③他認為“富民”可以穩定國家政治秩序

  ④他的思想是對中國曆代王朝基本經濟政策的繼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下圖所示的股票被稱之為“中華第一股”,發行於1873年。下列有關該股票反映的時代資訊中,正確的有

  A.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誕生 B.傳統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C.清政府放寬了民間設廠的限制 D.近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9.某同學準備了一份研究性學習材料,其中包括如下關鍵詞:“工業建設會”、“一戰”、“紡織業”、“青島”。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題是

  A.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B.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C.民國初期的興辦實業潮 D.國民政府時期的民族工業

  10.冰心在晚年曾憶起她在那年5月的經歷:“那天下午,我家的女工給我們送東西,告訴我說街上有好幾百學生,打著紙旗在遊行,嘴裡喊著口號,要進到東交民巷來,被外國警察擋住了路,路旁看的人擠得水洩不通。”下列情景符合冰心描述的是

  A.地點發生在上海 B.學生是這次遊行的主力

  C.口號裡有“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D.東交民巷是租界

  11.一條小船,誕生一個大黨,“紅船精神”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就是在這次會議上,中國共產黨確定的中心任務是

  A.發動武裝起義 B.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C.開展國共合作 D.領導工人運動

  12.《兩湖戰場的作戰》一書中敘述了某次戰鬥的場景:“7月上旬,……第4、第7軍和第8軍在安仁、衡陽、永豐***今雙峰***地區集結後, 分三路向長沙進攻,後攻克。”此戰鬥最有可能發生在

  A.北伐戰爭時期 B.秋收起義期間 C.徐州會戰中 D.淮海戰役中

  13.建立抗日根據地,把敵人的後方變成抗日前線,通過開展廣泛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去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共產黨制定上述抗戰路線是在

  A.遵義會議 B.瓦窯堡會議 C.洛川會議 D.中共七大

  14.天干地支是中國古代的紀年方法,以六十年為一週期。2018年是戊戌***狗***年,下列事件中,同樣發生在戊戌年的有

  ①康有為、梁啟超等策劃維新變法運動 ②大躍進運動

  ③人民公社化運動 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20世紀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拿大、日本、聯邦德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先後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這一時期中國外交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因素是

  A.綜合國力的提升 B.中美關係的緩和

  C.中國重返聯合國 D.改革開放的推行

  16.從圖1到圖2,美國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重大問題上發生了認識的變化,這一變化主要是指強調

  A.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B.反對霸權主義的威脅

  C.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D.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7.票證是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有關下圖所示票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域內使用 B.表明物資困難局面得到解決

  C.只有和錢同時使用才能買到豬肉 D.使用時不能突破數量和種類的規定

  18.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中國實踐中的新發展。這一創舉

  ①是在貴州、四川開始試驗推行 ②於1983年初在全國基本實行

  ③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④推動了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莎士比亞的戲劇《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獨白:?“人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動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對該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A.肯定人的慾望 B.歌頌自然的人性

  C.揭露教會的貪腐 D.提升人性的高尚與尊嚴

  20.《英國通史》的作者認為,“16***的《權利法案》中多數條款都是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如只有議會才可以徵稅,議員有言論自由等等。但是用書面形式將這些‘權利’作為人民與國王之間的‘契約’出現,具有重大意義。《權利法案》因此成為‘英國憲政’中最重要的奠基性檔案之一,它為現代英國政治制度的形成再打下一個基礎。” 對其理解最準確的是

  A.此時的英國是典型的資產階級代議制國家

  B.《權利法案》受到盧梭社會契約論的影響

  C.《權利法案》奠定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D.英國國王權力的來源不再是神,而是議會

  21.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國科學家玻恩曾說:“與其說是因為我發表的工作裡包含了一個自然現象的發現,倒不如說是因為那裡包含了一個關於自然現象的科學思想方法基礎。”第一次在著作中提出“關於自然現象的科學思想方法基礎”,完成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理論大綜合的科學家是

  A.牛頓 B.愛因斯坦 C.達爾文 D.普朗克

  22.啟蒙運動是眾多因素匯聚而成的時代必然產物,下列對其產生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A.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的深入發展 B.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

  C.新航路開闢以來資本主義的不斷髮展 D.近代自然科學的逐漸興起

  23.右圖所示的是題為“全球大捷”的漫畫,反映了二戰中某一年的戰場形勢,符合該漫畫所表達的正確資訊有

  ①在北非,德國軍隊被打敗 ②蘇聯紅軍的反擊取得成效

  ③美國軍火從大西洋西岸運往英國 ④丘吉爾出任首相,英國開始反擊德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有學者指出:“二戰後以美蘇為兩極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續,代表著戰後力量均勢的出現和保持。在這種力量均勢被打破之前,兩極格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是它又因國際力量對比的不斷變化而受到撼動,並且受到逐步壯大起來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戰。”材料中所述的“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包括

  ①歐洲聯盟的建立 ②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

  ③不結盟運動興起 ④改革開放後中國綜合國力的增長

  A.①②④ B.①

  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5.坦尚尼亞《公民報》2017年3月1日報道,某國際組織再次對坦戰略城市專案***TSCP***提供1.3億美元的資金支援,以加快坦噶港、阿魯沙等七個重要城市的城市化程序,最終實現工業化目標。試判斷該組織的標誌是

  26.【加試題】歷史上對於宋太祖趙匡胤之死眾說紛紜,有人根據文瑩的《續湘山野錄》中“燭影斧聲”的記載,疑心宋太宗“弒兄奪位”,也有人根據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為宋太宗辯解開脫。雖沒有定論,然後人不時提出新依據。對上述觀點的解讀,最準確的是

  A.歷史事件的爭論越是爭論越無法解決 B.歷史爭論的解決離不開考古的新發現

  C.合理的歷史存疑有助於新史料的發現 D.價值判斷導致史實出現傾向性的選擇

  27.【加試題】中俄之間,恩恩怨怨數百年。下列關於中俄之間的關係說法正確的是

  A.中俄《尼布楚條約》是第一個具有近代性質的不平等邊界條約

  B.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俄國侵佔中國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C.1881年,中俄簽訂《改訂條約》,中國收回伊犁

  D.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表明中俄之間已經建立了結盟關係

  28.【加試題】1924年9月,國際聯盟第五屆大會上,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理共同提交了《日內瓦議定書》。議定書保證維護《凡爾賽和約》規定的領土,包括維護法國東歐盟國邊界的現狀。會上,含法國在內的十國簽署議定書,但英國卻最終宣佈拒絕接受《日內瓦議定書》。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表達了國聯嘗試維護世界和平的願望 ②迎合了戰後民眾要求和平的思潮

  ③踐行了《非戰公約》解決爭端的原則 ④體現了戰後歐洲局勢的紛繁複雜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加試題】亞里士多德和牛頓在科學研究方面都有所建樹。他們的共同點有

  ①在多領域取得成就 ②從事物理學方面的研究

  ③在當時科學領域達到較高水平 ④使用“歸納—演繹”的實驗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加試題】下列世界遺產的建築風格與萬神殿最為接近的是: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本卷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商籍農而立,農賴商而行,求以相輔,而非求以相病,則良法美意,何嘗一日不行於天下哉……官民農商,各安其所而樂其生,夫是以為至治之極。

  ——***宋***陳亮《四弊》

  材料二 明萬曆年間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說:“吾鄉左***輕視***儒右***崇尚***賈,喜厚利而薄名高,纖嗇之夫,挾一緡而起鉅萬……要之,良賈何負於閎儒!”

  ——選自《中國全史·商賈史》

  材料三 研究華商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並不乏有關從商致富的記載,但幾乎毫無例外,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商人最後總是傾向於把累積得來的財富或過剩的資本投資於購買土地,或供應下一代有閒沉浸於傳統典籍,參與科舉,以便進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終生以商賈為業,仍會要求其下一代儘可能轉向科舉。因此,我們可以說,引發人們營商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企業發展的因素。”

  ——選自《中國全史·商賈史》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經濟觀點是什麼?***2分***

  ***2***依據材料二,指出明清時期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3***郭德利認為“引發人們經營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企業發展的因素”。根據材料三,指出其論證的依據,並結合時代背景分析造成這一社會現象的原因。***6分***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無論人們將毛澤東時代作何種評價,正是這個中國現代工業革命時期為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礎,使中國從一個完全的農業國家變成了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國家。……如果沒有毛澤東時代發生的工業革命,80年代將找不到要改革的物件。

  ——加拿大記者馬克·蓋恩

  材料二 1978年以來的中國歷史,有的學者以1992年為界將其劃分兩個階段,有的學者以2001年為界將其劃分為兩個階段。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五十年代中期,我國是怎樣開展“現代工業革命”的。與西方的工業革命相比,此時我國發生的工業革命有何特點?形成這一特點的歷史原因是什麼?***6分***

  ***2***根據材料二,請任選其中一種觀點,推斷這一觀點的依據並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6分***

  33.觀念的變化取決於時代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西漢以前都城佈局坐西朝東,是繼承過去宗法制度的禮制,以東向為尊。東漢以後都城佈局改為坐北朝南,……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 王子今《“忠”觀念研究》從歷代典籍、石刻、碑文、敦煌遺書等多種史料以及民俗文化、人名、地名中發掘“忠”觀念的表現及演變過程,發現秦漢專制政體的奠基導致“忠”的政治規範的定型。“早期***戰國時期***政治道德形式中的某些情感因素,已經逐漸為完全由政治地位所決定的義務和責任的嚴格規範所代替”,“為人臣必忠”,“危身奉上日忠”。表明“忠”是對皇帝的絕對服從,“不忠”常常是君主令臣下致死的罪名。

  ——黃敏蘭《質疑“中國古代專制說”依據何在》

  材料三 鴉片戰爭前後,中英、中美直接的文化文流開始。……dragon錯譯龍是鴉片戰爭以來西方話語力量在華建構的結果。……中國不可能改變。《聖經》中對dragon是撒旦、惡魔的界定。20世紀50年代,對美國人來說,中國是恐飾與邪惡的象徵。“中國威脅論”在西方國家蔓延。2005年,法國里昂證券亞洲分部推出了一份有關中國發展的報告,其封面畫不無渲染之意:中國巨龍正在吞噬地球。從報告的資料看,中國2004年已成為世界鋼鐵、銅、燃煤、鐵礦等原料最大的消費國。

  ——摘編自人民《永遠的誤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

  ***1***材料一的變化體現了怎樣的建築觀念?***2分***

  ***2***材料2的政治觀念又有了怎樣的變化?***2分***

  ***3***20世紀50年代和21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有很大的不同。結合所學知識,任選一個時期分析西方人形成這種觀念的原因。***6分***

  3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1783年12月23日,對於硝煙剛剛散盡的美國來說,是一個無比重要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大陸會議將在安納波利斯舉行一個隆重而樸素的儀式,美國獨立戰爭之父、大陸軍總司令喬治·華盛頓將軍將在這裡交出委任狀,並辭去他的所有公職。

  之所以稱這為一個儀式,是因為實際上在此之前,他已經遣散了他的部屬,並發表了動人的告別演說。他說:“你們在部隊中曾是不屈不撓和百戰百勝的戰士;在社會上,也將不愧為道德高尚和有用的公民……在抱有這樣一些願望和得到這些恩惠的情況下,你們的總司令就要退役了。分離的簾幕不久就要拉下,他將永遠退出歷史舞臺”。

  ——《偉大的幾分鐘:美國“國父”華盛頓交權儀式紀實》

  材料二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述華盛頓的主要歷史功績。***4分***

  ***2***有人說:孫中山是中國的伏爾泰,大東亞地區的傑斐遜。結合圖片,指出孫中山在中國近代思想發展方面的主要貢獻是什麼?***4分***從孫中山的這些貢獻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吸收了歐美啟蒙思想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中哪些合理內容***2分***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C D D D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B D C A B A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C D D D C B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本卷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31.***10分***

  ***1***觀點:農商並重,相輔相成。***2分***

  ***2***由傳統觀念中對商業的輕視和對商人的鄙視,變為對商業的重視和對商人的推崇。***2分***

  ***3***依據:商人經商積累的財富主要用來買田置地和用於子女科舉入仕***2分***,商人的財富沒有轉化為用於擴大再生產的工商業資本。***2分***

  原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儒家思想、科舉入仕的深遠影響。***2分,每點1分,寫出2點即可***

  32.***10分***

  ***1***開展:制定和實施“一五”計劃***走工業化道路***。***2分***

  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2分***。

  原因:舊中國重工業基礎薄弱***或舊中國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學習蘇聯工業化經驗。***2分***

  ***2***以1992年為界。依據:經濟改革的角度***1分***。

  史實: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後,中國經濟改革進入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階段。***1分***

  以2001年為界。依據:對外開放的角度。***1分***

  史實: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進入全方位開放、與世界經濟全面接軌的階段。***1分***

  33.***10分***

  ***1***觀念:推崇皇權***或答皇權至上******2分***。

  ***2***變化:道德情感因素被政治義務和責任嚴格規範所代替。***2分***

  ***3***20世紀50年代:妖魔化中國***2分***。原因:世界處於美蘇冷戰的兩極格局;中國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中國奉行“一邊倒”外交方針;中國抗美援朝。*** 4分,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

  21世紀:中國威脅論。***2分***改革開放後中國綜合國力提高;中國成為西方強有力的競爭者;中國努力維護世界和平,抵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4分,任答兩點即可***

  34.***10分***

  ***1***華盛頓的主要功績:領導北美人民開展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2分***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實現了民族獨立。***2分***

  ***2***思想貢獻:孫中山首先提出了“三民主義”***2分***後來,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把舊三民主義又發展為新三民主義。***2分***

  合理內容:伏爾泰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的思想***或美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盧梭的“人民主權說”。***任答兩點即給2分***

  關於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

  第Ⅰ卷

  本卷共24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19貴州中學期末考試***西周時期,周公將遠古到殷商的原始禮儀加以整理、改造,確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規矩、儀節,成為對中國傳統文化、宗教思想影響至深的“周禮”。這主要說明了“周禮”

  A.旨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B.出於加強皇權的需要

  C.維護了社會治安穩定

  D.具有現實導向和繼往開來的特點

  2.***2019河北省武邑中學聯考***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禮器風格兼有北方戎族色彩,晉國公室也多次與戎狄通婚,趙國的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革。這些史實

  A.反映了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

  B.說明少數民族文化日益成熟

  C.表明分封宗法制度走向崩潰

  D.印證了民族交融趨勢的發展

  3.***2019河北省武邑中學調研***先秦時期實行爵祿制,有爵即有祿、采邑或祿田世襲領有。秦漢時期實行爵祿分離的爵秩制:爵級用以保證貴族身份和維繫政治忠誠;祿秩則用以錄人用事,有職方有祿,職高則祿重,按勞取酬。這一變化表明秦漢時期

  A.貴族政治的影響仍存在

  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確立

  C.封建等級制度趨向穩定

  D.選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

  4.***2019山東臨沂市第十九中學調研***下表反映了秦漢兩朝不同時期對地方監察官的設立情況

  文獻 文字記錄

  《史記•秦始皇本記》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御史***

  《漢舊儀》 惠帝三年,相國奏遣御史監三輔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職,乃遣丞相出刺並督監察御史

  《漢書•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

  據此能夠認定的歷史事實是

  A.秦漢時丞相負有地方監察職責

  B.西漢時地方監察官的職權廣泛

  C.秦漢時期加強了對地方的監察

  D.秦漢時監察官官職高於地方官

  5.***2018東陽中學期末考試***北宋初期,行使監察職能的御史彈劾官員時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監察宰相而且與宰相“分為敵壘,以交戰於廷”。御史和宰相的關係變化反映了

  A.御史和宰相互相牽制、互為仇敵

  B.宰相已經失去了行政權

  C.專制主義得到進一步強化

  D.監察官員與宰相的權力相等

  6.***2018山東實驗中學期末考試***公元前5世紀中期,執政官、平民與貴族代表組成的“十人委員會”擁有最高立法權,制定了《十二銅表法》,肯定了“人民的福利必定是最高的”。由此可見,羅馬法律的制定

  A.推動共和政體的確立

  B.本質上維護貴族利益

  C.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D.體現了各階級的利益

  7.***2019廣東省百校聯考***蘇格拉底因批評傳統信仰中不協調的東西而獲罪,在法庭上他恥於向陪審團乞憐,甚至拒絕按慣例讓自己的子女、親友當庭哭訴以博得同情,而是居高臨下,據理力爭,這就使得陪審團難以採取變通做法。最終陪審團以過半票的結果宣佈其死刑。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司法程式遵循了民主原則

  B.辯才不能影響陪審團的決定

  C.司法審判缺乏嚴格程式

  D.公民缺乏演講技巧的能力

  8.***2019遼寧省瀋陽市東北育才學校模擬***新政期間羅斯福談到美國三權分立政體:“現在其中的兩匹馬在協力前行,但第三匹馬卻拒絕跟進,因為最高法院、聯邦政府之間的權力平衡被徹底打破,我的目的就是要恢復這種平衡。”從1937年到1941年,羅斯福獲得了七次大法官任命機會,大法官的筆奠定了羅斯福新政的憲法基礎,這表明

  A.羅斯福總統動搖了美國司法獨立

  B.總統和法官之間存在權力衝突

  C.新政推動總統行政權的逐步擴大

  D.三權分立政體阻礙新政的施行

  9.***2019四川省宜賓市診斷***1875年,法國國民議會僅以一票多數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在法律上確立了共和政體。1884年法國議會又通過決議“政府的共和國形式不得作為憲法修改提議的物件”。這表明法國

  A.借鑑了英國責任內閣制 B.總統共和制更符合國情

  C.民主政治程序的曲折性 D.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強大

  10.***2019廣東省茂名市五校聯盟聯考***在某歷史時期,湖南湧現出許多進步報刊,如《抗戰日報》《觀察日報》《大眾日報》等。另外,《新華日報》《解放》《群眾》《毛澤東自傳》《抗日的八路軍》等書報期刊在湖南均有大量銷售。這表明

  A.國民黨在湖南的力量削弱

  B.報刊業緩和了國共兩黨關係

  C.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D.政治局勢推動了報刊業發展

  11.***2019湖南省醴陵市聯考***下表為1843年與1858年進口棉花及棉紡織品稅率比較表,其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貨物 單位 1843年稅率% 1858年稅率%

  棉花 擔 6.54 5.72

  印花 匹 14.25 4.98

  袈裟布 匹 10.68 4.98

  棉紗 匹 6.94 4.86

  A.中國關稅自主權的喪失 B.中國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C.中國降低進口洋貨稅率 D.列強對華商品輸出激增

  12.***2019四川省宜賓市診斷***19世紀三四十年代爆發的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表明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構成這段文字的是

  A.歷史觀點和歷史解釋 B.歷史觀點和歷史結論

  C.歷史敘述和歷史解釋 D.歷史結論和歷史解釋

  13.***2019江蘇省泰州市期中***1970年10月下旬,尼克松在歡迎羅馬尼亞領導人齊奧塞斯庫的宴會上,第一次以美國總統的身份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這被認為是“意味深長的外交訊號”。據此判斷,美國

  A.積極傳遞改善中美關係的願望

  B.徹底改變了敵視新中國的政策

  C.落實《中美聯合公報》的原則

  D.開始推進與中國新型區域合作

  14.***2019廣東省茂名市五校聯盟聯考***2017年11月,美國《時代》雜誌亞洲版的封面耐人尋味—象徵五星紅旗的紅黃底色上用中英文寫著“中國贏了”,這是該雜誌創刊以來首次使用中英兩種文字展示其封面內容。這說明

  A.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擴大

  B.中美對峙的新冷戰格局即將出現

  C.“一超多強”格局被打破

  D.美國“單極世界”夢想徹底破滅

  15.***2019雲南省大理市***1960年3月,法國總統戴高樂邀請赫魯曉夫訪問法國,會談時提出著名的“緩和、諒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歐洲建設構想。1966年,戴高樂訪問蘇聯,同蘇聯簽訂了貿易文化協定以及空間探索和技術合作協定。法國的舉動

  A.衝擊了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

  B.加快了歐洲的一體化程序

  C.表明法國和關國盟友關係破裂

  D.推動多極化格局本形成

  16.***2018瀋陽中學期末考試***16世紀末到19世紀初,馬尼拉帆船貿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開闢了一條絲綢之路。藉此,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入拉丁美洲各地;反過來,美洲的作物菸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銀元等傳播到中國。這條太平洋絲綢之路的開闢

  A.引起了菲律賓的“價格革命”

  B.促進了中國工商業市鎮的發展

  C.完成了美洲的資本原始積累

  D.把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17.***2019湖北省仙桃中學***明清時期,商業的繁榮催生了一批新興工商業市鎮。在蘇州,棉布業市鎮有南翔鎮、新涇鎮、月浦鎮、江灣鎮等;絲綢業市鎮有著名的盛澤鎮、黃溪鎮、濮院鎮等,這說明當時

  A.商業分工越來越細緻

  B.市鎮的規模不斷擴大

  C.城鄉經濟聯絡日益密切

  D.區域生產的專業化明顯

  18.***2018杭州中學期末考試***從《中國工業資本中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的產值比較表》中,可得出的歷史資訊是: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平均增長***%***

  產值***億元*** 比重***%*** 產值***億元*** 比重***%***

  官僚資本 1.8 42.2 2.2 12 1.18

  民族資本 2.51 57.8 16.32 88 12.41

  A.國民黨統治時期官僚資本迅速膨脹

  B.民族資本發展得益於南京臨時政府的扶持

  C.民族資本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

  D.民族資本發展速度快於官僚資本

  19.***2019河北省武邑中學***19世紀中期,中國產茶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擴張,福建武夷山開荒栽茶“漫山遍野,愈種愈多”,杭州於潛“仰食於茶者十之七”,湖南瀏陽“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這表明

  A.國內需求擴大使茶葉生產增加

  B.通商口岸附近的農業逐漸破產

  C.出口數量增加扭轉了貿易逆差

  D.開埠通商加速農業生產商品化

  20.***2019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調研考試***鴉片戰爭後,上海廣告載體越來越多,從報紙廣告發展到雜誌廣告、路牌廣告,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東方雜誌》《婦女雜誌》刊登了不少外商廣告。出現該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

  A.近代上海的崇洋媚外之風盛行

  B.開埠後上海商業得到迅速發展

  C.近代上海報刊業迎合民眾需要

  D.近代以來民眾消費觀發生改變

  21.***2019江蘇省泰州市期中***1912年3月2日,孫中山以大總統的名義釋出命令:“官廳為治事之機關,職員乃人民之公僕,本非特殊之階級……嗣後各官廳人員相稱,鹹以官職;民間普通稱呼則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廳惡稱。”上述稱謂變化的社會意義主要在於

  A.強調信念一致

  B.強化公僕意識

  C.充實人民語言

  D.彰顯平等精神

  22.***2019浙江省杭州模擬***下圖所反映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A.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

  B.發展中國家人口過剩

  C.發展中國家教育落後,人口素質低

  D.經濟全球化的結果

  23.***2019湖南省醴陵市聯考***美國特朗普政府多次明確提出“美國利益第一”“美國至上”等主張;英國“脫歐”;西歐一些政黨與政界人士反思,甚至抵制經濟全球化,這些現象表明

  A.區域集團化對經濟全球化的反作用明顯

  B.恐怖主義是阻礙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C.全球化發展過程是曲折的

  D.發達的國家普遍反對全球化

  24.***2019湖南省重點高中聯考***美國傳統文學主要反映的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樂觀精神,文學作品中處處體現著美國人發奮圖強、樂觀向上,通過個人奮鬥實現“美國夢”的精神,二戰對美國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使美國文學產生了消極、悲觀和厭世的主題,“美國夢”走向幻滅,美國二戰後文學的這種變化,從根本上說是由於

  A.二戰使美國人蒙受巨大災難

  B.戰後美國經濟發展面臨空前困難

  C.戰爭前後美國人生活出現巨大落差

  D.美國人原有的信仰和觀念被打碎

  第II卷

  本捲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共計52分。第25題、第26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27題~第29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25.***2018毛坦廠中學期末考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5分***

  近代以來,政治民主化是世界各國政治發展的總趨勢。

  材料一 正如美國憲政評論家所說:“新憲法***指1787年憲法***確立的四種主要決策實體***眾議院、參議院、總統、最高法院***中,民眾只有權選一種。其他三種的選舉至少要兩度遠離民眾控制。根據1787年的憲法,民眾只選舉眾議院議員,而且眾議院議員任期短,只兩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州立法機關則有權推舉任期6年的合眾國參議員。州立法機關推舉出其認為合適的選舉團成員,再由選舉團成員推選出總統。……最後,由總統任命終身的聯邦法官,從而儘量使那些決策者們遠離民眾控制。”

  ——劉書林《試論美國“三權分立”模式的本質及侷限》

  材料二 早在1954年憲法的制定過程中,曾經有人提出過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放在“國家機構”的前面作為第二章,以示重視公民權利的意見。但當時因為有許多人不同意而未成現實。時間過了28年,我國經歷了摧殘人權的“十年浩劫”之後,因而在現行憲法的起草過程中,當又有人提出這樣的意見時,終於順利地被接納了。再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考慮:公民權利自由的內容同憲法《總綱》第2條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規定緊密相連,如果沒有每個人的權利,特別是選舉權、監督權以及其他的一系列政治權利和自由的行使,那麼,所謂“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將無從談起。既然公民行使各項民主權利乃是“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基礎,所以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移作第二章,緊接憲法《總綱》,這無論在實質上或者在邏輯上都是恰當的。

  ——許崇德《我國憲法是人民權利保障書》

  ***1***根據材料一,分析美國1787年憲法關於權力的分配與執行機制所遵循的原則及其體現出的侷限性。***6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憲法是怎樣體現人民主權原則的?***10分***

  ***3***根據上述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美兩國民主制度的共同之處及本質區別。***9分***

  26.***2019宜昌中學期末考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法國年鑑派歷史學家布羅代爾提出過“世界時間”的概念。依據他的觀點,人類文明的進步並不均衡地發生在地球的每一個地方,相反,它只出現在少數的兩到三個地方,這些地方所呈現的景象代表了那個時期人類文明的最高水平。下表是不同時期“世界時間大挪移”的概況。

  公元前202年—220年 中國西安、洛陽

  羅馬

  6世紀以後 中國

  13世紀以後 逐漸向西方轉移

  18世紀 世界時間的鐘擺徹底離開了中國

  請根據上述材料,結合世界近現代史所學知識,從不同角度闡述“世界時間大挪移”的原因,並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

  27.***2019宜賓中學期末考試***【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漢初在總結秦亡教訓時,認識到收取泰半之稅***注:農民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繳國家。***是造成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調整賦稅政策。漢代賦稅主要包括田租和口賦。口賦是漢代向百姓徵收的人頭稅。算賦是其中的一種,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開始徵收,徵收物件是十五至五十六歲的成年人,每人一百二十錢為一算。漢高祖減輕田租,實行什五稅一,即從農民的土地收穫中徵收十五分之一的稅。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為鼓勵百姓從事農業,下詔“賜天下民今年田稅之半”。同時算賦減至四十錢。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下詔“賜天下民今年租稅之半”。此後的十二年中全部免除了農民的田租,直到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又實行令民半出田租,即實行三十而稅一的稅率,並從此成為定製,終西漢之世沒有再變。

  ——據漆俠《中國改革史》

  ***1***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初賦稅改革的原因***8分***

  ***2***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漢初賦稅改革的意義***7分***

  28.***2018茂名中學期末考試***【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5分***

  材料 從1965——1967年夏,和平運動逐漸形成。1965年以前,對於遙遠的亞洲國家發生的戰爭,只有一些知識分子與和平團體關注。隨著戰爭的升級,文化界自由派也開始反對約翰遜了。紐約書評有名望的編輯們發起了一次反對約翰遜戰爭升級政策的請願活動。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要數學生的反戰了。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學,爆發了有名的“言論自由運動”。在“言論自由運動”高潮的時候,學生甚至佔據了學校的行政大樓,引起了全國性的罷課。當約翰遜對北越開始一系列轟炸時,很多大學裡的教授和學生髮起罷課運動,深入討論越戰。除宣講會外,學生還開展了抵制徵兵活動。學生認為。如果戰爭本身是錯誤的,那麼支援這場戰爭的政策和行為也是錯誤的。

  —朱美娣《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平反戰運動的演進》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戰運動興起的主要背景。***8分***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戰運動的主要方式。***7分***

  29.***2018湖北中學期末考試***【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

  材料 李提摩太,英國人,1870年底到達中國,先後在山東、山西、河北傳教,並傳播自然科學知識與文化知識,李提摩太在中國生活45年之久,對中國社會有深入瞭解。李提摩太傳教方式類似於利瑪竇,以中國士民樂於接受的方式傳佈新教,19世紀70年代,山西、山東正值丁戊災荒,李提摩太多方籌措銀兩,積極參與賑災活動,提出欲救其靈魂必先救其肉體的主張。1893年翻譯《泰西新史攬要》,書中所宣傳的“變通觀”、“進化論”學說,引起維新人士的興趣。李提摩太樂於學習儒學、佛教、中國傳統文學,將《西遊記》《大乘起信論》等東方著作翻譯成英文,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李提摩太還是山西大學的奠基人。1901年他提出用庚子賠款在山西創辦大學——山西大學堂,李提摩太在課程設定、教學管理、教學內容方面完全貫徹英國教育模式,為山西培養出鄭永錫、李蒙淑等技術人員,南桂馨、陳德坤等革命先烈,馬俊、崔廷獻等政治家。

  ——摘編自張昭軍《中國近代文化史》

  ***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李提摩太在中國的主要活動。***7分***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對李提摩太的活動加以評價。***8分***

  2018-2019學年上學期高三年級期末考試

  歷 史答 案

  第Ⅰ卷

  1.【解析】“周禮”是對遠古到殷商的原始禮儀的整理、改造,對中國傳統文化、宗教思想影響至深。這充分說明“周禮”具有現實導向和繼往開來的特點,故D項正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符合材料的部分資訊,不是主旨,故A項錯誤;西周時期還沒有皇權,故B項錯誤;“周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維護社會穩定,C項錯在“維護了”。

  【答案】D

  2.【解析】材料只是說明北方几個諸侯國的文化受到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說明燕、晉、趙三國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交融的發展,但無法證明少數民族文化的成熟,故D項正確,B項排除;材料並非說明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現實,排除A項和C項。

  【答案】D

  3.【解析】秦漢時期實行的爵祿分離的爵秩制中,爵級用以保證貴族身份和維繫政治忠誠,說明貴族政治的影響依然存在,故選A;“祿秩則用以錄人用事,有職方有祿,職高則祿重,按勞取酬”說明當時已經確立了官僚政治,故B的說法錯誤,故排除;題乾沒有提到封建等級制度問題,故排除C;題乾沒有提到選官用人制度,而是說到了官員的待遇問題,故D與題意不符,所以排除。

  【答案】A

  4.【解析】從材料的資訊來看,秦朝時在地方設定監御史監察地方,到了漢代惠帝、文帝和武帝時,分別派遣御史、丞相和刺史監察地方官員。這說明秦漢時對地方管理的管理加強,故選C;秦漢時期,丞相的主要職責是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排除A;材料無法體現地方監察官的職權如何,排除B;監察官雖然負責監察地方官員,但其官職不高,排除D。

  【答案】C

  5.【解析】北宋由御史很少彈劾宰相到御史和宰相“分為敵壘,以交戰於廷”,這說明北宋相權進一步削弱,專制皇權進一步加強,故C項正確;A項錯在“互為仇敵”;北宋宰相依然掌握行政權,故B項錯誤;監察官員與宰相的權力不可能相等,故D項錯誤。

  【答案】C

  6.【解析】《十二銅表法》由執政官、平民與貴族代表組成的“十人委員會”制定,肯定了“人民的福利必定是最高的”。由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二銅表法》是平民鬥爭的結果,其制定體現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C項正確;《十二銅表法》的制定和共和政體的確立無關,故A項錯誤;《十二銅表法》本質上維護貴族利益,但不符合材料資訊,故B項錯誤;D項錯在“各階級”,故錯誤。

  【答案】C

  7.【解析】材料展現了雅典司法審判的流程,最終是陪審團投票確定蘇格拉底有罪,從中可看出民主原則貫穿了雅典的司法過程,故選A項;“拒絕按慣例讓自己的子女、親友當庭哭訴以博得同情”,說明“博得同情”的方式是可以影響陪審團的意向的,故排除B項;法庭辯論、陪審團投票的方式說明司法程式沒有問題,故排除C項;雅典人是最講究演講技巧的,故排除D項。

  【答案】A

  8.【解析】材料反映了羅斯福“新政”時期政府與法院的鬥爭即行政與司法兩大權力機構之間相互制衡。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三權分立與制衡,美國司法並非獨立,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說明總統和法官之間存在權力衝突,排除B;由材料“羅斯福獲得了七次大法官任命機會,大法官的筆奠定了羅斯福新政的憲法基礎”,可見新政推動總統行政權的逐步擴大,故C正確;材料沒有體現三權分立政體阻礙新政的施行,排除D。

  【答案】C

  9.【解析】材料“僅以一票多數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政府的共和國形式不得作為憲法修改提議的物件”表明法國用法律為共和政體的穩固提供屏障,同時這也說明法國當時保皇派勢力仍然比較強大,故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出責任內閣制,故A項排除;總統共和制是美國的政體,故B項排除;材料沒有體現出民主政治的曲折性,故C項排除。

  【答案】D

  10.【解析】依據材料內容可知,湖南湧現出的報刊多是以抗日戰爭為主題,這說明政治局勢推動了報刊業的發展,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依據材料無法得知這些報刊都是共產黨主辦的,材料並未涉及國民黨的力量削弱;B選項錯誤,材料並未涉及國共關係的緩和;C選項錯誤,依據材料無法得知此時抗日戰爭所處的階段。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

  【答案】D

  11.【解析】從表格中的資料來看,1843年與1858年進口棉花及棉紡織品稅率均有大幅降低,這是協定關稅帶來的結果,說明當時中國關稅自主權喪失,故答案為A項。鴉片戰爭後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排除B項;C項不符合題幹中“本質問題”的要求,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稅率的變化,沒有涉及商品數量的變化,排除D項。

  【答案】A

  12.【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19世紀三四十年代爆發的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屬於歷史敘述;材料“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屬於歷史解釋,因此正確答案選C;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歷史觀點、歷史結論,故ABD項排除。

  【答案】C

  13.【解析】本題考查了中美關係的改善。美國從來沒有徹底改變敵視新中國的政策,故排除B項;《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是在1972年,故排除C項;中美之間的關係不屬於新型區域合作,故排除D項。根據“第一次以美國總統的身份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這被認為是‘意味深長的外交訊號’”可知美國積極傳遞了改善中美關係的願望,故選A。

  【答案】A

  14.【解析】依據材料可知,中國的崛起受到美國的強烈關注,突出了當今時代下中國影響力的擴大,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中美對峙不符合史實;C選項錯誤,依據所學可知,當今世界正朝著“一超多強”的政治多極化趨勢發展,並未被打破;D選項錯誤,“徹底破滅”的表述過於絕對,材料無法體現;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

  【答案】A

  15.【解析】材料反映了法國試圖擺脫美國的影響,提高自己的世界政治地位,這是多極化趨勢的表現,因此A項正確,歐共體成立於1967年,加速歐洲一體化顯然不符合材料主旨,B錯誤。C項的“破裂”不符合事實,排除。多極化是一種趨勢,並沒有形成,D錯誤。

  【答案】A

  16.【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太平洋絲綢之路促進中國與拉美之間的貿易,並沒有體現菲律賓所受的影響,排除A;由材料“16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入拉丁美洲各地;反過來,美洲的作物菸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銀元等傳播到中國”,結合所學,對外貿易的發展促進了中國專業的工商業市鎮的發展,故選B;C中“完成了”不符合所學,排除C;鴉片戰爭後,由於列強的經濟侵略,中國逐漸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排除D。

  【答案】B

  17.【解析】從材料資訊反映的明清江南地區棉布業市鎮、絲綢業市鎮的興起,說明當時區域生產的專業化明顯,不同地區的生產存在地方特色。故答案為D項。材料涉及的是手工業生產,和商業分工無關,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市鎮的規模,排除B項;材料主旨未涉及城鄉經濟聯絡,排除C項。

  【答案】D

  18.【解析】根據表格資訊可知,1920-1936年民族工業產值和比重均高於官僚資本,故民族資本發展速度快於官僚資本,D項正確。A項的官僚資本迅速膨脹,與民族工業發展速度快於官僚資本不符,故錯誤。1920-1936年,當時中國處於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B項錯誤。材料只涉及民族工業和官僚資本,不能說明民族資本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C項錯誤。

  【答案】D

  19.【解析】題幹提到的是福建、杭州和湖南等地茶葉種植面積大大增加,使得我國產茶區擴大,這發生在19世紀中期,是因為我國在鴉片戰爭之後被迫開埠通商,外商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增加所導致的,故選D;A不符合史實,因為國內自然經濟為主導,對茶葉的需求量短期內不可能大量增加,故排除A;題乾沒有體現通商口岸的農業逐漸破產,故B與題意不符,所以排除;題乾沒有提到貿易逆差問題,故C也與題意不符,所以排除。

  【答案】D

  20.【解析】材料“鴉片戰爭後”“上海廣告載體越來越多”反映了鴉片戰爭後,上海廣告業得到迅速發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開埠後上海商業得到迅速發展,從而促進了廣告業的發展,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上海商業的發展,故A項排除;近代上海報刊業迎合商業發展的需要,故C項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民眾消費觀念的變化,故D項排除。

  【答案】B

  21.【解析】本題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影響。題意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後稱謂的變化,沒有體現信念的相關內容,故排除A項;公僕意識主要針對官員,與民間無關,故排除B項;稱謂的變化是為了消除官職高低和階級之間的尊卑,並非是為了充實語言,而是為了體現平等,故排除C項,故選D。

  【答案】D

  22.【解析】本題考查了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發展。根據圖片內容可知,發達國家人口比例低,但生產總值所佔比例高,發展中國家人口比例高,生產總值所佔的比例卻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而不是發展中國家人口過剩和人口素質低,故排除B、C項;經濟全球化加劇了這種現象的發展,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項。故選A。

  【答案】A

  23.【解析】美國特朗普的主張和英國“脫歐”,是逆經濟全球化的行為,表明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曲折,但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故答案為C項。材料沒有涉及經濟區域集團化,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恐怖主義,排除B項;D項說法絕對,排除。

  【答案】C

  24.【解析】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文學作品能夠以其特有的方式將這種意識表達出來,戰爭中發生的事,如600萬猶太人被屠殺,原子彈在廣島爆炸,使美國知識分子感到震驚。他們懷疑人性是否還有善良的一面,也感到人難以控制自己製造出來的巨大物質力量。他們對文明與進步的信念發生了極大動搖。所以D項正確。材料不是論述戰爭使美國人蒙受巨大災難,A錯誤。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呈現上升趨勢,B錯誤。戰爭前後美國人生活出現巨大落差不符合材料主旨,C錯誤。

  【答案】D

  第II卷

  25.***25分***

  【解析】

  本題考查美國1787年憲法和新中國憲法的有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資訊的分析概括能力。

  ***1***美國1787年憲法關於權力的分配與執行機制所遵循的原則,可以根據材料中的“新憲法***指1787年憲法***確立的四種主要決策實體***眾議院、參議院、總統、最高法院***中”,並聯系所學來回答。其體現出的侷限性可以根據材料中的“其他三種的選舉至少要兩度遠離民眾控制”等資訊分析得出。

  ***2***我國憲法體現人民主權原則可以根據材料中的“既然公民行使各項民主權利乃是‘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基礎,所以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移作第二章,緊接憲法《總綱》,這無論在實質上或者在邏輯上都是恰當的”等資訊分析概括得出。

  ***3***根據材料資訊可知,中美兩國民主制度的共同之處是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民主權。本質區別應當聯絡所學有關內容,從兩種制度的階級性質來回答。

  【答案】

  ***1***原則:分權與制衡原則。侷限性:嚴重限制了大多數民眾的民主權利及其發揮作用的渠道。

  ***2***體現:明確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賦予公民以廣泛的民主權利,並專設一章;將關於公民權利的內容放在國家機構相關介紹之前。

  ***3***共同之處: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民主權。本質區別:美國民主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或資產階級專政***,中國民主是人民民主***或人民民主專政***。

  26.***12分***

  【解析】

  本題要圍繞認真“世界時間大挪移”而展開。第一小問,可以從資本主義世界形成、近代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學的產生、發展等三個方面加以概括分析,要突出“世界時間大挪移”的多方面動因。第二小問,設問開放,言之成理即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從變化的原因、過程和影響等方面概括分析,即要突出世界的整體性,又要揭示“世界時間”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各國***區域***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發展變化。

  【答案】

  答案角度一:新航路開闢、早期殖民擴張、工業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以及以歐洲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角度二: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推動了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發展與成熟,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角度三:以牛頓經典力學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學興起,推動了人類自然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啟示:世界是一個整體,互相聯絡、相互影響;“世界時間”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各國***區域***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發展變化,因此一個國家要引領“世界時間”,就應該注意制度創新、增強國力等。***言之成理,亦可賦分***

  27.******15分***

  【解析】

  ***1***從材料“漢初在總結秦亡教訓”“調整賦稅政策”並結合西漢初年社會狀況的相關知識可以分析出漢初賦稅改革的原因。

  ***2***根據材料“從此成為定製”和所學知識可以從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社會矛盾的緩和、對後世的影響等方面來分析出答案。

  【答案】

  ***1***原因:①吸取秦亡教訓;②漢初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③鼓勵百姓從事農耕生產;④政權初建,經濟凋敝。

  ***2***意義:①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②緩和了社會矛盾,穩定了統治秩序;③為“文景之治”的出現奠定了基礎;④為後代治世提供了借鑑。

  28.***15分***

  【解析】

  ***1***依據材料“從1965——1967年夏,和平運動逐漸形成”、“隨著戰爭的升級,文化界自由派也開始反對約翰遜了。”結合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可知60年代和平運動逐漸形成,同時美國深陷越戰泥潭,人們越來越多的反對戰爭,而兩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也使和平與發展成為人類的共識,國際反戰運動發展愈演愈烈,這些因素都促使了60年代美國反戰運動的興起。

  ***2***依據材料“紐約書評有名望的編輯們發起了一次反對約翰遜戰爭升級政策的請願活動。”、“學生甚至佔據了學校的行政大樓,引起了全國性的罷課”、“除宣講會外,學生還開展了抵制徵兵活動。”可知60年代美國反戰運動的主要方式有文化界的請願活動、學生罷課、召開宣講會和抵制徵兵等活動。

  【答案】

  ***1***背景:和平運動逐漸形成;美國深陷越戰泥潭;和平與發展成為人類的共識;兩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國際反戰運動的發展。

  ***2***主要方式:文化界發起請願活動;學生髮動了全國性的罷課;組織宣講會,並開展抵制徵兵活動。

  29.***15分***

  【解析】

  本題考查傳教士李提摩太在中國的主要活動,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資訊的分析概括能力。

  ***1***李提摩太在中國的主要活動,可以根據材料中的“先後在山東、山西、河北傳教,並傳播自然科學知識與文化知識”“李提摩太多方籌措銀兩,積極參與賑災活動”“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李提摩太在課程設定、教學管理、教學內容方面完全貫徹英國教育模式”等資訊分析歸納得出。

  ***2***對李提摩太在中國的主要活動的評價,可以根據材料中的“1893年翻譯《泰西新史攬要》,書中所宣傳的‘變通觀’、‘進化論’學說,引起維新人士的興趣”“將《西遊記》《大乘起信論》等東方著作翻譯成英文,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李提摩太還是山西大學的奠基人”“為山西培養出鄭永錫、李蒙淑等技術人員,南桂馨、陳德坤等革命先烈,馬俊、崔廷獻等政治家”等資訊分析概括得出。

  【答案】

  ***1***傳佈新教、賑濟災民、傳播西方先進思想、翻譯中國典籍、發展新式教育。

  ***2***傳播進化思想,促進維新活動的發展;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促進山西近代教育的發展;為中國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

  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閱讀

  第Ⅰ卷

  本卷共24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18廣東實驗中學期末考試***考古資料表明,西周甚至春秋早期,各諸侯國甚至是一些相距遙遠的諸侯國與周王朝之間的青銅等器物,在形制、紋飾和工藝上都表現出很強的一致性。對此現象解釋合理的是

  A.青銅器物實現了標準化生產

  B.是血緣同宗在文化上的體現

  C.諸侯國的青銅器皆周王所賜

  D.分封制促進了文化的同質化

  2.***2018廣東省湛江第一中學***據《周禮》記載,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鄉大夫講授法律,鄉大夫頒授給鄉吏,鄉吏立即返回對鄉民進行宣講,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動同時進行,全民都要有組織地參加。這表明

  A.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權

  B.諸侯國割據的局面出現

  C.西周出現文化下移趨勢

  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3.***2019河南省洛陽市聯考***唐代科舉考試中實行投卷、薦舉制度。所謂“投卷”,就是參加進士科的考生可以將自己的文學創作擇優編成長卷,投獻給達官顯貴或文壇名人以求得他們賞識,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及第機會。由此可見,唐代的投卷制度

  A.使士族門第不再有吸引力

  B.使科舉制的地位日益穩固

  C.導致攀結權貴的不良風氣

  D.客觀上推動了文學的繁榮

  4.***2018內蒙古中學期末考試***如下表主要反映出

  A.古代中國地方行政詭祕多變和反覆無常

  B.古代王朝執政能力和效率不斷提高

  C.從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權不斷得到強化

  D.地方行政分層決策中的矛盾與困局

  5.***2018福建省南平市***明代都察院與刑部、大理寺並稱為“三法司”,如果在辦案的過程中,刑部或大理寺錯誤嚴重,都察院有權對其進行彈劾,都御史還有提督各道、考察百官、朝會糾儀的權力。明代都察院

  A.削弱相權並監督百官

  B.提高了行政辦事效率

  C.具有三權制衡的特點

  D.保障了國家機器運轉

  6.***原創題***柏拉圖認為,這種“民主政體”是一種很壞的政體,最大缺點是“極端民主”、“過度自由”。只要人民推舉,不管什麼人都可當執政者,而富有治國才能的賢人卻反而被拋棄。柏拉圖認為的“最大缺點”

  A.帶來了雅典經濟和文化的全面繁榮

  B.是對雅典民主政體全面客觀的評價

  C.有利於調動當時雅典居民積極參政

  D.為後世民主集中制出現提供了借鑑

  7.***2018江西省上饒縣中學***古羅馬《十二銅表法》的大部分條文,都是明確自由民在“私法”範圍上平等,尤其是契約締結及財產私有;同時少部分條文屬於以國家利益為核心的“公法”。近代法國拿破崙最引以為傲的,是其頒佈併成為後世典範的“民法典”。這反映了

  A.私權保護與契約構築社會規範

  B.西方法律輕視國家利益的保護

  C.羅馬法被延用並不斷髮展到近代

  D.注重條文的大陸法系更具優越性

  8.***2019江西省撫州市七校聯考***根據1975年美國參議院通過的第22條規則,如果全院五分之三的議員投票贊成,即可實施中止辯論規則,任何人的發言均不得超過一小時。這一規定的目的是

  A.簡化辯論程式

  B.提高議事效率

  C.維護憲政體制

  D.保障國會權力

  9.***2019四川省仁壽縣零診***1917年至1919年,介紹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幾種,介紹社會主義的文章寥寥無幾。1919年以後,全國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餘種,其中相當數量的刊物以介紹新思潮、改造社會為己任,馬克思主義思潮一枝獨秀。產生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戰暴露資本主義侵略爭霸本質

  B.工人階級壯大並登上政治舞臺

  C.五四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

  D.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10.***2019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模擬***1941年以後,國統區的經濟、國民黨政府的財政開始陷入困境,1943年以後達到非常嚴峻的地步,而官僚資本對國民經濟的壟斷卻大大加強,這就使人民對國民黨統治更加不滿。抗戰時期國統區的這一狀況

  A.反映了共產黨政治影響力提升

  B.導致國民黨的統治迅速崩潰

  C.反映了國民黨政治地位的下降

  D.促進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發展

  11.***2019湖北省聯考***近代以來美國為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機構組織原則採用三權分立,而新中國成立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卻規定實行議行合一。這主要由於

  A.人民在國體中的地位不盡相同

  B.國情及文化和價值理念的不同

  C.不同階級革命的結果必然不同

  D.經濟基礎要與上層建築相適應

  12.***2019江蘇省如皋市教學質量調研***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國通過各自渠道同中國共產黨接觸,試探與將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種形式的外交關係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慮:不接受足以束縛手腳的條件;可以採用積極辦法爭取這些國家承認;也可以等一等,不急於爭取這些國家的承認。這反映出

  A.中國共產黨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國家放棄了對國民黨政權的支援

  C.中國突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於獲取國際支援

  13.***2019四川省仁壽縣零診測試***下圖漫畫反映的是,2015年3月,繼英國之後,歐洲大國法、德、意均不顧美國的反對,宣佈計劃成為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該漫畫的內容反映了

  A.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強化

  B.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多極化開始形成

  C.英、法、德、意與美國同盟關係已徹底破裂

  D.英、法、德、意認同中國取代美國主導世界

  14.***2019湖北省聯考***1958年,戴高樂在法國重新掌權後推行:堅持發展法國獨立的核力量,擺脫美國的核保護;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建立一個擺脫美蘇控制,以法國為中心的,法德聯合為支柱的,由歐洲主權國家聯合起來的“大歐洲聯合”;用緩和的外交政策代替冷戰。這主要表明

  A.昔日歐洲霸主地位的情結仍在其心中

  B.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

  C.在複雜國際環境中應掌握自己的命運

  D.和平發展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主題

  15.***2019湖南省醴陵市聯考***英國選擇福州作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從1842年福州開放近9年,福州港茶葉外銷量仍然極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葉貿易才開始興盛,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達到鼎盛,與上海、武漢合稱為中國三大出口茶市,並長期居第一。導致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A.機器製茶業興起 B.海關關稅的降低

  C.國內政局的變動 D.清政府的扶植政策

  16.***2019重慶市調研測試卷***宋以後,中國東南閩嶺各地種棉者漸多,開始種植由海外引進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進的西瓜,茶樹、甘蔗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都有進一步發展;在湖南洞庭湖區還出現了比較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專業戶”。這表明

  A.商品經濟發展影響農村種植結構

  B.宋代農村自然經濟結構逐步解體

  C.宋代農村經濟作物成為種植主體

  D.新航路開闢促進了世界物種交流

  17.***2019河南省洛陽市聯考***19世紀六七年代,除歐洲外其他獨立國家很少受到自由貿易政策的影響。相反,貿易保護主義的主張在美國和德國卻找到了市場。這反映出

  A.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競爭激烈

  B.自由貿易政策超越了時代潮流

  C.經濟實力影響國家外貿政策

  D.美、德挑戰英國的業霸主地位

  18.***高三廣東省湛江市***1961年,中共中央頒佈了“農業六十條***修正案***”,縮小社隊規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對於供給制問題,規定社員一切收入都“按勞動工分進行分配”。這一修正案

  A.推動了經濟體制改革

  B.調整了農業的生產關係

  C.結束了人民公社體制

  D.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

  19.***2019雲南省昆明市調研測試***1990年我國出口總額達到了621億美元,對外貿易實現了順差,改善了自1984年以來連續逆差的狀況。到1991年6月底,國家外匯儲備已上升到330億美元。這一變化反映了當時中國

  A.經濟結構漸趨於合理

  B.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經濟

  C.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

  D.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

  20.***2018湖南省長郡中學臨考衝刺***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蘇聯不斷充實企業技術、生產、財務計劃的內容,增加計劃指標,並相應減少企業的經營自主權。蘇聯上述舉措

  A.適應了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B.壯大了國營經濟的力量

  C.推動了公有制經濟的建立

  D.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

  21.***2019江西省撫州市七校聯考***下面是一幅關於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漫畫。其主要寓意可能是

  A.擴大經濟合作範圍融入全球化

  B.提升整體實力應對外部挑戰

  C.打破地域障礙加強制度化建設

  D.減少貿易壁壘以便優勢互補

  22.***2018四川省雙流中學模擬***2018年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4月5日,中國就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請求,正式啟動爭端解決程式。中美貿易戰中的某些現象說明

  A.美國經濟衰落趨勢在不斷加強

  B.世貿組織是解決爭端的唯一途徑

  C.經濟一體化使貿易戰不可避免

  D.全球化背景下出現國家主權讓渡

  23.***2018三明中學期末考試***宋代之前,音樂的功能主要表現為教化,莊嚴、正經的宮廷音樂佔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娛樂為目的的市井音樂***類似於流行音樂***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宮廷音樂則逐漸衰落,讓位於市井音樂。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社會的形成

  B.民間教育的發達

  C.宋代理學的興起

  D.頻繁的對外交流

  24.***2018山東中學期末考試******題文***“轟轟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競爭的新局面。以及啟蒙思想的破滅,使這一時期的人們處於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釋放並表現自我成為一股潮流。”這段話反映了下列哪一部作品產生的背景

  A.《悲慘世界》 B.《人間喜劇》 C.《母親》 D.《等待戈多》

  第II卷

  本捲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共計52分。第25題、第26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27題~第29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做答。

  25.***2018湖南中學期末考試***閱讀材料,回答下要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目睹西方列強在中國大肆傾銷商品,攫取鉅額利潤,近代有識之士產生利權意識,主張挽回利權。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興商務,鼓吹商戰,商戰成為中國人經濟民族主義思想之最響亮的口號。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加緊向中國大肆輸出資本,劃分勢力範圍,掠奪中國路權、礦權。與之相應,他們所倡導的“收回利權”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對外交涉,收回路權、礦權轉變,將主權與利權同時並提而將主權置諸重要地位。他們曾經寄希望於滿清政府之自強禦侮,然而清政府腐敗無能,一次又一次地出賣國家利權,不能不令人大失所望。最後,他們總算從西方民主主義思想中找到了民權思想,並將實現民權視作維護國權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對收回利權運動的發展與流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摘編袁為鵬《從利權觀念的變遷看晚清經濟民族主義》

  材料二 近代早期的英國經濟民族主義者認為,國內貿易雖然重要,但對外貿易是檢驗一個王國是否繁榮的試金石,為便於遠洋貿易而進行殖民擴張,是英國擺脫對西歐其他國家依賴並最終變成強國的關鍵。他們強調:“在我們出口的貨物裡邊,不應只注意到自己富餘的東西,還必須考慮到我們鄰友們的必需品;即使是他們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別的地方加工製成的東西,我們也應***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儘量加工製造以從中牟利。”他們強烈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們的努力下,英國於1617年最終禁止羊毛出口。

  ——摘編自傅瓊《近代早期英國經濟民族主義芻探》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經濟民族主義和近代早期英國的經濟民族主義思想主張的異同,並說明不同之處產生的原因。***17分***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晚清或近代早期英國的經濟民族主義的認識。***8分***

  26.***2018雲南中學期末考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摘編白邱世兵《中國國際輿論環境的歷史變遷一略論西方的中國觀的演變》

  上表為16世紀到20世紀30-40年代內方中國觀的變遷有關言論。請從表中任選兩個時間段,並對其中的西方中國觀加以解讀。***要求:選明時間,觀點明確,中外關聯,史論結合。***

  27.***2018湖北中學聯考******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9世紀60年代,英國中等婦女是最受社會約束的階層,她們也最先起來進行鬥爭。“婦女選舉權全國聯盟”等婦女組織先後以各種方式進行鬥爭以爭取普選權,但英國政府視而不見。一戰爆發後,大量婦女聽從英國政府勸說到工廠從事以前由男人從事的工作。1917年俄國紀念國際婦女節直接引發了二月革命,後來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林什維克政權……英國婦女爭取普選權運動風聲再起,1918年英國下議院通過了《人民代表法案》,給予30歲以上、擁有財產的婦女投票權。

  ——摘編自陸偉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婦女選舉權運動》等

  材料二 陝甘寧邊區關於婦女工作的部分檔案

  時間 頒佈機構 檔名 內容或結果

  1937年5月 中共陝甘寧邊區政府 《陝甘寧邊區選舉條例》 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婦女與男子在選舉和被選舉權上享有平等的權利。

  1937年9月 中共陝甘寧邊區黨委 《關於邊區婦女群眾組織的新決定》 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婦女積極參加國防教育和識字運動,增加她們的救亡知識,提高她們的文化水平。

  1939年3月 中共中央 《關於開展婦女工作的決定》等 中國女子大學在延安落成,它先後培養了1000餘名具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婦女幹部。

  1939年4月 中共陝甘寧邊區政府 《關於目前婦女運動的方針和任務的指示信》 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原則。

  1943年2月 中共中央 《關於各抗日根據地目前婦女工作方針的決定》 陝甘寧邊區婦女的生產運動逐漸走向高潮。

  ***1***根據材料一,概括一戰後英國婦女獲得投票權的歷史背景,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以來英國婦女解放的特點。***7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英國婦女解放相比,陝甘寧邊區婦女解放的特點,並分析陝甘寧邊區婦女解放的歷史意義。***8分***

  28.***2018福建中學期末考試******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 “如果世界……沒有分成兩個對立的陣營,如果朝鮮不是處在兩個陣營的中間,那麼發生在這個‘晨靜之鄉’的衝突可能會是嚴重的,也許會是激烈的,但它最終會在朝鮮範圍內,以朝鮮的方式得以解決。可是由於歷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鮮將成為美國和蘇聯之間力量競賽中的一名小卒,而雙方的目的則跟朝鮮半島毫無關係,朝鮮人本身也已淪為犧牲品。”

  ——***美***貝文•亞歷山大《朝鮮:我們的第一次失敗》

  材料二 日本因為戰爭訂貨而迅速繁榮,中國因為戰爭而失去了統一的最佳時機,朝鮮因為戰爭而犧牲無數且至今分離對峙,美軍因為戰爭而重返朝鮮,蘇聯因為戰爭而成功地把中國誘入與西方決裂的道路。

  ——摘自《中俄祕檔裡的朝鮮戰爭》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朝鮮戰爭擴大的原因。***8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朝鮮戰爭對主要參戰國的影響。***7分***

  29.***2018東陽中學期末考試******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

  材料 吳敬梓,康熙四十年***1710***出生在“科第仕宦多顯者”的一個官僚家庭。他深切渴望有朝一日能在科場上大顯身手,二十三歲中秀才,之後一直沒有中舉。在逐漸看到了官僚的徇私舞弊,舉業中人的利慾薰心,他對舉業由熱衷到失望,從而潛心創作《儒林外史》。吳敬梓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出現以後,他不知不覺地對新鮮資訊已有所吸收。他認為讀經書,做學問,要採取“不在宋儒下盤旋,亦非漢、晉諸賢所能籠絡”的態度,並公然斥責當時的理學家“於經生制舉業外,未嘗寓目,獨好竊虛談性命之言,以自便其固陋”。

  《儒林外史》以深刻的筆觸批判了科舉制度,反對八股取士的辦法,無情地諷刺和嘲笑了那些熱衷功名富貴的人,並剖示了科舉制度對他們的毒害。吳敬梓的筆觸並沒有停留在這種政治文化的外顯層次上,而是發展到巨集觀的民族文化的深隱層次,《儒林外史》觸及知識分子的精神解放的問題,即知識分子在八股取士的牢籠下如何衝破精神羅網的問題。在藝術上,諷刺大師吳敬梓是用飽蘸辛酸淚水的筆來寫喜劇,來描繪封建主義世界那幅變形的圖畫的。

  ——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吳敬梓創作《儒林外史》的時代背景。***8分***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儒林外史》的歷史價值。***7分***

  上學期高三年級期末考試

  歷 史答 案

  第Ⅰ卷

  1.【解析】各諸侯國與周王之間的青銅等器物,在形制、紋飾和工藝上都表現出很強的一致性,這表明,諸侯國與周王在文化上的一致性,故D正確;在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上,並未達到青銅器的標準化生產力水平,故A排除;材料中並未涉及血緣的內容,故B排除;材料中並未體現出青銅器是周王賜予,故排除C。

  【答案】D

  2.【解析】材料“朝廷的司徒官向鄉大夫講授法律,鄉大夫頒授給鄉吏,鄉吏立即返回對鄉民進行宣講”表明中央派官員逐級將法律宣講到地方,使全民都要知曉法律、遵守法律,有利於加強對地方的控制,A正確;材料與“諸侯國爭霸割據”無關,排除B;材料不是反映文化傳播,而是宣講法律,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派官員逐級將法律宣講到地方,無法體現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排除D。

  【答案】A

  3.【解析】唐代科舉考試中實行投卷、薦舉制度,說明存在不通過科舉考試而入時而仕的情況,即士族門第依然具有吸引力,故排除A;投卷、薦舉制度的存在說明科舉制並不完善,排除B;攀結權貴的不良風氣並非始於實行投卷、薦舉制度,排除C;參加進士科的考生可以將自己的文學創作擇優編成長卷,投獻給達官顯貴或文壇名人以求得他們賞識,這說明擅長詩文可以輔助科舉考試,故選D。

  【答案】D

  4.【解析】表中主要反映從秦代到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演變,聯絡所學可知,這種趨勢帶來的影響是,中央權力不斷得到加強,地方權力越來越被削弱。故答案為C項。A項中的“詭祕多變和反覆無常”說法錯誤,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有規律可循,排除;B項材料資訊不能反映,排除;D項中的“矛盾與困局”材料資訊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C

  5.【解析】督察院的目的是促使各部門有效協調發展,保障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D正確;督察院不會削弱相權,A錯誤;辦事效率不符合材料主旨,B錯誤;督察院具有三權分立並制衡的作用,C錯誤。

  【答案】D

  6.【解析】雅典直接民主形式容易造成權力的濫用和誤用,存在許多弊端,因此需要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民主集中制來解決這一弊端,故答案D項。柏拉圖否定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不是它的優點,排除A項;柏拉圖的評價忽視了雅典民主政治對城邦的貢獻,不夠客觀和公正,排除B項;雅典民主政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政治,而非“居民”,排除C項。

  【答案】D

  7.【解析】本題考查《十二銅表法》和拿破崙“民法典”的比較,旨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分析和比較的能力。根據材料,《十二銅表法》的大部分條文,尤其強調契約締結及財產私有,注重私權保護和契約;而拿破崙的“民法典”對後來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產生了巨大影響,起到了立法規範的作用,兩者反映了私權保護與契約來構築社會規範,A項正確;B項“輕視”表述錯誤,不符合史實;C、D兩項從材料中無法反映,排除。故選A。

  【答案】A

  8.【解析】根據“如果全院五分之三的議員投票贊成,即可實施中止辯論規則,任何人的發言均不得超過一小時”可知,這一規定是中止辯論規則以及辯論時間的限制,有利於縮短時間,提高議事效率,故B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簡化辯論程式”,排除A;中止辯論規則以及辯論時間的限制與維護憲政體制沒有直接聯絡,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參議院中止辯論規則以及辯論時間的限制,與“保障國會權力”無關,排除D。

  【答案】B

  9.【解析】根據材料,五四運動後,各地出版的刊物數量猛增,並且介紹新思潮的刊物數量增多,馬克思主義思潮一枝獨秀,說明五四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故C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五四運動後介紹新思潮的刊物數量的劇增,反映的是時局變動對思想變化的影響,與一戰無關,故A錯誤;B不是五四運動後介紹新思潮的刊物數量的劇增的主要原因,排除;新文化運動1915年已經開始,並不是五四運動後介紹新思潮的刊物數量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故D錯誤。

  【答案】C

  10.【解析】材料中“人民對國民黨統治更加不滿”表明國民黨的威信下降,政治地位在下降,故C正確;材料資訊沒有涉及“共產黨政治影響力”問題,排除A;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的統治迅速崩潰,B錯誤;人民對國民黨統治更加不滿,不利於抗日戰爭的勝利發展,排除D。

  【答案】C

  11.【解析】依據材料結合相關所學知識可知,中美兩國實行不同的國家機構組織原則,這是因為兩國的經濟基礎和國家性質不同,實現民主共和的道路也不同,即兩國的具體國情及文化和價值理念的不同,因此B項正確。A項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不同、C項兩國階級革命的結果不同及D選項經濟基礎不同皆為B項兩國國情不同的具體闡述,因此B項可以概括A、C、D三個選項,更符合題意,故正確選項為B項。

  【答案】B

  12.【解析】材料資訊“不接受足以束縛手腳的條件;可以採取積極辦法爭取這些國家承認;也可以等一等,不急於爭取這些國家的承認”表明中共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項正確;此時西方國家仍然對國民黨政權予以支援,故B項錯誤;中國衝破美國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故C項錯誤;中共的這一政策是針對英法美等帝國主義國家的,故D項錯誤。

  【答案】A

  13.【解析】根據“繼英國之後,歐洲大國法、德、意均不顧美國的反對,宣佈計劃成為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美國最終未能阻止四國加入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投行,漫畫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在經濟上的表現,故A正確;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多極化開始形成,B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中“徹底破裂”表述太絕對,錯誤;美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中國取代美國主導世界”表述錯誤,排除D。

  【答案】A

  14.【解析】依據材料“堅持發展法國獨立的核力量,擺脫美國的核保護;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建立一個擺脫美蘇控制,以法國為中心的,法德聯合為支柱的,由歐洲主權國家聯合起來的“大歐洲聯合”;用緩和的外交政策代替冷戰。”聯絡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力圖擺脫美國的控制,執行獨立的外交政策,主導歐洲的聯合,成為美蘇兩極之外的重要力量,這表明在複雜國際中應掌握自己的命運,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並非主要體現法國的霸主情結;B選項錯誤,材料並未表明法國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材料並非主要表明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D選項不符合題意,錯誤。

  【答案】C

  15.【解析】19世紀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南方一帶的國內市場受到很大影響,大量茶葉只能出口,福州茶葉貿易開始興盛。因此導致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國內政局的變動,故答案為C項。當時還沒有出現機器製茶,排除A項;B、D項不符合史實,當時清政府海關出口關稅沒有降低,也沒有清政府的扶植,均排除。

  【答案】C

  16.【解析】經濟作物的種植主要是面向市場,南方一些地區開始種植經濟作物,說明商品經濟的發展影響到了農村的種植結構。故答案為A項。我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是在鴉片戰爭後,排除B項;“成為種植主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項;宋朝時期新航路尚未開闢,排除D項。

  【答案】A

  17.【解析】材料中“除歐洲外其他獨立國家很少受到自由貿易政策的影響”,說明受自由貿易政策影響的國家較少,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競爭還不夠激烈,故A錯誤;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自由貿易政策順應了當時時代的潮流,並非超越時代潮流,故B錯誤;19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德國尚不能挑戰英國工業霸主的地位,故D錯誤。19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主張自由貿易主義,因為英國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其工業產品非常具有競爭力;而“貿易保護主義主張在美國和德國找到了市場”,是因為此時美國、德國的經濟實力相對落後於英國,因此用貿易保護主義來抵制英國的產品競爭,故C正確。

  【答案】C

  18.【解析】“縮小社隊規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對於供給制問題,規定社員一切收入都‘按勞動工分進行分配’”反映了中共中央對農村分配製度的調整,實質是農業生產關係的調整,故B正確;1978年開始經濟體制改革,A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1983年取消人民公社,C項中“結束了”表述錯誤,排除;材料中修正案有利於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有利於國民經濟的恢復,1962-1965年國民經濟逐步得到恢復,D錯誤。

  【答案】B

  19.【解析】“對外貿易實現了順差”“國家外匯儲備已上升到330億美元”表明90年代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反映出我國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故C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經濟結構”是否合理,排除A;材料只是表明對外貿易實現了順差,並沒有到“外向型經濟”的程度,C錯誤;21世紀初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D時間不符合題意,錯誤。

  【答案】C

  20.【解析】材料中的“增加計劃指標,並相應減少企業的經營自主權”是為了建立計劃經濟體制。蘇聯通過實施兩個五年計劃,迅速實現了工業化,因此蘇聯的上述舉措適應了工業化建設的需要,故答案為A項。“國營經濟”和“公有制經濟”是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變化,與材料資訊不符,排除B、C項;蘇聯通過新經濟政策,在1925年已基本完成經濟恢復的任務,排除D項。

  【答案】A

  21.【解析】根據“APEC”“trade”,漫畫說明亞太經合組織要打破貿易壁壘,反對貿易保護,體現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減少貿易壁壘以便優勢互補,故D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亞太經合組織打破貿易壁壘,無法體現“擴大經濟合作範圍”,排除A;材料無法體現“提升整體實力應對外部挑戰”,排除B;根據“trade”可知,亞太經合組織意在減少貿易壁壘,並非打破地域障礙,C錯誤。

  【答案】D

  22.【解析】“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體現出美國的貿易保護,結合所學,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趨勢下,為了享受全球化所帶來的機遇和利益,國家應在堅持國家利益原則的前提下,在適當的領域限制或讓渡國家主權,故D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美國經濟衰落,A錯誤;B項中“唯一途徑”表述太絕對,錯誤;C項中“不可避免”表述過於絕對,錯誤。

  【答案】D

  23.【解析】根據“到了宋代,以娛樂為目的的市井音樂***類似於流行音樂***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宮廷音樂則逐漸衰落,讓位於市井音樂”,結合所學,宋朝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隊伍壯大,適應市民需要的文化藝術隨之興起,宮廷音樂讓位於市井音樂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故A正確;宮廷音樂讓位於市井音樂和民間教育、宋代理學、對外交流無關,排除BCD。

  【答案】A

  24.【解析】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中,啟蒙思想家們為人類設計了一個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國”,但現實社會並沒有啟蒙思想家描繪的那麼美好,人們對啟蒙思想家設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努力尋找新的精神寄託,這種社會情緒反映在文學創作領域就產生了浪漫主義風格的文學、藝術。A是浪漫主義,B是現實主義,C是蘇聯文學,D是現代主義,故A正確。

  【答案】A

  第II卷

  25.***25分***

  【解析】

  ***1***晚清經濟民族主義思想主張與近代早期英國經濟民族主義的異同點,可以根據材料一中的“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興商務,鼓吹商戰”“他們曾經寄希望於滿清政府之自強禦侮”和材料二中的“但對外貿易是檢驗一個王國是否繁榮的試金石”“他們強烈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等資訊,並聯系所學有關內容來回答。至於原因分析可以從社會性質、國情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對晚清或近代早期英國的經濟民族主義的認識,應當聯絡所學有關內容,從各自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影響來回答。

  【答案】

  ***1***相同:主張依靠政府的力量;認為發展經濟是強國的重要手段;主張在對外貿易中謀利;主張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主張發展本國的民族工業。

  不同:英國殖民擴張帶有侵略性質,中國強調收回利權,帶有救亡圖存性質。

  原因:英國處於早期殖民擴張時期,通過殖民掠奪實現資本原始積累。中國處於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爭取民族獨立是主要任務。

  ***2***

  認識1:從中國的角度來看:

  中國經濟民族主義思想的產生與發展,是對西方資本主義經濟侵略與經濟滲透的一種被動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歷程,洋務運動出現、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以產生與發展。

  晚清經濟民族主義思想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一個否定,它顯示出近代中國人在中外交往中開始走向近代化,催生和助長了近代政治民族主義,到20世紀初,推動了中國人民的利權觀念的重心由經濟利益轉向國家主權,助推形成了推翻清王清的巨大洪流,有利於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認識2:從英國角度來看:

  英國早期經濟民族主義加速了英國農業生產逐漸完成了資本主義化;同時也使英國工商業的資本主義方式日益得到鞏固,最終促成了英國社會的轉型。

  26.***12分***

  【解析】

  本題屬於開放題型,依據材料表格概括出兩個時段觀點,然後依據材料進行分析論證,本題可以從19世紀或者20世紀30-40年代選取時間,前者通過比較19世紀西方與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差異去論證;後者從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從而獲得西方國家的好評回答。

  【答案】

  19世紀:西方對中國的評價比較消極,主要是因為西方隨著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普遍建立,啟蒙運動的發展和工業革命的開展,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力強盛,加大了殖民擴張。同時中國處於封建社會晚期,各方面顯示出衰落態勢,並不斷受到西方的侵略。

  20世紀30—40年代:美國軍政界對中國評價比較積極,要是因為日本侵華與二戰爆發,中國人民堅持抗戰,中國戰場成為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正是中國的堅持抗戰減輕了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壓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同時美國在亞洲及太平洋戰場需要中國的協助和配合,因此對中國評價比較高和積極。

  27.***15分***

  【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歷史背景:戰前婦女解放運動的推動;一戰期間婦女對國家的貢獻;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第二先問,特點:中等階級婦女是這場運動的先鋒;下層運動和上層改革相結合;通過立法保障婦女權益;婦女解放鬥爭具有長期性。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特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婦女解放與抗日救亡相結合;婦女解放運動的主體為廣大農村婦女;涉及內容廣泛。第二先問,歷史意義:提高了邊區廣大勞動婦女的地位;改良了邊區的社會風氣;有力地推動了邊區建設,支援了抗戰;增進了邊區廣大婦女對中國共產黨政權的政治認同感。

  【答案】

  ***1***歷史背景:戰前婦女解放運動的推動;一戰期間婦女對國家的貢獻;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回答其他答案,如政府迫於現實的壓力等,可以酌情給分***

  特點:中等階級婦女是這場運動的先鋒;下層運動和上層改革相結合;通過立法保障婦女權益;婦女解放鬥爭具有長期性。***回答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給分***

  ***2***特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婦女解放與抗日救亡相結合;婦女解放運動的主體為廣大農村婦女;涉及內容廣泛。

  歷史意義:提高了邊區廣大勞動婦女的地位;改良了邊區的社會風氣;有力地推動了邊區建設,支援了抗戰;增進了邊區廣大勞動婦女對中國共產黨政權的政治認同感。***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給分***

  28.***15分***

  【解析】

  ***1***原因:根據“如果世界……沒有分成兩個對立的陣營,如果朝鮮不是處在兩個陣營的中間”得出蘇聯與美國在歐亞大陸劃分勢力範圍,分別扶植建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大對立政權;根據所學,美國推行霸權主義政策,朝鮮戰爭是“冷戰”的產物。

  ***2***分別從對中國、對朝鮮和對美國的影響分析回答,對中國,可從捍衛了國家安全,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等角度回答;對朝鮮,根據“朝鮮因為戰爭而犧牲無數且至今分離對峙”得出加劇了朝鮮半島的分裂局面;對美國,可從侵略、戰爭政策受到打擊和堅定了美國繼續敵視新中國的政治立場分析解答。

  【答案】

  ***1***蘇聯與美國在歐亞大陸劃分勢力範圍,分別扶植建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大對立政權;美國推行霸權主義政策,視社會主義陣營為最大的障礙,決不容許對方勢力擴張;二戰後東西兩大陣營對峙,朝鮮戰爭是“冷戰”的產物,是“冷戰”在亞洲的延伸發展。

  ***2***對中國,捍衛了國家安全,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對朝鮮,加劇了朝鮮半島的分裂局面;對美國,侵略、戰爭政策受到打擊,堅定了美國繼續敵視新中國的政治立場和“冷戰”政策。

  29.***15分***

  【解析】

  ***1***背景:根據“在逐漸看到了官僚的徇私舞弊,舉業中人的利慾薰心”“吳敬梓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出現以後,他不知不覺地對新鮮資訊已有所吸收”“深刻的筆觸批判了科舉制度,反對八股取士的辦法”“並公然斥責當時的理學家”分析總結。

  ***2***價值:根據“深刻的筆觸批判了科舉制度,反對八股取士的辦法,無情地諷刺和嘲笑了那些熱衷功名富貴的人,並剖示了科舉制度對他們的毒害”得出批判了明清科舉取士對讀書人的毒害及其時代弊端;根據“觸及知識分子的精神解放的問題,即知識分子在八股取士的牢籠下如何衝破精神羅網的問題”得出反思當時知識分子的出路與精神解放問題;根據“來描繪封建主義世界那幅變形的圖畫的”分析得出反映了明清時期封建專制制度日趨沒落。

  【答案】

  ***1***科舉取士扼殺人才成長;理學僵化,束縛知識分子思想;商品經濟發展,新觀念衝擊傳統思想;君主專制強化,政治黑暗腐敗。

  ***2***批判了明清科舉取士對讀書人的毒害及其時代弊端;反思當時知識分子的出路與精神解放問題;反映了明清時期封建專制制度日趨沒落。


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題
高三年級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
相關知識
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題
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題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次考試題
初三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魯教版初三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測試題(答案)
高三歷史上冊期末複習調研試題
高一歷史上學期教學計劃
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總結及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