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分學段合作學習模式的闡述
小學美術教育課堂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藝術感受力,發展了學生的藝術創造力。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觀閱。
低年級段:建立四人小組或同桌合作學習模式
對於剛入學的學生來說,合作學習模式是個陌生的概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合作的形式,感受合作的方式。學生初次合作的物件可以是自己的同桌,合作內容有自我介紹、介紹所畢業的幼兒園、對新學校的印象等。這一教學方式旨在用寬鬆的學習氛圍打消學生剛入校時的緊張與不安情緒,隨後即可逐漸擴大合作內容,如互相欣賞作品、發表對作品的感受等。到了下學期,學生的合作物件可由2個發展為4個,並進行初步的繪畫與討論的合作學習。
如某位教師在“百家被”的教學中,把學生分為4人一個小組,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負責調色,能力弱些的學生點色,能力中等的學生進行貼上。這樣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大膽嘗試多種多樣的染紙試驗,4個小組成員經過嘗試、研究,染成了最滿意的作品。
最後,全班將各小組挑選出來的染紙作品拼成了一張美麗的“百家被”。教師給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創設了表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條件,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染紙工藝中感受到美術教學的形式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增加了動手、動腦的機會,而且提高了自我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模式不是少數學生的參與,而是全體學生的參與;不是學生隨心所欲的參與,而是有目的參與;不是全班整齊劃一的參與,而是小組不同層次的參與。小學低年段學生在課堂上改變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學會關心他人,通過與同伴合作豐富了種種情感體驗。可見,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技能,確保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心靈溝通,才能形成良性的課堂互動局面。
中年級段:瞭解合作學習模式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針對三四年級學生,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對學生合作學習進行分組,同時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僅僅鼓勵學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式,還不足以保證小組成員進行高效的合作。
只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順利地開展合作學習,並在實踐中學會與他人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如當教師佈置集體性作業時,學生就要學習運用合作技巧來解決問題,初步學會與他人溝通合作。這樣,學生才能在形成一定合作習慣的基礎上,培養全面的學習技能。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多思考、多發言,思維較活躍,有的學習不主動、膽小懦弱。
在設定教學活動時,教師就要將一般性問題留給中等生和學困生,讓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和空間,從而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獲得較大的進步。
如某教師在執教“古色古香的花瓶”的內容,首先請學生欣賞一些漂亮的花瓶圖片,然後請一名錶達能力較好的學生從花瓶的形狀、紋樣等方面進行評述,接著根據學生的意見進行補充,最後請其他學生模仿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方法,對其他作品作評價。
在進行作業示範時,教師先請一個學生到講臺上來與教師共同組成一個組,並對這個學生所在的小組進行具體分工――富有想象力的學生進行圖形的構思,根據花瓶的基礎結構進行組合設計;繪畫能力比較好的學生負責起稿,畫出花紋裝飾;動手能力比較強、心思細膩的學生負責剪刻;能力稍弱的學生做一些簡單的貼上或者整理工作。
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工合作,完成示範作品,最後再請其他學生模仿教師與該組學生的合作方式進行合作學習。這樣教學,由於教師示範在先,學生模仿學習,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學生合作得法,交流有效,初步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學習。
高年級段:開展有序合作,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高年級段學生對合作學習模式已相對熟悉,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長能讓小組內成員發揮群體團結協作的優勢作用,小組成員也充分認識到發揮個人作用的重要性。
各成員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進行分工協作,每個人都承擔一定的特定任務,共同解決問題。可見,合作學習模式對於培養學生的高階認知活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明顯的作用。
如筆者在執教“學做設計師”一課中,結合高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合作能力,開展了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讓學生交流討論如果自己是設計師,會如何設計未來的學校。各小組設計出統一方案後,以合作方式討論佈局方案,選出合作設計最合理的草圖。
然後,小組成員根據能力的高低,依次完成樓房模型圖的繪製,圖樣的摺疊、製作、細部裝飾等。這節課在有效合作中引導了學生積極思考,又培養了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們也在參與的過程中收穫了學習的快樂。
在教學實踐中,從學生髮言時間、受關注程度、統一意見等方面看,教師將學生按4至6人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更適宜。教師為學生搭建了主動合作學習的平臺,多樣化的合作方式、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合作的興趣,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了學習自信心。
猜你喜歡:
初中美術教學中的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