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教師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確定為英語閱讀教學基本原則,反思英語閱讀教學,無論在學生參與方面,還是教師教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新課標實施以來,高中英語教師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師沒能把握好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側重點,訓練方法較為單一,過度依賴應試型強化訓練模式,沒有足夠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這在教育部考試中心釋出的高考試題分析中清晰地反映出來了: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針對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資訊不分主次,缺乏綜合,推測詞義脫離語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斷看不出線索與事實的關係;理解結構找不到句與句、段與段的邏輯關係。

  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通過閱讀獲取和吸收英語書面資訊,從而實現書面交際的能力。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英語語言學習和跨文化交際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綱要求高中生能以每分鐘50—70個字的速度,獨立閱讀生詞率不超過3%的有關人物傳記、故事、記敘文、科普小品等內容的材料,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達不到這一要求。根據教學實踐中的觀察和調查,我發現學生閱讀理解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詞彙量有限。對詞彙理解和掌握是影響閱讀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其詞彙量是成正比的,詞彙儲備不足,又會導致學生閱讀障礙重重,喪失閱讀興趣。2.缺乏有效的閱讀策略與技巧。有的學生不懂得閱讀技巧,他們在閱讀時往往從前讀到後,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體的文章,而不是根據不同的文體採取不同方式獲得主要資訊,這樣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虧不討好;也有許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試圖記住所有的內容,習慣於逐字逐句地看,試圖記住每個句子的意思,時間與精力過於集中於一些非考點的細節,而不善於通過整體閱讀去把握文章觀念和理念。

  3.課外知識面狹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單薄。有些同學閱讀文章時,對文章提及的事實或現象缺乏感性認識,導致理解過程晦澀,有時甚至會產生理解錯誤。因此,擁有較廣的課外知識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會有助於學生儘快地進入閱讀理解的狀態,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體含義和思路。

  4.語言基本功欠佳,對長難句把握不好。閱讀文章中,有些句子結構複雜,從句較多,交叉了很多倒裝,虛擬,省略等較複雜的語言現象,學生如果對語法知識缺乏系統的理解,就會造成一種望而生畏的心理障礙。5.閱讀動力與興趣不足。閱讀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心理過程,而我們的學生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影響,對閱讀產生畏懼心理,使閱讀成為消極的應付和被動閱讀

  另外,,仍有一部分教師未充分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閱讀教學中,有幾點不足:1.“仍侷限於傳統的語法翻譯方法和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過多地對課文中的語言點、語法點進行講解,沒有準確地定位好所教課文中的語言知識目標,對所碰到的詞語和語法現象不加選擇或不分主次地羅列和講解。過多重視語言形式,語言能力訓練不足,費時較多。

  2.訓練學生歸納文章主旨和大意時,大部分教師只是告訴學生,通過尋找各段主題句、注意段首和段末內容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缺乏較詳盡、明確的指導方法去啟發學生如何尋找主題句和確定文章中心思想,以至學生在確定主題句時,機械地把主題句定為段首句,或段尾句或中間句,而對於隱含在字裡行間的主題資訊缺乏思考和分析,失去靈活領會大意的能力。另外,教師設定的閱讀理解題多以考查細節內容或判斷有關內容的正誤為主,缺乏對學生推理和歸納能力的培養。

  3.由於高中課文篇幅逐漸加長,教師設定篇章主旨和大意歸納題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缺乏對篇章的主旨和大意歸納訓練,對篇章總體把握不夠,多以試卷中的測試題取而代之,導致學生訓練不足,缺乏把握篇章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4.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普遍發現,學生經常混淆歸納文章主旨和大意題與推斷作者的觀點、意圖題,他們缺乏分辨這兩種設問方式的能力,往往會張冠李戴。不少教師對此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訓練過程中,設問缺乏層次性,未遵循由淺入深,逐步深入的循序漸進原則,一步到位,缺乏梯度。實際上,相當一部分學生把握不準問題的內涵與外延,在閱讀時常常出現以偏概全的傾向。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把排除影響學生閱讀效率的障礙因素作為當務之急,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效率,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指導學生使用正確恰當的閱讀策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閱讀理解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課堂教學從根本入手,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英語閱讀教學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起步階段,更要注重激發學生對英語廣泛閱讀的興趣。課堂閱讀課教學應改傳統的以講練語法為主的閱讀教學模式為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模式的閱讀。在閱讀教學中,嘗試讓學生閱讀課前對單元相關主題進行大量的熱身活動,如讓學生收集一些相關主題的語言材料,用英語翻譯簡短的小文章,在閱讀課前讓學生朗讀,這一舉措讓學生將課堂閱讀與自己喜聞樂見的東西有效結合起來,培養閱讀興趣的同時也讓學生對閱讀材料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其次,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選擇難度適中,貼近生活,題材多樣,知識趣味結合較好的文章。閱讀面的拓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閱讀經驗技能的掌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對高一的學生,我要求學生養成每日1-2篇閱讀的習慣,閱讀文章難度適中,體裁繁多,讀後講評以學生討論為主,重視學生對文章整體理念的把握,並要求學生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評說,在此過程中學生感受了閱讀的樂趣,自然樂於更多這樣的嘗試。二:紮實的語法基本功是高效閱讀的基本儲備。在閱讀中會遇到大量的長難句,涉及到虛擬,倒裝,主從複合句,省略,非謂語動詞等語法功能分析,許多學生因缺乏語法的系統知識而失分,不能不說語法教學依然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對於高一的新生,系統的語法教學難以展開,我在閱讀教學中採取“舉一反三,適度展開”方法,對於學生閱讀中出現的涉及考題的語法現象,我一般不做說教,而是引導學生分析,判斷,以理解為目的,並適當的援引例句讓學生進行類比,儘量使學生在自然的語言情境中體會語法。三:閱讀策略與技巧的培養應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首先,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和猜詞、掠讀、略讀等閱讀理解的技能,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每次訓練前,先向學生說明掠讀和略讀的特點,並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意識地使用掠讀和略讀技能進行閱讀。其次,鼓勵學生利用上下文和構詞法進行猜詞。另外,課內外的閱讀訓練都應要求限時,讓學生記錄自己每次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正確率。並且,課堂教學要高屋建瓴,立足整體,教會學生把握中心句,主題句,對文章觀點進行點評,對作者意圖進行揣摩,對文章結構進行剖析。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落實英語素質教育的長遠大計。一旦學生的養成了終生閱讀的習慣,一切障礙將迎刃而解。首先,培養學生積累詞彙的習慣。我對學生週期閱讀有一個要求,即每週積累50個生單詞,循序漸進,迴圈記憶,將詞彙的雪球越滾越大。同時,培養學生寫閱讀筆記的習慣,要求學生能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排除無關資訊的干擾,簡潔、準確地概括出文章的要點。通常在指導學生利用閱讀技能瀏覽全文後,寫出要點,“以寫促讀”的方式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每日一篇,潛移默化,自然習得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增長閱讀經驗和見識,也增強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並且要求學生克服逐字逐句閱讀的壞習慣,要求閱讀時有緊迫感,集中注意力,著重整體理解。

  五: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鼓勵學生用“心”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時要精力集中,思維儘量跟上每一個單詞,但不要脫離上下文孤立地去死記硬背.閱讀時要一鼓作氣,才能對文章有一個完整的理解.鼓勵學生遇到生詞時,根據上下文猜測,而不是急於查字典.有些詞並不影響閱讀理解,儘可能不去管它,停下來想,思路中斷,反而會影響閱讀速度.另外還可以知道學生通過短語去記單詞,通過句子去記詞彙,通過課文去記憶句型的方法,真正起到擴大詞彙量。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採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

  六: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搞好閱讀教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有機結合的過程。它既強調教學材料本身的整體性,也強調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的統一性;它既強調教學活動的整體性,也強調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有機統一。

  總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諸如主旨和大意的歸納能力,不是憑教師的講解便能獲得的,而是要求學生不斷探究分析,從閱讀實踐和積累中,從閱讀技巧和習慣的養成中逐漸自我建構的。教師若能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合理、靈活地在閱讀課文教學中把握好以上幾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是完全能夠實現的。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將課堂內外的訓練結合起來,培養閱讀興趣,對學生加強閱讀習慣,技巧,詞彙,語法等方面的指導,規範要求和持之以恆的訓練才能得以實現。教師不能指望在短期內甚至幾節課裡完成,它是一個長期自我探究和體驗的過程。

  篇二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涉及到的不僅是閱讀能力的培養,也牽動著學習者的注意力、觀察力、毅力及興趣、動機、情感等眾多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社會文化素質。那麼,在高中閱讀課的教學中應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呢?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談幾點思考:

  一、設計提問,激發學生的主體思維

  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鑑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築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例如在教故事類文章時,可以先對故事細節、實事等向學生進行由表及裡的回答,最後提問推斷歸納性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提問,推想出課文中沒有寫到但又與之關係密切的若干內容,能使學生加深和拓寬對課文人物刻畫、主題表現的領悟,激起他們去主動思考和探索。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緊扣教材,層層推進,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引導,以啟用學生的思維慾望,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

  二、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傳統的看法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傳授知識,按韓愈說的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陶行知先生也說這樣一句話:“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會怎樣學習,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接受新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識的遷移,並使學生受益終身。

  1.指導學生認真預習

  高中閱讀課文長,難度大,抽象概念內容多,形象思維內容少,語法現象較複雜。因此,對學生來說,認真預習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學生沒任何準備走進課堂那麼學習肯定是被動的,教師講解什麼,學生就聽什麼;教師演示什麼,學生就看什麼。這樣的學習有什麼主動性呢?預習看起來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精心指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預習,並寫出自學筆記、提出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譬如安排學生針對有關問題做些準備,要求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詞。這樣,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進入課堂,學習就能由被動變主動,以前在課堂上是學生盲目地跟著老師跑,現在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2.鼓勵學生踴躍參與

  學生踴躍參與,最關鍵的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發揮教學民主,為此,教師要妥善引導,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去。為此,要做到:

  ***1***要營造良好的參與環境,寬鬆、和諧、融洽、平等的學習氛圍。

  ***2***要留下足夠的參與時間和空間。教學不要“滿堂灌”,也不能“滿堂問”,學生能講的,要儘量讓學生講;學生能動的,要儘量讓學生動。

  ***3***要創造良好的參與條件,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開討論,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譬如在教學時,可以給學生這樣的話題讓他們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這樣的討論可以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在討論中,同學們暢所欲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鍛鍊了同學們的思維,為閱讀奠定了基礎。

  3.培養學生歸納理解

  閱讀的目的就是要獲取書面資訊。因而閱讀時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語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樹材料的閱讀,抓住大意,再深層次地去理解內容。在閱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不同題材、體裁的閱讀材料採取不同的歸納形式去歸納材料內容,快速、準確地獵取文章資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由於閱讀材料題材與體裁的不同,因而在閱讀中還可以從不同角度用各種不同的歸納方式去歸納、理解材料內容,如可以歸納動詞,顯示事件過程;歸納文章人物,突出重點人物等等,從而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應該說,高中每單元一篇閱讀課文所選的文章都是好文章,精品文章,他們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課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飲食衛生習慣等等都喚起高中生的注意和興趣。但是,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於課文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裡,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做法之一:每週選擇三到五篇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打印出來發給學生課後閱讀,並要求他們做相應的閱讀理解題。做法之二:在高中開設英語作品選修班。首先從材料的選擇上下功夫,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廣泛開拓題材範圍,從新近出版的英文報刊、雜誌上精選閱讀材料,也可採用一些有聲讀物和視聽讀物***VCD,MTV,Videotapes,etc***。這些材料的特點是題材多樣,內容豐富,且能把握時代特色,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四、英語閱讀教學應滲透人格教育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當前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

  高中英語閱讀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的好教材,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閱讀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寓思想品德教育於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因此,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滲透思想品德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篇三

  閱讀教學傳統模式常常是單一的自下而上模式,只是把課文作為單純向學生傳授語法及語言知識的載體,重在老師的講解,忽視了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傳統的閱讀理解提問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對所閱讀文章的表層理解層次上。如何藉助這些課文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水平呢?這是一個需要師生互相合作的工作。在閱讀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程式,讓學生的閱讀和討論交流相互交叉進行,從而使閱讀課既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效果,又能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接受的資訊轉變成交際實踐的內容。通過使用交際化的手法進行閱讀教學,為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過程由教師、學生、教材、方法四要素組成,這四要素所組成的六對關係只有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才能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在進行閱讀課教學設計時,不能只考慮教師的意志,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有話可說,並樂於說。

  一、設計提問,激發學生的主體思維

  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緊扣教材,層層推進,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引導,以啟用學生的思維慾望,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

  二、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1.指導學生認真預習

  高中閱讀課文長,難度大,抽象概念內容多,形象思維內容少,語法現象較複雜。因此,對學生來說,認真預習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學生沒任何準備走進課堂那麼學習肯定是被動的,教師講解什麼,學生就聽什麼;教師演示什麼,學生就看什麼。這樣的學習有什麼主動性呢?預習看起來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精心指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預習,並寫出自學筆記、提出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譬如安排學生針對有關問題做些準備,要求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詞。可以給學生布置問題回去思考。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接受新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識的遷移,並使學生受益終身。

  2.鼓勵學生踴躍參與

  學生踴躍參與,最關鍵的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發揮教學民主,為此,教師要妥善引導,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去。為此,要做到:

  ***1***要營造寬鬆、和諧、融洽、平等的學習氛圍。***2***要留下足夠的參與時間和空間。教學不要“滿堂灌”,也不能“滿堂問”,學生能講的,要儘量讓學生講;學生能動的,要儘量讓學生動。

  ***3***要創造良好的參與條件,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開討論,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

  3.培養學生歸納理解

  閱讀的目的就是要獲取書面資訊。因而閱讀時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語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樹材料的閱讀,抓住大意,再深層次地去理解內容。在閱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不同題材、體裁的閱讀材料採取不同的歸納形式去歸納材料內容,快速、準確地獵取文章資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由於閱讀材料題材與體裁的不同,因而在閱讀中還可以從不同角度用各種不同的歸納方式去歸納、理解材料內容,如可以歸納動詞,顯示事件過程;歸納文章人物,突出重點人物等等,從而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高中每單元一篇閱讀課文所選的文章都是好文章,他們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課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飲食衛生習慣等等都喚起高中生的注意和興趣。但是,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於課文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裡,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每週選擇三到五篇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打印出來發給學生課後閱讀,並要求他們做相應的閱讀理解題。

  四、英語閱讀教學應滲透人格教育

  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當前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高中英語閱讀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的好教材,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閱讀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寓思想品德教育於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因此,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滲透思想品德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此外,在教學中還可根據教材需要利用討論等方式進行教學,融德育教育於教學中,這不僅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還能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這不正是素質教育的宗旨和目的。當然,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最重要的還是教師正確地認識英語閱讀教學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英語語法課教學反思
高中英語閱讀教師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思路分析
高中英語閱讀教師教學反思
高中英語閱讀教師教學反思
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反思
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反思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之態度觀點判題解題介紹
高中英語閱讀課反思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長難句處理技巧
高中英語閱讀類的免費論文
高中英語閱讀論文較好寫的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