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四個心理效應
心理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它具有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意義。是影響人際交往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
1、首因效應
在人與人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後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不過在社交活動中要進行深層次的交往,光具備首因效應是不行的,還需要您的硬體完備,即在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面的素質。
2、近因效應
即交往中最後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存留時間最長。利用近因效應,在與朋友分別時,給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會在他的心中美化起來。這種美化有可能會影響你以後的生活。
3、光環效應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情人在相戀的時候,認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所有事都是對的,就連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在對方看來也是無所謂,這就是種光環效應的表現。光環效應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你很難分辨出好與壞、真與偽,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我們在社交過程中要具備一定的設防意識。
4、設防心理
可能大多數都會有種感覺在兩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不時地會有些防範心理;在人多的時候,你會感到沒有自己的空間,擔心自己的物品是否安全;你的日記總是鎖得很緊,怕別人奪走你的祕密。為了這些,你要設防。這種設防心理在交往過程中會起到一種負面作用,它會阻礙正常的交流。
人際交往的三大心理效應
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指的是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關的一系列特性上,從區域性資訊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即根據最少量的情況對別人作出全面的結論。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說的就是這種光環效應。光環效應實際上是個人主觀推斷的泛化和擴張的結果。在光環效應狀態下,一個人的優點或缺點一旦變為光圈被擴大,其優點或缺點也就隱退到光的背後被別人視而不見了。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光環效應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例如,男女大學生會對外表吸引人的同學賦予較多的理想的人格特徵,常常為那些長相比較動人的同學設計美好的未來。
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認知者形成對別人的印象時總是假設他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這種投射效應的一個側面。
一般說來,投射可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指個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個對他人有敵意的同學,總感覺到對方對自己懷有仇恨,似乎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有挑釁的色彩。另一種是指個人意識到自己的某些不稱心的特性,而把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場上,想作弊的同學總感覺到別的同學也在作弊,倘若自己不作弊就吃虧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後一種投射往往會把自己某些不稱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邏輯是:他們有這些特性照樣有著光輝的形象,我有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過這種投射重新估價自己的不稱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暫時平衡。
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指由於人們頭腦中存在著某種想法,而影響對他人的認知和評價。在人際交往活動中,當我們認知他人時,常常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有準備的心理狀態出現原有的某種想法,並從這種心理狀態出發,按照事物的一定的外部聯絡進行認知和評價,於是也就產生了定勢效應。定勢效應在某種條件下有助於我們對他人作概括的瞭解,但往往會產生認知的偏差。例如,農村來的同學認為城市來的同學見多識廣,但狡猾、小氣;城市來的同學則認為農村來的同學孤陋寡聞,但忠厚、老實。
影響人際交往的兩大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