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肉蓯蓉在我國主要生長在新疆、青海等地日照強烈、極端乾旱、土壤貧瘠的沙漠裡。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肉蓯蓉的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肉蓯蓉的種植技術

  1、梭梭育苗移栽技術

  1育苗地的選擇

  梭梭對土壤要求不嚴,育苗地以含鹽量不超過1%、地下水位在1-3米的沙土和輕沙壤土最為適宜,切忌在通氣不良的黏質土壤、鹽漬化過重的鹽鹼地或排水不良的低溼窪地上育苗。

  2整地

  梭梭對土地整理和土壤肥力要求不太嚴格,選作苗圃的沙地或輕抄壤土在播種前淺翻細耕,鋤去雜草,灌足底水即可,一般不強調深翻和施底肥。

  3播種期

  春播秋播均可,播前測定發芽率,不可用放置時間過長的陳種子。

  4種子處理

  為了防止根腐病和白粉病,播前用0.1%-0.3%的高錳酸鉀或硫酸銅水溶液浸種20-30分鐘,撈出晾乾拌細沙。

  5播種量或播種方式

  梭梭的種子小,純淨種子千粒重約3克左右。根據苗木質量的要求,以分枝少,主根發達,長而粗壯的幼苗造林成活率高,因此,要求適當密播。一般每畝下種量2公斤左右為宜,播種方式要因地制宜,一般開溝條播,播幅20-30釐米,溝深11.5釐米,播後覆土1釐米,稍加鎮壓後引小水慢灌。可酌情每隔12天灌溉1次,直到出齊苗,但切忌大水漫灌或苗床積水。

  6幼苗撫育管理

  播種後,苗床一般不需要覆草,但在早春多風和乾旱地區,要及時覆草,避免吹蝕和地表乾燥。苗床要保持溼潤,可視土壤的乾旱情況灌水。出苗後,在地下水較充足的地方,整個生長季節一般不需要灌溉,只要及時鬆土、鋤草即可。

  7苗木出圃

  通常用一年生苗木出圃造林,成活率較高,苗齡越大,造林成活率越低。起苗時要力求保持根系完整,根長在30釐米以上,根幅在50釐米以上為好。苗木出圃起苗季節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10中下旬均可,可根據各地造林季節而定。需要越冬假植的幼苗,應選擇在土壤疏鬆、溼潤、排水和通氣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管理方便和向陽避風的地方,根據苗木大小,挖40-60釐米寬的假植溝進行假植。

  8移栽

  移栽時間以梭梭苗萌芽前為好,否則成活率降低。一般3-4月份均可進行移栽。如果梭梭苗是秋天起苗,假植時間較長,上部枝條易被風抽乾,移栽時應剪去幹枝;春季起苗,現起現栽,栽後及時澆水,則移栽成活率高。

  肉蓯蓉人工栽培技術要點

  1、肉蓯蓉寄主栽培

  1.1造林地選擇

  肉蓯蓉對土壤要求不高,以中性或偏鹼性土壤PH值為7.5—9、灌排良好、通透性強的沙質土、輕鹽鹼土為宜土壤含鹽量小於1%,可利用棄耕退耕地、沙荒地、輕鹽鹼地種植。

  1.2寄主樹種選擇

  沙漠地區沙旱生、鹽生木本植物一般均能作為肉蓯蓉寄主植物,但肉蓯蓉在生長過程中要消耗寄主植物的養分、水分,因此以選用大灌木梭梭、紅柳、鹼蓬、駝絨藜為宜。梭梭多選用白梭梭;紅柳多選用多枝紅柳、多花紅柳;鹼蓬多選用囊果鹼蓬。

  3、寄主造林

  3.1.1整地:全面整地,作畦整平。以0.017hm2為一個小區,平整高差<5cm,做好隔水埂,灌足底水以備栽植苗木。

  3.1.2造林方式:採用人工植苗造林,選用無病蟲害、無損傷,根系完整的紅柳、梭梭、鹼蓬1 年生Ⅰ、Ⅱ級苗木造林,紅柳苗木標準為:1年生扦插苗,苗高1m以上,地徑1㎝以上;梭梭苗木標準為:1年生播種苗,苗高0.3m以上,地徑0.3㎝以上;鹼蓬苗木標準為:1 年生播種苗,苗高0.3m以上,地徑0.30㎝以上。

  3.3.3造林季節

  採用春秋兩季造林,春季造林在土壤解凍後,樹木發葉前進行;秋季造林在樹木落葉後,土壤封凍前進行。

  3.3.4造林密度

  紅柳人工模式示範林採用株行距1×2m、1×1×3m、1×3m三個模式;梭梭、鹼蓬人工模式示範林採用株行距0.5×2m、1×2.5m、1×3.0m三個模式。

  3.3.5造林後管理

  植苗造林後立即灌水,一次灌透。以後可視土壤含水量進行灌溉,紅柳人工林前期一般15—20天灌水1次,連續灌水3次,5—8月每月灌水1次;梭梭、鹼蓬人工林一般每年灌水2—3次。

  2、肉蓯蓉種子調製

  2.1、種子採收

  每年5—6月份肉蓯蓉開花後40—45天,種子成熟後即可採收。

  2.2、種子調製

  當種子變黑,花穗下部有少量種子開始散落時,將肉蓯蓉的地上部分剪回,攤放在室內,每天翻動1—2次。待陰乾後取出種子,清除雜質,用布袋包裝,儲存在低溫2℃—8℃、乾燥處。

  2.3、接種紙膜製作

  如用接種紙膜接種,首先要製作接種紙膜。裁剪長27—29㎝,寬8—10㎝的報紙和衛生紙,在報紙上均勻地塗上肉蓯蓉種子誘導劑,再在誘導劑上刷上約有180—200粒肉蓯蓉種子,上覆綿軟易腐解的衛生紙即可。待接種紙陰乾後,每100張一捆,存放在通風、乾燥、清潔的庫房,庫房溫度不超過25℃。隔年貯藏,溫度不超過20℃,相對溼度45—70%。

  3肉蓯蓉人工接種

  3.1、接種方式:寄主與肉蓯蓉同時種植、寄主定植成活後接種肉蓯蓉兩種方式。

  3.2、接種時間

  造林當年10—11月或次年5月中旬前完成。

  3.3、接種方法

  3.3.1、接種紙膜接種

  在生長整齊、成行的紅柳、梭梭、鹼蓬人工林、沿種植行兩側,在距植株30—50㎝處開溝,溝深60—80㎝,溝寬30—40㎝,按每株1至2張將接種紙膜放入溝底,放置接種紙膜時,要將覆衛生紙一面朝上。放入接種紙膜後覆土,覆土時不宜填滿,應留有5—10㎝溝,以便澆灌和儲存雨水。

  3.3.2、點播接種

  A、種子處理:播種時要測定種子發芽率,對種子活力進行評價,當種子活力符合播種要求時,播種前用0.1%—0.3%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30分鐘,撈出後與沙土混合拌勻。

  B、播種:在距植株30—50㎝處的兩側開溝,溝深60㎝, 溝寬30—40㎝,每公頃下種量100g,覆沙回填,覆土回填時不宜填滿,應留有5—10㎝的坑,以便澆灌和儲存雨水。

  3.4接種密度

  在接種溝或接種穴底部,每株放置接種紙1—2張或每公頃下種100g每隔10—15㎝下種10粒。

  4、田間管理

  4.1、沙漠地區風沙大,寄主植物根部常被風沙吹刮裸露,要及時培土或用樹枝圍在寄主根附近防風。

  4.2、根據寄主植物生長情況澆水施肥,以提高寄主的生長能力和肉蓯蓉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在肉蓯蓉生長期,一般5月下旬灌一次水,7月中下旬再灌一次水即可,9月底禁止灌水,以防肉蓯蓉受凍。施肥以農家肥為主,禁施化肥,以保證肉蓯蓉品質。

  4.3中耕除草。

  4.4人工授粉

  肉蓯蓉5月開花,如生產肉蓯蓉種子,要進行人工授粉。

  5、病蟲害防治

  5.1、紅柳、梭梭白粉病每年7—8月發生,為害嫩葉。用25%粉鏽寧4000倍液噴霧防治。

  5.2、紅柳、梭梭根腐病多發生於苗期,為害根部。造林時應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土地種植,加強鬆土。發生時用50%多菌靈灌根。

  5.3、紅柳條葉甲主要危害紅柳葉,發生時可用敵敵畏、敵殺死等1200倍的稀釋液噴灑。

  5.4、種蠅發生在肉蓯蓉出土開花季節,幼蟲為害嫩莖,鑽隧道蛀入地下莖基部。發生時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地上部噴霧或澆灌根部。

  5.5、野兔、大沙鼠啃食紅柳、梭梭枝條、根系並啃食生長的肉蓯蓉,發生時用磷化鋅或大隆毒餌於洞口外誘殺。

  6、肉蓯蓉採收

  6.1採收時間

  春秋兩季均可,南疆以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北疆以春季4—5月採挖未出土的肉蓯蓉為佳,這時藥材質量最好。肉蓯蓉肉質莖抽苔長出地面,花後莖空,柴性大,影響藥材品質不宜做藥。

  6.2 採收工具

  鐵鍬,坎土曼,小鏟,不鏽鋼小刀。

  6.3 採收方法

  在接種區外側0.5米處距寄主植物基杆部1米處向接種區剖挖。先用坎土曼挖上層土和鐵鍬深挖挖一個寬0.3m,深0.7m的坑,再用小鏟逐步向接種區緩挖。等挖到肉蓯蓉肉質莖時,用手輕剖,先找到寄生點即蘆頭處,此時把接種點上方以及四周不包括下方方圓直徑0.5m的土取走。在去土的過程中可及時採收符合規格的肉蓯蓉。在採收時要固定好蘆頭,如果在輕微晃動可脫離蘆頭的,可用手採;與蘆頭相連較為牢固要用不鏽鋼小刀在連線處割取,但要避免傷上蘆頭和寄主根,採大留小,在保護好寄生點的前提下把肉蓯蓉採挖出來,為增加肉蓯蓉產量,採收時可在寄生部位以上5㎝—8㎝處留部分可萌發新枝的肉蓯蓉。肉蓯蓉採挖後,採挖地塊立即回填土。採挖應選擇人工採挖,同時要求分段分期採挖。

  7、肉蓯蓉晾晒

  7.1 整枝晒乾

  先將頂頭已變黑的肉蓯蓉用開水湯頭,或除變色頭,然後將鮮肉蓯蓉直接擺放在清潔的水泥地面上或其它非金屬器具上在陽光下晒乾,每天翻動2—3次,防止黴變,待肉蓯蓉完全乾燥含水率10%以下後,分級包裝,收集存放。

  7.2 切片

  將採挖出的肉蓯蓉清除泥土,清洗乾淨後,用不鏽鋼刀或者切片機切成4—8mm厚的切片,自然晒乾或陰乾或烘乾後含水量在10%以下,篩出土和雜物,即可收集存放。

 

南星種植的方法是什麼
南瓜子種植方法及相關作用
相關知識
肉蓯蓉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豇豆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盆栽草莓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盆栽菜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年桔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南瓜子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南瓜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白參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廣東石斛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露地草莓的種植技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