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四有教師心得體會
廣東四有教師,只有在教中學、學中教,把書本知識與所在時代社會現實結合起來,才能使自己的學識更加紮實,才能成為一名稱職的的教師,分享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9月9日,第3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在北京師範大學與師生座談時做了重要講話,當好老師,要“四有”,體現了中央對教育的重視、對教師的重視、對教書育人的重視。在全國教育系統廣大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作為人民教師中一員,我也在反思,如何才能使自己向習說的四有標準靠近。
一、堅定理想信念,敢於擔當責任
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廣大教師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身體力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及與學生的交往中,以自己的高尚師德和點滴行為潛移默化影響和激勵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
一個人不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心中常存責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現出忠於職守、盡心盡責的精神,自覺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和堅定職業信念,自覺肩負起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
作為老師,我們就應該“學校興亡,我的責任”認識。只有鑑定的理想信念、明確的教育目標,才能高瞻遠矚,才能把隨意的、無效的、煩瑣工作變成目的明確的、有效的育人工作,才能做學生心靈的守護者、智慧的引航者、和生命成長的引領者。
二、堅守道德情操,用心認真工作
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於公於私所持的價值觀。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
提高道德情操,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和人格底線,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做愛崗敬業的模範。
我們身邊許多優秀教師他們都是勝任教學業務的教師,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富有精神,富有感召力的教師,因為今天有太多的人把教學看作一種專業技能層面的工作,而無激情感召力可言,教師做好專業技能層面的工作,用腦即可,但若要充滿工作激情並對學生產生感召性影響,必須用心工作。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美國前教育部部長、著名教育家威廉·貝內特說:“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我們要真正明白“用力去教,流的是汗;用心去教,滴的是血。”
三、練就紮實學識,不斷開拓創新
做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好老師還應該是智慧型的老師,具備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準確把握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更新專業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善於運用新技術提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的專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始終為學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導和最好的教育。
常言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並用來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緊跟時代步伐。讓我們的學生成為:人格健全、品行優秀、習慣良好、身心健康、成績理想一代知識青年。
四、常懷仁愛之心,培育有為新人
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愛護、尊重、寬容學生,做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用欣賞增強學生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自尊,讓所有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成長為有用之才。這是我們常說的:愛在細節,德在無人處。
當懷著浮躁的心去計較每一個得失,到頭來可能什麼都會失去。相反,什麼也都別去想,只要守住自己樸素的教育心,善待每一個日子,呵護每一個學生,歲月總會給我們以豐厚的饋贈。
篇2
通過學習習的講話精神,我認識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只有認清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才能努力使自己成為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老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自覺把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管理工作全過程,嚴肅認真對待自己的職責。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讓學生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於國於民、於公於私所持的價值觀。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執著於教書育人,對所從事職業的忠誠和熱愛。有了為事業奮鬥的志向,才能在老師這個崗位上幹得有滋有味,幹出好成績。
第三,要有紮實學識。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在資訊時代做好老師,自己所知道的必須大大超過要教給學生的範圍,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始終處於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鑽研、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第四,要有仁愛之心。愛心是學生開啟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做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
篇3
於XX老師說:“寬容比懲罰更有收穫。懲罰是教育,寬容也是教育。”試試吧,寬容是成功的祕訣,你會得到孩子的喜歡和愛戴!那麼,是否就是對學生放任自由,不問不管呢?那是不負責任的!“愛自己孩子的人是人,愛別人孩子的人是神。”教師的工作之所以“神聖”,是因為要用一顆母親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對孩子要嚴格,但不要嚴厲”徐特立語。沒有哪一個母親會因孩子有缺點而歧視、打擊、拋棄他,而是千方百計地挽救他。有了母親的胸懷,你就會容下所有的學生,所有的缺點,所有的錯誤,你也總辦法幫助他。
“四有”的基本要求,關鍵在於一個“愛”字。習總說“有愛才有責任。”教師有了對偉大祖國的愛,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愛,就會有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就會一生不懈追求,使自己“學識” 更加“紮實”。
古典名著《學記》中有句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名言。兩千多年前的先哲就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教師,必須能溫前代之長短,知當代之得失,習舊文之語句,發新鮮之見解。若只會照本宣科,原封照賣,抱殘守缺,則不堪為人師。很多教師認為自己是大專或大本畢業,教初中小學,綽綽有餘,一輩子夠了,不必再學習了。其實,我們的這些知識,就是“記問之學”。記問之學,就是死的知識,就不能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有位北大畢業生寫過一篇《北大畢業等於零》的文章,說他發現他學的很多知識別人都會,從網上都能檢索到。不是嗎?教師那點知識,學生就不能從網上查到嗎?
《學記》中說:“能搏喻,然後能為師。”教師只有不斷研究,不斷創新,有自己的見解,教學才能有生命、有活力,才能滿足學生的提問,才能因材施教。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知識越深湛,視野越寬廣,各方面的科學知識越寬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名教師,而是一教育者。”可見,一個好教師,就應精通他所教的那門學科,並瞭解它最新的發展狀況及最近取得的成果。這樣才能高瞻遠矚,教有所成。魯迅先生說過:“學理科的,可以看文學書,學文科的偏看科學書,這樣子,對於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瞭解。”我們教師,更應該要有讀書的熱情,要如飢似渴地讀。只有不斷充實自己知識積累,才能具備駕馭課堂的嫻熟技巧,才能“觸類通達,強力而不反”,我們的課才能讓學生興奮,全神貫注,感到是一種享受。
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愛,教師才能從教一生,學習一生。只有不斷充電,更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真正擔負起培養人才的重任。蘇霍姆林斯基還說:“教師在他大學畢業3—5年以後所擁有的知識,應當比他工作頭一年時多3倍、5倍乃至於10倍。否則,他的學生將蒙受呆讀死記之苦,從而趨於愚鈍。”只把著一本教參,簡單重複內容的教師,是難以讓學生打好基礎的,更不用說培養能力了。“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只有在教中學、學中教,把書本知識與所在時代社會現實結合起來,才能使自己的學識更加紮實,才能成為一名稱職的的教師。
說:“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我覺得這種特質,就是愛,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對學生的大愛。只要心中有愛,你就是“孩子遇到那個好老師”。
觀最美教師心得體會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