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工作會議講話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農委的工作職責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農業和農村工作方針政策情況;負責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中有關重要課題的調查研究;負責綜合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情況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這次全省農業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總結20xx年和“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研究謀劃“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思路,部署20xx年工作。

  昨天,大家列席了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會議傳達了學軍書記、錦斌省長的重要批示,聆聽了國英副書記、衛國副省長的重要講話,4位省領導就築牢五大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是推進我省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貫徹落實。剛才,世其同志傳達了衛國副省長對此次會議的重要批示。衛國副省長對去年全省農業系統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向廣大幹部職工表示親切的問候,這既是對我們的鼓勵,也是對我們的鞭策,提出的今年工作總體要求,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合肥等7個市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從不同側面作了典型發言,也是今年全省著力的方向,會上印發的交流材料,無論書面的還是口頭的,都各具特色、各顯亮點、各展風采,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下面,根據省農委黨組集體研究,我講四點意見。

  一、20xx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十二五”各專案標任務圓滿收官,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20xx年,面對農業發展內外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銳意改革,攻堅克難,務實創新,狠抓落實,農業農村經濟延續並鞏固了穩定發展、持續向好的態勢。全省糧食總產跨越700億斤新臺階,實現“十二連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預計可達11000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9000億元;首批20個試點縣土地確權任務基本完成,農村改革實現新的突破。在巨集觀經濟形勢複雜嚴峻的背景下,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向好,為全省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

  一年來,全省農業系統重點抓了以下9個方面工作。

  一是圍繞農業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系統謀劃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順應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我們提出了以生態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以產業化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也就是把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作為推進我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總抓手,遠謀近施,上下聯動,有序推進。在巨集觀層面上,編制規劃圖,明確思路。促成省政府與農業部簽署了安徽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合作備忘錄。出臺了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實施方案、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實施意見、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推進方案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等檔案。研究起草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了安徽省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示意圖。在中觀層面上,設計路線圖,構建抓手。出臺了開展五大示範行動紮實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的實施方案及相關子方案,組織開展綠色增效、品牌建設、科技推廣、主體培育、改革創新“五大示範行動”,探索符合我省實際的品牌化運營的產品生態圈、聯合體組織的企業生態圈、複合式迴圈的產業生態圈“三位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在微觀層面上,制定施工圖,落實載體。在省直部門中率先出臺了農業財政專案資金“四制”管理辦法,提高專案資金使用效益,防範專案建設廉政風險。

  二是圍繞提高農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著力促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深入開展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示範行動,建成300個綠色增產示範片區、示範村、示範家庭農場和705個糧棉油高產建立示範片,實施優質專用品種、新型肥料、綠色防控藥械等綠色生產技術推廣與服務補助。加快糧食產業轉型升級,從去年秋種開始,會同省糧食局、省農發行組織開展了發展專用品牌糧食試點。啟動畜牧業、漁業、特色農業和休閒農業綠色增效示範行動,深入實施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水產健康養殖和園藝產品標準園建立,發展休閒農業和一村一品專業村鎮,開展茶葉、水果等特色農產品品種改良、品質改進和品牌建立。預計全年肉蛋奶總產568萬噸、水產品產量230萬噸、蔬菜產量2750萬噸、茶葉產量11.5萬噸。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和流通,著力打造農業產業叢集,年加工產值超過5億元的產業化叢集150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達到15家,居全國第三位。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區66家。成功舉辦第七屆合肥農交會和第十六屆上海農交會。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1112”示範行動,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974家,全年交易額達到176億元,比上年增加近2倍。

  三是圍繞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規範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出臺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引導農戶依法採取土地流轉以及土地入股、託管等多種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全省耕地流轉面積2921.9萬畝,耕地流轉率46.8%。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推進農民合作社規範化建設,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出臺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甲級隊”的意見,打造引領行業發展的“排頭兵”。全省農民合作社萬個、家庭農場3.3萬家、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近900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5900多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93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49家。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出臺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意見,開展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試點。農機和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超過1.8萬個。

  四是圍繞農業風險防範,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動物疫病防控。在質量安全監管方面,在31個縣啟動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立活動。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市縣政府績效考核,健全基層監管、檢測、執法三大體系。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試點和信用體系建設。全省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分別達到96.5%、99.1%和96.1%。在“三品一標”認證方面,認定產地總面積2746萬畝,有效獲證農產品共3679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764個,綠色食品1502個,有機農產品384個,農產品地理標誌29個。在動物疫病防控方面,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強制免疫、監測、實驗室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落實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措施和補貼政策,全面完成生豬屠宰監管職能劃轉交接。農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全年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物疫病,沒有發生重大農機和漁業生產安全事故。

  五是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切實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廣配方肥6694萬畝,減少不合理施肥21萬噸;實施病蟲害綠色防控4560萬畝次,全年農藥使用量14773噸,減少3.6%。開展種養結合迴圈農業試點,啟動了飼用玉米產業化、規模牧場青貯玉米利用和高產優質苜蓿種植示範,探索稻田綜合種養、豬沼果等技術模式。全省新增種草面積2萬畝,發展稻田綜合種養62萬畝。推廣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模式,促進生態消納或達標排放。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秸稈綜合利用量3943.8萬噸,綜合利用率81.45%,其中秸稈機械化還田3035.4萬噸,佔秸稈總利用量的77%。推進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完善農村沼氣建管機制,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建立12個農業面源汙染監測點,加強巢湖流域農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

  六是圍繞農業體制機制創新,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首批20個試點縣已進入頒證階段,其餘85個試點縣全面啟動。推進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已完成80個村試點任務,量化集體資產7.37億元,9.78萬名社員成為股東。開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試點,建成各級農村產權交易機構171個,交易額突破15億元。開展農業補貼政策改革,配合財政部門,選擇6個試點縣,合併種糧直補、農作物良種補貼、80%農資綜合直補三項補貼資金,設立“農業支援保護補貼”,用於支援保護耕地地力;調整部分農業補貼資金,支援建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和專用品牌糧食綠色生產。全國首家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掛牌運營。

  七是圍繞建設新型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切實加強教育培訓。舉辦了7期“三農講堂”,邀請知名專家,先後以生態農業、品牌農業、智慧農業、世界農業、資本農業等為主題授課,並通過視訊向全省農業系統同步轉播,拓展了幹部職工視野,取得良好效果。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組織50家龍頭企業負責人蔘加北大EMBA現代農業研修班。舉辦5期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專題培訓班,培訓1340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按照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工作要求,全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2506人。會同團省委、安農大、荃銀高科種業聯動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成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組織實施農業部小崗培訓基地和皖北三市七縣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全年共舉辦87期、培訓4805人。

  八是圍繞主攻關鍵環節機械化,深入實施農機化推進工程。針對秸稈粉碎還田、水稻育插秧、油菜機收、深鬆整地等關鍵環節,創新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動補貼政策向大馬力拖拉機、土壤深鬆機、秸稈還田機、水稻育插秧機械、旋耕施肥鎮壓一體化播種機、穀物烘乾機等生產急需的農機具傾斜。全年共補貼農機具10.9萬臺,農機總動力達到6580萬千瓦,增長3.4%。大力推廣薄弱環節農機化技術,建成水稻標準化育秧工廠1269座,新增近500座,帶動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達到42.8%。玉米和油菜機收率達到75.1%、39.8%,分別提高8.1個、10.5個百分點。開展茶葉全程機械化和山區特色農產品機械化示範。實施農機深鬆整地作業補助試點,建立全省統一的農機作業質量監管平臺系統,安裝資訊化監測裝置3487臺,實現對農機深鬆整地作業過程、作業面積、作業質量的遠端監測和實時統計,走在全國前列。全年完成農機深鬆整地作業面積781萬畝。

  九是圍繞夯實農業發展基礎,著力提升農業物質技術水平。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出臺生態高標準農田投資建設管護指導意見以及建設規範。堅持規劃引領和改革創新,加強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全省建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13個,認定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97個。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成立省農業政產學研推協作聯盟,強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推廣了一批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成果。深化種業體制改革,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達到9家。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25個,良種覆蓋率98%。啟動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936行動,新增2個國家級核心育種場和1個新發現資源皖東牛,認定首批28家省級保種場區、庫。組織廣大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技服務,全年參與包村聯戶服務的農技人員1.4萬人,農戶滿意度94.7%。加強農業資訊化建設。突出抓好農業物聯網試驗示範,建設省級農業物聯網示範縣29個、示範點103個,應用物聯網技術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23家;有序推進資訊進村入戶試點,我省被列入第二批全國試點省。

  此外,農業依法行政、農業對外合作交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開發、扶貧幫扶等工作均取得積極成效。我省農機購置補貼、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和農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落實等四項工作,獲農業部延伸績效管理考核優秀等次,受到通報表揚。

  1月13日,安徽日報專版刊登了20xx年安徽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十件大事,也是對一年來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總結和肯定。

  回顧“十二五”,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

  一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邁上新臺階。5年來,我們始終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首要任務。深入推進糧食生產“三大行動”,紮實開展高產建立和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實施畜牧業升級計劃、水產跨越工程和蔬菜產業提升行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與2010年相比,糧食、肉蛋奶、水產品產量分別淨增91.5億斤、52萬噸和36.7萬噸。尤其是糧食總產連續4年穩定在650億斤以上,20xx年達到707.6億斤。果蔬茶等特色農產品產量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二是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取得新成效。5年來,我們始終把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任務。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實施農業產業化“671”轉型倍增計劃,促進了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發展。全省耕地流轉面積由637.8萬畝提高到2921.9萬畝,農民合作社由近1.5萬個發展到6.3萬個,家庭農場和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從無到有,快速發展。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增加2721家。

  三是農業科技支撐能力達到新水平。5年來,我們始終把科技作為農業發展的根本支撐。出臺了深化種業體制機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一大批“皖字號”種企快速成長。農業物聯網和農產品電子商務迅速發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提高到60%,高於全國近4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由60.8%提高到71.6%,高於全國8.6個百分點。

  四是農村改革邁出新步伐。5年來,我們始終把深化改革作為發展的根本動力。精心組織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等改革。在全國率先完成基層農技推廣管理體制改革任務。現代農業示範區和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成效明顯,農業補貼政策和農村金融改革有序推進。

  五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取得新突破。5年來,我們始終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扭轉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285.1元增長到約11000元,年均增長約15.8%。增幅連年高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增幅。

  可以說,“十二五”是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亮麗成績,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壓艙石”、“穩定器”的重要作用,為“十三五”順利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這得益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堅強領導,得益於各地區各部門全力支援、合力推進,得益於各級農業部門奮力拼搏、真抓實幹,得益於廣大農技人員和農民群眾無私奉獻、辛勤勞動。在此,我代表省農委,向全省農業系統的廣大幹部職工、科技工作者和農民朋友致以親切問候!向關心支援“三農”工作的各部門、各單位表示衷心感謝!

  二、深入分析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準確把握農業發展新常態,系統謀劃“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思路與重點舉措

  一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三農”工作重大決策部署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在對“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強調,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三五”時期,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在批示中指出,“十三五”時期,要落實發展新理念,破解發展新難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汪洋副在講話中要求,要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韓長賦部長提出了以“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為工作主線的要求。

  省委“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了深入實施《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推動傳統農業大省向現代生態農業強省跨越。省委省政府即將出臺的一號檔案,將對“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總體要求、目標任務、政策舉措作出系統部署。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學軍書記、錦斌省長作了重要批示,國英副書記、衛國副省長作了重要講話,對“十三五”時期的“三農”工作都提出了明確要求。

  農業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深學細悟、融會貫通,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創新性地抓好落實。

  二準確把握新常態下我省農業發展形勢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農業發展也是如此。

  第一,在速度變化上,農業的發展目標要由注重數量向質量數量效益並重轉變。

  當前糧食市場供求發生變化,玉米過剩,糧價下跌,種糧效益下降。受巨集觀經濟下行影響,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幅下降。整個農產品有效供給還不能適應消費升級變化的需求。我們要擺脫“速度情結”,培養“質量情懷”,避免“換擋焦慮”,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從過去一味追求數量增長,轉向更加註重質量效益。

  第二,在結構優化上,農業的供需平衡要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轉變。

  目前,我省農業存在諸多結構性矛盾:種植業結構不優,種養業結合不緊,一二三產業融合不夠,區域結構不合理,迫切需要調整優化農業結構。重點要緊盯市場需求這個“導航燈”,找準資源稟賦這個“定位器”,更加註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科學確定生產優先序,不斷優化品種品質結構、種養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農業迴圈經濟結構,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第三,在動力轉換上,農業的發展動力要由依靠資源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傳統的拼資源拼消耗的農業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農民素質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必須要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管理創新上來。積極挖掘和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向農業經營方式創新要動力,向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要動力,向農業科技創新要動力。

  總的來說,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帶來風險挑戰的同時,糧食連年豐產為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提供較強韌性和較大回旋餘地的基本特徵沒有改變,深化農村改革所帶來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改變,更多的是為我省農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戰略機遇。

  三精心謀劃“十三五”農業農村發展主要目標和重大舉措

  圍繞“總目標”,就是打造現代生態農業強省。

  扭住“主引擎”,就是大力開展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

  緊盯“總抓手”,就是加快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

  落實“五個堅持”。一是堅持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提升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的薄弱環節,加快農業水利化、機械化、資訊化,大力開展生態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農業機械化提升行動,組織實施“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計劃。二是堅持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要積極打造農產品生產基地,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的生產。主攻農產品加工業,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加快糧食加工轉化。積極創新農業營銷服務方式,提升價值鏈、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品牌導向、迴圈利用和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三是堅持農業綠色轉型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要大力開展糧食、畜牧、漁業、特色農業和休閒農業綠色模式攻關行動,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四是堅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要積極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領帶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同發展。規範有序推進土地流轉,積極推進土地入股、託管,強化社會化服務,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五是堅持深化農村改革,加快釋放農業農村發展活力。通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土地、資本、技術等各類要素有效配置,建立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三、以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為總抓手,紮實做好20xx年工作,努力實現“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良好開局

  今年全省農業工作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突破口,著力實施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大力開展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範建立,組織實施綠色增效、品牌建設、科技推廣、主體培育、改革創新“五大示範行動”,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全省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主要目標是實現“兩穩、兩高”,即穩步提升糧食產能,穩定小麥、水稻生產;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GDP增速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20xx年,我們對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一系列謀劃,主要是搞頂層設計,重點解決政策落實“最先一公里”的問題。這次會議印發了27個重要檔案,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消化。20xx年,這些政策要在基層落地,重點是解決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今年,在徵求委屬有關單位負責人和市縣基層代表意見基礎上,我們將著力推動10項工作落地生根,這10項工作體現了重點性、連貫性、協同性的統一。

  1.以現代農業示範區轉型升級為切入點,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範建立落地生根

  按照部省共建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的要求,省政府辦公廳已經印發了推進實施方案,省農業產業化指導委員會也印發了試點示範評價指標體系、示範市縣遴選及管理辦法。現在,基本上每個縣市、農業大區都有現代農業示範區,我們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品牌引領、迴圈利用和三產融合,探索構建產品生態圈、企業生態圈、產業生態圈,把所有的現代農業示範區逐步打造升級為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範區。下一步,一是做好建立申報。今年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農業部的要求,將選擇部分市縣開展整建制推進,示範市要圍繞區域聯動發展,制定一個總體規劃、突出一個主攻方向、出臺一套支撐政策、打造一批產業叢集、總結一套推廣模式。示範縣要圍繞區域大迴圈,制定一個發展規劃、突出一個主導產業、確定一個專家團隊、建立一個指標體系、探索一個發展模式。核心指標要可衡量、可評價、可採集。二是注重對口指導。對主導產業的重點縣,成立專家指導組,開展技術指導、諮詢和服務。省級將建立專家庫,分產業遴選首席專家。省農委將明確30個委屬單位,對口指導30個示範市縣。三是集中財力投放。農業專案資金安排都要向示範市、示範縣和示範主體傾斜。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省發改委牽頭會同我們要出臺一個實施意見,這裡面有很多政策含金量,特別是一二三產業有專項資金。大家回去後要和發改部門保持聯絡,爭取專案。四是加強宣傳引導。省農委已印發宣傳材料,對推進方案出臺的背景、主要內容、總體要求、建設模式、推進路徑以及示範建立如何開展、建設如何科學評價、遴選及管理等進行解讀。還將編制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案例,製作錄影片。市縣農業部門也要充分利用各種紙質和網路等媒體,加強宣傳引導,形成上下聯動、各方參與、全省共建的良好氛圍。五是強化示範帶動。初步考慮,圍繞主導產業發展,按照不同的建設模式,分類召開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現場會。六是實行動態管理。我們將及時跟蹤推進情況和實施效果,對年度評價情況進行通報。

  各市縣要把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立工作,作為我省現代農業發展的頭等大事,及時總結推廣實踐中的好做法、好經驗,探索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2.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為切入點,推動綠色增效示範行動落地生根

  打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三場攻堅戰,對農業部門來說,重點就是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認真落實糧食、畜牧、漁業、茶產業、蔬菜、水果、一村一品、休閒農業等系列綠色增效攻關實施方案。在糧經飼統籌方面,去庫存攻堅戰,對農業部門來說,就是要貫徹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穩定提升糧食產能。農業補短板的重要方面就是補基礎設施的短板,要集中建設一批高標準口糧田,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重點打造淮北平原優質小麥“大糧倉”和沿江江淮綠色安全優質水稻生產基地。要示範推廣一批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綠色環保技術,深入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這也是降成本的重要途徑。要開展專用品牌糧食試點。要推行“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高效集約耕作模式,推廣“水稻+番茄馬鈴薯”等連作試點,擴大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適度減少籽粒玉米種植面積,建立苜蓿生產示範基地。推廣冬閒田種草和草田輪作。在農牧漁結合方面,積極推進種養結合。在穩定生豬、家禽生產基礎上,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按照農牧結合、以養定種的原則,建設奶牛、肉牛飼用牧草專業基地,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實現就近就地生態消納。推廣稻鴨共育、稻魚共生等種養模式,實現畝收千斤糧、畝增千元錢。在種養加一體方面,核心是發展農產品加工,特別是要積極發展糧食深加工,既是農產品加工的短板,也是去庫存的重點。當前重點是培育糧油、畜牧等行業的龍頭企業“甲級隊”和產業化聯合體,通過品牌引領,上連生產、下連流通,使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無縫對接,帶動種植業、養殖業發展,提升價值鏈、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在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重點是大力開發農業多功能性,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建立一批國家級、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示範點。

  3.以“綠色皖農”培育計劃為切入點,推動品牌建設示範行動落地生根

  品牌是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標誌,農業補短板的重要方面就是發展市場緊俏農產品,也就是要發展品牌農產品。要充分發揮我省產品資源和生態環境資源優勢,切實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推進產品向品牌轉變、品牌向知名品牌轉變。一是著力打造“綠色皖農”品牌。要以區域公共品牌為統領,以行業品牌為支柱,以產品品牌為基礎,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甲級隊”和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培育和建立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知名皖字號農業品牌。要強化農業品牌的營銷策劃和宣傳推介,探索分行業建立“綠色皖農”品牌目錄制度。力爭20xx年,全省新增農產品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名牌產品100個以上。二是加快發展農業“三品一標”。“三品一標”是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產品質量好、品牌信譽高、市場效益佳。今年省裡將拿出3000萬,專門用於發展“三品一標”。加快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整合“三品一標”管理職能,嚴格生產管理,嚴格產品認證,嚴格證後監管,切實維護“三品一標”品牌公信力。力爭20xx年認證農業“三品一標”產品500個以上,認證覆蓋率達到35%。三是牢牢守住質量安全底線。打通質量監管最後“一公里”,加強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能力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農委最基本的職責,今年省財政打算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列為民生工程,省裡將拿出7000萬元,新建800個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室、400個畜產品重點鄉鎮瘦肉精快速檢測裝置和200個水產品重點鄉鎮孔雀石綠、氯黴素等快速檢測裝置,實現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全覆蓋。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立,以品牌農產品為重點,建立健全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實施農產品“身份證”計劃,建立健全“黑名單”制度,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切實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

  4.以打通農技服務“最後一公里”為切入點,推動科技推廣示範行動落地生根

  發揮省級政產學研推協作聯盟的作用。省裡已經搭建了政產學研推協作聯盟這個平臺,省農委是牽頭部門,我們要充分發揮這個平臺的作用,整合專案資源、科研資源、培訓資源等,更好地服務於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最近,省農委按照產品類別和產業鏈條“雙軌並行”思路,將原有的16個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調整優化,新增農業資訊化、農機裝備、農業生態環保及質量安全等3個體系,同步優化了專業團隊。各產業技術體系要圍繞發展需求,組織良種繁育等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究、整合和示範,提升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各市縣農業部門要依託協作聯盟的平臺,藉助產業技術體系,加快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加強基層公益性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去年,省農委組織了專題調研,發現當前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人員老化、職稱晉升難、待遇低,人才流失嚴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經管理隊伍薄弱等問題十分突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起草今年省委一號檔案時,我們建議出臺“加強基層農業公益性綜合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初步想法:一是解決農業服務機構設定問題。傾向於以鄉鎮為單位設立農技、經管、畜牧、水產、農機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站,作為主流模式。當然,各地情況不完全一樣,縣級農業部門可結合本地實際,提出鄉鎮一級農業服務機構設定辦法建議。二是解決農業服務方式創新問題。開展農技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融合試點,以派駐人員、掛職服務、合署辦公、共建載體、購買服務等途徑,重點在技術物化服務、品牌經營與質量安全服務、產權交易服務、融資保險服務等方面推進融合。三是解決農技人員激勵機制問題。市縣農業部門要重點解決基層農技人員職稱評定問題,向鄉鎮一線增加比例。縣級農業部門要建立健全農技人員的進出和考核激勵機制。省、市、縣三級都要向財政部門反映,爭取解決專案工作經費問題。

  5.以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為切入點,推動主體培育示範行動落地生根

  目前,以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為引領的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骨幹力量。最近,我們準備就示範產業化聯合體評選、龍頭企業“甲級隊”評選、省級龍頭企業動態調整等工作一攬子下文部署。當前,要進一步明確各類經營主體的發展重點,精準施策。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重在“聯結”。要強化聯合體內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間的產業聯結、要素聯結、利益聯結,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在這裡強調一下,要著力促進農民增收,開闢新的增長點。今年我委將會同省直有關部門研究出臺完善農民收入增長支援政策體系的實施意, 見。今年將啟動省級示範聯合體評選這項工作,擇優扶持一批省級示範聯合體,省級農業專案資金重點向符合條件的示範聯合體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特別是能帶動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各級農業部門要為聯合體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積極搭建人才支援平臺、主體培訓平臺和融資服務平臺,促進聯合體建設上規模、上水平。產業化龍頭企業重在“強體”。我們已出臺了培育龍頭企業“甲級隊”的意見,將按照行業和類別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甲級隊評選。重點就是要將那些市場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帶動農民增收能力強,在全省具有規模比較優勢的產業化叢集中的核心企業選出來。省裡專門設立省級以上龍頭企業融資風險資金,對龍頭企業“甲級隊”融資提供擔保支援。家庭農場重在“增量”。大力發展規模適度的農戶家庭農場,鼓勵發展種養結合的生態家庭農場。支援返鄉農民工、大中專學生和退役軍人創辦家庭農場。積極培育示範家庭農場,分級建立示範家庭農場名錄庫。農民合作社重在“規範”。加強農民合作社規範化建設,強化示範社執行監測,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深入推進示範社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重在“擴面”。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111”示範建立,選擇確定10個縣市、區、100個鄉鎮、1000個服務主體,圍繞不同產業,開展示範建立,通過周到便捷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將廣大家庭經營農戶引入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軌道,這也是降成本的重要方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重在“提升”。重點培訓那些長期從事農業生產、有一定產業規模、文化素質較高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幹,促進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兩新”融合。省級財政將加大投入,將電子商務培訓等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納入民生工程。借鑑四川成都的經驗,開展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試點。20xx年,全省各類聯合體要達到1000個,省級示範聯合體100個;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要分別達到6.7萬個和 4.6萬個,新增省級示範社131個、示範家庭農場300個。

  6.以啟用農村要素活力為切入點,推動改革創新示範行動落地生根

  要通過改革創新示範行動的深入實施,推動農村各類要素有效配置,激發農業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春節前後,各地要集中精力推進確權試點,加強工作排程,確保20xx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試點任務。試點地區要組織“回頭看”,做好迎接國家和省級驗收的準備工作。推進確權登記頒證資訊管理平臺的建設。加強確權成果後續利用。通過引導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這也是降成本的重要方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今年,各市要認真選點、精心組織,確保3-5個村試點任務完成。爭取年內啟動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整縣推進試點。通過“資源變股份、資產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獲得更多的集體資產收益。要繼續抓好天長市國家級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工作。加快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支援合肥等地的產權交易市場採取政企合作、區域共建等方式,提升輻射服務能力。啟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百村示範、千村達線”行動計劃。三是穩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重點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建設。積極推進農業補貼“三合一”改革試點,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各級農業部門要配合財政部門,推進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健康有效執行。逐步擴大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試點範圍。引導政策性擔保機構降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擔保門檻,降低擔保費率。加大農業企業直接融資力度,分類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省區域性股權市場壯大農業板。穩步推進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試點,確保與安慶市共同推進的24家農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試點規範有序,確保不出問題。落實主要農作物保險覆蓋直接物化成本政策,配合財政部門落實政策性保險提標擴面這項民生工程。各地要因地制宜開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漁業保險、設施農業保險和育肥豬保險。穩步開展“保險+信貸”等試點。配合金融部門利用好土地確權的成果,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通過這些金融服務創新,切實解決新型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7.以農產品電子商務為切入點,推動“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落地生根

  爭取省政府層面出臺“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計劃。下一步,要加快推進大田物聯網試驗升級,更加準確、便捷地為生產服務。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物聯網技術應用試點,加快推進設施園藝、畜禽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等領域物聯網示範應用。開展農業物聯網示範縣和示範基地評選。要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示範行動,開展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和示範縣的評選,重點培育郵樂農品等本土綜合電商平臺。各地要積極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電子商務,推廣線上營銷和線下體驗一體化經營模式,力爭全年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200億元以上。要加快推進資訊進村入戶試點。以列入全國試點省為契機,落實好農業部試點任務,支援試點縣市、區加大與電信、郵政、金融、保險等部門的聯合,依託村委會、社群服務中心、村郵站、農民合作社等服務平臺,建設村級資訊服務站益農資訊服務社,為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綜合資訊服務。啟動省級農業大資料中心建設,推進現有農業資訊服務資源的整合利用,逐步構建1個平臺、3箇中心、11個系統組成的現代農業資訊支撐體系,充分發揮大資料的預測功能,使其成為指導決策、引導生產的重要依據。

  8.以農機農藝農信融合為切入點,推動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落地生根

  “十二五”農業機械化推進工程順利完成,“十三五”我們將啟動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今年重點抓好五件事。一是加強農機裝備建設。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今年第一批中央財政資金13.7億元已撥付市縣,重點是發展大中型、高效能、多功能複式作業機具,繼續對秸稈粉碎還田機、水稻育插秧機械和玉米收穫機械實行敞開補貼,增強政策實施的針對性和精準性。省農委將和蕪湖市政府合作,共同建設蕪湖現代農業機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將集聚區打造成具有研發、核心零部件配置、整車製造、農機服務、網際網路+農機等多維度的現代化產業集聚區。二是大力推進機械化作業。要結合實際,大力推進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收儲全程機械化,繼續推廣深鬆整地、小麥精量播種、水稻育插秧、玉米標準化機播和聯合收穫、秸稈還田、糧食烘乾等關鍵環節機械和技術。以茶葉、板栗、山核桃為重點,推廣山區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加工技術。三是抓好農機深鬆整地作業試點省建設。“十三五”農業部安排我省每年650萬畝作業任務,各地要根據適宜作業面積,按照3-4年輪作一次的要求,合理做好佈局規劃。四是大力培育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積極發展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和農機中介組織。特別要加大對農機合作社的政策扶持,農機購置補貼繼續向農機合作社傾斜,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各類農機作業補助、農機政策性保險等優先安排農機合作社試點。今年繼續開展農機合作社示範建立,建立60個部級和100個省級農機示範社。五是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繼續推進“平安農機”建立活動,加強對新購置農機登記入戶,配合交警部門加強對存量的變型拖拉機管理。農業安全有幾個方面,在這裡重申下,第一是安全生產,主要涉及到農機和漁船,第二涉及到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第三涉及到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第四是農業生態安全,第五是糧食安全。今年力爭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670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73%以上。

  9.以農業開放合作平臺為切入點,推動農業“引進來、走出去”落地生根

  農業“引進來”,重在招商引資。我省不少地方現代農業沒有發展起來,主要是缺乏有競爭力的大型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在皖北人口大市,如果引入大型乳業企業,既能滿足當地消費者喝生鮮奶的需求,又可促進當地畜牧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增收。在方向上,要瞄準國內外農業主導產業有實力、有帶動力的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招大招優招強,重點引進一批發展前景好、產業集聚度高、牽引帶動能力強的大專案。在方式上,要通過合肥農交會、上海農交會等平臺,尋求與國內、國際知名農業企業在資本、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支援與以色列開展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合作。在優化環境上,樹立親商、重商、富商理念,在專案用地、融資、審批等方面做好協調服務,讓企業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好。

  農業“走出去”,省級已經成立了農業對外合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我們還將制定農業對外合作規劃和實施方案。支援農墾集團等企業做大做強對外合作開發聯盟,鼓勵各地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參與聯盟建設,抱團“走出去”。鼓勵安徽豐原集團、燕之坊等企業,採取獨資、合資等形式,利用當地資源在國外投資建廠,輸出優勢產能。加強農產品出口,建立一批標準化、區域化的優質農產品出口基地。今年力爭全省農產品出口額達13億美元。

  10.以整合專案資金為切入點,推動“四制”管理辦法落地生根

  專案是推動工作的重要載體和抓手,按照經濟工作專案化、專案工作責任化的要求,以專案建設推動政策措施落地。

  謀劃建設重大專案。結合“十三五”規劃,利用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招商引資、金融融資等,謀劃一批“打基礎、利當前、管長遠”的重大農業專案,建立專案庫。省里正在組織實施的農業現代化推進工程,今年投資近百億元,各市要做好對接和落實工作。推進財政專案資金整合。一方面,要主動協調配合國土、財政、發改、水利等部門,整合資金,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是口糧田建設。這一塊資金大約50~60億。另一方面,要整合現代農業發展資金,以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產業化示範區為平臺,集中實施“五大示範行動”。這一塊資金在50億左右。加強農業財政專案資金管理。省農委已出臺了農業專案資金“四制”管理辦法和專案實施指南,市縣農業部門要按照規定和程式操作。在資金投向上,要以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為方向,圍繞“五大示範行動”,來確定專案實施內容、主體、地點。除有明確規定外,省級農業財政專案補助市縣資金, 屬於普惠類的,採用“因素分配法”將資金切塊下達到市或縣市、區。省級農業財政專案資金使用結束後,採取全面考評和分類隨機抽查的方式,委託會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開展績效考評。績效評價結果與下一年度專案安排、資金分配掛鉤。對重大專案或社會普遍關注的農業財政專案實行審計監督,做到審計監督常態化。

  這10項重點工作,我們將以此為基礎,制定20xx年省農委一號檔案,並把任務逐項分解到省農委相關處室,市縣農業部門要抓好落實。

  四、順應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新形勢,踐行“三嚴三實”新要求,不斷提高全省農業系統服務“三農”水平

  近期,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就當好“三嚴三實”表率,提出了“四個自覺”的要求。強調要自覺把“三嚴三實”要求體現到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上,體現到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體現到對分管方面的管理上,體現到嚴格要求自己上。全省農業系統各級黨員幹部,要把學習貫徹“四個自覺”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認真領會精神實質,努力踐行“三嚴三實”。

  去年以來,根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委先後開展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專項巡視問題整改和機關效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基層的同志們反映,農委的精神面貌有了明顯改觀,農委的行政行為更加科學規範,農委的對外形象有了較大提升。今後,我們要大力弘揚自強創業、持續創新、爭先創優的農委“三創”精神,堅持不懈地加強農業系統自身建設和作風建設,確保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各項部署落到實處。

  一敢於擔當,大興自強創業之風

  去年8月28日,在全省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視訊會上,我提出了農業系統幹部要加強“三個五”素養

  修煉,也就是樹立“五觀”一體心態、增強“五幹”一體意識、爭當“五型”一體幹部,推動幹部隊伍實現兩個轉變:由注重技術推廣服務向技術推廣服務和質量安全監管並重轉變,由注重培訓技術型人才向培訓技術和經管並重複合型人才轉變,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素質。

  要提高學習謀劃能力。當前,農業農村發展形勢日新月異,供給側改革、網際網路+、調轉促等新名詞、新概念紛至沓來、目不暇接,稍微放鬆學習,就會陷入“本領恐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緊跟時代節奏、緊跟資訊社會,進一步加強經濟社會、政策法規、現代農業等知識學習,不斷提高履職盡責、服務農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衛國副省長明確要求,農委系統幹部要強化培訓和崗位練兵。今年我們將繼續舉辦“三農”大講堂,與省委組織部聯合培訓市縣黨委政府的分管領導。同時,還要加強調研謀劃,把握上情、瞭解下情,把當地“三農”工作謀透謀細、深化實化,當好地方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當前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深入研究,弄清基本概念、瞭解提出背景、剖析存在問題,拿出推進舉措。

  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農業部門的黨員幹部,要進一步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做到法律底線不可觸,權力“紅線”不可越,按規定、按程式辦事;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履職盡責,敢抓善管;堅持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做到公開透明。要圍繞形成完備的農業法律法規體系、高效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有效的法治宣傳教育機制和健全的依法行政工作機制等方面,切實加強農業法治建設,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投入品等的監管,實現依法治農、依法興農、執法護農。

  要提高拒腐防變能力。要學深悟透《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把守紀律講規矩作為座右銘,樹立規矩意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強化反腐倡廉教育,完善權力執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健全選人用人機制,從嚴管理幹部,促進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各級農業部門黨組黨委要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黨組書記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當好廉潔從政的表率,管好班子、帶好隊伍;駐農業部門紀檢監察機構要擔負起監督責任,聚焦主業,加強對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監督;要壓實領導幹部“一崗雙責”,形成全省農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的長效機制。

  二與時俱進,大興持續創新之風

  創新發展理念。落實中央五大發展理念,具體到現代農業發展上,就是要樹立創新強農、協調惠農、綠色興農、開放助農、共享富農理念。各地要破除過時的思維定勢、路徑依賴和工作慣性,實現思想觀念上的新引領。去年我們在宿州經管會上提出的要拓寬五個視野立足市場化導向、持有全球化眼光、強化綠色化觀念、養成網路化意識、重視資本化運作,挖掘五個內涵以叢集化打造產業鏈、以品牌化打造價值鏈、以組織化打造主體鏈、以資訊化打造創新鏈、以共贏化打造利益鏈,就是對推進安徽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思想觀念引領的新詮釋,體現了五大發展理念的其中之義,與五大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是緊密契合的。

  理順工作職能。當前,隨著經濟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有些農業產業逐漸萎縮,有些比如網際網路+、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迅速壯大。我們工作的重心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有些職能正在弱化,有些職能則需要強化,比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經管理、農村金融等任務越來越重,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為積極應對這種趨勢,省農委正在對部分內設機構進行撤併調整,理順職責分工。各市縣農委也要結合實際,加強本系統機構體系建設,適應新形勢下服務“三農”的要求。

  轉變工作方式。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發現農業農村經濟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總結新經驗、新模式;制定的政策措施,既要堅決貫徹執行上級的部署要求,又要結合實際、力求創新。要適應打造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推動工作重心從管理向服務轉變,應用法治思維、市場辦法、資訊化手段,圍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服務物件的需求,指導生產、落實政策、推進工作。要加強協調配合,“三農”工作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和多部門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愛崗敬業,大興爭先創優之風

  加強政風行風建設。要大力推進農業系統政風行風建設,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落實權力和責任清單,開展行政審批“亮視窗、強服務” 活動,強化優質服務。當前農業系統作風建設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解決懶政怠政問題,解決“為官不為”問題,要杜絕搬搬抄抄“走過場”、慢慢吞吞“走過場”、馬馬虎虎“走過場”、推推諉諉“走過場”的現象,使廣大農業系統黨員幹部做到創新作為、勤於作為、敢於作為、善於作為。要進一步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組織“轉作風、提效能”專項檢查,以良好的工作狀態,提升農業系統的社會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

  加強典型示範引領。大力選樹農業系統幹部群眾身邊可信、可敬、可學的模範人物,如農民滿意的農技員、先進模範人物,適時啟動第二屆“農民滿意農技員”評選,通過先進事蹟報告會、媒體宣傳等形式,弘揚正能量,激發農業系統隊伍活力。

  加強責任落實到位。把抓落實作為提高執行力的根本措施。對內,我委制定了效能建設3個清單,建立了督辦報告、限時辦結等制度,嚴格工作責任追究。對下,繼續對各市農業部門開展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績效評價,務求每項工作抓出成效、落到實處。對綜合評價獲得優秀等次的市級農業部門,省農委將給予表揚,並在安排下一年度專案、資金時予以傾斜。

  同志們,實現今年以及“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使命光榮,任務艱鉅,責任重大。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迎難而上,為把我省建成現代生態農業強省作出新的貢獻!

農業保險工作會議講話
農民工聯席會議講話
相關知識
農委工作會議講話
農委工作會議講話***3***
市委政府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省委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市委工作會議講話材料
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稿
縣農村工作會議講話材料
副縣長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年初黨委工作會議講話
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