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市場行情分析論文
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和各種因素的變化,市場行情狀態的轉移隨機性變化較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國際摩托車市場行情分析
[摘 要] 1993年以來我國摩托車產量已穩居世界第一長達十多年之久,我國摩托車行業進行國際化經營這一趨向已經不可阻擋。本文通過對國際摩托車生產和貿易狀況的分析,得出了我國摩托車行業市場屬於成熟型行業市場,並相應提出我國摩托車行業如何應對國際市場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摩托車 生產 貿易
一、引言
世界摩托車市場的主導力量是中國、日本和義大利。2005年,全球摩托車產量接近3500萬輛,其中中國的產量達1770萬輛,佔據了全球總產量的一半,為世界第一大摩托車生產國,此外,亞洲的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摩托車產量都居於世界前列。就數量而言,亞洲國家的摩托車產量已經超過了世界總產量的80%。從出口市場份額上來看,亞洲國家市場份額超過了世界市場的一半,歐洲國家的市場份額為34%。就出口的金額上看,日本、中國和義大利分列世界摩托車出口的前三位,三國的出口佔世界摩托車出口額的一半以上。
自1993年以來,我國摩托車產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一,但是銷售額卻離世界第一有相當大的距離。
二、世界摩托車生產情況
世界摩托車的主要生產國在亞洲,但是由於亞洲國家自身需求量較大,且技術水平往往達不到西方國家的標準,因此印度、印尼等摩托車生產大國往往是國際摩托車市場上的進口國。由此可見,摩托車生產大國並不一定就是出口大國。總的來說世界摩托車生產有以下幾個特徵。
1.發達國家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大排量和小排量車型,發展中國家則主要集中在中排量車型
按照摩托車的劃分標準,排量大於250cc的摩托車為大排量摩托車,介於50cc至250cc之間的為中排量摩托車,小於50cc的為小排量摩托車。廣大發展中國家生產的摩托車多為排量在50至250cc的中排量車型,其典型代表是中國;而歐美髮達國家所生產的車型主要是50cc以下的小排量車型和250cc以上的大排量車型,其典型代表是義大利其生產的排量小於50cc的小型車佔到世界同類產品20%的份額和日本其生產的排量在500至800cc的大型車佔世界同類產品64%的份額。
2.發達國家摩托車產業較發展中國家成熟
在西方發達國家,摩托車產業的生產集中度十分的高,例如整個日本就只有本田、雅馬哈、鈴木和川崎四家摩托車製造廠商,其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主要來自於外國競爭對手。而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摩托車生產的集中度卻呈現出了下降趨勢,在中國這一趨勢尤為明顯:1996年至2001年前十家的產量之和佔全國總量的比例由66%下降到47%,前20家產量所佔比例從85%下降到65%。由此可以看出發展中國家摩托車生產企業的生存環境在不斷惡化,在中國摩托車製造業的平均利潤率下降到了4%~9%。發達國家的摩托車產業早已整合成形,其運作較為成熟規範,而發展中國家的產業仍然需要重組,其市場競爭仍然依靠相互殺價進行。
3.發達國家的摩托車產品附加值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的摩托車製造史長達百年以上,其品牌、聲譽和質量都往往好於發展中國家,其生產摩托車提供的核心產品已不僅僅是一種代步工具,部分品牌產品甚至已成為權力、身份和名望的象徵,例如美國產哈雷―戴維森摩托和德國產寶馬摩托車。發展中國家的摩托車製造歷史較短,其起步一般靠模仿西方車型開始,例如現在世界產銷量第一的中國摩托車就是從模仿德國寶馬s750開始的。這就會給品牌忠誠者造成一種缺乏信譽的印象。
雖然發展中國家部分產品的質量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整體產品實力上仍然不如西方品牌。此外,發展中國家摩托車生產主要集中在中小排量車型,在大排量車型和特種摩托車等發達國家市場需求量很大的車型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導致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摩托車單價之間的差距,其同樣排量、質量相當車型的單價差距一般為五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4.部分發展中國家企業開始向發達國家市場進軍
雖然發展中國家摩托車產品大多銷往東南亞、中東等地或者就地自產自銷,但是長期以來的價格戰使得銷往這些發展中國家傳統市場的產品利潤處於一個非常低的狀態。反觀發達國家市場雖然進入門檻較高,然而一旦進入就會取得較高而相對穩定的利潤。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相關統計,中國摩托車行業三分之二的利潤都來自歐美市場。
三、摩托車貿易格局特點與前景分析
1.國際摩托車貿易的總體流向
國際摩托車貿易主要的流出區域是亞洲和歐洲,這兩大洲的出口貿易量達到世界摩托車出口總量的80%以上。就進口地域來看,亞洲、歐洲和美洲是世界上主要的摩托車進口市場,非洲市場的規模很小,但是其增長十分迅速。
出口地域可以細分為東亞產區、西歐產區、北美產區和東盟產區等。東亞產區的日本生產中高檔摩托車為主,韓國和臺灣生產中檔車為主,中國生產中低檔車為主。西歐產區的德國以大排量高檔車為主,義大利以小排量車為主。北美的美國以生產太子車、沙灘車以及巡航車等車型為主。東盟產區以低檔車為主。各產區的車型各有特色,其中出口數量最多的是中低檔車,出口利潤最大的是高檔和特種車型。
進口目標市場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東盟市場、中東市場、西歐市場、中東歐市場、北美市場、拉美市場和非洲市場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北美市場、西歐市場、東盟市場和中東市場。這四個市場都已經相當的成熟,每年的進口數量相對穩定,增長速度緩慢有時甚至出現負增長,此外北美、西歐和東盟還是主要的摩托車出口地,其產業內貿易現象比較普遍。拉美市場和非洲市場的摩托車需求量增長速度很快,且摩托車保有量不如上述四個成熟市場,所以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中東歐地區由於氣候原因對摩托的需求量較小,其市場成長空間也因此不被看好。
2.國際摩托車貿易的國別流向分析
世界摩托車出口量居前三位的國家分別是中國、日本和義大利,出口金額居前三位的分別是日本、中國和義大利,進口金額居前三位是美國、德國和法國。
世界摩托車貿易主要在西方發達國家之間進行。摩托車出口前十位的除了中國之外全是OECD組織成員,進口前十位的全是OECD成員。由此可以推斷世界摩托車的主要目標市場是歐美髮達國家市場。
3.國際摩托車價格分析
國際市場摩托車產品的價格差異巨大,2001年中國出口摩托車近300萬輛,同期日本出口數量150萬輛左右,但是,日本的銷售額卻為中國銷售量25億美元的兩倍多,高達60億美元,中日摩托車價格比至少高達1:4。
當前的世界摩托車貿易主要是發達國家間的產業內貿易。發達國家市場上的摩托車產品對於技術、品牌和樣式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價格因素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哈雷、寶馬等品牌的摩托車價格高昂,卻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中國的品牌摩托車,如嘉陵、建設、立帆、宗申、隆鑫等技術雖然已經達到了歐美標準,但其表現在歐美髮達國家市場上卻不如在發展中國家市場上。
發展中國家摩托車企業數量多,勞動力成本低,零部件以及整車的生產規模效應已經形成,所以發展中國家自身市場競爭相當激烈。此外,再加上發達國家產品的競爭,發展中國家企業只有通過不斷的壓低價格來維持競爭優勢。而發達國家企業和產品憑藉著其天然的一些優勢使得其高價格、高利潤的局面得以維持。
失去了高價、高利潤的發達國家市場,再加上發展中國家產品之間競爭激烈,發展中國家摩托車的價格已經降得很低;佔有高階而巨大的市場,競爭得到限制,發達國家摩托車高價得到了維持。而這種情況還會維持很長的一
段時間。
四、中國摩托車貿易在國際上的地位
1.中國摩托車生產情況及特點分析
從1993年起我國摩托車產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但是我國的摩托車國內外市場仍然以低檔車為主,產值位居世界第二。我國的摩托車生產主要以重慶、珠三角和長三角三個生產板塊為主。目前,三大板塊的產量達到了全國產量的70%以上。在貿易方面,重慶板塊的出口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無論是海外市場開發,還是海外市場管理經營都相當的成熟。
2.中國摩托車企業發展情況
中國摩托車企業產量和銷售額排名前幾位的幾乎都是來至三大板塊的企業,2006年上半年銷售量超過40萬輛的企業多達十家。但是大量的中小企業和前店後廠式的家庭作坊型企業確有很多。目前,很多大型的摩企在為自己的未來尋找出路,一部分選擇了多元化經營的道路;一部分選擇了進軍汽車市場的道路;另一部分則力求在本行業內做得最好。還有很多的中小企業卻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目前,很多的城市出臺了限摩、禁摩令。國家也出臺了摩托車出口管制和取消摩托車出口退稅的政策。摩托車企業今後發展的阻力必然越來越大,市場也會慢慢的被逼到農村地區。
3.海外主要市場開拓情況
中國摩托車企業在國內競爭十分激烈,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摩托車大量銷往國外始於1997年,最早的大規模海外市場是越南。2001年後,中國企業在東南亞乃至於世界範圍內的價格戰越來越激烈,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許多企業已經幾乎無利潤可言,在越南市場上,一輛摩托車的利潤已經降為僅50多元人民幣。因此價格競爭不是長久之計。
傳統市場的萎縮迫使中國摩托車尋找新的市場。目前,非洲市場,中東市場和南美市場的增幅都較大。惡性的價格戰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控制。此外,廣大企業還根據積極開拓歐美市場和日本市場,不斷地推行市場營銷本土化策略。當前,僅佔總體海外銷售數量很少的歐美市場卻支撐了我國摩企海外銷售30%的利潤,所以在積極建設和發展已有市場的同時,我國摩托車行業已經向歐美市場擴張。
五、對我國摩托車企業進一步進軍國際市場的對策與建議
1.施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從國家對摩托車行業的政策支援力度來看,國家對於摩托車行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消極作用。現在,已經有100多個城市出臺了限摩措施,為了打破摩托車發展的束縛,摩托車企業要盡力阻止這樣的條款的誕生和施行。
2.瞄準國內農村市場
隨著農民增收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摩托車在廣大農村的銷售量肯定會大增。針對農村開發具有一定農機性質的摩托車必然會大受歡迎。
3.大力鞏固已經進入的國際市場
不斷的引入新型號,新款式的摩托,積極運用各種營銷手段,使得在已有市場的靈活而又強大,競爭力十足。此外,大力推行營銷本土化決策,有效地嚇阻和攻擊潛在對手和現有對手。
4.變純價格競爭為差異化營銷,從而維持海外利潤
5.積極開拓發達國家市場,爭取更多的利潤
參考文獻:
[1]中國汽車工業研究中心摩托車工業研究室:2001年中國摩托車行業發展分析報告3.摩托車技術,2002年6月,第4―7頁
[2]翟秦剛:我國摩托車行業的變革・看摩托車產業的發展趨勢. 摩托車,2005年3月,第13―15頁
[3]楊光遠:對當前我國摩托車市場形勢的分析.摩托車技術,2003年5月,第32―33頁
[4]王學工:關於我國摩托車行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 特區經濟,2006年6月,第336―337頁
[5]楊振恆:亞洲4國汽車摩托車市場及貿易現狀. 摩托車技術,2005年2月,第32―36頁
[6]李子奈:《計量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範文二:淺談人造板市場行情現狀分析及相應對策
摘 要 人造板市場行情不容樂觀,這給人造板企業生產發展造成一定阻礙,進行產業調整,優化管理體系,這是人造板企業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先介紹人造板市場行情現狀及產生的原因,然後就人造板企業生產管理措施與對策進行探究分析,重點強調企業生產管理和技術改造對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重要性。
關鍵詞 人造板 市場行情 低迷 對策
引言:人造板生產可以緩解社會經濟發展對木材的剛性需求,為建設節約型和友好型社會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由於各種客觀原因所致,人造板市場行情長期在低位徘徊,這對人造板企業造成巨大困難,採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走出困境,這是人造板企業面臨的重要現實問題。
一、人造板市場行情現狀分析
人造板市場持續低迷狀況,的確給人造板企業帶來巨大沖擊,特別是近幾年勞動力、原材料成本、土地和資源環境成本持續提升,人造板製造業利潤被成本大幅度上漲因素抵消。一些區域人造板產品供需關係嚴重失衡,導致人造板產能過剩風險凸現,出現產品價格競爭。通過對廣西人造板市場行情現狀調查,從人造板市場行情現狀和人造板市場行情致因兩個方面對當前人造板市場進行分析。
一人造板市場行情現狀
人造板市場持續低迷,售價長期在低位徘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巨集觀經濟形勢影響
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影響仍然存在,國外經濟復甦緩慢,人造板外需依然疲軟,加上人造板產品世界競爭力較弱,相關產品出口受到阻礙。在國內,由於房地產市場不穩定因素加劇,人們對人造板產品需求量受限,內需不足。人造板內外交困,市場行情自然低迷不振,短時間難以有大的作為。
2.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人造板生產企業大量上馬,產能迅速增加,而市場行情始終難以好轉,這勢必要加大人造板產品市場競爭力。如中纖板生產,由於中纖板產能大幅度增加,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呈現飽和狀態,產品大量過剩。據不完全統計,廣西今年新建擴建,通過評審的中纖板、刨花板就有近20條生產線,這些生產線,每一條單線生產規模都在10萬m3以上。要是能按計劃建成投產,其產量可達250萬m3以上。特別是薄板產品以前是暢銷產品,供不應求。但今年以來受到國內陸續投產的薄板生產線的嚴重衝擊,市場表現急劇下滑,從暢銷逆轉為滯銷。市場殘酷競爭,一些中小人造板企業難以維持生計,有被擠垮的危險。
3.高階產品市場下滑更加明顯
人造板產品眾多,高階產品市場行情下滑更為劇烈。如廣西的“高林”產品保持在國內一線品牌地位,定位高階,售價相對較高。但由於市場環境不好,下游企業為壓低成本,紛紛放棄高階人造板,轉而採購價格相對較低的大眾板。高階產品市場被壓縮擠扁,價格走低當然是必然結果,經營高階人造板企業產值利潤受到衝擊。
4.售價長期低位徘徊
人造板三大區域:膠合板、飾面板和中纖板。從市場表現來看,膠合板和中纖板市場行情依舊疲弱,存貨量較大,出貨量繼續下滑,只有飾面板市場有所增長,但增加幅度不大。目前珠三角地區,膠合板規格為1220mm×2440mm×9釐報價只有53-65元/張;飾面板規格為1220mm×2440mm×3mm的楓木飾面板,其報價也只有66-70元/張;中纖板國家需求急劇減少,出口量急降,國內市場行情也比較慘淡,規格為1245mm×2465mm×9釐的進口環保E1級中纖板,其報價是86-95元/張。對生產企業來說,人造板市場低廉價格,已經難言有利潤可取。
二人造板市場行情致因
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嚴重製約人造板行業的發展。目前我國人造板生產進入高成本時代,生產成本的上升必然會侵蝕企業利潤,甚至造成企業虧損停產。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因素推動人造板生產企業成本上升價格走低:
1.木質原料價格持續上漲
2011年全國人造板行業累計產量達2.35億m3;2012年全國人造板行業累計產量達2.86億m3,同比增長19.72%,人造板企業對原材料需求競爭日趨激烈。而我國又是缺林少材國家,林木資源有限,同時國家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控制木材採伐指標。同行企業由於擔心斷料停產,紛紛搶購原材料,木質原材料供求關係緊張,採購半徑不斷擴大,採購價格節節攀升。今年1―9月份,某公司採購木質原料平均價格達到 355元/噸不含稅,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噸增加35元。因此,造成單位成本同比增加 25.5 元/ m3。
2.人工成本上漲
由於物價上漲,社會勞動力資源相對緊張,人工成本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不僅是人造板行業,社會其他行業都是這樣,人工成本增長迅猛。這是社會發展大趨勢,人造板行情自然是無能為力,提高用工成本也是大勢所趨,自然要對企業成本造成巨大沖擊。如某人造板公司聽生產高密度2013年1―9月份單位產品人工成本達到119元/ m3,比上年同期101元/ m3增加了18元/ m3,增長17% 。
3.財務費用畸高
目前大的人造板企業普遍存在資本金不足的問題。主要是產品售價長期在低位徘徊,產品庫存量處於高位,資金回籠慢,無資金流轉,只能向銀行貸款,而貸款利率高達8%,造成賬務費用高。如某人造板公司生產的高密度薄板2013年產量為16.5萬m3,前三個季度產品庫存高達3.8萬m3,按1-9月份平均售價1596元/ m3 計算,共佔用資金6065萬元。存貨量,企業資金週轉放緩,經營效率降低。
4.維修成本年年增加
目前我國人造板企業已飽和,大的公司建廠時間較長,執行年限都已經超過10年,由於裝備水平落後,裝置殘舊,嚴重影響生產的連續、穩定,還造成能耗、原材料單耗、維修成本等畸高。即使是新建企業廠房,但由於市場需求矛盾突出,生產能力受限,大量閒置裝置也需要保養和維護,這對企業也是不小的負擔。 二、應對人造板市場發展走勢的措施與對策
人造板行業市場狀況決定人造板行業即將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如何對人造板行業發展進行科學分析,針對目前市場行情進行合理判斷,採取哪些有效措施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這是每一個人造板企業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一建立科學的分析資料,降低物耗
根據財務資料分析主要物耗實際控制情況,制定各規格中纖板主要單耗控制標準,降低生產單耗。改進生產方式,這是降低成本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特別是技術創新可以大大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這是企業內部挖潛的重要措施。
二強化生產管理,保產量提質量
強化生產管理要從企業生產行為的各個方面抓起,特別是對生產細節的科學管理,可以為企業生產增效。一是加強裝置維護,提高裝置執行率,通過提高產量來攤薄成本;二是加強對生產各環節的物耗、能耗監管,做好節能降耗工作;三是積極進行裝置技改、引進先進適用工藝技術,大力提升生產線技術裝備水平,持續提升和優化生產力,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四是加快協調推進各公司配套產品倉庫建設,改善產品倉儲環境,同時減少倉儲成本。
三加強採購管理,降低採購成本
降低原材料成本,這也是人造板企業應對行業危機的重要舉措。特別要加強採購管理,要對材料進行科學篩選,認真比對,這樣才能做出最實惠的選擇。一是推進林板一體化程序,定向培育工業原料,發揮產業鏈的優勢;二是主動參加林產品電子交易平臺,選擇適宜的物資採購方式,保證採購質量,提高採購效率,降低採購成本;三是加強大宗物資採購工作,降低尿素、甲醛等化工原料採購成本;四是降低配件庫存量,通過實施庫存前移等手段,達到配件庫存佔用資金大幅降低的目標;五是要千方百計保證流動資金,恢復和保持支付信用,降低交易成本。
四強化全面預算管理,降低成本
預算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必備手段,強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這對有效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有重要意義。一是嚴格控制“五公”消費,壓縮非生產性開支;二是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特別是預算外開支實行最嚴格的審批制度;三是全面深入實施ERP系統,提高全面預算的執行力。
五加強隊伍建設,全員投身“提質增效”
一是加強隊伍建設,加強經營班子、管理團隊和技術骨幹隊伍建設,加強敬業精神教育,加強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二是實施全員績效考核制度。實行計件工資與考核工資制度,全員的考核工資與產量、質量相掛鉤,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考核工資還要與效益直接掛鉤;三是完成勞動競賽辦法。勞動競賽直接以產量的提高、質量的提升、成本的下降為依據,更好地發揮勞動競賽在“提質增效”的激勵作用。
結語:人造板市場行情低迷,這對人造板企業帶來嚴重挑戰。企業經營要走出困境,需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全面升級生產管理體系,強化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降低成本消耗,增強產品開發能力,優化企業產業空間佈局。能夠促進人造板企業在激烈競爭環境中迅速佔據制高點,推動企業整體發展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于波.淺談人造板的發展趨勢.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8.
[2]劉守華.21世紀人造板發展趨勢.第三屆全國人造板工業科技發展研討會演講論文專集.2004.
[3]尹航.中國人造板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研究.北京林業大學.2010.
淺談服務市場營銷的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