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保證以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設等思想。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我們黨的宣傳教育的一貫優勢,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加強全社會的生態文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促進生態意識,生態道德和生態法治的培養,帶動生態文明風尚在全社會的形成和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的牢固樹立,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生態文明;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價值意義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發展,我國的環境問題從區域性、區域性性向全國性、整體性演變。環境問題不再是邊緣問題,而是成為制約發展的中心問題和主要障礙。在這種背景下,我國開始尋求經濟增長模式的全面轉變,走節約型發展道路以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現代社會的生態問題,絕大多數是人為的問題。人為的問題,需要人來解決。建設生態文明,不是簡單地從環境治理入手,而是從改變人的行為模式出發,通過改變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的目的。公眾的參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儘管有政府的政策措施和框架,如果沒有公民的參與,這種努力是徒勞無功的,是效率低下的。可以說,提高公眾的現代生態意識,加速從物質社會向生態社會轉變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重大挑戰。

  目前,公眾對於環境科學知識的實際知曉率認知度偏低,原因在於生態意識教育和培養的薄弱,公眾主動參與意識不足。因此,通過行之有效的宣傳和教育,喚起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公眾主動參與的熱情,是時下生態文明建設迫切的現實問題。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我國宣傳和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廣泛的方式,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所不能取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科技革命所帶來的人類生存的新危機,面臨自身領域所發生的新變化,除了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外,也應該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文明教育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代的發展需要,也是當前我國生態文明意識宣傳教育的最佳現實途徑。它將有效地促進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的牢固樹立,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不可或缺的人的基礎。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文明教育的內容

  一生態意識教育。

  生態意識的強弱,直接決定了公眾生態行為的積極與否。進行生態意識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確人是自然界這個系統中的一員,應當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生態意識教育應該包括以下4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憂患意識。在當前,環境、資源、人口等生態問題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生態意識教育最基礎部分就是幫助人們真正瞭解生態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使公眾樹立憂患意識和生態危機意識。要使公眾認識到,如果不堅持科學發展觀而繼續過度的開發利用資源,任憑人口的膨脹和環境的惡化,其後果將威脅我們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生態的憂患意識有助於確立人與自然協調共存的生態觀,激發公眾的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心。其次是主體意識。生態教育的主體意識就是要讓公眾明確,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今天你環保了嗎”應當深入每個人的心裡。每個公民都要爭做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倡導者、熱心宣傳者和忠實踐行者,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以我們的行動和智慧創造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未來。公眾不僅應具有生態的科學知識還應有高尚的生態審美情趣,這不僅能喚起公眾熱愛自然、生態的豐富情感,還可以使生態文明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二生態道德教育。

  建設生態文明要求把道德納入人與自然的關係之中,弘揚生態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態德性”。樹立生態善惡的道德觀,讓人們清楚生態行為中的是與非,榮與恥,才能使生態保護成為公眾的自覺行為。其次是生態良心。使人們自覺遵守生態道德的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和整體利益原則,培養人們的前瞻意識和自省意識,引導科學發展觀在內心的確立和形成。形成監督和評價他人的生態行為的自覺。制止和約束那些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損人利己,禍及後代的破壞生態的不道德行為。使全體公眾的經濟行為和個人生活都規範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共同理想目標之中。自覺踐行生態道德規範的責任感。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需要公眾的積極參與,要求每個公民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樹立生態義務的道德觀,使人們關心自然、社會和他人,自覺負起保護資源和環境的責任,努力使生態道德轉化為自身的自覺實踐,使其成為推動生態道德建設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生態法治教育。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動,也需要相關法律、法規加以約束和引導。近年來,我國生態立法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注重保護生態,維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逐漸上升為重要的立法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生態法治教育,提高人們的生態法律意識,促進有利於保證和促進生態的法律法規的功能發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學法才能懂法,知法才能守法。加強生態法律和法規的普及教育,提高公眾的生態法律意識,使人人懂法、守法、護法。這有利於規範人們生產和生活的生態行為,也有利於打擊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杜絕各種破壞生態的現象。生態文明的事業本質上是公眾的事業。這在生態的法律法規體現為承認和支援公眾的環保方面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等權利。提高公眾的生態維權意識,有助於促進公眾參與生態的立法、執法,從而提高生態立法的質量和執法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文明教育的方法要求

  一貼近。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原則。在生態文明教育中仍然具有極重要的意義。環保沒有局外人,使人們成為具有生態意識的認知,養成生態道德習慣,履行生態法治權利和義務。以培育綠色、健康、向上的生產、生活方式為主要內容,不斷加強和提高公眾支援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生態宣傳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系統性和實效性。從生態保護對經濟發展的促進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的角度加以詮釋。在生態意識上確立經濟發展,生活改善與生態保護的良性迴圈的觀念。生態文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結合公眾日常生活,在宣傳環境問題給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後果的同時,還要宣傳這一生態問題產生的客觀原因,提高人們對生態問題的認知的科學性。同時也要求人們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切實實踐“今天你環保了嗎”的響應。

  二互動。

  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觀念,提高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調動全社會的積極主動參與生態保護的意識和熱情。完善政府引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宣傳格局。有效提高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改變宣傳教育方式,加大大眾傳媒渠道中環保宣教活動的參與比例,讓公眾主動參與生態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公眾掌握生態知識,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明確自己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權力和義務,增加公眾響應生態文明教育的熱情,提高公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統籌。

  統籌是為了協調。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文明教育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多方面的利益和效益關係,建立協調有效的教育機制,著力推進生態保護的宣傳和教育。統籌區域性與整體、當前與長遠利益,營造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全民合作與民主參與的環境。統籌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宣教引導社會、教育公眾、推動環保事業發展的功能,為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統籌生態宣傳教育的各種機制。建立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適應生態宣傳教育發展要求的協調聯動機制,統一規劃、指導、協調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制定績效評估標準和考核辦法,創新獎懲機制。同時統籌各機制的協調運轉,推進生態宣傳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

  >>>下頁帶來更多的

科學發展觀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交通運管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相關知識
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中學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關於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煤礦思想政治工作論文參考
煤礦思想政治工作論文樣本
煤礦思想政治工作論文免費範文
煤礦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關於國土資源部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科研單位思想政治工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