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改編電影的悲劇意蘊探討論文
一次次新的現代主義文學的裂變,全面推動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時期的到來。在美國多元文化文學的舞臺上,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的敘事策略與傳統的敘事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消解了傳統的敘事模式,在敘事手段上追崇毀滅與創造並存;作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成為了美國新興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改編電影的悲劇意蘊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改編電影的悲劇意蘊探討全文如下:
作為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洛麗塔》所具有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文學的範疇,該部作品也成為美國改編次數最多、受到評價最好、經典認可度最高的作品之一。本文意圖通過分析《洛麗塔》的改編電影中最經典的兩個版本,來撩開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中所蘊含的所謂“悲劇意蘊”的神祕面紗。
一、《洛麗塔》的內涵
“我愛她。她可以變色,也可以凋零,無論她變成什麼樣子,我只需要瞥她一眼,我的心立刻就軟成了她房間窗戶上的水滴。”這是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中亨伯特淒涼而婉轉卻又熱烈而直接的內心獨白。他抑制不了自己心中對於洛麗塔的迷戀,他情難自抑,不停地喃喃自語。他痛苦,他懊悔,他自責,他有深深的負罪感,因為他有著被所有正常人所唾棄的心理――戀童癖。是的,在1955年納博科夫的小說出版以前,人們並不知道或者說不想承認這種怪癖的存在,然而它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身邊。人們小心翼翼地將這顆種子隱藏在內心中,等待著有一天它會漸漸休眠,消失不見,或是在某一個瞬間,“嘭”的一聲長成參天大樹。終究結局會向著哪個方向發展,答案或許就隱藏在《洛麗塔》改編的電影中。最為經典的是1962年由斯坦利執導的《洛麗塔》,導演對這種“戀童癖”進行了極度的挖苦和諷刺,這種“一邊倒”的態度使剛剛對這種怪癖有所耳聞並嗤之以鼻的美國人對其大為追捧。但是,影片票房一路高唱凱歌也難掩這部作品中濃濃的悲劇意蘊。而在1996年,這本小說的又一個經典再次出現,導演阿德里安在演員選擇上就下足了功夫,由英國著名電影明星傑瑞米?艾恩斯和從2400個備選演員中脫穎而出的多米尼克?斯萬作為男女主角,還未開機便引起廣泛的關注。
《洛麗塔》的作者是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活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一段時期,是公認的文學巨匠,是一位非常傑出的小說家。納博科夫於1899年4月23日出生於俄國聖彼得堡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其實,說富裕已經不足以形容其家世的顯赫。納博科夫的祖父是俄沙皇時期的兩代元老,任司法大臣一職。生活在這樣一個顯赫而又具有濃濃書香氣息的世家裡,他從小就接受了這種氛圍的薰陶並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納博科夫的祖父意圖在多方面培養他,因此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為他請了許多有很高水準的家庭教師來輔導他。事實證明,祖父的心思沒有白費,納博科夫天資過人,先後學習並熟練掌握了英、法、德三門語言。納博科夫在其父親的影響下,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更是常人所不能及。在他15歲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把自己的作品編纂成書,並出版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詩集。在這之後,他再接再厲,三年後,他人生中的第二本詩集也集結成冊,出版發行。雖然他一生中出版了許多詩集,但是納博科夫並不以詩作聞名於世人。但是從他後來作品的字裡行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詩一般流暢而感人的詞句來看,早年寫詩的經歷使他受益匪淺。
1917年受俄國二月革命的影響,納博科夫一家開始了之後的流亡生涯,最終定居德國。而他也在1922年從劍橋畢業後與家人同住。起初,他也曾試圖工作過一段時間,最終無法忍受工作的單調乏味而辭職回家專職寫作。在1926年,他的小說《馬申卡》成功地發表。在1940年5月,納博科夫一家為了躲避戰亂,在紐約猶太人救濟組織的幫助下,成功地移民到了美國定居。
1941年在美國安頓下來以後,納博科夫在美國自然博物館、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多所機構任職。但是天性使然,最終,納博科夫辭去工作在家專心寫作並於1955年在法國出版了《洛麗塔》。這部作品是納博科夫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是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這部作品的出版,徹底奠定了納博科夫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巨擘的地位。
不可否認,《洛麗塔》是最為體現納博科夫文學功底的作品,是後現代主義文學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小說講述了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中年男子亨伯特受少年時期初戀女孩因病早夭的陰影的影響,不自覺地患上一種精神怪癖――戀童癖。在這種病的推動下,他深深地迷上了房東的女兒――12歲的“小妖精”洛麗塔。洛麗塔對他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他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這種感情越難以啟齒,就使他越瘋狂地想要得到洛麗塔。他小心地遮蓋好自己猥瑣的企圖,成為洛麗塔的繼父,並最終在洛麗塔母親過世後與其發生了一段有違人們心中道德標準的、以悲劇收尾的愛情。
小說出版後便爭議不斷,它所觸及的較為敏感的領域引發了一場純文學論者與人類道德衛道士之間的罵戰。最終,這本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的書曾四次被出版社拒絕發行,但是在納博科夫的努力下,這本書於1955年在巴黎得以出版發行,引起了軒然大波。爾後被大眾漸漸接受,這本書又被美國多家出版社相繼發行。
二、《洛麗塔》中的悲劇元素
雖然從字面上來看,小說《洛麗塔》講的是一個有著些許色情元素的故事,但是從電影來看,導演想展示給我們的並不是這些膚淺的表面資訊,而是更為深刻的主人公的內心獨白,他的痛苦與掙扎,他的選擇與放棄,那種刻魂噬骨的悲哀,深深地影響了銀幕外的觀眾。導演所展現給我們的,更多的是濃濃的情意而不是情色。這些情意不被察覺地滲透在整部電影的細枝末節中,從而更為感人至深。從第一次見面時洛麗塔的美麗脫俗的外表到她身後精心佈置的背景,從第一次見面時洛麗塔身後在陽光中四濺飛射的噴泉水到她腳下生機盎然的草地,每個細節都展現了洛麗塔的童真可愛,每個細節都展現了洛麗塔獨有的魅力,每個細節都展現了這份情意的美好無瑕。
曾有人說,“最大的悲劇不是失敗、分離,而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世人看。”電影《洛麗塔》便是這種大悲劇的一個代表。漫天灑下的明亮的陽光也遮不住這初次相遇中蘊含的濃濃的悲劇色彩,沒有人知道這只是在人群中多一眼,又導致了怎麼樣的心動,又讓亨伯特和洛麗塔走上了怎樣的一條不歸路。
在《洛麗塔》中,處處都飽含著讓人潸然淚下的悲劇情節,這些情節讓影片似乎整個地浸在了悲劇的苦水裡。眾所周知,小說《洛麗塔》也是如此,翻開書,那濃濃的悲劇氣息便撲面而來,讓人猝不及防地淪陷其中。在小說的最後,主人公們相繼以極其悽慘的方式撒手人寰,我們的心情隨著主人公們的命運起起伏伏,最終跌到了悲傷的欲底,悲傷的情緒席捲而來,使得我們無法呼吸。而與此同時,影片所講述的是一段不被世人所接受的不道德的愛戀關係,被所有的正義的衛道士所抵制,所唾棄,這不僅僅導致這部小說被多家出版社拒絕出版,更為這個故事添上了更加悲傷的一筆。即使最終在納博科夫的努力下,這本小說得以在巴黎出版,但是並不代表世人接受了這種不道德、不正當的愛戀關係。這部作品從出版至今仍然爭議不斷,這也是這部作品成為經典名著的原因之一。
在電影的開頭,倒敘了亨伯特追蹤並槍殺了拐走洛麗塔的奎迪,由此,一個到處都充滿了悲劇元素的大戲緩緩拉開了帷幕。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呢?
這首先要從主人公自身的主觀原因說起,
第一,主人公亨伯特的童年非常不幸,通過1997版的電影《洛麗塔》,可以發現主人公在童年懵懵懂懂、半知半解時便與“性”這個詞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他的童年並不是像電影中表面看起來的那麼純潔而美好,反而充滿了悲劇色彩。當然,亨伯特童年的這些經歷也讓他後來的怪癖情出有因。
第二,在電影中,不僅僅是主人公亨伯特,很多的人都對宗教主義有著深深的不信任甚至是站在完全對立的立場。他們在外表上相信真主,對上帝畢恭畢敬,實際上他們在心中對這個宗教有著深深的懷疑,他們不信任一切人,除了他們自己。因此,信仰的缺失也造就了亨伯特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性格。所以,在遇見洛麗塔時,他才能不顧世人的指責和這種行為對道德倫理的違背而不顧一切地想要將一個僅12歲的孩子據為己有,並做出之後的一系列瘋狂的舉動。
第三,主人公亨伯特有著一段不幸的婚姻,他之前的婚姻充滿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味道,而他的妻子,有著一種可以模仿小女孩的天賦,這使亨伯特常常出現幻覺,以為自己與一個小女孩生活在一起,可以說,亨伯特的妻子也是使他的戀童癖愈加顯化的推手之一。也正是這一段匆匆開始而又匆匆結束的婚姻,加速了亨伯特的人生軌跡逐漸偏離了正常的軌道。
第四,是主人公亨伯特自身的性格使然,在電影中,洛麗塔的媽媽也如亨伯特一樣經歷過十分不幸的婚姻,從他們的婚史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們都有著一模一樣的充滿著強烈的悲劇色彩的軟弱性格,這種性格的標誌性表現是對愛的極度渴望和對動盪現實的不安,同時又缺乏安全感,有著很強的幻滅感。這種軟弱也體現在當她得知亨伯特對於女兒的非分之想後,其表現也更為軟弱,只能把自己對亨伯特的不滿寫到寄給洛麗塔的信中。然而,此時,更大的不幸發生了,她在去郵局的路上意外死亡,此時,沒有人能阻止悲劇的發生,人們只能眼睜睜看著亨伯特的大手伸向洛麗塔花蕾一樣的身軀。
其次,從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來看,在出版之初,《洛麗塔》之所以飽受爭議和矚目,並且被多次禁止出版和發售,與社會道德力量對這種猥瑣的癖好的抵制是分不開的。人們不願意甚至是不敢去相信自己生活的這個社會上竟然存在著敢於染指未成年少女的中年猥瑣大叔,當然,人們也不會相信,他們之間存在著所謂的美好的愛情,人們眼中看到的只是低下的道德、猥瑣的內心和低賤的行為。以至於後來,《洛麗塔》得以成功出版,到爭議不斷,到電影的好評如潮,這些都與當時的世風日下密不可分。當時的人們,人心不古,人們倡導及時行樂,去追求肉慾而忽略了精神上的滿足。
大人們營造了不良的社會氛圍,同時他們又很難保證孩子們不受這種氛圍的影響,最終像洛麗塔一樣,他們失去的,也許不僅僅是美好的童年。此時,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正是美國社會風氣十分低下和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時期,美國的經濟也呈現出了一種持續的上升勢頭。兩種因素交融使得美國社會整體有著一種混亂而靡亂的氣質,壯年一代們窮奢極欲,周旋於各種酒會之間;青年一代缺乏上一代的指導和管教而學習上一代的生活方式,將他們無瑕的青春不可避免地塗上了濃濃的悲劇的色彩。而當時的政府對這種現狀一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美國政府稱自己的國家是一個民主的國家,使得美國的民眾對民主有著或多或少錯誤的理解,認為民主便是自由自在、為所欲為,可以破除道德底線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是的,這種所謂的民主,並沒有使美國的社會更加陽光,反而,太多的自由,讓美國的民眾們無所適從,從而造成了這一幕幕悲劇的發生。
三、結語
總之,納博科夫的《洛麗塔》不僅僅是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成就很高的傑作,更是美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它是當時美國整個社會的一個縮影。主人公亨伯特更是當時很多類似的渾渾噩噩、道貌岸然實則內心猥瑣的美國人的縮影。《洛麗塔》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個人、一段愛情的悲劇,它更是一個時代、一代人的悲劇。仔細地回味這部電影,就會被那種深入人心的悲哀感攝住難以脫身。所以,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作品《洛麗塔》中所含有的悲傷意蘊是不言而喻的。
好萊塢文學改編電影的人性迴歸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