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行為心理學的論文2
淺談行為心理學的論文篇二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兒童觀述評》
摘 要:在科學心理學不斷髮展壯大逐步走向成熟的歷史過程中,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於1913年發起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在該領域佔統治地位達半個世紀之久,其歷時之長、影響之大被譽為西方心理學史上第一股勢力。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實際上是對內部心理問題的不斷妥協和讓步的過程,同時是心理學理論的逐漸整合過程。行為主義心理學兒童觀的發展是個性物化到個性彰顯、從狹義智育到全面發展,從外部控制到自我強化的不斷完善發展,同時也是兒童觀科學化的過程。
關鍵詞:行為主義;心理學;兒童觀
自行為主義心理學問世以來,學者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對其進行了較為深入、廣泛、全面的研究,但關於行為主義心理學中兒童觀的研究較少。誠然,行為主義心理學者們也並未直接論述其兒童觀,但從其基本理論和研究目的可以窺看一二。筆者在文中通過對舊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新的新行為主義的三位代表人物――華生、斯金納、班杜拉的兒童觀進行論述其兒童觀以期勾勒出行為主義心理學中兒童觀的大體框架。
一、舊行為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華生的兒童觀簡述
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以一篇題為《一個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的論文,宣告長期以來專注意識研究的傳統心理學破產,一個新的以外顯行為為研究物件的心理學誕生,即行為主義心理學。
1.舊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與動物兒童與動物相比沒有特異性。舊行為主義者華生認為“行為主義是二十世紀頭十年期間研究動物行為的直接的結果”[1]。不置可否,華生前期對動物的研究對推動行為主義的發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且人與動物本身就存在著許多共性,但這並不等同我們就可以在人與動物之間劃等號。舊行為主義者華生曾還宣傳“行為主義者承認並不在人與獸之間劃出一道界限”[2],由此,不難看出行為主義者混淆了人與動物的界限,無視人與動物的區別。
2.舊行為主義者否定遺傳、本能,堅持兒童的“習性論”。舊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曾得出一個結論“我們並不曾遺傳材質、才能、氣質、性情及特性那些東西,那些東西都同本能一樣,是由學習而得來的,大致是在搖籃時代學得的”[3]60。不難看出,舊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一出生就如同一塊白板,不存在遺傳也不存在本能。即是說,舊行為主義心理學較多地認為兒童是不成熟的、是貧瘠的,除了從遺傳而來的身體結構之外,空空如也的如同容器一樣等待別人用灌輸知識、技能、情感等。
3.舊行為主義者否定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堅持“機械還原論”。華生指出不論多麼複雜的行為都可以通過條件反射這一機制建立起來,因而得出嬰兒可以任意塑造的論斷[4],將兒童簡化為一架被當地對外界刺激做出相應行為反應的機器,忽視了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華生曾聲稱“給我一打健全的、沒有缺陷的嬰兒……也可以把他訓練成為一個乞丐或竊賊”[3]63,由此可以看出,舊行為主義者眼中兒童行為的形成完全依賴於刺激和反應的被動連線,兒童只能對環境的刺激做出迴應,而自身對環境的控制能力卻很弱。這無疑是片面誇大了環境、教育的作用,忽視了兒童的意志自由和主觀能動性。
二、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斯金納的兒童觀簡述
在20世紀20年代以後大約10年中,舊行為主義由於華生刺激―反應公示過於簡單,只能研究如感覺、動作等低階的心理過程,行為主義內部醞釀著一種變革,並於20世紀30年代初期正式形成新行為主義心理學。
1.新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與獸是一樣的東西。斯金納曾經談論到對人獸差別的看法時說“人是一種比狗大得多的東西,但在科學分析的範圍內,人與狗是一樣的東西”[2]。由此不難看出,新行為主義如同舊行為主義一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人與動物存在差別,但完全把人的心理動物學化了。
2.新行為主義者未公開否定遺傳,並提出了“遺傳環境”概念。斯金納承認先天行為的存在,即不再持“白板論”的兒童觀,表面上也不再持環境決定論觀點。但深受華生影響的他卻以另一種方式響應了華生的環境決定論,即將先天行為認為是環境的另一種形式遺傳環境決定的。斯金納以“玩弄”概念的方法來挽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舊行為主義,實質上卻並未有所革新,但值得欣喜的是新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兒童不再是一張等待被塗抹、填充的白紙或容器。
3.新行為主義承認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的存在,同時承認人具有自我認知。斯金納說過:“一門恰當的行為科學必須考慮在有機體面板內部的活動”[2],即說明新行為心理學承認這些人的內部心理過程不僅存在且可以作為心理學研究物件雖然斯金納並未將其作為研究物件。斯金納雖承認人具有自我認知,但反對內省法的他卻認為人不能準確的報告自我認知的內容。這不難看出,新行為主義雖承認人具有自我認知,能夠認識自己,但同時又認為人是無能的,不能準確的報告出自我認知。
4.新行為主義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在一定程度上承認兒童具有主觀能動性。不得不指出的是,斯金納並未公開承認兒童具有主觀能動性,但從他的理論中也不難發現。斯金納反對華生的S―R理論,在其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中,要求當兒童做出一個符合期望的行為時呈現一個積極刺激或者撤銷一個厭惡刺激,兒童的這種行為就會再次出現,反之則不同。可見,新行為主義眼中的兒童是承認人是有生命力的,至少其認為兒童是有主觀能動的選擇趨樂避苦的個體。
三、新的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班杜拉的兒童觀簡述
20世紀50年代,舊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嚴格的環境論和人與動物的觀點遭到了越來越多的反對,同時認知主義心理學的崛起使得過去為行為主義所拒絕的意識、思維、記憶等概念再次成為心理學的合法研究物件。在這種境況下,以班杜拉、羅爾特、米契爾等為代表的行為主義者在堅持行為主義基本觀點的前提下,大膽吸取了認知主義心理學中一些合理的觀點和成果,新的新行為主義應運而生。其主要代表理論有: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米契爾認知社會學習理論、麥霍尼的認知―學習心理治療理論等[5]。
1.新的新行為主義承認人與動物相比具有特異性。在傳統行為主義人與動物觀點遭到反對中發展起來的新的新行為主義,主要以人為研究物件,摒棄了前期將動物的研究機械普及到兒童身上而造成兒童觀異化、扭曲的做法,承認兒童是有別於動物的個體。
2.新的新行為主義辯證的分析了先天遺傳和後天習得的關係。班杜拉認為機體具有先天皮層結構和感覺―運動等生理特徵,這些生理特徵的不同導致個體在行為上的不同。因此,班杜拉認為先天生理因素和後天習得因素共同決定著行為,但後天習得因素在其中佔主導作用[6]。可以看出,新的新行為主義既不持舊行為主義“白板論”的觀點,也不持新行為主義“遺傳環境”的概念,而是認為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著人的發展,這無疑較之前期行為主義有很大進步。
3.新的新行為主義強調自我調節是行為的中介。班杜拉否認行為主義片面強調環境決定行為的機械觀,主張人是環境產物的同時承認人也能主動調節改造環境,肯定了人的內在動力和個體能動性。在其兒童觀中,兒童再也不是被動的接受環境刺激的動物,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能自我調節行為和改造環境的獨特個體。
四、行為主義心理學兒童觀的評價
如何評價行為主義往往譭譽參半,一種看法認為行為主義是西方心理學史上的一次革命,另一種則認為其毫無價值。面對這褒貶不一的評價,對行為主義兒童觀的評價應從客觀立場出發,既看到受當時社會科學發展限制之下其兒童觀的進步之處,又要看到其兒童觀較之當代兒童觀的不足之處。
從其進步之處來講。首先行為主義者從研究動物到研究人的變化,說明行為主義者隨著時間的流逝、科學的進步發展逐漸意識到人與動物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動物的研究不能簡單機械的推廣於人,人具有動物所具備的特性之外還具有人所特有的東西;其次,行為主義在發展的過程中從排除意識到排斥意識到承認研究意識是其兒童觀演變的基本前提,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是確立人獨特性的前提,也是心理學科學化的過程;再次,行為主義者後期認識到並從實驗上證實了,兒童是具有自我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這在當時的情況之下是最難能可貴的,尤其在今天的教育教學中仍然需要這樣的兒童觀作為指引;最後,行為主義者在吸收其他心理學派長處的同時,不斷的發展其兒童觀,使其處於不斷髮展、演變和進步中,得以讓後人對其兒童觀進行縱向梳理和研究。
從其不足之處來講。首先,早期行為主義者主要以動物為研究物件,並將其研究成果推廣到人類,混淆了人與動物的界限,抹殺了人與動物的區別;其次,早期行為主義者否認遺傳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認為兒童是不成熟的、是貧瘠的,除了從遺傳而來的身體結構之外,空空如也的如同容器一樣等待別人用灌輸知識、技能、情感等,使得當時的兒童觀陷入“白板論”的觀點;最後,在學習理論上主張機械訓練,將兒童當成是接受的容器,忽略兒童自我學習的意願。因而在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眼裡,兒童是完全被動的與動物無異的個體,只要精心設計控制的條件便可以“創造”出符合要求的人與行為,完全否定了兒童的意志自由和主觀選擇,兒童被看成是接受機械化操作的物體。因此,需要指出的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兒童觀仍具有極大的片面性且不具備完整的體系,在看到其進步之處的同時也應關注到其不足之處,所以我們既不能全盤否定,更不能評價過高。
五、結語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實際上是對內部心理問題的不斷妥協和讓步的過程,同時是心理學理論的逐漸整合過程。行為主義心理學兒童觀的發展是個性物化到個性彰顯、從狹義智育到全面發展,從外部控制到自我強化的不斷完善發展,同時也是兒童觀科學化的過程。兒童是一個社會的人,兒童觀也是一個社會建構的結果,兒童是生活在社會變遷中的、社會結構特定設定中的、特定環境境遇中的兒童[7]。因此,一個時代或一個理論流派的兒童觀並不是永恆固定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遷的,總是特定階段的兒童觀。現在的兒童觀可以對行為主義兒童觀進行批評,但兒童觀的科學化不能繞過這個過程,因此對該流派兒童觀的演變進行客觀的分析,對於認識兒童和為兒童創造美好的未來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陽,肖雯,李曉軍.心理輔導三大理論之人性觀之剖析[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72.
[2]樂國安.從華生到斯金納――新老行為主義者的比較[J].外國心理學,19826.
[3]張厚粲.行為主義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波林.實驗心理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5]葉浩生.行為主義的演變與新的新行為主義[J].心理學動態,19927.
[6]車文博.西方心理學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42.
[7]王海英.20世紀中國兒童觀研究的反思[J].華東師範大學學校:教育科學版,20086.
積極心理學課程學年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