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詠春拳對身體的好處有哪些
詠春拳是一種積極正當的防衛拳術,甄子丹、楊紫瓊等武打演員都曾飾演過詠春拳相關的影視劇。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練習詠春拳的好處,一起來看看吧。
練習詠春拳的好處
“肘底標指”利關節
對上班族而言,長期使用電腦鍵盤和滑鼠,可能患上腕關節綜合徵,也就是常說的“鍵盤肘”。主要症狀是食指或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無力感,發展下去可能導致神經受損,進而引起手部肌肉萎縮。另外,肘部經常低於手腕,而手高高地抬著,神經和肌腱經常被壓迫,手就會開始發麻,手指失去靈活性,經常關節痛。有什麼辦法能減輕上述症狀呢?專家建議大家不妨練練詠春拳中的肘底標指。
專家介紹說,標指是詠春拳的特色技法,練習時要注意打得瀟灑放鬆,發勁柔韌,如藤條、彈簧,看似輕盈軟弱,實則強勁凌厲。具體技法是,右掌由左腋下向前方中線直線標出,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高及喉部,而左掌亦隨即置於右肘下,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面向右方。這種技法在練習中充分活動了掌指關節、肘關節、肩關節和腕關節,有助於預防和緩解“鍵盤肘”的症狀。
“鉗陽馬步”平陰陽
夏季貪食涼飲,容易損傷人體的消化系統,使其功能降低,導致陰陽平衡失調而致病。那如何才能平衡體內陰陽呢?專家建議,不妨試試詠春拳中的鉗陽馬步。
專家介紹說,“動則生陽”,鉗陽馬步有利於激發人體陽氣,使其更好地在人體內發揮其功能與作用,使人精神飽滿、充滿活力、身手敏捷、身體強壯。大家不妨試試二趾鉗陽馬步:兩腳左右分開,距離比兩肩略寬,兩腳第二趾筋用力向內向後拉,髖關節內側也同時互相對拉,力向骨內收斂。有利於平衡陰陽,增加機體抵抗力。
腎氣歸元化精氣
很多人到了夏季常常感覺沒有精神,有“精氣”不足的感覺,學習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這時不妨試試詠春拳的氣功。詠春氣功並不複雜,簡單實用,比如腎氣歸元功法,是詠春的養生氣功。它由當代詠春拳拳門宗師岑能先生根據“達摩易筋經”的基本原理,結合練功實踐而獨創。腎氣歸元功法練習時間宜是申時至亥時即下午5時至晚上11時。這段時間練習可以活躍腎納內氣,有利於保健心腎,滋養五臟六腑,起到練氣化精、練精化氣、益補精腎的作用。
對於上班族而言,練練預備式就很有幫助:兩腿自然分開站立,略與肩寬。肩平,全身肌肉和大小關節放鬆。兩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對,手指併攏,尤其是中指與無名指並緊,鼻呼鼻吸,不故意壓抑。
全身入靜,無須意守丹田,順其自然。嘴脣輕輕合攏,舌尖自然輕頂上顎有利於分泌津液,中醫認為,津液有濡養的作用,有滋補人體脾胃“後天之本”,以固本護腎之“先天之本”的功效,兩目微閉 平視避免氣息不規則。
詠春拳基礎練習
轉馬
用腳板轉,要鉗住,加上手法練習,如披肘等等。
進馬
擦著地而進不擦也行,重心在後腳,先慢速,再快速練習。
退馬
擦著地而退不擦也行,重心在後腳,先慢速,再快速練習。
蛇形手
詠春拳的基本手。
連環拳
放鬆練,打出速度,練到一定程度勁力就會自然出來了,再配合馬步練。
練馬力
可獨腳站馬步,練馬力。
抓筷子
練指力、腕力、前臂力。
詠春拳的簡介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和歷史版本。而發展至今的詠春拳實質上是經過歷代詠春先師逐步發展完善而成。雖然有許多人認為詠春拳源自川滇邊區,流行於福建,而揚名於廣東佛山,但是由於文字資料的缺乏,有關詠春拳的歷史只在群眾中口頭流傳,再則就是野史小說的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說法就互有出入,故有關詠春拳的起源,一直都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說法一:詠春拳的創始者是福建福清南少林的少林庵五枚師太原名硃紅梅,五枚師太將禪武結合,最終創出一種適合女性演練的的實用功夫——詠春拳。之所以用“詠春”二字命名,是其一生博學心得的結晶體現。如簡單的一個“詠”字的右半邊“永”字的點、橫、折、豎、勾、挑、撇、捺,就暗藏著詠春拳的拳理與招法。
說法二:與清廷“火燒少林寺”有關。當時福建莆田南少林因暗中“反清復明”遭到圍剿。少林古剎也被官兵一把火燒成廢墟,只有5個絕頂高手“少林五老”逃了出來,其中一個是五枚師太。她在南少林鶴拳的基礎上創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術,並傳給嚴二、嚴詠春父女。嚴詠春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拳術,後稱“詠春拳”。
說法三:福建泉州嚴詠春觀蛇鶴相鬥有悟,融合永春一帶拳術和少林搏擊技法而自創。
說法四:五枚創詠春拳後,並非直接傳給了嚴詠春,而是傳給了少林弟子苗順,苗順傳少林俗家弟子嚴二,嚴二再傳女詠春及婿樑傅儔。
說法五:詠春拳的創編與五枚師太或嚴詠春均無關係,更沒有什麼蛇鶴相爭,而詠春拳的前身應為詠春拳,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的武技,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他或她首先傳給汀昆戲班的武生張五人稱“攤手五”,據說有“一隻攤手獨步武林”之譽,張五後來落難來粵,落腳於南海縣佛山鎮大基尾的“瓊花會館”,便將詠春拳傳於粵劇界諸弟子。後咸豐年間李文茂起義,諸弟子為避禍而將“詠春拳”的“詠”字改為“永”“泳”。紅船中人黃寶華、樑二娣、大花面錦等人學得此拳,又再傳給在佛山筷子路開中藥店兼行醫的梁贊,此後梁贊將詠春拳發揚光大。
說法六:詠春拳應為永春拳,得名於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當年進殿者所習的南派內拳法,全稱是少林永春,總教習是少林弟子至善禪師。南少林被焚,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於粵劇紅船中當伙伕。後因在東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戲班中人便紛紛拜他為師。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蘇三娘,為戲班中花旦,所學尤精,被人譽為“永春三娘”。後三娘將武功傳於紅船中人黃華寶、樑二娣等人,黃、樑又傳佛山樑贊,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發揚光大。
詠春拳可不可以自學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