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適合跳繩要注意哪些事情
跳繩的方法簡單,運動量適中,美體健身效果好,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健身運動,但並不是說所有人都適合跳繩哦。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不適合跳繩的人群,一起來看看吧。
不適合跳繩的人群
過重人群
體重過重也會在跳躍時給膝蓋太大的壓力,並且體重過重的人體脂含量高,脂肪共振會對身體帶來傷害。所以大體重者不適合跳繩。這類人可以選擇游泳、快走等更為緩和的有氧運動進行鍛鍊。
膝蓋舊傷未愈
膝蓋舊傷未愈者不適合跳繩。這是因為雙腳落地時,身體給膝蓋的緩衝壓力太大了。
一些職業,如:老師、營業員、護士等需長時間站立的都是靜脈曲張的高發人群。醫生建議,如果年輕時從事了類似職業,到了中老年最好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排除靜脈曲張問題再進行跳繩。
老年人、骨質疏鬆者
長時間的跳躍運動對膝蓋的壓力會很大。不光是跳繩,長跑、登山也不適合老年人、骨質疏鬆者、椎間盤突出者或其他腰椎疾病的人。
靜脈區張患者
靜脈曲張者靜脈壓過高。而跳繩這種運動,主要作用力就是在下肢,不斷重複的跳躍運動,容易造成下肢腫脹,導致病情惡化。
跳繩前後的注意事項
跳繩前要注意熱身
熱身運動在幾乎在所有的運動專案中都是必要的。在跳繩運動前也是必須做的,熱身可以使你避免在跳繩運動中的損傷,減少大量跳繩時的疲勞感。
跳繩中伴隨的跳躍,雙腳與地面的衝撞需要身體來緩衝承擔比體重大許多倍的壓力,膝蓋、腳腕、脊椎都比較容易受傷,注意跳繩前的熱身起碼要活動腳腕、膝蓋、脊椎這些地方,最好是進行全身性的熱身運動!
跳繩時要注意膝關節不完全打直
建議在跳繩的時候膝蓋微彎來減少損傷發生的可能性。因為跳繩過程中,膝關節與半月板的摩擦還有韌帶的拉伸比較頻繁,會導致疼痛,痠痛等運動反應。所以跳繩時膝蓋不要完全打直哦。
跳繩時要注意腳尖部分落地
跳繩儘量用腳尖著地並減少著地時間,且身體微微前傾,這都是防止運動損傷的好辦法。
用腳尖部分落地是因為:相比較腳後跟落地而言,腳尖落地就不容易增加對大腦,脊柱的壓力,所以建議儘量減少足後半部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儘量用腳尖著地並減少著地時間。及的身體微微前傾喲。
選擇合適地點
跳繩應選擇比較開闊,平坦的地方,如操場,廣場,公園等地,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土地,不要選擇狹小,凹凸不平的道路上,也不宜在太硬的地上,馬路上,以免造成腳踝受傷。
循序漸進
跳繩的時間,運動量都要循序漸進,剛學跳繩的人,應該按照自己的年齡段選擇淘神次數,20-30歲跳110-130次/分,30-40歲,跳90-100次/分,40-50歲,跳80-90次/分,50歲以上,跳70-80次/分,當身體逐漸適應跳繩運動,就可以酌情延長跳繩時間,加大運動量。
著裝輕便
跳繩時要儘量穿少一些,最好穿運動裝或者輕便裝,上衣要短,不要穿過長的大衣,風衣,鞋應選油彈性,質地軟,重量輕的軟底布鞋或運動鞋。
跳繩後要注意拉伸
跳完繩後,拉伸一下各部位的韌帶。有助於減少運動後的疲勞感,你只要跳繩後做過一次拉伸,是知道拉伸會帶來多麼束縛的感受了。跳繩後拉伸,實際上是對疲勞肌肉的犒賞。
跳繩減肥的正確方法
初學時,僅在原地跳1分鐘,3天后即可連續跳3分鐘,3個月後可連續跳上10分鐘,半年後每天可實行系列跳,如每次連跳3分鐘,共5次,直到一次連續跳上半小時。
學習操縱繩子
首先測量繩子的長度,將繩子雙摺,其長度要從腋下到達地面,才算標準。然後雙手放身側成垂直狀,就是手肘與手臂成直角。先把兩上繩頭都握在右手裡,開始揮動,一圈又一圈的繞轉,直到右手能活動自如,再換左手,做同樣的動作。
跳動要跟得上繩子的節拍
再一次的如第一階段的動作轉繩子,但是要聽清楚繩子碰到地面的聲音,把每一次聲音連線起來,就變成節拍了。現在不但一面使繩子轉,並且雙腳也一起跳動,一直練習到雙腳的跳動能跟上繩子的轉動,使手腳能同速進行。這個運動是促進眼、手、腿三部份肌肉的協調,如果你開始的動作都正確了,那麼你以後跳繩的姿勢就會合乎標準。
將前面兩階段的動作純熟的配合
①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
大部份的跳繩者都採取這種方法。首先,不用繩子,只是雙腳在地上跳,心裡數著1-2-1-2,跳起的高度要使繩子能從腳底通過,彈回的動作就不必太費力。也就是說,1-2-1-2等於一重一輕、一重一輕。用力跳的時候,繩子就從腳下通過,輕跳的時候,繩子正好在頭項上。你只要遵守這個規律多跳幾下便能駕輕就熟了。
②雙腳齊跳,沒有彈回作用
這是一種連續的跳法,每跳起一次,繩子就從腳下穿過一次,速度慢可增加腿部韌力,速度快可增加耐力並消耗脂肪。
無繩跳繩是什麼意思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