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傳統文化差異比較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6日

  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經常用來比較,它們之間有相同點也有差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摘要: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領國,在歷史文化的長流中,中日兩國都曾經歷過一次接受外來文化的高潮。雖然日本傳統文化幾乎全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日本人民也將傳播而來的文化經過了不斷的本土化,因此中日文化雖然源於一宗,但仍然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只是在這種特點之下,依稀能找到中國文化的影子。但在近世紀,中國在閉關鎖國的政策的禁錮下,在科技上未能緊跟世界步伐,而日本卻經過明治維新,積極學習西方,因此,在現在看來,日本文化主體是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並發展了富有本國特色的西方文化,比如日本有代表性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文化起源 文化差異 茶文化

  日本文化的起源

  因為日本和中國在歷史上交流頻繁 ,這種影響十分深遠。但是日本人民也注重結合自己實際,不斷將外來文化本土化,因此日本文化既有中國文化的影子,又有西方文化的影子,由此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大和文化。

  從歷史來看,在1000多年的時間裡,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國的唐朝文化,比如漢字、官制、法律、工農業生產技術、飲食、衣著等各方面。

  1868年德川政權崩潰,日本在內憂外患的情形下選擇了向西方學習的道路,以此解內憂攘外患。因而明治維新在這種條件下“出生”。日本西化在當時有著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因為資本主義的擴張性發展已經決定了落後國家要成為被掠奪者的境地,所以,日本的明治維新有其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根源。也正是因為明治維新,使日本的文化發生了很大改變,或者說是新發展。

  在明治維新之前,不論是在內裡的思想上還是外在的表象上,日本文化都烙印著深深的中國印記。而明治維新,帶來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當然還有教育的轉變和思想的解放。以下是明治維新的措施: 第一,在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奉還版籍”政策,將日本劃為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

  第二,改革身份制度,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過去的公

  卿諸候等貴族改稱為“華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為“士族”;為減輕因“奉還版籍”而連帶的財政負擔,廢除了封建俸祿。

  第三,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發展近代教育。

  第四,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來源於《世界近現代史》

  通過對上述措施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在政治制度、教育思想、身份戶籍、氏族文化、生活習慣上,此時的日本,都出現了很大的不同。

  因此可以說,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兩個來源,日本人民通過對兩重文化的改造,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大和文化。具有代表性大河文化主要有武士道精神、插花藝術、茶道、書法等。

  文化差異 中日文化都是東亞文化圈的重要組成和典型代表,雖然日本文化很大部分來源於中國文化,但文化也有其地域性。日本四面領海,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眾多,資源少,山多地少。還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接地帶,消亡邊界的劇烈地質活動,使日本隨時要面臨地震、海嘯的威脅。因此,不同的地域條件和生存環境,使日本文化有著獨特特色。

  居安思危是日本最具特色的文化特點。雖然中國在古代就有居安思危的思想,但是在日本,這種特點卻表現地淋漓盡致。

  因為我們知道,文化的發展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所以日本人民在不利的環境之下,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前預防準備,才能在狀況突發時保護自己。由此,日本文化也烙下了這種獨具特色的印子。

  所謂的居安思危,就是指處在安定的環境下而能考慮到以後可能出現的危險。 日本是當今世界可算得上屬一流的超級發達國家,國民的生活水準是相當高的,但從小學就教育要有危機感:“除了陽光和有限土地,日本一無所有”。因此,即便是富得流油的日本人,也經常到居酒屋喝酒,一壺清酒,幾碟菜餚,吃剩下還要打包回家,在他們的生活字典裡找不到“浪費”兩字。

  日本是世界上最瘋狂、最拚命工作的民族,象“勤勞的螞蟻”和“機器人”。在長期

  受壓抑氛圍中,日本人身心疲憊,積勞成疾,近年來“過勞死”現象嚴重,已經成為一大社會問題。日本人平均睡眠時間正在出現逐年減少,白天拼命工作、學習、生活,到了晚上,酒巴成了日本男人的天堂,大都習慣三五知己或獨自一人小酌後才拖著醉態的步子回家,以解脫緊張的工作壓力。 早晨漫步在東京街頭,映入眼簾的是一群群穿著深色服裝,提著深色包,表情嚴肅,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彷彿在急行軍。在自動扶梯上,人們都習慣地站在左側,而把右側讓出一條快速通道來。日本人連走路都要超過別人,給人以一種強烈的沉重感。儘管東京車水馬龍,但日本人開車遵循“車讓人”的規則,體現了島國極強的“生命意識”。

  日本企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居安思危的思想傳統。具體而言,日本企業具有超強的危機意識,有超前的研發戰略,除此之外,還有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正是時刻保持警惕性,使日本企業在商戰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則無患。”我們不得不看到,居安思危這一思想所蘊含的深刻哲理,日本文化正事融入了這一元素,才使得日本文化變得更加璀璨 。

  茶文化

  眾所周知,我國是茶的原產地。根據有關資料記載,我國發現茶樹和飲用茶的歷史已有3,000年以上,可追溯到公元前1100年的周代。 茶在我國的原產地是西南地區,後來經水路和陸路逐漸向其它地區擴充套件。四川省是主要的原產地,自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起,已有巴蜀茶葉作為貢品的記載。後逐漸經水路、陸路擴充套件到其它省份。 我國古代飲茶之風大約在唐代得到了普及。並且,人們把茶從最初的單純飲用、解渴、提神昇華為通過飲茶獲得某些精神上的需要、反映人生信仰、追求人生的崇高境界和寄託、表達對朋友的情誼等。眾所周知,“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在儒家看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和諧、統一的。它要求人們不偏不倚地看待世界,在社會生活中和睦相處。儒家將這種思想輸人中國的茶文化之中,主張在飲茶時,平和寧靜,飲茶人互通思想,促進理解,增強友誼。

  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主張“以天下為己任”,這種思想也溶入了中國的茶文化之中。文人儒士飲茶之餘,常常不忘談論國事以抒發自己的感慨,把飲茶看作是養廉、勵志的手段。除儒家外,中國的茶文化受道家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在茶文化的自然觀、

  哲學觀、美學觀,以及對人的養生作用方面。如果說儒家思想為中國的茶文化提供了“茶禮”,發揮了政治作用的話,那麼,可以說道家為中國的茶文化提供了“茶藝”,使中國的茶文化上升到了一定的藝術境界。

  當然,談到茶文化,不能不提到為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被尊為“茶仙”、奉為“茶聖”、視為“茶神”的陸羽。他所著的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創造出一整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茶經》共分為十節,即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一之源論述了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以及茶樹的形態特徵和品質與土壤環境的關係,栽培方法,飲茶對人體的好處。

  二之具介紹了採、製茶葉所需的19種工具名稱,規格和使用方法。

  三之造講述了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以及採茶的重要性和製作餅茶的6道工序。 四之器記述了煮、飲茶的28種用具的名稱、形狀、規格、製作方法和用途。陸羽製作的煮茶風爐,形如古鼎,不僅吸取了儒家重要的經典著作《易經》的五行和諧的思想,而且還把佛教上所說的地、水、火、風、空的五大思想和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世界的世界觀渾然一體,以此來說明喝茶能調勻身體五行,抵禦百病侵蝕的好處。

  五之煮寫了烹茶的操作過程和各地水質的優劣。

  六之飲闡述了飲茶理論、方式方法,以及飲茶風俗、風尚的起源和傳播。並針對自古留傳的茶中放多種雜物以降茶味的低俗茶說道:“於麟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認為那是膚淺之舉,上天所給予我們的至妙之物是低俗者無法想得到的。由此可見陸羽所持的道教世界觀之一斑。

  七之事描述了古今與茶有關的故事、產地和功效。著重介紹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詩詞、雜文、藥文等。通過這些來強調飲茶不只是一個物質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精神享受過程,可使人到達夢幻般的世界。

  八之出對唐代有名的茶葉產地、品質作了說明,並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劃分為八大茶區。

  九之略對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省略哪些製茶過程、工具和煮茶、飲茶的器皿作了闡述。

  十之圖提出將《茶經》內容繪成畫掛於客室,茶人們看圖品茶,可明茶之理,而且猶如置身於大自然之中,靈魂得到昇華。

  陸羽用心血寫成的《茶經》,是陸羽經智積禪師養育教誨,渡過苦難人生的體驗,是茶的精神、儉的美德。由於它首次將中國文化的精髓儒、道、佛與飲茶過程融合了起來,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茶經》問世後,社會上飲茶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茶經》還被譯成了多種文字,傳播到世界各地。

  ————————————————來源於百度百科

  日本受中國的影響,飲茶的歷史早在陸羽的《茶經》誕生之前就已開始,然而將飲茶習俗和優良的唐代茶種傳入日本的則是日本派往中國的遣唐僧們。因此,日本茶道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像中國茶文化那樣受儒、道、佛三位一體的綜合影響,而主要受佛教禪宗的影響。

  中日兩國的茶道是各具特色的,由於歷史原因等,日本的茶道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實質上都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正如前面提到的,它源於中國,但日本飲茶的方法逐漸發生了變化,過去單純的點茶飲茶活動,逐漸升華為具有宗教審美意境、淨心清魂的茶道,形成為一種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風格的綜合性文化體系,給日本人民的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帶來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世界近現代史》

  《茶經》 陸羽

  淺析中日經濟文化差異

  中日兩國幾千年來都是近鄰,雖然是個海相望的鄰國,但中日在經濟文化上有很大差異。

  一中日經濟差異

  1、發展程度不同,日本處於成熟工業化階段,中國處於工業化中期;

  2、對資源的依賴程度不同,日本高度依賴海外資源,中國部分依賴海外資源;

  3、經濟格局不同,日本以大型私營綜合商事為核心,中國以大中型國有控股企業為核心;日本大中小企業佈局較合理協調,中國企業發展很不平衡,大而不強、小而不專問題突出。

  4、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不同,日本對內需的依賴性較大,中國比日本更依賴出口;日本經濟發展對投資拉動依賴性很小,中國經濟發展高度依賴投資。

  二 中日文化差異

  中國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但從中也融合了道家的無為而治和法家的法治社會。和合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集中體現。和合文化之仁愛,和諧,誠信,中庸,和而不同,和為貴等思想和原則。和合人文精神是和合文化的核心,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日本文化中,集團主義是集中體現。集團主義是大和名族精神的核心,人本人具有強烈的集團歸屬意識,強調個人以集團的利益為出發點,另外吸收性與創造性是日本文化的典型特徵。

  在飲食文化差異上,中國喜歡偏鹹的熱菜,飯菜量較大,而日本人喜歡口味偏甜的冷菜,飯菜量較小。

  在教育文化差異上,中日都很注重教育,但中日兩國有著不同的教育理念。中國注重“術”的教育,日本注重“道”的教育。

  在信仰文化差異上,中國信奉神靈,而日本信奉自然,自然為神。

  中日在經濟文化上的差異,非常值得兩國之間的學習切磋。

  淺談中日對菊文化的文化心理差異

  陳 然

   南京農業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95

  摘 要:本文敘述了中國的菊文化,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說明了日本菊文化的發展。比較中日兩國之間菊文化的文化心理差異,並對中日兩國在菊花文化方面的文化心理差異進行了反思。最後強調了研究中日之間菊文化差異的重要性。

  關鍵詞:中國菊文化 日本菊文化 文化心理差異

  中國有著悠久的菊花文化。從屈原《離騷》中吟誦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與菊花緊密聯絡的重陽節,菊花文化已經滲透到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從詩詞歌賦,到風俗節日,中華民族的歷史伴隨著菊文化的孕育與傳承。有學者甚至針對中國的菊花文化提出了“菊文化叢”的概念[1]。中國的近鄰——日本也有著深厚的菊花文化。將中國的菊花文化引入島內後,中國的菊文化幾經改造和變異,形成了日本獨特的菊文化。對比中日的菊文化差異,可以發掘出中日之間的文化心理差異。

  1. 中國的菊文化

  菊花在中國有三千餘年的歷史,早在2500多年前的《禮記·月令》中,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黃華”的記載。中國的菊花文化博大精深,自成體系。廣義的菊花文化即人類實踐勞動過程中創造的菊花物質形態財富和精神形態的財富,狹義的菊花文化則僅指與菊花相關的文學、藝術、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等精神形態部分[2]。筆者認為,中國的菊花文化可以大致分成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三個層次。

  1.1 菊花的物質文化

  菊花的物質文化主要是指自古以來從事的菊花栽培生產活動和不斷豐富的菊花品種,以及在菊花食用、醫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等。菊花的種植大約始於東晉時期,在唐宋時興盛。一般認為,菊花栽培最早始於陶淵明,據明代王象晉在《群芳譜》中考證,陶淵明種植的菊具有兩層花瓣,色白,花心為黃色。宋代劉蒙的《菊譜》是世界上第一部藝菊專著,記有多種菊花色,如黃色、白色、紫色、紅色,而且以黃為正色,共有36個品種;宋代史鑄的《百菊集譜》中對菊花有“綠芙蓉,墨菊其色如墨”的描述,說明早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了綠菊和墨菊品種,共計有160多個品種;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已記錄有500多種菊花,到清代達800餘種[1]。不少詩詞中也對菊花的保健價值有所記載,如菊花供餐:播江離與滋菊兮,原春日以為糗芳;菊與飲料:杯中體輕,神仙食也;藥用價值:頭風便菊枕,足痺倚藜床。[3]

  1.2 菊花的行為文化

  行為文化即人們在菊花栽培與應用、生產與消費過程中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如重陽佳節人們飲菊酒、食菊糕的習俗等。舉行菊展,以菊會友,包括現在流行的以菊花為主題的工藝裝飾都可以歸為菊花文化行為。《禮記·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黃華”的記載。

  《大戴禮記·夏小正》亦云:“鞠榮而樹麥時之及也”。由此可見,古人曾利用過菊花的花期指導農業生產[2]。重陽節的風俗活動是菊花行為文化的主要體現方式,最早記載於《西京雜記》:“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酒,令人長壽”。對於菊花與重陽節的研究,西晉周處《風土記》認為:“漢俗九日以菊花酒,以拔除不祥”[4]。可以看出,菊花文化已經和節日習俗融合在一起,並被給予了高度關注。

  1.3 菊花的精神文化

  菊花的精神文化主要指人們在賞菊時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髮的豐富聯想與想象。包括以菊花為題的文學作品、繪畫、詩歌等;也包括將菊花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等。這是菊花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菊花文化的核心部分。文人移情於物,將自己對人生的思考投射到菊花上,並從菊花形質兼美的特徵中展現自身的精神品格,使得菊花逐漸成為了中國文人高潔情懷的象徵。為菊注入高情遠致、淡雅脫俗精神生命力的是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菊花還有百折不撓、執著追求的積極進取精神以及懷鄉思親的悠悠情懷。

  2. 日本菊文化的發展

  菊花作為外來植物傳入日本後,最初其文化內涵仍沿襲中國,作為觀賞植物,是代表秋季的名花。日本也引進了中國重陽節的習俗,日本的陰曆九月因此亦稱“菊月”きくづき,在《連歌》れんが、《連句》れんく等詩歌形態中,菊作為“季語”きご,代表秋季。

  公元913年,紀友則きのとものり等歌人編纂的日本文學歷史上首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こきんわかしゅう問世。這時,菊文化內涵開始發生演變。《三十六歌仙》さんじゅうろっかせん中的紀友則、素性法師そせいほうし等歌人以優美的“古今調”歌風,稱讚金燦燦的菊花是“天上的星星”、“開在仙宮中的花”[5]。從此,菊花在文化內涵上,不但汲取了中國的“益壽延年的靈草”這一神髓,進而被日本人將其尊奉為宮廷和貴族的象徵。歷史上相當一段時期,菊花主要限定為宮廷貴族賞玩的花,宮廷之外的廣大社會皆無緣接觸菊花。後至江戶時代,菊花才於庶民之間急速栽培推廣,形成了菊花的大眾化。

  由於菊花受到日本人審美意識的異化,被尊為高貴的權勢之花,與櫻花齊名,被看作日本的“國花”こっか。同時,日本皇室用其作為皇室的徽章——“紋章”もんしょう,以象徵天皇的權威[5]。

  明治維新後,日本強化了國家主義政治。天皇為了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菊花又被賦予獨一無二、不容侵犯的天皇特權意識。1868年3月18日,明治政府設定的當時最高官廳太政官たいじょうかん195號“太政官佈告”たいじょうかんふこく,正式嚴格規定:菊花作為最高權威的象徵,只能由天皇獨佔,作為天皇專用的“紋章”;民間如濫用菊花“紋章”,判“不敬罪”ふけいざい嚴懲不貸。1871年規定,天皇家的菊花“紋章”為十六瓣的“八重菊”やえぎく,皇族的菊花“紋章”為十四瓣的“裹菊”うらぎく。此後,直至二戰結束,菊花被染上了國粹主義色彩[5]。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人曾將“菊水”作為作戰代號[6]。

  二戰後,天皇作為日本國的象徵被儲存,菊花延用為皇室的“紋章”。如今,日本的最高勳章,仍是源於明治時代、以“八重菊”花葉相配為圖案的“大爝位菊花大綬章”だいくんいきっかだいじゅしょう[5]。

  3. 中日兩國對菊花文化的文化心理差異

  菊花原產於中國,中國的菊文化亦是土生土長,源遠流長。筆者認為,自古以來,中國人對菊花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時令植物到藥用、食用植物,再到觀賞植物的過程。隨著菊花成為文人墨客的審美物件,菊花被漸漸賦予了疏離權勢、獨善其身、孤潔隱逸的精神文化內涵,其審美價值也被眾多的歌賦和詩篇推而廣之,逐漸成為“真善美”的化身和中國人主要的精神寄託之一。總體來說,菊花被社會各階層接納和喜愛。上至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芸芸眾生,都可以盡情抒發自己對菊花的崇敬和喜愛之情,這也體現了貫穿於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博愛文化。

  日本人對菊花的文化心理則和中國大不相同。期初,日本人沿襲了中國人對待菊文化的原始內涵,將其作為時令植物,代表著秋天。後來,從中國傳入的菊文化在日本本土發生了文化變異。其突出表現在,日本人將中國菊花文化的君子人格和長壽吉祥等寓意置換成了日本皇族高貴的身份和國家符號的象徵。日本人將菊花作為區分貴族和貧民的象徵,菊花被蒙上了一層神祕的皇權色彩,失去了它在中國菊文化裡那份包容和兼愛。

  4. 對中日兩國對菊花文化的心理差異的反思

  中日兩國之間的菊花文化有如此之大的差異,絕不可以簡單理解為日本人在接受中國的菊文化時,對其進行了“誤讀”。深入探索中日兩國菊文化的差異,可以發掘出中日之間的文化心理差異。筆者認為,中日兩國菊文化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首先,地理環境造就了兩國不同的民族深層意識。中華大地國土廣袤,幅員遼闊,造就了中華民族包容、博愛的文化內涵,其表現在菊文化上就是社會各階層對菊花都可以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菊花也被賦予了多種精神內涵。從中華民族對菊文化包容的態度上也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對本土文化的自信。相比之下,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孤島,為了避免大陸文化的直接入侵,日本人產生了強烈的自我認同感,並摸索出一條自身文化發展的道路。島國的自然風景優美,四季變化鮮明,季風影響下的熱帶和寒帶二重性並存,影響了日本人對自然的接受和忍耐的性格;而地震的頻繁影響到日本人的“天然的無常觀”[7]。正如周作人所言:“日本古今的文化誠然是取材於中國與西洋,卻經過一番調劑,成為他自己的東西,正如羅馬文明之出於希臘而自成一家,所以我們儘可以說日本自有他的文明,在藝術與生活方面更為顯著,雖然沒有什麼哲學思想。”[8]因此,筆者認為,日本人在繼承中國的菊文化時,採取了保守的態度,即在接受中國菊文化的同時,為了避免“文化入侵”,索性將文化“變味”。通過形成自己獨特的菊文化體系,並與皇權的捆綁,在鞏固集權統治的同時增強大和民族的民族認同感。

  其次,中日兩國的審美體系差異較大。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受儒、釋、道的影響,仁愛、非攻、剛正不阿的思想植根於民族基因之中。所以,中國的菊文化強調的是與其生長的自然環境和特徵相聯絡的君子品格和福壽吉祥的象徵。相比之下,日本民族有一種一種特殊的“物哀美”的審美情結,即日本人審美意識中的“物哀”、“空寂”和“幽玄”。加之前文所述的日本人心中的無常觀,日本人認為菊花隱藏著一種哀愁情緒。Ruth Benedict的《菊與刀》認為,“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日本武士文化的象徵。菊花和戰刀配伍代表了日本人的兩面性:既崇尚沉靜、柔美的藝術,同時又崇拜武力、暴力;既禮貌謙卑,又極度傲慢[9]。

  再次,中日文化發展過程的差異也是中日菊花文化不同的原因之一。中華文化自古以來保持了較好的連續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菊文化的持續發展,也造就了中國菊文化

  的廣泛性和體系性。因此,正如前文所述,有學者提出了中國“菊文化叢”的概念。具體來說就是與菊花種植、菊花飲食等相關的技術事項;與菊花相關的宗教禁忌、風俗慣例等行為事項和技術事項和行為事項延伸而來的人文精神象徵[1]。相比之下,日本文化則是跨越式的發展。從繩文土著文化到彌生文化,再到大化革新、明治維新,日本民族雖是一個以大量引進外來文化著稱的民族。但在引進過程中,必按奉行“洋為日用”為鐵律。所以,外來文化一旦進入日本總是被“變異”,甚至變得“面目全非”。歸根結底,日本尚不存在可以稱之為宗教或其他基本成形的意識形態體系,因而“拿不出自己的思想尺度去衡量外來思想的異己度,亦即無法判明外來思想的好與壞,分別什麼應該接受,什麼應該排斥,只能囫圇吞棗照單全收”[10]。由此可見,隨著“唐風”而來的菊文化文化只在上層階層傳播,日本文化在吸收一段時間的外來文化後,必然要求回到日本的固有文化,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這也是中國菊文化在日本變異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訴,中日兩國菊文化的差異是中日兩國不同的文化心理所致。深入研究和反思中日兩國菊文化的差異,可以發掘中日之間的文化心理差異,從而對中日兩國關係今後的發展帶來一定啟示。

  致謝:劉兆磊老師教授了《花卉鑑賞與花文化》課程,謹致謝意!

  參 考 文 獻:

  [1] 徐習文. 論日本對中國菊文化的接受[J]. 東疆學刊,2010,01:13-17.

  [2] 崔秋芳,楊慧. 淺談菊花文化[J]. 南方農業園林花卉版,2008,05:35-37.

  [3] 陳小芒,廖文華. 菊詩與菊文化[J]. 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3,05:40-43.

  [4] 程淘平. 屈原與重陽——重陽節起源新說[J]. 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4:70-73.

  [5] 劉立善. 日本的菊花文化[J]. 日語知識,2010,09:37-38.

  [6]

  [7] 康小紅. 菊花文化研究[J]. 農業考古,2011,04:265-268.

  [8] 周作人. 周作人論日本[M]. 西安: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9] 許雯霞. 再讀《菊與刀》——看其現實意義[A]. 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9.

  [10] 周振鶴. 日本文化的幸與不幸[J]. 復旦學報 社會科學版,199703.

  

看過的人還:

曼徹斯特留學生活費
美國留學生活生存手冊
相關知識
中日傳統文化差異比較
中華傳統文化節日作文
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的作文
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作文集錦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主要的節日
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手抄報
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作文
中國傳統文化對日本茶道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作文
守住中國傳統文化作文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