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哲學與人生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一位臺灣作者寫的書,這本書被列為“高等學校哲學通識教學指導專家推薦用書”,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所著。《哲學與人生》是傅先生對於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於作簡潔清晰的表達。比如在講解哲學是“愛智”時,他把“愛智”定義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態度,“把“智慧”概括為“完整”和“根本”兩個特徵,又將“愛智”的“愛”解釋為溫和而理性的“友愛”,而與狂熱的“情愛”、浮泛的“博愛”相區別,令人感到既準確又頗具新意„„

  重讀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讓我有種回味和共振的感覺,那種經歷後的精煉總結讓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攝的一部人生電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為有些是意氣風發,有些是衝動不顧後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樂趣,書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經歷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對未來,我也有撥雲見日的功力很多人認為哲學是一些枯燥的為什麼,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就會發現,哲學真的距離我們很近很近,而且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好,像是我惡魔呢聞到了麵包的甜香味。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讀的好書„„

  本書的作者不是以寫書為生的專業作家,而是臺大的一位哲學教授傅佩榮先生,所以此書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於它的思想性,還可看作是一本勵志書。但它與一般教材和勵志書又截然不同,因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書卻全是傅先生個人思想的結晶。對於這樣一位思想大師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評論,只能把我的一點感悟說與大家聽。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裡,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 哲學與人生中有句話得好,對我影響很大,從中受益匪淺,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帶走,故要與人分享。這種分享不單指財務,還應包括關懷,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東西,封閉自己的心靈呢?這樣或許守住了自己的財產,卻錯失了許多機會,但與真人棋牌遊戲人分享後也許就不同了。

  “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於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於去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人生可做的事實在太多,其中有關係自己前途和生計的大事,比如學習,工作,也有隻涉及當前蠅頭小利的小事,比如丟了一塊錢,被人罵了一句等,如果把這些小事耿耿於懷,又哪來的時間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官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這種享樂的背後實際上是痛苦。較高境界的享樂是內求於已,而非依賴其他因素,因為越是依賴外部條件,這種享樂就越沒有保障。”對於這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的。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一時的感官滿足不惜花大量金錢蹦迪廳,泡酒吧,參加演唱會,但很少有人從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出一點快樂,這樣,當他們蹦完迪,泡完吧,鬧完會回來從事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時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臉了,以至於許多人因此丟了飯碗甚至於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閉甚至自殺,這又何苦呢?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

  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細細想來,這些話句句皆是真理。此外,還有許多讓我所感悟的話,比如“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麼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人生態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壓力之中,後者則可自得其樂。”“如果一個人表現不好就怨天尤人,那麼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等等。這些話無一不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篇二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一位臺灣作者寫的書,這本書被列為“高等學校哲學通識教學指導專家推薦用書”,這位教授在大學開設“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17以來座無虛席,本書集作者數十年授課之精華,開宗明義地講述了哲學的有關知識,通俗易懂,無半點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許會問,“學哲學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的確,學哲學是不能當飯吃,但學了後卻能知道“吃飯是為了什麼?”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後頗有感觸,摘抄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鳴。“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

  在解釋這句話之前,先講這句話“文化有三個層次:器物層次、制度層次、理念層次。”那麼這句話和上面這句話有什麼關係呢?打個比方,現代人都講究快樂,做什麼事都是以是否快樂為前提。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裡,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慾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裡輪迴。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優,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為匱乏的社會裡,人也是可以快樂的。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係。經濟和科學屬於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哲學是人生的精華。人生其實就意味著哲學。一個人,不論他是聲名顯赫還是平凡如一粒不起眼的灰塵,當生命到達終點時,總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對人生的感悟,而這,大概就可以被叫做哲學吧。

  或許,討論哲學,討論人生意義這題目起得太大,大到我稚嫩而單薄的雙肩擔不起來的地步,但是,我還是想試一試,不論結果如何。泰戈爾曾經說過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是啊,我們所謂的人生,其實就是一段軌跡,一個過程,既如此,又何必在乎結果呢?

  人生就是有快樂和痛苦填充著。這其中快樂和痛苦也是相對的,沒有慾望,又何來痛,何來樂?諸葛亮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一種境界,讓自己的生命填充了痛苦與快樂之後,死去。儘管如此,我仍對他充滿敬佩之情,雖然沒有了境界,但是卻有了過程,這過程雖然充滿了辛酸,充滿了心力交瘁,但畢竟或過,在世上留下了自己的軌跡,在青史上銘刻下自己的名字,有什麼比將自己的生命填滿更有意義呢?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理想,理想也可以解釋為一種人生態度吧。可是,當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作為承載理想的個體,又將何去何從?是否我們可以攬起千年的纖繩,衝破重重阻礙,無悔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如夸父追日一樣?是否我們可以穿越時空的隧道,始終不渝的追尋著我們心中的伊甸園,我們的樂園!

  篇三

  很是偶然選了哲學的啟迪這門選修課,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了吧,反正是一看見就是覺得不錯,就選了,現在覺得,很真的沒有選錯。在這門課中,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包括為人處事的哲學、待人接物的哲學和愛情的哲學。下面我就細細道來了吧…..

  首先,我覺得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人不能決定自己的生,但可以決定自己的死,可悲的是很多的人卻輕易的決定了自己的死亡,跳樓、服毒、割脈等等的方式。他們覺得死是可以解決問題了,死了,任何煩惱也沒有了,沒有的工作的煩惱、愛情的煩惱和沒錢的煩惱。在我看來,自殺的人是很愚蠢的,細想一下,你連死的勇氣都有了,難道沒有活下去的勇氣麼?工作的問題?可以再去找,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就不相信世界上沒有適合你的工作崗位;愛情的問題?很多的人是因為了過不了這一關才自尋短見的。突然覺得也是很不值得的,失戀的原因,是因為她\他不再愛你了,你就為了她\他付出自己的生命。這很不值得,既然她\他已經不再愛你了,為了一個不愛你的人獻上自己寶貴的生命,值得嗎?那你的死真的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了;錢的問題?有的人因為沒有錢了,炒股、炒樓失敗了、公司倒閉了,就匆匆跑上樓頂,而後瀟灑一躍,真的是解脫了。在我看來,這並沒有解脫,相反,倒是把深深的罪留給了自己。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挫折是難免的,就像我們腳下的路,也是曲曲折折的,有時候甚至是坎坎坷坷的,對了,這就是人生。沒有經歷過曲折的人生是經不過推敲的,是很脆弱的。還是那首歌唱得好啊,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是啊,彩虹是美麗的,那是因為她經過的風雨的洗禮,才變得如此的有魅力。難道我們的人生不是這樣的嗎?只有經歷過風雨、只有經歷過挫折,這樣的人生才會變得想彩虹般的多姿多彩。

  其次,我懂得了做人的哲學。有的人,不會很在乎你對他做過什麼,因為他覺得你對他所做的事情的你應該做的,甚至,他也不會對你說聲謝謝,因為謝謝在他的口中,是多麼稀少、多麼稀缺的一個詞語啊。有時候,因為你做得比平時不好,他就會說三道四的,對你的評價就很低。當你讀他時,要理解他,因為他就是那種人,你是不能改變他的秉性的。男人的胸懷的被冤枉撐大的馬雲,突然很理解這一句話,男人的胸懷要容得下一切一切,不僅僅是美味的食物,還有那不太美味的冤枉,慢慢的把他嚥下去。突然之間,覺得偉大的人與我們平常人有什麼區別了,那是他們能容我們所不能容之物。你不可能做到能讓周圍的人滿意你,但只要做到讓周圍大部分的人滿意就可以了,那你已經做得很好的了。

  最後,我知道了什麼是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我覺得這種愛情觀是超脫於現實的一種愛情,但恰恰這種愛情的最美好的。現代人的愛情,在我看來已經是變了味了,為什麼?那是因為錢的加入。難道你不覺得麼?之前有看過一篇這樣的新聞,標題大概是“大四女生不忙工作,忙著找好老公”,有的男生就覺得很委屈,難道我們的愛情真的是經不起推敲,難道我們就不能一起努力奮鬥、一起尋找我們愛的歸宿?曾經的信誓旦旦都跑到哪裡去了?有些女生就說了,對不起,沒有錢,我們就拜拜,找個有錢的老公,我可以少奮鬥幾十年,這有什麼不好?無可否認,這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活生生的例子,當然,我也不能但從我的角度來論述哪個的對錯,只是覺得這樣的愛情真的是變味了。難道你不覺得嗎?

  找個時間,一個人,樹下,石旁,靜坐沉思,你就會發現,其實,生活中的很多哲理,你都可以觸控得到她走過的痕跡,那種感覺是很微妙的。

  

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
讀新大眾哲學有感
相關知識
讀哲學與人生有感
對哲學與人生的感想和領悟
哲學與人生讀書心得
哲學與人生讀書筆記
有關哲學與人生的小故事
哲學與人生的文章
關於哲學與人生的故事
哲學與人生的名言名句
關於哲學與人生的名言
哲學與人生作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