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澳大利亞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2月16日

  澳大利亞教案是七年級地理教師為了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澳大利亞教學活動,安排、設計的一種教學文書。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七年級下冊地理澳大利亞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澳大利亞的位置特點、範圍、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佈。

  2、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亞地形和氣候的分佈、特徵。

  4、城市、人口的分佈特點。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看景觀圖片和澳大利亞古老生物錄影***或VCD盤***,運用小組探究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記住主要的動物名稱和生活特性。瞭解澳大利亞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於南半球,形成獨特的自然環境,因而有了獨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過引導學生採用合作學習、小組探究的活動方式分析本國的地形圖和氣候分佈圖及澳大利亞農牧業分佈圖,分析出它們之間內在的聯絡,並通過填圖記憶主要的地形區和氣候分佈。

  3、讓學生讀圖,採用自主式學習法找出人口、城市、礦產的分散式,再用小組研究式分析出區域地理要素間的內在聯絡。

  ***三***情感目標

  1、學生通過探究澳大利亞人與環境的關係,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地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2、學生通過澳大利亞發展農牧業和工礦業的事實,增強對因地制宜發展經濟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徵。

  2、澳大利亞以發達的農牧業、工礦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特徵。

  3、人口、城市分佈與環境的關係。

  ***二***教學難點

  1、澳大利亞有獨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區域地理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絡。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步驟

  ***一***第一課時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1、教師展示課件***澳大利亞的國旗和國徽圖片***:看,這是某個國家的國旗和國徽,你們知道是哪個國家的嗎?

  見到了澳大利亞的國旗、國徽,就相當於來到了澳大利亞。因為我們知道,國旗、國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和標誌,所以,在任何時候,見到我們中國的國旗、國徽,就像是看到了我們的國家一樣親切。我們一定要愛護國旗、國徽呀!***及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2、下面請一個同學介紹一下澳大利亞國旗、國徽的特點***澳大利亞的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底為深藍色,左上方是紅、白“米”字,“米”字下面為一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邊為五顆白色的星,其中一顆小星為五角,其餘均為七角。國徽上有兩隻動物,中間一個盾。***。***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請大家注意,澳大利亞的國徽上怎麼會有兩隻動物?它們是什麼動物呢?

  教師簡單小結介紹:同學們很快發現其中一隻是袋鼠,而另一隻動物 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獨特的,它就是形似鴕鳥、三趾足、兩翼退化,不能飛翔的鴯鶓。同學們將它和你見過的鴕鳥比較一下各有什麼特點?***鴕鳥能負重,兩翼退化,不能飛翔,只起到輔助行跑的功能***

  3、澳大利亞人在國旗上都要做上動物的標記,說明澳大利亞的動物一定非常獨特和可愛。那麼,同學們就來詳細地瞭解一下這些動物。學生自學澳大利亞的幾種特有動物。***腹部有口袋以儲存幼獸的大袋鼠;形似鴕鳥鴯鶓;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動物鴨嘴獸;憨實可愛的考拉***

  老師播放有關錄影或VCD,讓學生進一步的瞭解。

  4、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自學了澳大利亞的幾種特有的珍奇動物,從進化的角度講,這些動物都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種類,現成為人們研究地球演化歷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亞也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二、面積、人口與城市

  教師承轉:為什麼澳大利亞儲存了這麼多古老的動物,而且成為這個國家特有的動物呢?這些特有的動物和澳大利亞自然地理特點有什麼關係?我們只有對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瞭解以後,才能做出評論。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澳大利亞這個國家。 1、展示課件:澳大利亞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圖和大洋洲圖。看書上澳大利亞在世界中的具體位置,結合大洋洲圖,引導學生從圖中讀出澳大利亞位置特點及領土組成。***澳大利亞位於赤道以南,是個南半球的國家,周圍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圍,南迴歸線從中間穿過。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及附近的一些小島***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在拉丁語中意為“南方的土地”,並且是世界上唯一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之所以儲存著特有的動物,主要是由於澳大利亞大陸與其他大陸長期隔離造成的。

  2、教師播放有關地球演化的錄影帶,同學們討論思考下列題目。

  ***1***澳大利亞大陸大約在什麼時候與其他大陸分離?***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

  ***2***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獨地存在於南半球的海洋上,這對生物的進化會產生什麼影響?***自然環境比較單一,生物的進化速度減慢,這些動物又沒有生存的天敵,就能夠生存至今***

  ***3***南極大陸也長期孤立存在,為什麼沒有那麼多特有生物?***南極大陸氣候寒冷,環境惡劣,不利於生物的生存和發展***

  教師引導:從時間、環境、天敵等方面考慮。

  3、教師承轉:澳大利亞生物獨特,面積、人口和城市又是怎樣的特點?

  提問:上一學期,我們學習了澳大利亞是世介面積第六位的國家,其面積數是多少?***769萬平方千米***

  教師補充: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數只有1875萬人。同學們計算一下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大約2.5人/平方千米***

  教師小結:人口密度大約為中國的1/45,澳大利亞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澳大利亞人口城市怎樣分佈的呢?***人口和城市分佈比較集中,主要在東南沿海***找出主要的大城市***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爾本***。

  出示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佈圖。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數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佈特點反映了人口的分佈特點。

  4、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有關本國著名城市的圖片。

  教師播放有關著名城市的錄影或VCD,加強學生的直觀印象。

  教師播放悉尼標誌性建築——悉尼歌劇院景觀,提醒學生為什麼2000年的成功的綠色奧運會能在悉尼舉行?***擁有白帆逐浪的海,細膩迷人的沙灘,街道處處野芳幽香,佳木秀麗,海鷗盤旋,有聞名世界的建築藝術經典——悉尼歌劇院、悉尼塔、海港大橋等***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人口城市的分佈與自然原因和歷史原因都有關係,下一節我們再詳細分析。

  ***二***第二課時

  一、“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1、導人新課:上節課我們討論了澳大利亞人口、城市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澳大利亞的經濟狀況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這些問題。

  2、教師提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與澳大利亞有關的產品嗎?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在一些羊毛衫的標籤上,發現標有“100%澳毛”字樣,這些羊毛衫全部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羊毛織成的。還有毛線、皮衣等***

  小結引入: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3、教師***展示課件:澳大利亞養羊業佔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為羊特別多,所以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讓學生學習瞭解76頁閱讀材料,瞭解澳大利亞養羊業的歷史。***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亞沒有羊,18世紀後期,歐洲的殖民者隨船帶到澳大利亞29只羊。由於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適於綿羊的生長和繁殖,綿羊的數量迅速增加。後來從西班牙引進了美利奴羊,這種羊產毛量高,現在,澳大利亞大部分是這種羊***

  教師小結:我們瞭解了澳大利亞的養羊業的發展史,是由於自然環境適於綿羊的生長,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本國的自然條件:提示從地形、氣候等方面來考慮。

  4、教師展示課件:澳大利亞的地形圖。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分析澳大利亞的地形適於發展養羊業的條件。******1***東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嶺。***2***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3***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000米。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積平原,地下水豐富,牧草優良,沒有天敵,可以四季放牧***

  指導學生讀圖:澳大利亞地形圖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亞最大河流,北艾爾湖——地勢最低,澳大利亞盆地——大自流盆地。

  引導學生分析農牧業與地形的關係。***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積平原,地下水豐富,牧草優良,沒有天敵,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發展農業與牧業也不同***

  5、出示氣候圖:討論分析澳大利亞的氣候分佈特點及適於發展養羊業的條件。

  教師指導學生讀澳大利亞氣候圖。

  ***1***找出南迴歸線,看看它穿過澳大利亞的位置,說出澳大利亞在五帶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亞有哪些氣候型別,討論分析其分佈特點***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溼潤氣候、南部的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

  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澳大利亞的氣候分佈特點及適於發展農牧業的條件***中西部、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較乾燥,適宜牧畜過冬和繁殖***。澳大利亞70%的羊分佈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為什麼?***東南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溼潤;西南部冬季溫和溼潤,夏季高溫乾燥,這些既適合於畜牧業又適合農業***

  6、教師小結:澳大利亞的人民充分利用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並且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看一段錄影,了了解一下自動剪毛、機械化耕作的農場情景,並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7、教師小結:澳大利亞有發達的農牧業***板書***,主要的農牧產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綿羊數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其次牛肉、小麥出口也較多。

  教師承轉:澳大利亞不僅有發達農牧業的優越條件,發展工礦業的條件也得天獨厚***引入***。

  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教師展示澳大利亞礦產分佈圖,找出澳大利亞有哪些重要礦產?說出它們各自的分佈地區。***鐵礦,主要分佈在西北部;煤礦:主要分佈在東部沿海;銅礦:分佈在東北部;還有金礦、石油、鋁土礦、鉛鋅礦、錳礦、鎳礦等等***

  教師小結補充:澳大利亞確實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具有埋藏淺、質量優、儲量大等特點。

  2、教師強調:二戰後澳大利亞利用豐富的的礦產資源,大力發展了採礦業、冶金業和機械製造業,現在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澳大利亞的工業是建立在豐富的礦產資源之上的,澳大利亞開採的礦石有一半以上用於出口,是世界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由於礦產品出口額在出口總額中佔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稱澳大利亞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3、教師小結:澳大利亞有發達的工礦業。 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亞發達的服務業。目前,澳大利亞的服務業已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其經濟支柱。同學們,你認為在服務方面可為中國的2008年的奧運會提供哪些可借鑑的經驗?教師提示:可以從城市環境、城市建設、全國的旅遊交通及人文環境方面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4、談談你對澳大利亞的印象。

  五、板書設計

  第四節 澳大利亞

  古老的動物

  一、世界化石博物館

  產生原因

  地廣人稀

  二、面積、人口與城市

  主要分佈在東南部

  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發達的農牧業

  四、“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發達的工礦業和農牧業

  篇二

  [教學目的]

  1、在地圖上能指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

  2、運用地圖,瞭解澳大利亞的地形特徵及地形與氣候人口的分佈關係

  3、運用圖片和資料,瞭解澳大利亞特有的野生動物種類,並分析這些野生動物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原因

  4、瞭解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別稱的由來

  5、運用地圖,瞭解澳大利亞主要礦產資源及礦產地與工業、城鎮分佈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重點:澳大利亞的地形、發達的農牧業,工礦業

  難點: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佈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澳大利亞古老動物存在的原因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具準備]

  大洋州掛圖

  [教學方法]

  讀圖法、討論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設問: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哪個?該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哪個?

  一、地理概況

  1、學生閱讀P95“閱讀材料”,瞭解大洋州的範圍,而後引導學生在掛圖上找出大洋州的主要島嶼、群島。

  2、對照圖2-47,學生說出澳大利亞的海陸位置特徵

  3、引導學生找出東經160、赤道,從經緯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亞特徵:東半球、南半球、跨溫、熱兩帶

  ***過渡***澳大利亞是南半球面積最大的國家,其領土主要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

  4、學生閱讀教材回答,而後教師在掛圖上指出

  5、結合教材第二段文字,瞭解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特點,並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堪培拉、悉尼、墨而本的位置

  二、地形

  1、引導學生觀察P97圖3-49,對照圖例,得出澳大利亞的基本地形特徵:地勢低平

  2、學生討論完成P97活動題

  ***過渡***由澳大利亞地形圖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地形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這三大地形區各有什麼特點呢?

  3、引導學生找出西部高原區,對照圖例,分析其面積、海拔高度特點,並突出著名景點:艾爾斯巨石

  4、找出中部平原區,對照圖例,得出海拔特點:地勢低平,形成大自流盆地

  5、結合圖3-51,講述大自流盆地的成因,突出中部有澳大利亞地勢最低處艾而湖

  6、結合掛圖,指出澳大利亞東部山地的範圍,並指出分佈在東部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河流,再找出大堡礁的位置

  三、氣候與人口

  1、學生閱讀圖3-53,說出澳大利亞的有哪些氣候型別?以哪兩種氣候型別為主?東南沿海屬於什麼氣候型別?

  2、觀察圖3-54,思考: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分佈有什麼特點?為什麼

  四、古老的動物

  1、引導學生閱讀P99圖3-55,指出澳大利亞的主要動物,並小結:澳大利亞的動物具有起古老性和獨特性

  2、討論:為什麼澳大利亞的動物古老而獨特呢?

  3、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澳大利亞的植物物種也具有獨特性

  ***過渡***從經濟發展的水平來看,澳大利亞屬於什麼性質的國家?

  五、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

  1、學生閱讀思考;澳大利亞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可以從哪些文字體現出來?為什麼有“騎在羊背上”“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

  2、學生聯絡澳大利亞的地形、氣候特徵分析:為什麼澳大利亞的農牧業會發達?

  3、引導學生閱讀P100圖3-58,完成活動

  [小結鞏固]

  [作業佈置]

  基訓、填充圖冊

  篇三

  【教學目的】

  1.瞭解澳大利亞是位於南半球的地廣人稀的國家;

  2.瞭解澳大利亞地勢地形的基本特徵,掌握三大地形的分佈;

  3.初步理解澳大利亞氣候分佈與緯度位置及海陸位置的關係,以及氣候對人口分佈、植被、農牧業發展的影響;

  4.瞭解澳大利亞在二次大戰後利用本國礦產、草場和土地資源優勢,發展工礦業與農牧業的事實,增強對因地制宜發展經濟重要性的理解;

  5.培養學生認識農牧業發展與自然條件關係的分析能力和比較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

  自然條件的基本特徵,現代化的工礦業與農牧業,人口、經濟分佈與環境的關係。

  【教具準備】

  澳大利亞掛圖,特有動物圖片或幻燈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講解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教學基本過程

  ***新課引入***

  教師:在圖上指出大洋洲包括的大陸和大陸島。

  學生:……

  ***講授新課***

  教師:本節課學習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及其附近島嶼的澳大利亞國家。

  師生交流資訊的方式與方法

  教師指定一個學生在掛圖上指出,其他學生注意觀察,教師最後給以明確訂正。

  教師指圖說明澳大利亞的範圍。

  [板書]

  第二節澳大利亞

  一、大洋洲最大的國家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地圖冊中大洋洲圖,從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說明澳大利亞的位置特點。

  學生:……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位於東半球,是南半球國家,南迴歸線從大陸中部通過;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

  教師:大洋洲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

  教師:大洋洲面積900萬平方千米,澳大利亞面積為768萬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澳大利亞約有人口1600萬人,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請計算人口密度。

  學生:每平方千米2人。

  教師:澳大利亞是地廣人稀的國家。

  教師:澳大利亞在大洋洲有幾個之最?

  學生……

  教師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查找出赤道、南迴歸線和東經160°經線,要求學生明確澳大利亞所在半球。要求學生在地圖上查找出所臨海洋。

  教師可讓學生查閱課本。

  教師指導學生計算澳大利亞人口密度,並與中國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約為121人***對比。

  [板書]

  1.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2.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二、東、中、西部地形不同

  教師:讀地圖冊澳大利亞分層設色圖,說明澳大利亞一般海拔高度。

  學生:……

  教師:全國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下。東部大分水嶺海拔200—1000米;中部是低平的平原,最低處有艾爾湖,地下水豐富;西部是低矮廣闊的高原,其上分佈有沙漠。

  教師要求學生依據高度表說明廣大地區的一般海拔高度。

  指導學生在分層設色圖中查詢到基本上呈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嶺,並明確其一般高度;在圖中讀出澳大利亞最長的墨累河。教師在掛圖上用指圖杆明確西部高原的基本範圍和大自流盆地的位置

  [板書]

  1.東部大分水嶺縱貫南北

  2.中部是平原

  3.西部分佈著低矮廣闊的高原

  三、人口分佈特徵與環境的關係

  教師:請大家讀“澳大利亞人口分佈圖”,依據人口密度圖例,說明人口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

  學生:……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人口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西部和廣大內陸地區人口分佈很少。

  教師:為什麼澳大利亞人口分佈特別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

  教師: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對澳大利亞人口分佈有顯著影響。首先看自然條件對人口分佈的影響,請大家閱讀課本中“澳大利亞氣候分佈圖”,說明哪些氣候分佈區最適合人類生存。

  學生:……

  教師:東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區是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分佈地區,溫暖溼潤,適於居民生活,人口集中;廣大內陸為草原和沙漠氣候,乾旱少雨,人們居住困難較多,居民較少。

  教師:經濟發展來看,東南沿海有優良的港口,對外聯絡方便;經濟發展較快,工礦業、農牧業都較其他地區發達,促成了人口向這裡集中,澳大利亞著名城市悉尼,堪培拉、墨爾本都分佈在這裡。

  教師提示學生可按方位說明人口分佈集中的地區。

  教師小結時,在黑板掛圖上準確指出人口集中分佈的東南沿海,並要求學生將注意力集中於掛圖。

  教師問題提出後稍停頓,讓學生思考;也可以組織學生議論。

  讀圖時,可請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簡述各類氣候的基本特徵,說明與人類生存的關係。

  講解經濟發展對澳大利亞人口分佈影響時,可指導學生閱讀“澳大利亞城市和鐵路分佈圖”。介紹三個城市的性質及人口分佈。

  在將人口分佈特徵與環境關係講解後,教師啟發學生歸納總結在該問題內共講解2個問題,①是人口分佈特點,②是人口分佈特點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板書]

  1.澳大利亞人口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

  2.氣候溫暖溼潤地區人們居住困難較少,人口集中

  3.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人口稠密

  四、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工農牧業和工礦業

  教師: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過與澳大利亞有關的農牧產品嗎?

  學生:……

  教師:對,有利用澳大利亞羊毛生產的各種毛紡織品……,人們之所以喜歡“澳毛”,是因為澳大利亞羊毛質地優良……,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很早,牧場多分佈在東南部和西南部……***參看教參***羊毛的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澳大利亞是世界小麥重要生產國***簡介發展條件和分佈地區***,因人口較少,小麥大量出口,所以是世界小麥重要出口國之一。

  教師: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你們知道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什麼礦產嗎?

  學生:……

  教師:正確,我國上海寶山鋼鐵廠使用的鐵礦石就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澳大利亞除蘊藏有豐富的鐵礦外,還有煤……,儲量居世界前列:煤、鐵等礦石出口量在世界上佔重要地位……。二次大戰後,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很快,尤以採礦、機械、化學、紡織等工業發展迅速,工礦業的出口收入已超過農牧業,成為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關於經濟狀況講解內容力求豐富、生動,聯絡生活,但應掌握的內容則要簡單明確。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澳大利亞的礦產分佈圖”,瞭解澳大利亞的礦產種類和鐵、煤、鋁土等礦的分佈。

  [板書]

  1.羊毛、小麥產量多,出口量大

  2.工業發展迅速,煤和鐵礦石出口在世界上佔重要地位

  [教師總結]  請談談你們印象中的澳大利亞。

  學生:……

  教師小結:澳大利亞是一個領土遼闊,人口稀少的南半球國家,二次大戰後,經濟發展迅速,羊毛、小麥、鐵礦石、煤的出口量在世界上佔重要地位。

  ***複習鞏固***請同學們想想,澳大利亞在人口、城市分佈方面與加拿大有哪些相同點?是怎樣形成的。

  ***答案見教師教學用書***

  教師提示學生先說明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佈特點;再說明加拿大人口、城市分佈特點。可讓學生閱讀加拿大地圖,幫助回憶分析比較。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澳大利亞

  一、大洋洲最大的國家

  1.面積最大

  2.人口最多

  二、東、中、西部地形不同

  1.東部大分水嶺縱貫南北

  2.中部是低平的平原

  3.西部是低矮廣闊的高原

  三、人口分佈特徵與環境的關係

  1.人口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

  2.氣候溫暖溼潤地區,人們居住困難較少,人口易於集中

  3.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人口稠密

  四、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的農牧業和工礦業

  1.羊毛、小麥產量多,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工業發展迅速,煤和鐵礦石出口在世界上佔重要地位


初一地理工作反思
七年級下冊巴西地理教案
相關知識
七年級下冊地理澳大利亞教案
七年級下冊地理澳大利亞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地理澳大利亞練習卷
七年級下冊地理自然環境教案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答案人教版
七年級下冊地理暑假作業答案人教版
七年級下冊地理課本習題答案
七年級下冊地理練習題及答案
七年級下冊地理農業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地理人口教學設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