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後十首古詩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古詩是中國曆代文人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方式,進行語文古詩學習,可以使八年級學生透過古詩瞭解背後的作者以及作者所處的年代,擴大知識面。小編整理了關於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後的十首古詩,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八年級下語文課後十首古詩

  1.《贈從弟》***其二*** 劉楨 漢末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初

  城闕***què***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3.《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唐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4.《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唐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7.《無題》 李商隱 晚唐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8.《相見歡》 李煜 五代南唐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9.《登飛來峰》 王安石 北宋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自***緣身在最高層.

  10.《蘇幕遮》 范仲淹 北宋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八年級下冊語文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後古詩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註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李煜此詞即有將此調名標為《烏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②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③離愁:指去國之愁。 ④別是一般:另有一種。

  簡析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於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後,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悽惋之神。“無言”者,並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裡,“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後“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詞家藉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 或寫愁之長, 如李白《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鹹之外,但卻根植於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後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猜你感興趣: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外古詩十首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十首
相關知識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後十首古詩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後十首古詩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後十首古詩詞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後十首古詩賞析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外附錄古詩鑑賞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目錄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答案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外古詩十首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外古詩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外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