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佛教是怎樣的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南北朝時期的佛教於北魏開始流行。人們對菩薩的信仰十分流行。隨著佛教的傳播,發展佛像、壁畫、石窟寺院等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南北朝佛教簡介

  南北朝時期,中國與外國之間關於佛教方面的交流日漸增多,這樣的交流除了推動佛教發展之外,在繪畫雕塑等方面也產生了影響。雖然有過一段時期的滅佛事件,但總體來說佛教在這一時期還是受到扶植的。

  南朝宋、齊、樑、陳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篤信佛教,自稱“三寶奴”,四次捨身入寺,皆由國家出錢贖回。他建立了大批寺遼,親自講經說法,舉行盛大齋會。樑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餘人,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就有大寺700餘所,僧尼信眾常有萬人。

  北朝雖然在北魏世祖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時發生過禁佛事件,但總的說來,歷代帝王都扶植佛教。北魏文成帝在大同開鑿了雲岡石窟;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為紀念母后開始營造龍門石窟。北魏末,流通佛經共計415部,1919卷,有寺院約3萬餘座,僧尼約200餘萬人。北齊僧官管轄下的僧尼有400餘萬人,寺廟4萬餘座。

  在南北朝,有大批外國僧人到中國弘法,其中著名的有求那跋摩、求那跋陀羅、真諦、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中國也有一批信徒去印度遊學,如著名的法顯、智猛、宋雲、惠生等曾去北印度巡禮,攜回大批佛經。

  中國佛教藝術的飛躍發展,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這是中國社會大動盪的時代。來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國迅速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對中國思想史的發展有重大意義,而且對中國美術和雕塑藝術的發展也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繪畫方面,顧愷之、陸探微和張僧繇等畫家,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漢畫的技藝和風格,一方面又受到了來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繪畫表現手法的影響,在繪畫理論和表現手段方面,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這一時期的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中出現的人物形相,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帶,神采飄逸,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的真實寫照。由此而形成的“秀骨清相”的風格,成了具有明顯時代特徵的南朝畫風的代表.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造像藝術。也有了極大的發展。以東晉戴逵為代表的佛像雕塑家的出現,標誌著中國佛教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戴逵的創作態度認真,據說有一次他為了製作一尊佛像,曾潛藏在帳中,傾聽眾人的褒貶議論,然後加以詳細研究,積思三年,才得以完成。因此他所作的佛像,使“道俗瞻仰,忽若親遇”。這一時期出現的各種佛像,包括塑像和畫像,已經不再是單純地模仿西方傳來的佛像圖樣,而是融合了中國的民族風格,開始走上了獨立的發展道路。

一代名妓蘇小小
漢景帝與劉榮的趣聞
相關知識
南北朝佛教是怎樣的
北朝佛教是怎樣的
南北朝道教是怎樣的
南北朝道教是怎樣的
泰國佛教是怎樣的
北朝民歌是怎樣的
東晉佛教是怎樣的
西晉佛教是怎樣的
三國時期的佛教是怎樣的
南朝法規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