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的歷史評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30日

  蔡鍔主張“因時以制宜,審勢以求當,未可稍有拘滯”的戰爭指導思想。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孫中山:平生慷慨班都護;萬里間關馬伏波。

  梁啟超:知所惡有甚於死者;非夫人之慟而誰為?

  康有為:微君之躬,今為洪憲之世矣;思子之故,怕聞鼙鼓之聲來!

  唐繼堯:所至以整軍保民為要圖,眾論之歸,大將慈祥曹武惠;平時惟讀書致用相敦勖,公言不死,秀才憂樂範希文。

  丁懷瑾:成不居首功,敗不作亡命,誓師二語,何等光明,故一旅突興再造共和;下無逞意見,上無爭利權,遺書數言,如斯深切,問舉國朝野奚慰英靈?

  楊度的一聯最引人注意,楊度是楹聯聖手,他一生可傳的輓聯甚多,可是他挽蔡的這副輓聯,並不高明,這是因為兩人政見立場相對立的緣故,所以他的下聯可說完全是對蔡的成就唱反調:

  魂魄異鄉歸,於今豪傑為神,萬里河山皆雨泣;

  東南民力盡,太息瘡痍滿目,當時成敗已滄桑。

  至於小鳳仙的輓聯則是在莊嚴肅穆的偉人事蹟中的一段小插曲,小鳳仙的輓聯和祭文都是衡州狂士王血痕所代撰。小鳳仙的兩副輓聯,當時傳遍天下:

  1、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2、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

  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美人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1982年,雲南大學教授石鵬飛回上海老家探親路過長沙時特拜謁蔡鍔墓,詩曰:“南天劍起一麾雄,湘水麓山唱大風。十萬萬人今共拜,知音豈獨小桃紅。”

  蔣方震在蔡死後,由日本拍電回國,電文說:“一年以來,公惡衣菲食以戕其身,早作夜息以傷其神。臨終之際,猶以未能裹屍為恨。然蔡公身雖未死於疆場,實與陣亡者一例也。”

  他的救國主張,與單純依靠改革軍制以求強兵禦侮的思想相比,顯然視野更廣闊、更深遠。

  梁啟超在蔡鍔的追悼會上,告訴大家蔡鍔反袁是“為國民爭人格”。他說:“護國軍總司令蔡誓師之言曰:‘吾儕今日不得已而有此義舉,非敢雲必能救亡,庶幾為中國民爭回一人格而已。’……中國數萬萬人之人格,至今日已被袁世凱蹂躪而無復餘。”

  1922年12月25日,梁啟超在南京學界演講《護國之役回顧談》,又一次憶起蔡鍔當年的話:“眼看著不久便是盈千累萬的人頌王莽功德,上勸進表,袁世凱便安然登其大寶,叫世界看著中國人是什麼東西呢,國內懷著義憤的人,雖然很多,但沒有憑藉,或者地位不宜,也難發手,我們明知力量有限,未必抗他得過,但為四萬萬人爭人格起見,非拼著命去幹這一回不可。”

  民國報人陶菊隱在他的《政海軼聞》“蔡鍔”一則裡有蔡鍔致辭:“此次舉義,所爭者非勝利,乃中華民國四萬萬眾之人格也。

  蔡鍔故居

  北京故居

  北京西城區棉花衚衕66號有蔡鍔故居。

  由前後兩院組成,房屋由迴廊相連。現基本保持舊觀。蔡鍔於民國2 - 4年***1913年11月 - 1915年11月***寓此。故居前院的西房系大門和三間配房、北房、南房各三間。前院和後院由廊牆隔開,後院有北房、南房、東房各三間。整體格局甚不符老北京四合院的規制,用工、用料亦顯得很單薄,連正房也沒建於三層石級之上,二十間房屋均是平地起房,給人以簡易之感。有跨院的房屋均是後建,原為停車、養馬之所。蔡鍔的軍銜系陸軍,軍職疆界局督辦,車、馬均系職務待遇,由官方提供。

  邵陽故居

  蔡鍔故居位於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的蔡鍔鄉***1948年,屬邵陽縣親睦鄉。1950年3月,屬蔣河橋鄉。1952年3月,邵陽縣析置邵東縣,為邵東縣第三區蔣河橋鄉。1985年3月,為邵陽市郊區蔣河橋鄉。1996年5月,更名為蔡鍔鄉。***蔡鍔村。

  蔡鍔故居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停車場,大概長寬各20米,還是黃泥草坪地面,有些地方有積水,還可以看到明顯的車轍。一部分是故居和陳列館,佔地面積約4畝,其中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故居坐南朝北,東側坐東朝西建有兩層樓的陳列館,故居和陳列館後面有片茂密的小樹林。故居前面正對著有一條米把寬的砂石路,其餘空地有稀疏的柑橘樹。故居系土磚平房,正面3開間,東面一偏房為廚房。原房於1950年倒塌,后辟為橘園。1991年當地按原貌進行了修復,並將東邊的民居改造成蔡鍔生平事蹟陳列館。

  2013年10月30日上午,蔡鍔故居保護開發建設專案簽約暨奠基開工典禮在邵陽市大祥區蔡鍔鄉隆重舉行,蔡鍔長孫蔡協參加了儀式,總投資約十億。

  

汪精衛死亡之謎
金嶽霖的人物生平
相關知識
蔡鍔的歷史評價
蔡倫的歷史評價
李綱的歷史評價
陸機的歷史評價
石崇的歷史評價
蘇蕙的歷史評價
裴仁基的歷史評價
張廷玉的歷史評價
晏殊的歷史評價
阿桂的歷史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