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小曲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榆林小曲是陝西省一種介於曲藝和民歌之間的傳統藝術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於陝西榆林一帶。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榆林小曲的相關資訊吧!

  榆林小曲的歷史源流

  榆林,地處古河套文化和匈奴文化交融地帶。趙漢時期。這裡已是陝北的文化中心,但由於歷代羌、胡、突厥等少數民族遷徙頻繁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使這裡的文化形態呈現出一些獨有的特點。據《榆林府志》載:自明成化九年***公無1473***建立衛城。大量移民實邊。榆林便成為我國九邊重鎮之一,常年屯駐重兵。到榆林做官的外省籍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從浙江一帶來榆林做官的,先後佔了外籍官員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此地民間至今流行一種說法,叫“南官北座”***。各地人才的匯聚,促成了各類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榆林小曲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生成的藝術新品種。

  據清、乾隆皇帝《銜批通鑑輯覽》中關於明武宗巡邊至榆林的專篇記載稱: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秋七月,明武宗由山西渡過黃河,先抵陝西府谷,於十月間到達榆林,住在在城內太乙神宮***即“凱歌樓”***。每日有歌、舞、唱。直至十四年***公元1519年***二月初,方才由原路返回京師。行前納了延德總兵戴欽之女為妃。並大徵了女樂。又據《榆林府志》記載,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由江南來的譚吉聰***字舟石,浙江嘉興人***,任榆林堡同知。此人對榆林的“邊韋地之形與風俗非常熟悉”,對“人物藝文也重長子之選錄”對“兵食水利馬政軍器人物藝文宜有志此”。對江南小曲十分喜好,來榆時帶了家眷及使女。歌伎和所用樂器等,閒暇時,常令其為他們演唱求樂,甚至在他主持修鎮志時,也要請藝人來奏樂彈唱。榆林總兵徐佔魁在《重修延安綏德鎮志序》中說:“爰時聚於署之東偏日,飲綠之堂,絲竹雜奏。觴酒間行”。據《榆林府志·文藝志》中記載,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後,榆林城內“文藝其繁”,經常是“夜半曲聲聽滿城”,凱歌樓上常有“羌笛吹新調,秦箏弄急弦”。其盛況可見一斑。據民間相傳,當時鎮守城堡的兵士,大都是城內的小手工業者。他們三天一小操,五天一大操,既當兵、又從業,日久開長,這些半職業兵士也聽會了不少小曲。一天,府內彈三絃的藝人病死,譚為此而發愁,當地一兵士聞訊便毛遂自薦。操琴演奏了幾首小調,譚聽後十分高興。從此,這裡當地的半職業兵士也被允許進府內耍曲子了。足見當時府內的小曲已開始流入民間,成為當時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榆林小曲的藝術特色

  南北民歌

  榆林小曲所以抓人,就是由於它溶進了南北民歌的特點。原來榆林曾經是兵家要地,又是"茶馬互市"的重要商埠,從南方來的官員和商人不斷帶來南方的絲竹管絃和樂妓,並同北方的民歌相融合,久而久之,榆林小曲就既有北方的陽剛之氣,又有南方的陰柔之美,從而開創了“南腔北調”合二而一的獨特藝術。

  榆林小曲形成至今,演唱只在城區內進行,從不涉足城外。其演唱形式歷來以自我娛樂為目的,室內院落均可進行,沒有固定的演出場合。每遇茶餘飯後,藝人們相約為伴,前往參加演唱。城內年紀稍長的居民,大都能唱它一兩段以自娛。沒有職業班社,也沒有以此為業,覓食求生的職業藝人。除了自娛性質的演唱活動外,長期以來,它和當地民俗產生了密切的聯絡。四時八節,婚喪嫁娶,生辰壽誕,喜慶節日,當地群眾都有約請小曲藝人到家演唱的習俗。在這種場合,有時藝人自獻絕技,有時主家點同曲。不論在哪種禮儀之中的演唱。對優秀的藝人,主人還要給披紅掛綵,以示獎勵。這種習俗一直沿襲到一九四九年前後。

  唱詞

  榆林小曲的唱詞,融雅、俗於一體,在語言風格和語言結構上既有一般文人的遺詞用字,又有當地方言土語。這是在其它歌唱民間藝術中較少見的。如在《姐妹拌嘴》中就有:

  “妹子頗厭煩;斜倚靠在玉欄杆;罵聲潑子你好大膽;春景天景物新鮮;金鐲響玉腕;香風飄起在雲端。”

  “什麼情人什麼漢;人兒雖小你話又殘;慢就是你把你的母親見;我勸你你們二人好好相與各自嫁男。”

  流派

  榆林小曲在長期的演唱活動中,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兩種流派,一派是講究聲音的純實婉轉、圓潤和流暢,對裝飾音尤其是滑音、頓音的運用比較嚴格。另一派則突出頓、斷剛、柔,很強調歸韻。

  榆林小曲的演唱形式

  小曲的演唱形式簡單、輕便、靈活,不化妝、不表演,也不用任何道具。演唱者多兼敲擊瓷碟。演唱活動,大都先由樂隊奏一、兩首樂器樂曲牌,以示靜場,然後開始演唱。一次演唱活動,少說也要三、四個小時。
 

二人臺的簡介
客家童謠的簡介
相關知識
榆林小曲的簡介
小夜曲的簡介
前奏曲的簡介
進行曲的簡介
大協奏曲的簡介
器樂曲的簡介
藝術歌曲的簡介
少林單刀的簡介
波蘭舞曲的簡介
關於美女陸小曼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