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單元測試題
對待難的七年級歷史單元測試題--我難人難我不畏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單元試題
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小題,40分
1.隋朝之所以能夠統一南北的根本原因是
A.實現統一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B.陳朝國君荒於政事
C.隋文帝是個英明的皇帝 D.隋朝軍隊英勇善戰
2.親歷隋末的社會大動盪,親睹隋朝的覆亡,這對他的政治思想有極大的影響。他即位後,吸取隋亡教訓,勵精圖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煬帝 D.武則天
3.唐太宗統治時期,名將、名相輩出。下列屬於貞觀名相的是
A.姚崇、房玄齡 B.房玄齡、杜如晦
C.宋璟、杜如晦 D.姚崇、宋璟
4.“開元盛世”的出現,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現的具體時期是
A.唐太宗統治時期 B.武則天統治時期
C.唐玄宗統治前期 D.唐玄宗統治後期
5.後人基本上對武則天的統治給予肯定,主要是因為
A.她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幫助有病的唐高宗處理國政
C.她善於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統治期間,社會 經濟繼續發展
6.唐玄宗時期,社會經濟出現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在農業方面,下列符合史實的
有
①出現了曲轅犁 ②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③修建了四十多處大型水利 工程 ④出現了翻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其中有“類雪”“類銀”稱譽的是
A.越窯青瓷 B.邢窯白瓷
C.唐三彩 D.景德鎮瓷器
8.唐都長安有嚴格的佈局,其中居民住宅區稱為
A.宮城 B.市
C .皇城 D.坊
9.我國公務員招考一般採用筆試和麵試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招考方式源自我國隋唐時期的
A.禪讓制度 B.察舉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科舉制度
10.某校話劇團想要排演一部反映唐政府與少數民族友好交往的話劇,下列選項中適合該話劇主題的是
A.張騫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班超經營西域 D.諸葛亮開發西南地區
11.“和同為一家 ”是指唐朝與哪個少數民族政權的關係
A.吐蕃 B.回紇
C.南詔 D.靺鞨
12.“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達西天天竺後,遍訪有名的佛教寺院,並在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遊學,成為著名的佛學大師。他所寫的哪一本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x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A.《大唐西域記》 B.《西遊記》
C.《史記》 D.《資治通鑑》
13.隋朝開通大運河,其主要作用是
A.鞏固了隋朝政權 B.方便了隋煬帝南巡
C.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D.加強了北部邊防
14.唐代文壇中最光彩奪目的是
A.散文 B.傳奇
C.戲劇 D.詩歌
15.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 作出重要貢獻的唐代高僧是
A.玄奘 B.崔致遠
C.鑑真 D.戒日王
16.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書法家是
A.王獻之 B.柳公權
C.顏真卿 D.歐陽詢
17.今天的印度半島唐朝時稱為
A.大食 B.羅馬
C.天竺 D.波斯
18.現在各國有時把中國人稱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較高的 威望 B.中國人是唐朝人的後代
C.唐朝時中國才開始對外交往 D.中國人具有很高的製糖技術
19.下列人物,屬於隋唐時期著名畫家的是
①展子虔 ②閻立本 ③吳道子 ④顧愷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唐玄宗親自參與編創的歌舞大麴是
A.《秦王破陣樂》 B.《霓裳羽衣曲》
C.《胡旋舞》 D.《綠腰舞》
二、非選擇題21題12分,22題20分,23題16分,24題12分,共60分
21.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圖1 圖2
1請說出圖1、圖2的名稱。4分
2請說出圖1、圖2是用來做什麼的?4分
3農具的改進和創制有什麼意義?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請回答:
1這句話是誰說的?2分
2他把君和民的關係比作什麼?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8分
3他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2分
4在他執政之後,為了緩和君民關係,他採取了哪些措施?結果促使了什麼局面的形成?8分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
——翦伯贊
材料二 貞觀十五年……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於吐蕃。弄贊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於河源。見道宗,執子婿之禮甚恭……及與公主歸國,謂所親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
——《舊唐書》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翦伯贊高度讚揚了哪一歷史事件?5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5分
3你認為上述材料反映的兩大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麼?6分
2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縉紳雖位極人 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
——《唐摭言》
材料二 有的學者說:“科舉制度如果拋開其考試內容而僅就其形式上看是很有科學性的。它完全可以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
請回答:
1聯絡所學知識回答,進士科是由誰創立的?3分
2科舉制度在歷史上有哪些進步作用?9分
參考答案
1 A 點撥:根本原因是引起一個事件最本質的原因和最深層次的原因,也就是說在整個過程中都是由於它才導致了事件的發生。由此分析可知,A項是根本原因。
2.B 點撥: 唐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巨大,吸取隋亡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人民;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皇帝要勤於政事,善於聽 取正確意見;大臣要廉潔奉公,統治才能鞏固。所以答案為B項。
3.B 點撥:唐太宗注意任用賢才、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 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
4.C 點撥: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5.D 點撥:武則 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所以後人基本上對武則天的統治給予肯定。
6.A 點撥:唐玄宗時期,社會經濟出現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在農業方面 ,共修建了四十多處大型水利工程。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製成曲轅犁,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而翻車,是一種連續提水機械,又名龍骨水車,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三國馬鈞加以完善。所以翻車不是在唐朝出現的。排除含④的選項。
7.B 點撥:邢窯白瓷有“類雪”“類銀”稱譽。越窯的青瓷,胎質細薄,釉色晶瑩,人們讚美它“類玉”“類冰”。
8.D 點撥:唐朝長安城巨集偉富麗,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居住區,市為繁華的商業區。由此可知,答案選D項。
9.D 點撥: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辦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 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正式誕生。武則天時創立了殿試,皇帝親自出題面試應舉的人。現在的筆試和麵試就是源於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
10.B 點撥:張騫通西域、班超經營西域發生在兩漢時期,諸葛亮開發西南地區發生在三國時期,文成公主入藏發生在唐朝時期。故B項符合題意。
11.A 點撥:7世紀前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8世紀初,唐朝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贊普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唐與吐蕃的關係日益密切。
12.A 點撥:貞觀初年,玄 奘從長安出發,歷經艱險,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訪有名的佛教寺院,並在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遊學,成為著名的佛學大師。貞觀後期,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他專心翻譯佛經,還以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x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13.C 點撥:隋朝大運河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連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運河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故答案為C項。
14.D 點撥: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
15.C 點撥:唐玄宗時,鑑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的文化,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16.C 點撥:顏真卿創立了雄渾敦厚的新書體,人稱“顏體”,他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
17.C 點撥: 本題可結合教材上的“ 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找到大食、羅馬 、天竺、波斯的位置。今天的印度半島唐朝時稱為天竺。
18.A 點撥: 唐朝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各國有時稱中國人為“唐人”。
19.B 點撥:展子虔是隋朝著名畫 家,閻立本和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顧愷之是東晉時期的畫家。所以排除含④的選項。
20.B 點撥:唐朝著名的歌舞大麴有歌頌唐太宗武功的《秦王破陣樂》、唐玄宗參與編創的《霓裳羽衣曲》。
21.1圖1是曲轅犁、圖2是筒車。2圖1曲轅犁用來耕地;圖2筒車用來灌溉。
3提高糧 食產量,促進社會經濟農業發展。
22.1唐太宗。2舟和水的關係。水能承載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3他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 眾力量的巨大,吸取隋亡教訓。4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意“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下令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形成“貞觀之治”的局面。
23.1漢朝時昭君出塞。2唐朝時文成公主入藏 。3密切了中原地區同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族同少數民族的友好關係。
24. 1隋煬帝。2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能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做官;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是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新編七年級歷史下冊單元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