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不喜歡學習的解決辦法
孩子大多是願意通過學習去了解新的東西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的確會變得討厭唸書、討厭學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家長又該怎麼辦?家長們不妨參考一下由小編整理的。
一、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
家長必須瞭解,孩子心情愉快時會比較喜歡學習,學得更好更起勁,因此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應注意:
1.不要操之過急
家長應瞭解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孩子共同設計一個可行的學習目標,切忌因操之過急而給孩子造成壓力。
2.要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
家長的心情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情緒,因此,在幫助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能力不及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否則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感。
二、用遊戲性的語言對孩子提出要求
許多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不注意方式,以為只要孩子明白大人的意思就行了。其實,家長對孩子用遊戲性或音樂的語言說話是很有鼓勵作用的。
一位家長到一個朋友家做客,見他的孩子玩意正濃。這時,孩子的母親用微笑的態度,在孩子旁邊用兒歌的旋律唱出:“乖孩子,要學琴,叔叔嬸嬸再會吧!”然後輕輕拉了拉孩子的手。孩子果然愉快地放下手中的玩具,向客人打了招呼,跟著媽媽去房間了。這位母親用遊戲性語言成功地喚起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相反地,如果這位母親用責罵的語氣對孩子說:“學琴的時間到啦,趕快到房間去”,孩子就算是放下手中的玩具,跟媽媽去學琴,也一定學不好!
三、 給孩子恰當的關懷和鼓勵
家長應為孩子提供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環境,並適時地關愛、鼓勵孩子,讓孩子養成自動自覺的學習態度。
有一個學生叫偉強。他家居住面積不大,爸爸就在他的床邊放置了一張小桌子,在桌子的左上角安裝了一盞燈。每天晚上,全家人吃過晚飯,就會各自幹自己的事情:爸爸靜靜地坐在沙發上讀報;媽媽輕輕地做家務;偉強也就會自動走到他自己的書桌前,坐在椅子上做功課。
適當的時機,爸爸媽媽會走到偉強面前,對他說:“我知道你一定會把功課做好的。你真乖,不用爸媽擔心。”在父母默默的鼓勵和支援下,偉強養成了自動學習的態度。
四、幫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家長要指出孩子的優點,讓他知道自己的潛能,對自己充滿自信心。
有一位很成功的人士,他小時候因入學早,各方面表現都不如意,因此很自卑。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家裡玩拍皮球,比其他的小朋友拍得又多又好。他爸爸對他說:“孩子,你真行!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孩子。你是班裡年紀最小的,如果你晚入學一年就好了。不過,我們一起努力,解決問題,你會趕上別人的。”經過那一次,他對自己恢復了信心,知道自己有潛能,開始努力讀書了,很快便成為佼佼者。
五、家長不應過分重視孩子的功課、成績,而要看孩子的整體性表現而加以稱讚。如果孩子盡了力,也得不到好成績,家長應表示理解,不要讓他有過分的壓力。
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
第一,父母調整對孩子的期望,首先確保他成長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進入社會後能夠自食其力,能對國家做出貢獻,而學業成就則在其次。我們每每看到大量因為成績不好,不被家庭和班級接納的孩子沉迷於網路、加入不良群體。歸屬與愛是每個人的基本需要,如果在家裡得不到滿足,自然就會向著其它地方尋找。具體怎樣做?以緩和親子關係為先。不要時時事事把孩子的不好掛在嘴邊,更不要動輒打罵。要孩子接受大人的觀點、解決問題,必須確保雙方感覺良好。多安排家庭活動,比如外出郊遊旅行等,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只有把封閉的心鎖打開了,才能有真誠的溝通。
第二,重塑孩子積極的自我概念。大量心理學研究表明,很多學困生之所以成績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學業自我概念”是消極的。換句話說,他們在心目中已經給自己定了位,我是懶人、笨人,所以學不好是理所當然的。而改變也從這裡入手。在親子之間取得了彼此信任的前提下***請注意,這是前提和基礎!杜絕一切可能造成親子關係進一步疏離的打罵、說教、嘮叨***,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與現實水平最接近的、最可能達到的學習目標,然後制定計劃、執行計劃。
在這個過程中及時向孩子反饋他的進展,對他取得的進步保持敏感。一旦階段性目標達成,就積極地加以鼓勵。而孩子的自信心,亦即積極的自我概念,就在不斷的“實踐-達成目標-再實踐-再達到目標”的迴圈中建立了。父母要有耐心,一步一步地走,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自我實現的願望的。
孩子不肯學習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