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登山技巧
一、可用可不用手幫助時就應該用手。用手能減輕雙腿的重負。爬山時雙手多半是在閒著,早已養精蓄銳,稍微能用上手時,就該前肢著地而用力。為啥四肢腿的動物就比人擅爬山?因為它們平均分配了力量。估計動物看人直立地爬山行路一定覺得奇怪,這是一種雜技的姿式呀。爬山時,只要坡度超過45度,就手腳並用,省勁有效,也沒什麼不雅,還算返樸呢
二、爬坡時可以有點外八字。外八字式邁步便於讓腳跟吃重,也減少腳面與小腿的角度而肌腱舒服。我發現老鄉負重上山***送水等***就有些外八字,雖不走得特快,但不停歇,每邁一步膝關節都挺直一下,彷彿一步一頓。
三、爬坡時可用手掌壓在大腿下部助力。這樣一是讓手臂和腿形成一個力矩而將臂力轉移到腿上,二是手掌的壓摁有助大腿肌肉的緊湊而得以發力。當摁壓著一隻腿提邁另一腿時,會覺得像摁壓著一塊石頭一樣而能借上力。
四、爬坡時可大口喘氣,喘得誇張一些也沒關係,吸進的氣越多越好,能加強肺和心臟的功能,進而全身肌肉中的細胞更能充分地工作。最好採用深腹式呼吸,讓肺葉完全膨脹起彷彿上至喉嚨下至丹田。山裡的空氣雜質少,乾淨的氧氣在身子裡迴圈就等於內部洗澡呀。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顎前,讓舌頭先給涼氣加加溫,省得喝一口冷風噎著。
五、爬坡時拄棍也能減輕腿力。兩隻腿的爬不過四隻腿的,但人拄上棍等於三隻腿,勝於兩腿。短棍***手至地的距離***為好,手能撐住它,讓那棍杖像腿一樣吃力。長棍也行,彷彿撐篙,不過移起來比短棍費些胳膊的勁。
六、爬山時最好穿登山鞋。硬鞋底不怕山石硌腳,走在石頭上也能全腳舒展,踢蹭到石頭也痛不著腳趾。高鞋腰有護踝作用,使腳與小腿更柔韌地連在一起。休閒鞋不宜爬山,其鞋底幾乎像你腳掌一樣輕,硌鞋又硌腳,不小心踢了塊石頭就像石頭砸了腳趾。
七、覺得熱就脫一層衣服。因為熱消耗體力,並且汗溼了衣服被風一吹極易著涼,即便在北方冬季有時也能熱得穿襯衣爬山,即便夏天在風口處也要穿緊了衣服。不要怕脫了穿、穿了脫的麻煩,舒適的面板感覺會減少爬山時的煩躁和緊張。
八、爬野山時須備上手套。野山快到山頂時往往路極窄或沒路,全是荊叢時要用手去扒開叢枝,手套可避免手被刺技刮傷,並且遇陡坡手腳並用時,那手套就等於是鞋呀。越是夏天越要備上手套,夏天的“棵子”***荊棘叢***比冬天的密多了。
九、關於山上的小路。沒小路的山,走起來費時費力,爬山時找路就像找導師一樣。以下幾種情況必有小路:架過山樑的電線下必有查線員留下的路;過光纜的地方亦是;你若去的方向有堰田、炭窯或小名勝***塔、泉、碑、墳***等必有小路可通。一般來說,小路因山制宜,往往不直通你要去的方向,它可能繞半座山,甚至有時反方向而迂迴。
十、小路不會忽然消失。一旦忽然消失,多半是你走錯了,原道回返一段,仔細查檢小路是在哪拐了彎。不要硬走,就算你直接攀登鑽荊爬上了頂峰,卻失去了爬山時的聰明鍛鍊。有時小路會有同樣寬窄的分支岔口,也許這是暫分叉而不遠後合併,也許真是分道口。此時須根據山判斷,甚至撿一條試走幾百米。
十一、找老鄉打聽山路要不厭其煩。與前一個第幾個岔口往哪拐彎,那有啥標誌,與前一個岔口差幾裡,比如在第幾個岔口或啥位置能看見目標、最後一個岔口距山頂有多長時間的路,等等,越細越好,並記牢。最好再多問一兩個老鄉以豐富或校正資訊。
十二、上山前一定要找到北並認準。一般從小村能看到要登的山頂,看看二者連線與北的角度,明確前進時的方向感。行進時也要時時找一找北,拐彎時要大概估計轉了多少角度。在山裡,人的方向感覺常會出錯,有時楞會發現太陽在“北面”,不過太陽不會錯,不願相信也要相信它。
峨眉山登山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