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審美傾向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6日
    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尚清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文人士大夫們不滿現實逃避現實的產物,但“尚清”卻又體現了他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更多地體味到了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情趣,從中獲得了精神的自由,保持了精神的純潔,找到了不同於仕途的人生價值,發展並傳播了尚清生活與尚清審美意識。“清”作為一個哲學範疇,最早在先秦的老莊哲學中,就作了深刻的論述。老子日:“天得一以清。”莊子也說:“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人莫鑑於流潦,而鑑於澄水,以其清而靜也。”夭之所以清,是因為“得一”;水中沒有雜物則清澈,不攪動則平靜,但如堵塞而不流動則也不能清澈,這就是自然現象;人要像水那樣,清澈明淨。在老莊的哲學中,“清”與“道”、與“自然,,、與“一”、與“純”、與“和”、與“虛”、與“淡”有關,與“濁”、與“俗”、與“雜”相對。“清”作為美學範疇,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它的基本含義是清潔、清淨、清明。“清”的本字為“青”,“青”含有美好之意。日之美好日“晴”,草之美好日’‘青”,米之美好日“精”,人之美好日“倩”,水之美好日“清”。從***現代漢語詞典***中,我們就可以看到許多與“清”有關的含有愜意的詞語。如:清爽、清涼、清脆、清澈、清淨、清晰、清閒、清秀、清雅、清香、清幽、清新、清淡、清晨等等。為官者崇尚清政、清廉;藝術家追求恬靜、和潤、飄逸、古樸、雅緻;居家生活嚮往清福、悠閒、幽靜、瀟灑;就連古代讀書人的清貧、清苦、清平也被儒家頌揚為固窮守道。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僅自然萬物、宇宙離不開“清”,真正的人,真正的藝術,真正的政治,真正的道德等同樣離不開“清”。另則“新”亦為“清”。新沐謂之“清爽”;新衣謂之“清新”;新房謂之“清亮”;新雨謂之“清涼”。由此可見,作為美學範疇的“清”的內涵十分豐富。可以說中國的文化是以“清”作為基礎的一種東方特有文化,中華民族是一個尚清的民族,中華民族的美學是一種尚清的美學。
    朱自清先生從小就受著傳統文化的教育,以後又長期研究中國文學,深受古代詩詞散文以及傳統美學中尚清意識的影響,因此文化的民族傳統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中。他的散文樸素中見優美,平淡中見綺麗,單純中見異彩,自然中見真摯。正如李廣田所說:“在當時的作家中,有的從舊陣營中來,往往有陳腐氣;有的從外國來,往往有太多的洋氣,尤其是往往帶來了西歐世紀末的頹廢氣息。朱先生則不然,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
    朱自清先生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泰斗。傳統美學中的尚清意識,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表現得十分突出。在他的筆下,無論何種題材,何種文體,都能轉化為優美動人的散文。在抒情、議論、描寫人物,甚至在表現音樂歌聲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朱自清先生的尚清審美傾向。
    ***荷塘月色***是人們至今仍然喜愛的膾炙人口的抒情佳作。它之所以讓人百讀不厭,就在於朱自清先生用清雅幽靜的文字,將一個原本是平凡的寂靜的荷塘,賦予了勃勃的生機。雖然也委婉細膩地道出了朱自清先生仿徨、煩悶的心情,但文中的情與景的交融,猶如山水畫卷,令人清心沁脾。
    淡淡的月光如清澈的流水,靜靜地瀉在田田的、層層的荷葉上;靜靜地瀉在白色的、零星的、嫋娜的、羞澀的荷花上;靜靜地瀉在灌木和柳樹上,留下參差斑駁彎彎稀疏的倩影。彷彿牛乳洗過的葉子與花朵,在薄薄青霧的縈繞下,做著籠著輕紗的夢。“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整個荷塘“新”、“清”、“秀”、“淡”、“稚”。在這如詩如畫的荷塘月夜美景中,何人能不“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呢!
    在文章中,朱自清先生使用了大量的疊音詞,同樣體現了他的尚清審美傾向。如淡淡、田田、層層、亭亭、脈脈、縷縷、靜靜、薄薄、高高低低、遠遠近近、隱隱約約等等,這使得行文的氣勢變得輕柔舒緩,更加營造了清雅幽靜的氛圍。
    類似這樣的抒情散文還有***漿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朝暉的一月***、***揚州的夏日***、***看花***、***春***、***威尼斯***、***萊茵河》、***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綠***等。
    ***匆匆***的目的在於警世醒人,勸人懂得光陰易逝、人生短暫,珍惜時間。一般應該是板起面孔,表情嚴肅。但就是這樣一篇說教味很濃文章,朱自清先生以流動的筆觸,將情融入景,讓人們在繪畫美和詩意美中得到陶冶。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篇首這三個排比句,雖然暗示了時光流逝的蹤跡,但展現在讀者面前的“燕子、楊柳、桃花”,卻是一個鮮活的春天。文中的太陽,已經不是普通意義的自然景物,它已融入了朱自清先生的主觀情感,形神兼備。“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那“逃去如飛的日子”,如“被微風吹散了”的“輕煙”;如“被初陽蒸融了”的“薄霧”。這委婉、輕靈的格調,清幽流暢的旋律,營造了飄忽悠遠的意境,使人進入了詩情畫意的尚清審美境界,給予人們更多的不是消極,而是惜時進取。

    “跋”一般是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後面的短文,內容大多屬於評價、鑑定、考釋之類,屬議論文體,主要靠對作品的真知灼見和深刻論斷贏得讀者。但朱自清先生為俞平伯的詩集***憶***所撰寫的《跋》,卻沒有抽象的理論分析,沒有明確的價值評判,更沒有直截了當的推薦與介紹。作者將這些都隱入詩化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中。讓人們在清新氛圍中,感受到了詩集的魅力。
   《憶》是俞平伯回憶兒時生活的詩集,這些詩寫得純真爛漫、清新自然。朱自清先生準確地把握了其神韻,引用了俞平伯***憶》中的一句詩作為***跋***的開頭,“小燕子其實也無所愛,只是沉浸在朦朧而飄忽的夏夜夢裡吧了。”採用了與詩同樣的情致和筆調。“夢”是匯入並貫穿全文的典型意象,同時美好的“夢”自然給人以“清”的感覺。“人生若真如一場大夢,這個夢倒也很有情趣的。在這個大夢裡,一定還有長長短短,深深淺淺,肥肥瘦瘦,甜甜苦苦,無數無數的小夢。有些已經隨著日影飛去;有些還遠著哩。飛去的夢便是飛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在人們心裡。”這裡的“人生如夢”就是生活,沒有通常的消極情調,其中蘊含著詩人的愛,蘊含著詩人清悠的生活情趣。
   詩人兒時的夢充滿了閃光的愛,同時又是閃光的愛照亮了詩人兒時的夢,而過去的時光畢竟已經逝去。“眼見得在那隱約的朝霧裡,憑你怎樣招著你的手兒,總是不回到腔子裡來。”為了“略減他的空虛之感,那惆悵的味兒”,又為了“愛著一切的童心”,詩人才不得不提起筆“像春日的輕風在綠樹間微語一般,低低地,密密地將他的可憶而不可捉的‘兒時’訴給你。”這曲折有致的敘述,委婉細膩的心理透析,雖然沒有一句主觀評價,但卻將俞平伯的寫作動機清晰自然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在介紹詩集的靈魂與韻致時,朱自清先生採用了這樣的詩化語言:“在朦朧的他兒時的夢裡、有像紅蠟燭的光一跳一跳的,便是愛。”那充滿夢幻色彩的迷人的夜:“他將像小燕子一樣,沉浸在夏夜夢裡,便是分明的自白。在他的‘憶的路’上,在他的‘兒時’裡,滿布著黃昏與夜的顏色。夏夜是銀白色的,帶著桅子花兒的香;秋夜是鐵灰色的,有青色的油盞火的微芒;春夜最熱鬧的是上燈節,有各色燈的輝煌,小燭的搖盪;冬夜是數除夕了,紅的,綠的,淡黃的顏色,便是年的衣裳,……”朱自清先生以清新爽快的筆調,強調寫出了俞平伯兒時生活中那充滿夢幻色彩的迷人的夜,讓人不用讀原詩,便會感受到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感受到一種充滿了溫馨稚趣的愛的生活氛圍。
    如果說,豐子愷先生的畫給俞平伯***憶***中的“薄薄的影”“著了顏色”,使詩的影子顯得“格外分明”,使“夢的顏色加添了夢的滋味”,那麼朱自清先生的***跋***則為俞平伯的***憶***譜上了清亮悠揚的曲,自然巧妙地征服了讀者的心,為***憶***贏得了廣大的“聽眾”。《歌聲》讓人不禁想起了“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美譽,但細細品來仍覺模糊不甚清晰,至少離身心較遠。而“昨晚中西音樂歌舞大會裡‘中西絲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因為它“清爽”是可以觸控到的。歌聲如“一個暮春的早晨”,爽人心脾。音樂如“霏霏的毛雨默然灑在我臉上、引起潤澤、輕鬆的感覺。”他的手感覺到了“新鮮的微風吹動”,他的腳感覺到了“經了那細雨”,變得“滑膩可愛”的雨道。“微雨偷偷洗去了”花園裡做著“清夢”的群花的塵垢,“她們的甜軟的光澤便自煥發了”,有“恬靜的紅”、“冷落的紫”、“苦笑的白與綠”。音樂如“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吹來了“潮溼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還有“清新的蒸氣”。這些樸素、淡雅、清爽的語言,表達了富有朝氣的青年詩人的內心世界。
    ***阿河***與***女人***等散文中,都有關於人物的描寫,同樣給人以清爽、清秀的感覺。
    阿河“有一套和雲霞比美,水月爭靈的曲線。”她的兩頰“白中透著微紅,潤澤如玉”;她的面板“嫩得可以掐出水來”;她的眼睛“像一雙小燕子;老是在淞淞的春水上打著圈兒”;她的笑臉“像一朵桃花.”,微笑時便是盛開的時候;她的頭髮如純絲,柔軟而光滑。
    在***女人***中,作者看到了“在薄薄的香澤當中,一群白上衣,黑背心,黑裙子的女人,默默的,遠遠的走進來了。”彷彿看見了“安琪兒”;“在暮靄四合”的湖上、艇裡“坐著八九個雪白雪白的白衣的姑娘,湖風舞弄著她們的衣裳,便成一片渾然的白。”她們成了“湖之女神”;“淡月微雲之下”的橋上,相依的十來個姑娘,“朦膝朧朧的與月一齊白著”,她們是月姊兒的化身。
    這些描寫雖然沒有一個“美”字,但朱自清先生對自然環境和人物的野趣與美趣,無不體現了一個“清”字,恰如“清水出芙蓉,夭然去雕飾。”
    “以清為美”是中國許多文學家的自覺追求,也是一項重要的文學創作原則。蘇東坡有句名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瘦,無竹令人俗。”文學創作如果離開了“清”,定會像枯枝旱土,沒有絲毫的綠色,沒有絲毫的生機,可以說,“清”是對人心靈的安慰與滋潤。雖然世隔半個多世紀,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仍像一片清綠、一掇清泉、一盞清茶、一縷清風,給在緊張節奏中工作生活的現代人們,帶來了宜人的“清爽”與“清悠”。

試論孔子學院背後所代表的中國文化軟實力
試論跨文化傳播對現代大學生文化意識的影響
相關知識
試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審美傾向
朱自清散文春的讀後感
朱自清散文春的讀後感_讀朱自清散文春有感
試析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教育論文
試析大學生就業中的法律問題
散文中的好句子
冰心散文中的好段摘抄
冰心散文中的好句子
冰心散文中的好段
散文中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