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祭祀與敬畏民心閱讀答案
古人祭祀山川,認為山川能澤被四方,賜予萬物,養育萬民,也因為天地代表良心。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山川祭祀與敬畏民心》閱讀材料
泰山,從魯國的名山到全國的名山,從享受山嶽祭祀到承載封禪大典,除了伴隨東方和儒家文化的成長壯大以外,還伴隨著祭祀典禮層級的提高。而隨著祭祀典禮層級的提高,泰山所代表的感恩觀念也走上極致。
《公羊傳》曰:“山川有能潤於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山川之所以受到祭祀,是因為它們能夠澤被四方。這種祭祀,就是一種感恩典禮。感謝山川,感謝天地。封禪泰山,是為了報功,其實也有感恩的一面。封禪,根據《五經正義》的解釋是“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何?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報功天地,到底是什麼意思?一方面是彙報、報告,另一方面就是回報、報答,就是感恩天地。所有的祭祀,都有報恩之意。
天子封禪,報功天地,為最高感恩典禮。成就這一盛典,不僅取決於帝王意願,更取決於客觀條件。所謂客觀條件,按照管仲的說法,需要鳳凰來儀,麒麟現身,還要有比目魚出海。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天地祥和,萬物茂盛,人民幸福。漢光武帝劉秀恢復漢家江山,即位三十年,群臣建議封禪泰山,而光武帝的回答是:“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隋文帝一掃天下,讓分裂的中國再次統一,但是當群臣建議封禪泰山的時候,文帝說“此事體大,朕何德以堪之”,最後只用南郊之禮祭祀泰山,不敢舉行封禪之禮。
中國古代,雖然沒有西方式的宗教和上帝,但是古人有所敬畏,知所進退。天地受到崇敬,不僅是因為天地賜予萬物,養育萬民,也因為天地代表良心,代表善的意志。無其德而行其禮,是欺天滅祖。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帝王何嘗沒有自我表揚的需要,但是敬畏之心讓他們卻步。唐太宗幾次決定封禪,或因大臣勸阻,或因天象異常,或因水災出現,最後決定放棄封禪。封禪,對於帝王而言,是一種巨大無比的榮譽,因此有著可以想象的引力,但是很多帝王,如漢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最後決定放棄,是因為他們有敬畏之心。孔子說,畏天命,畏大人之言。這些帝王敬畏的是什麼?真的是無知無情的自然天地嗎?當然不是。他們敬畏的是人心,是歷史。他們害怕肆無忌憚的自我膨脹會導致怨聲載道,導致天譴,導致歷史的惡評。
天地良心,算是一個成語,在中國的語境中,天地代表良心。從春秋時代開始,中國人的天命觀就發生了巨大改變,“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上天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意願。天地為萬物之本,人民為邦國之本。從這個意義上說,感恩天地,就是感恩人民,敬畏天地,就是敬畏人心。***選自《泰山的祭祀與封禪》,有刪改***
《山川祭祀與敬畏民心》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祭祀山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祭祀山川,起源很早,有對一般山川的祭祀,有對特殊山川的祭祀,而泰山封禪是祭祀山川的最高禮節。
B.古人祭祀山川,是因為他們認為山川中“有能潤於百里者”“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認為山川能澤被四方,賜予萬物,養育萬民。
C.因為儒家文化的不斷成長壯大,祭祀山川的規格越來越高,泰山從享受山嶽祭祀到承載封禪大典就是這方面的明證。
D.古人祭祀山川,作者認為其中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諸如對自然和民心的敬畏,對自然萬物和芸芸眾生的感激。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封禪,不是人人皆可為之的,也不是所有天子都可為之的,只有那些能讓天地祥和、萬物茂盛、人民幸福的天子才可為之。
B.天子封禪,報功天地,需要特定的客觀條件,即鳳凰來儀,麒麟現身,比目魚出海。若貿然行之,就是欺天滅祖,就會自遭禍端。
C.“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這句話或許是漢光武帝的場面之言,卻也讓我們看到了天子對民心的敬畏。
D.唐太宗幾次決定封禪,最後又決定放棄,這是因為他有敬畏之心,但他敬畏的其實不是無知無情的自然天地,而是人心,是歷史。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漢光武帝、隋文帝沒有泰山封禪,是因為他們的敬畏之心太強,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感恩之心不足。
B.恢復漢家江山的漢光武帝劉秀,讓分裂的中國再次統一的隋文帝,都沒有貿然去泰山封禪,也有來自他們自身的原因。
C.很多帝王都有自我表揚的需要,但是他們害怕這種自我膨脹會導致怨聲載道,導致歷史的惡評,所以不得不收斂自己的行為。
D.因為天地為萬物之本,人民為邦國之本,所以歷史上天子祭祀山川就是要感恩人民,敬畏天地就是在敬畏人心。
《山川祭祀與敬畏民心》閱讀答案
1.C
2.B
3.D
瓷的中國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