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描寫山水的散文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人生如詩,詩情畫意縱山水;人生如茶,點點馨香蘊於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近代描寫山水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山水

  先生,你那些記山水的文章我都讀過,我覺得那些都很好。但是我又很自然地有一個奇怪念頭:我覺得我再也不願意讀你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於誇飾,而那些誇飾是會叫生長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的。你為什麼盡把你們的山水寫得那樣美好呢,難道你從來就不曾想到過;就是那些可愛的山水也自有不可愛的理由嗎,我現在將以一個平原之子的心情來訴說你們的山水,在多山的地方行路不方便,崎嶇坎坷,總不如平原上坦坦蕩蕩;住在山圈裡的人很不容易望到天邊,更看不見太陽從天邊出現,也看不見流星向地平線下消逝,因為亂山遮住了你們的望眼;萬里好景一望收,是隻有生在平原上的人才有這等眼福;你們喜歡寫帆,寫橋,寫浪花或濤聲,但在我平原人看來,卻還不如秋風禾黍或古道鞍馬為更好看,而大車工東,恐怕也不是你們山水鄉人所可聽聞。此外呢,此外似乎還應該有許多理由,然而我的筆偏不聽我使喚,我不能再寫出來了。唉唉,我夠多麼愚,我想同你開一口玩笑,不料卻同自己開起玩笑來了,我原是要訴說平原人的悲哀呀,我讀了你那些山水文章,我乃想起了我的故鄉,我在那裡消磨過十數個春秋一我不能忘記那塊乎原的憂愁。

  我們那塊平原上自然是無山無水,然而那塊平原的子孫們是如何地喜歡一窪水,如何地喜歡一拳石啊。那裡當然也有並泉,但必須是深及數丈之下才能用桔撈取得他們所需的清水,他們愛惜清水,就如愛惜他們的金錢。孩子們就巴不得落雨天,陰雲漫漫,幾個雨點已使他們的靈魂得到了滋潤,一旦大雨滂沱,他們當然要樂得發狂。他們在深僅沒膝的池塘裡游水,他們在小小水溝裡放草船,他們從流水的車轍想象長江大河,又從稍稍寬大的水潦想象海洋。他們在凡有積水的地方作種種遊戲,即使因而為父母所責罵,總覺得一點水對於他們的感情最溫暖。有遠遠從水鄉來賣魚蟹的,他們就愛打聽水鄉的風物。有遠遠從山裡來賣山果的,他們就愛探訪山裡有什麼奇產。遠山人為他們帶來小小的光滑石卵,那簡直就是獲得了至寶,他們會以很高的代價,使這塊石頭從一個孩子的衣袋轉入另一個的衣袋。他們猜想那塊石頭的來源,他們說那是從什麼山嶽裡採來的,曾在什麼深谷中長養,為幾千萬年的山水所沖洗,於是變得這麼滑,這麼回,又這麼好看。曾經去過遠方的人回來驚訝道:“我見過山,我見過山,完全是石頭,完全是石頭。”於是聽話的人在夢裡畫出自己的山巒。他們看見遠天的奇雲,便指點給孩子們說道:“看啊,看啊,那像山,那像山。”孩子們便望著那變幻的雲彩而出神。平原的子孫對於遠方山水真有些好想象,而他們的寂寞也正如平原之無邊。先生,你幾時到我們那塊乎原上去看看呢。樹木,村落,樹木,村落,無邊平野,尚有我們的祖先永息之荒冢累累,唉唉,平原的風從天邊馳向天邊,管叫你望而興嘆了。

  自從我們的遠祖來到這一方平原,在這裡造起第一個村莊後,他們就已經領受了這份寂寞。他們在這塊地面上種樹木,種菜蔬,種各色花草,種一切穀類,他們用種種方法裝點這塊地面。多少世代向下傳延,平原上種遍了樹木,種遍了花草,種遍了菜蔬和五穀,也造下了許多房屋和墳墓。但是他們那份寂寞卻依然如故,他們常常想到些遠方的風候,或者是遠古的事物,那是夢想,也就是夢吧,因為他們彷彿在前生曾看見些美好的去處。他們想,為什麼這塊地方這麼平平呢,為什麼就沒有一些高低呢。他們想以人力來改造他們的天地。

  你也許以為這塊乎原是非常廣遠的吧,不然,南去三百里,有一條小河,北去三百里,有一條大河,東至於海,西至於山,懼各三四百里,這便是我們這塊平原的面積。這塊地面實在並不算廣漠,然而住在這平原中心的我們的祖先,卻覺得這天地之大等於無限。我們的祖先們住在這裡,就與一個孤兒被捨棄在一個荒島上無異。我們的祖先想用他們自己的力量來改造他們的天地,於是他們就開始一件偉大的工程。農事之餘,是他們的工作時間,凡是這平原上的男兒都是工程手,他們用杴,用鍬,、用刀,用鏟,用凡可掘土。的器具,南至小河,北至大河,中間繞過我們祖先所奠定的第一個村子.他們鑿成了一道大川流。我們的祖先並不曾給我們留下記載,叫我們無法計算這工程所費的歲月。但有一個不很正確的數目寫在乎原之子的心裡。殘說三十年,或說四十年,或說共過了五十度春秋。先生,從此以後,我們祖先才可以垂釣,可以泅泳,可以行木橋,可以駕小舟,可以看河上的雲煙。你還必須知道,那時代我們的祖先都很勤苦,男耕耘,女蠶織;所以都得飽食暖衣,平安度日,他們還有餘裕想到別些事情,有餘花使感情上知道缺乏些什麼東。西。他們既已有了河流,這當然還不如你文章中寫的那末好看,但總算有了流水,然而我們的祖先仍是覺得不夠滿好.他們還需要在平地上起一座山嶽。

  一道活水既已流過這平原上第一個村莊之東,我們的祖先就又在村莊的西邊起始第二件工程。他們用大車,用小車,用擔子,用籃子,用布袋,用衣襟,用一切可以盛土的東西,運村南村北之土於村西,他們用先前開河的勤苦來工作,要掘得深,要掘得寬,要挖掘出來的土都運到村莊的西面。他們又把;那河水引人村南村北的新池,於是一曰南海,一日北海,自然村西已聚起了一座十幾丈的高山。然而這座山完全是土的,於是他們遠去西方,採來西山之石,又到南國,移來南山之木,把 一座土山裝點得峰巒秀拔,嘉樹成林。年長日久。山中梁木柴薪,均不可勝用,珍禽異獸,亦時來棲止,農事有暇,我們的祖先還樂得扶老提幼,攜酒登臨。南海北海,亦自魚鱉蕃殖,頻藻繁多,夜觀漁舟火,日聽採蓮歌。先生,你看我們的祖先曾過了怎樣的好生活呢。

  唉唉,說起來令人悲哀呢,我雖不曾像你的山水文章那樣故作誇飾,——因為凡屬這平原的子孫誰都得承認這些事實,而且任何人也樂意提起這些光榮,——然而我卻是對你說了一個大謊,因為這是一頁歷史,簡直是一個故事,這故事是永遠寫在乎原之子的記憶裡的。

  我離開那平原已經有好多歲月了?我繞著那塊乎原轉了好些圈子。時間使我這遊人變老,我卻相信那塊平原還該是依然當初。那裡仍是那末坦坦蕩蕩,然而也仍是那末平乎無奇,依然是村落,樹木,五穀,菜畦古道行人,鞍馬馳驅。你也許會問我:祖先的工程就沒有一點影子,遠古的山水就沒有一點痕跡嗎?當然有的,不然這山水的故事又怎能傳到現在,又怎能使後人相信呢。這使我憶起我的孩提之時,我跟隨著老祖父一到我們的村西——這村子就是這乎原上第一個村子,我那老祖父像在夢裡似的,指點著深深埋在土裡而只露出了頂尖的一塊黑色巖右,說道“這就是容祖宗徹山頭。。又走到村南村北,見兩塊稍稍低下的地方,就指點給我說這“這就是老祖宗的海子。”村莊東面自然也有條比較低下的。去處,當然那就是祖宗的河流。我在那塊平原上生長起來,在那裡過了我的幼年時代許我憑了那一塊石頭和幾處低地,夢想著遠方的高山,長水,與大海。

  :山水之間散記

  我和朱語今同志相約,一年一度結伴旅行一次。去年商定去中部。10月7日從北京啟程,次日抵武漢,翌晚順大江東下,11日清晨乘九江旅遊車前往景德鎮,兩天後進人安徽省,遨遊了九華山、黃山之後,南出杭州,經滬返京。一個月之內,我們穿行在大江、大湖和名山勝水之間,故以《山水之間散記》命題,略記二三事,聊以抒懷。

  不失古風的黃鶴樓

  在這次旅行之前,我主編的《中國古典建築獵奇》一書,曾約一位對古建築見聞頗廣的作者寫一篇文章,介紹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審稿時才發現他沒有交來這篇稿子,卻在另一篇介紹《奇特三樓》的文章中寫道:“被稱之為天下名樓的黃鶴樓、滕王閣或已不存,或經改建,歷史價值不大了。”表示了婉辭謝絕。我對他所說的:“歷史價值不大了,”不以為然,只好另約一位作者趕寫篇《高哉瓊樓“黃鶴”復落》,以補缺漏。書稿雖已發了,但對黃鶴樓的歷史價值應作怎樣的估價,仍然有點心中無數。所以,這次路過武漢,行程安排雖只逗留一日,但無論如何黃鶴樓不可不去。

  車到漢陽,千古聞名的黃鶴樓,立即映入眼簾。她那雄偉的風姿,高踞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西坡上,距浩淼奔騰的萬里長江邊僅僅1000米左右,比舊址雖離江邊遠了些,但因新樓址的地面標高比江面高出30多米,所以,仍不失“氣吞雲夢”之勢,俯覽大江東去的壯麗景觀,比之舊樓毫不遜色,我細細品味新樓形制,古風猶存。

  明唐樞在比較黃鶴、岳陽二樓就勝時說,“岳陽勝景,黃鶴勝制。”唐樓的形制沿革歷經滄桑,又缺資料,它勝在何處,無法知道。史學家認為唐樓只能是城垣的一座優美角樓。唐以後歷朝各有所不同。“宋樓雄渾、元樓堂皇、明樓俊秀、清樓奇特。”各朝屢毀屢建,不絕於世。這種變遷本身不就是她的歷史價值嗎?而今天黃鶴樓的形制,主樓五層,外形類似正方,四望如一,整個立面顯得雄渾穩健,層次豐富。尤其是五層的飛簷斗拱瀟灑大方。而這也是借鑑於以奇特見稱的清同治樓重新設計的,既儲存了黃鶴樓傳統的獨特造型,又比歷代的舊樓更為雄偉壯觀,怎麼能說改建的今樓價值不大呢?

  黃鶴樓聲震遐邇,除樓雄勢險外,還因她有過不少引人入勝的傳說故事,所以具有極其濃郁的文化氣質。今樓在作整體佈局時,對留傳下來的名詩名篇,以及一些珍貴的畫卷和檻聯匾額,進行反覆研究,精心安排,以舊聯匾為主,適當選用了些新的聯匾,熔古今文化精華於一爐,既反映了我們時代的風貌,又體現了今人的設計思想:真說得上源於古而優於古了!

  新樓對古樓的遺物也重新作了妥善安排。清樓留下的一隻銅頂,安放在牌坊曲廊的前面。兩亭間有一巨石,石上鐫有銅雕《黃鶴歸來》,兩隻黃鶴剛剛歸來,一隻仁立遠望,一隻低頭覓食,造型古雅,柯栩如生。正面***由當代書法家啟功書寫清樓舊題檻聯:

  對江樓閣參天立,全楚山河縮地來。

  這副言簡意賅,氣勢恢巨集的譽滿東亞的楹聯也為黃鶴樓增色不少。

  從九江到景德鎮

  10日拂曉,輪船抵九江港,在江心停泊一小時多,等待黎明以後靠岸。我們一直站在甲板上欣賞江景。船纜系妥後,我們不慌不忙上了碼頭,共青團市委的同志已在此迎候。一見面,他風趣地說:“我這是河陽江頭朝迎客。”一句話把我們見面時的陌生感全驅散了。

  跟隨他去賓館的路上,他談古說今,全是讚譽九江的話,他說:“九江是一座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文化古城,今天更是一座秀麗的旅遊城市,熱鬧非凡。倘若江州司馬仍在人間,當再也不會感到孤寂,以至於聞琵琶之聲而嘆息。他的青衫自然不會被他的淚水浸溼了。”這位團幹部的幽默天才令人欽佩,而我更敬佩他這些溢於言表的故土情懷。

  在九江逗留的大半天,我們遊覽了清波綠柳的甘棠湖;長江起浪,井內揚波的漢代古井;江州司馬“夜送客”的琵琶亭舊址,和三國周瑜的點將臺——煙水亭。費時間比較多的是在煙水亭內觀賞清代名瓷展覽,我見到不少精品。展品中有一套清郎窯燒製的祭紅***又名霧紅***飲酒套杯,大小共六個一套,飲酒時,祝酒家酒量大小斟酒,先斟上面的小杯,豪飲者喝完小杯酒,依次斟大杯。六個杯子—一喝完,為上酒一斤,多數飲者無不酷酊大醉。展覽會的負責人告訴我,這種名叫“一品紅”的酒器,早已絕市,對當代飲者是一件憾事。

  到景德鎮第二天,在蓮花塘賓館和市委金書記聊天時,瞭解到我國的瓷器生產目前處於停滯不前狀況,與國外市場的競爭能力江河日下,因為工業先進國家採用機械生產,產品有的已超過景德鎮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磐的四大特色,他們的日用瓷、藝術瓷的身價已與我國瓷器不相上下。據告知,市委認清了這一形勢,決定採取措施,在七五期間將以機械生產替代一部分手工生產。我則認為古人曾在簡陋的“蘆花窖”、“馬蹄窯”和“龍窯”中燒製了青花、玲瓏、粉彩和顏色釉等景德鎮四大名揚天下的傳統瓷器,行銷世界,成為祖國古代文明的象徵。今天在發展機械生產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恢復一些名瓷絕品,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古文化的精華重見於國內國外市場,估計視之為“珍品”者,當今大有人在。這些絕品如我在點將臺看到的“酒器套杯”,以及我所知道清末在高層社會必用的“荷花酒杯”,都是上好的例子。

  祭紅因過去被皇室用來作祭祀的瓷器得名,為顏色釉的一種。人們把顏色釉稱為“瓷品中的王冠”,而祭紅則是“王冠上的一顆明珠”。它“紅不刺目,鮮而不過,姣而不豔—…·恰到好處”,至今仍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但只生產花瓶、罐、缸、掛盤等產品。而“荷花酒杯”,造型特異,杯子外緣中部有個鸚鵡綠的蓮蓬,孔通杯內,斟酒入杯,蓮蓬也一同盛滿了酒,飲者喝乾了杯中酒,盛在蓮蓬內的酒隨之流人杯中,給飲者的感覺,酒若清泉,是喝不盡的。這種荷花酒杯雖與白居易詩寫的“寂寥荷葉盂”和戴倫詩寫的“酒吸荷杯綠”所指的荷葉杯不同,但與江南民俗不無關係。江南一帶到六七月之交,常有人舉行荷花生日雅集,用荷葉酒杯飲酒賦詩。恢復這一品種的酒器生產,高雅的飲者,將無不歡迎。每逢佳節,他們用古器斟滿名酒,舉杯同飲,豈不快哉。

  太平湖,像一塊天然翡翠

  我們從以環城雕塑公園著稱的合肥返回蕪湖後,市委惠祕書長一再叮嚀:“此行不可不去太平湖。她是深藏在黃山腳下的一塊天然翡翠。”

  我們踏上從九華山去黃山的旅途,便想起了惠祕書長的囑咐,要留心目睹太平湖的風采。車到渡口,人人都活躍起來。面對那清澈如鏡,水光接天的湖面,一個個良久無言。我腦海裡卻湧現李白的詩句:“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目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詩中所寫的碧山,在桃花潭東約1公里,與太平湖遙相競秀。我們上了渡船,更彷彿醉在和諧、明快的畫圖中,遠山、白雲、藍天全濃縮在旖旎的水色之中。人們讚譽她為“水中的黃山”、“皖南的陽朔”。我卻認為她那飄逸、嫵媚的優美,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太平湖鑲嵌在黃山市以北80公里長的青翠山間。以清晨、傍晚和雨霧天氣尤具特色:清晨,劃一葉輕舟駛入霧海,讓大自然坦蕩的胸懷緊緊將你擁抱,還有不令人沉醉的?或者在落日霞光,灑滿湖山之際,臨湖晚眺,也將使你有不是洞庭夕照,勝似洞庭夕照之感。雨天,山色青蒙,忽明忽暗,更令人塵慮頓消,神情俱爽,其樂融融。

  太平湖是青大江上的一座水庫,是安徽省內最大的人工湖。湖的面積為十三萬二千畝,水深平均40米,最深70米。目前,知道她的人還不多,前往旅遊的更少。然而,她真不愧是一塊人間難得的天然翡翠。遊過黃山再遊太平湖,無疑,你將得到迥然不同的美的享受。

描寫自然的聲音的散文
精選優美的敘事性散文
相關知識
近代描寫山水的散文欣賞
有關描寫秋水的散文欣賞
小學生描寫秋天的散文欣賞
名家描寫春天的散文欣賞
關於描寫大海的散文欣賞
有關描寫蓮花的散文欣賞
有關描寫大海的散文欣賞
有關描寫江南的散文欣賞
關於描寫幸福的散文欣賞
初中生描寫秋天的散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