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學習方法
大學生活其實轉瞬即逝。有很多人在大學一直難以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節奏和道路,常常迷失了方向。在大學,最重要的一點無疑是學習,這才是主旋律。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尤其是學習的內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學的學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外,還要適應大學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學的學習既要求我們掌握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我們除了紮紮實實掌握書本知識之外,還要培養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學會獨立地支配學習時間,自覺地、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還要注意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為將來適應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學四年的時間其實是很短暫的,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段時間,充分利用時間,認真學習,努力使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充實。在大學裡,雖然各種各樣的活動很多,但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所以在時間安排上我們必需處理好。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學才能學得既好又輕鬆呢。
首先,我們應該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知識是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價值,而不是為了他人而學習。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是我們不能灰心,應該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的態度。我們不能一味地只看中分數,只注重結果而不去管過程,這樣到頭來是欺騙了我們自己,所以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一切。
其次,我們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的的手段。錢偉長曾對大學生說過:一個青年人不但要用功學習,而且要有好的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勤于思考,多想問題,不要靠死記硬背。學習方法對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大學學習中我們要把握住的幾個主要環節是:預習、聽課、複習、總結、記筆記、做作業、考試等,這些環節把握好了,就能為進一步獲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1***預習時要把不理解的問題記下來,聽課時才能增加求知的針對性,既節省學習時間,又能提高聽課效率,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2***聽課時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對老師強調的要點、難點和獨到的見解,要認真作好筆記。課堂上力爭弄懂老師所講內容,經過認真思考,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3***課後及時複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一環。複習中要認真整理課堂筆記,對照課本和參考書,進行歸納和補充,並把多餘的部分刪掉。每過一個階段要進行一次總結,以融會貫通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形成自己的思路,把握所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使所學知識更加完整、系統。
***4***要獨立完成作業。做作業是鞏固消化知識,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養成良好習慣。
***5***對考試要有正確態度,不作弊,不單純追求高分,要把考試作為檢驗自己學習效果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演練,起到了及時找出薄弱環節,加以彌補的作用。
在學習中抓住這幾個基本環節,進行思考,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及時注意消化和吸收。經過不斷思考,不斷消化,不斷加深理解,這樣得到的知識和能力才是紮實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儘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
二
在任何一個學校,平庸的大學生是相似的,不平庸的大學生各有各的輝煌,我們不能滿足於平庸,應該以更好的方式開始新一天,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每個上午醒來。大學,是我們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地方,在此,我們應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培養自己的能力,至少畢業時靠自己的專業能力混口飯吃吧,那麼,我在這裡談一談關於我在大學裡的學習經驗和心得體會。
大學的課程比起高中來說相較於輕鬆,大學裡的學習主要是靠自覺,除了掌握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還要利用課餘時間閱讀其他相關的書,查詢資料,在提高自己專業知識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地豐富各方面的知識。如果說高中時的學習是幼兒學路,由父母領著,那麼大學就是大人式的學習,我們接過學習的接力棒成為了領跑者,在這一場比賽中,可以跨欄可以搶道可以跳躍,而絕對不能在起跑線上等待老師牽著你跑。只有自主自助自信地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正如一個好的足球運動員,他不能只聽教練的意見,而應該自己進行思考,因為畢竟,在場上剷球,搶斷,過人,射門的都是你自己。
至於大學學習方法,我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找到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就像現在考研一樣,選擇適合於自己的輔導書才是最好的輔導書。我不是很聰明,但我知道“笨鳥先飛”,我應該屬於那種兢兢業業型,每次都早去上課,不逃課,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按時完成作業。關於學習,我覺得興趣與目的最重要的,比如數學、計算機和比較重要的科目我上課就比較專心一點,而且在課外時間還會去閱讀一些相關資料,而對於其他無關緊要的課程只是上課聽一下,做到主次分明。在此我做以簡單歸納:做好準備,提前預習,這樣在課堂上能夠比較順利地跟上老師的節奏,取得更好的聽課效果;認真聽講,做好記錄,隨堂記錄筆記有助於集中注意聽課,並且在期末備考的時候,可以有所側重,減少盲目性;定期複習,注意交流,要避免因時間過久而遺忘所造成的重複性工作,掌握好複習的間隔;還有要多與同學交流,探討解答問題的方法,和對不同問題的意見,將更有助於拓寬思路。
三
1.要制訂科學的學習規劃和計劃
大學學習單憑勤奮和刻苦精神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掌握了學習規律,相應地制定出學習的規劃和計劃,才能有計劃地逐步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斯曾說過:沒有規劃的學習簡直是荒唐的。可見嚴密的學習規劃是完成學習任務的保證。首先要根據學校的教學人綱,從個人的實際出發,根據總目標的要求,從戰略角度制定出基本規劃。如設想在大學自己要達到的目標,達到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學完哪些科目,培養哪幾種能力等。大學新生制定整體計劃是困難的,最好請教本專業的老師和求教高年級同學。先制定好一年級的整體計劃,經過一年的實踐,待熟悉了大學的特點之後,再完善四年的整體規劃。其次要制定階段性具體計劃,如一個學期、一個月或一週的安排,這種計劃主要是根據入學後自己學習情況,適應程度,主要是學習的重點、學習時間的分配、學習方法如何調整、選擇和使用什麼教科書和參考書等。這種計劃要遵照符合實際、切實可行、不斷總結、適當調整的原則。
2。要講究讀書的方法和藝術
大學學習不光是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如何發揮自學的能力,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充實自己,選擇與學業及自己的興趣有關的書籍來讀是最好的辦法。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培根也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送給一代又一代。"學會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選取自己必讀之書,就需要有讀書的藝術。首先是確定讀什麼書,其次對確定要讀的書進行分類,一般來講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瀏覽性質,第二是通讀,第三是精讀。正如"知識就是力量"的提出者培根所說:"有些書可供一賞,有些書可以吞下,不多的幾部書應當咀嚼消化。瀏覽可粗,通讀要快,精讀要精。這樣就能在較短的時間裡讀很多書,既廣泛地瞭解最新科學文化資訊,又能深入研究重要理論知識,這是一種較好的讀書方法。讀書時還要做到如下兩點:一是讀思結合,讀書要深入思考,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二是讀書不唯書,不讀死書,這樣才能學到真知。
3.做時間的主人,充分利用時間
大學期間,除了上課、睡覺和集體活動之外,其餘的時間機動性很大,科學的安排好時間對成就學業是很重要的。吳晗在《學習集》中說:"掌握所有空閒的時間加以妥善利用,一天即使學習一小時,一年就積累365小時,積零為整,時間就被征服了/想成事業,必須珍惜時間。首先,要安排好每日的作息時間表,哪段時間做什麼,安排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和用腦習慣,在腦子最好用時於什麼,腦子疲備時安排幹什麼,做到既調整腦子休息,又能搞一些其他的諸如文體活動等。一旦安排好時間表,就要嚴格執行,切忌拖拉和隨意改變,養成今日事今日做的習慣,千萬不要等明日。我生待明日,萬事成磋砣。其次,要珍惜零星時間,大學生活越豐富多采,時間切割得就越細,零星時間越多。華羅庚曾說/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英國數學家科爾,1903年因攻克一道200年無人攻破的數學難題而轟動世界,而他是用了近三年的星期天來完成的。
4.完善知識結構,注意能力培養
所謂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既有精深的專門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具有事業發展實際需要的最合理、最優化的知識體系。李政道博士說:"我是學物理的,不過我不專看物理書,還喜歡看雜七雜八的書。我認為,在年輕的時候,雜七雜八的書多看一些,頭腦就能比較靈活。"大學生建立知識結構,一定要防止知識面過窄的單打一偏向。總之,凡是將來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認真地去培養。
有關古人讀書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