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5日

  在《論語》的人生修養方面,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歡迎閱讀!!!!!

  篇一

  學孔論孟思辨仁義禮智。參禪悟道感受禪宗道德。修身治企品悟易學人生。華夏五千年,中國國學常盛不衰,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四顧寰宇,華夏文化乍起,華商捭闔縱橫;溯本尋源,盡在道然,盡在文明。《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道德經》、《莊子》、《孫子兵法》、《易經》、《六祖壇經》、《心經》、《金剛經》,人生真諦,萬物執行,事物發展,皆含其中;解讀,可領悟中和之妙道,可領悟道法之始然,可領悟起落之輪迴。

  “天不生仲尼,萬古無長夜” 眾所周知,中國之教始於孔子,孔子所教收於《論語》。一部《論語》,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為開山扛鼎之鉅作,享“東方聖經”之美喻,由歷代君王所推崇,承國文經典數千年,可謂傳統文化中的典範。

  宋趙普曾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足以見《論語》的智慧之光。毋庸置疑,在過去的兩千多年裡,《論語》憑藉其在政治、文化、社會生活中的的深遠影響而大放異彩。可眼觀現下,紛繁社會,大千眾像,孔孟、老莊已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傳統思想的追求並不再是主流。《論語》這顆照亮了中國文化的璀璨明珠,照比先前似乎也稍顯暗淡。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精華。歷經起落,不曾湮滅。面對這樣的鉅作,一直望而卻步,未曾觸及邊角,究其原因,覺得既是封建朝綱治世所需,為官從政的祕門典籍,必然陳乏學術,深奧枯燥。今有心重拾傳統,體會聖賢,便隨心走進《論語選讀》的課堂,不想竟得此一劑修身養心的妙藥良方。初看《論語》,通篇以思想、語言和典故為基礎,兼借古代行文的簡練精粹,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其字裡行間融匯貫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教育理念、人生觀、世界觀等。即是選讀,解析必然不很全面,淺論其最常見的字詞,為中庸、君子、禮、仁。

  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也是《論語》裡最容易理解而最難做到的。孔子講中庸,即“執兩用中”,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無不過無不及”,但又絕不是沒有原則的折中主義,是一種非常高深的“做人做事”的度的把握。《論語》中有很多運用這樣思想分析問題的句子,直接說的有一句:“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孔子覺得中庸這種至高的道德,在民間失去很久了。間接談到的也有一句:“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講的是:有個農夫問我問題,我什麼也不知道,只是順著這個問題盡力來回答他。這便是孔子的中庸了,執兩端而用中,從而處理問題不偏不倚。

  君子是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做人的目標,是努力要做成的一種人,是最理想的“中庸”的人。在《論語》中,孔子不止一次提到君子的道德高尚:“坦蕩蕩”、“無所爭”、“喻於義”、“篤於親”、“務本”、“周急”、“不黨”等等。除此之外,君子還具有“文質彬彬”、“無適無莫”、“修己以敬”的品質。如此“君子”,文質兼修,巨集闊志高。與君子相對的是小人,小人也並非就是壞人,只是能力沒有君子高,德行沒有君子好罷了。《論語》裡有相當一部分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也與小人相差甚遠。

  禮這個字幾乎貫穿了整部《論語》,似乎在每一篇章裡面都有涉及。《論語》中不止孔子一人講“禮”,他的學生也多次以“禮”為例。雖然有些許差異,但大體思想一致。孔子講“禮”,首先表現了其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擔憂。春秋末年,禮崩樂壞、動盪不安,社會處於急劇變化之中,原有的社會秩序遭到破壞,諸侯國不守“周禮”,鬧得天下一團烏煙瘴氣。為此感到憂慮的孔子及其門徒,自然而然地以傳說中的崇尚上古禮制來表達對當時社會現狀的關切。於是,孔子“正名”的思想應運而生。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其次體現孔子以禮治國的思想,即“為國以禮”。眾所周知,孔子致力於維護三綱五常、宗法為大。而“禮”的本意就是封建制度下的等級思想。所以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說。推“禮”作為治國的根本方略,下不犯上,幼不凌長,從而形成穩定的社會秩序。這實際上也是後人慎終追遠的源頭。再次日表現在常生活的皈依。孔子的生活中處處有“禮”,語言、行動、器物等等,一定要合乎“禮”的要求,否則就是“非禮”。總而言之,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仁的核心是愛人。這一概念在《論語》中的內容包涵甚廣,有內在的關於“仁”的境界,還有外在的如何實現“仁”的方法。先說其內在境界,“仁”,是孔子的道德觀,“仁者,人也”。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孔子最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人各有志,各有稟性,正如有人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這一觀點,引用《論語》裡的兩句話來詮釋最為妥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再說其實現方法,孔子關於“仁”的學說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而非哲學意義上的理性體現。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要做到:“泛愛眾而親仁。”這兩點首先是從認知上的一種昇華,是“仁”作為一種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只有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才是達到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

  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儘管如此,《論語》所承載的仁愛、大義的思想還是不變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簡單的言辭是可以引發人們無盡的聯想的。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處世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比如:“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又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再如:“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孔子覺得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於此可見,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全面發展很重要。

  除此之外,為政治學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其中表現的意願廣闊,難能詳訴。總之,無論從哪一方面說,《論語》都有其傳世名著的流傳價值。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學思想作為一種工具統治中國近2000年。如今,這部2000多年前的學術經典依然是中華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縱然,《論語》來至2000多年前,但《論語》思想並沒有過時,而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程序被賦予新的意義。我覺得《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人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同時,它對於我們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能從《論語》中借到一雙眼睛,讓目光由外向內看,完滿自己的內心。

  篇二

  《論語》研讀論文

  摘要: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

  關鍵詞:治學 養生 孝道 為政 仁愛 信用

  論語所記錄的孔子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首先,孔子講究孝道,關於孝道,在論語裡是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孝道也佔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裡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什麼“父母在,不遠遊了”、什麼“三年改父之道,可謂孝矣了。” 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這是孔子在論孝道,不過,你發現沒有:中國古語說“父慈子孝”,為什麼在論語裡,只看到關於子孝的討論,卻看不到關於父愛、母愛的內容?

  為什麼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愛子女是天性,不須要提。尤其中國的父母,對子女更是愛的深,只是他們很少直白的表達出來而已。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記得以前,我的父母對我的生活處處操心,像其他父母一樣,這種操心往往太過份了。我反而覺應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數的子女一樣,甚至對父母有一種反感。不過現在離家遠了,才感覺到父母對自己關愛是那麼的深。

  所以我的感覺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幾乎是一種天性,尤其在中國,不怕父母對子女沒有愛,只怕愛得太濃。但是中國的父母不象外國人那樣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況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所以有時我甚至感謝那樣的一次病痛,讓我能

  夠知道我的父母對我愛得何等之深。

  所以論語也沒有關於父母之愛的講述,實屬正常,因為實在沒有必要去講。須要講的是對孝的提醒,為什麼呢?因為“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你看,就拿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這好像是在說費話,子女怎麼會不知道父母的年齡?那你可是試試,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會給你一個精確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問問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幾個能答上來的?

  父母之年實際是代表了子女對父母關心多少的問題。檢討一下吧,父母那樣的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嗎?知道他們喜歡吃什麼嗎?知道他們愛看什麼樣的節目嗎?知道父母內心中的希望嗎? 論語裡說,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關心自己的父母。

  其次,在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再就是對錢財的態度,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時下關於金錢的大討論,觀點不一,但是從命理的角度來說,追求錢財是非常正確的。財是養命之源,為了生活及生存,我們誰也離不開它,不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應該是每個求財人的正確理念。道即路也,世上的路千千萬萬,但中國人都知道有兩條路可走,即正道與邪道。不錯,你選擇了正道,努力拼搏,遵紀守法,卻事倍功半,不但未發財反而破財,因財耗身,遭受滅頂之災。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屢屢發生,於是有很多人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產生了質疑,從而選擇邪道走下去,一步步邁向黑暗的沼澤地……

  我們都深知,他們的下場是悲慘的。為了生存,怎樣才能獲取應有的養命之源呢?那便是順命而行,在不與命運相反的方向上努力奮鬥,這才是明智之舉。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也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命運。別人所從事的職業能夠發財,你如果也去做很有可能破財;在別人看來會破財的事業你去做很有可能會財源廣進。這就是命運,你對命運瞭解得越少,最終你會摔得越痛。 因此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可以理解為,一條正確的適合自己走的路,一條指導自己人生巨集觀執行軌跡的路。現在的命理學雖不曾為所有的人所看好,但它以頑強的生命力,從古到今流傳下來了,究其原因,便是它可指導你怎樣正確的走路。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最後,在人生修養方面,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 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就像水有三種形態,其實人生也有三種形態。水的狀態是由溫度來決定的,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的心靈的溫度決定的,假如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態度的溫度是零度以下,那麼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假如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那麼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他能奔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假如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一百度的炙熱,那麼他就會成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北京茶道表演須知
論語對個人人格修養的影響有哪些
相關知識
中學生論語讀後感範文
論語讀後感作文
于丹論語讀後感作文
于丹論語讀後感範文
孔子論語讀後感範文
于丹說論語讀後感範文
論語讀後感論文
論語讀後感與經典同行作文
論語讀後感小學生作文
有關於丹論語讀後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