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比較適合辯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什麼樣的人適合辯論?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供你閱讀。

  聲音抓耳

  所謂聲音抓耳,是指聲音有讓人想聽下去的慾望。好的聲音比好的形象更重要,因為好的形象增加的是聽眾在辯手開口前的好感和預期,但這份好感和預期卻有可能成為負擔,而聲音則有可能讓人產生“開口跪”的“驚豔”之感,同時在辯論這種偏重語言的活動中,抓耳的聲音對觀眾的傾聽慾望產生的是持續的增益有很多低年級辯手的比賽,若不是有一兩位辯手聲音好聽,真的聽不下去···。

  此外,擁有符合個人辯論風格的聲音更適合辯論

  周教授語速平和,沉穩,句與句之間有短暫的停歇,顯得為人嚴謹,學者風範十足,很像一位老教授在講課01年的比賽就有這種感覺了···,使人信服。

  執中學長的聲音略顯低沉,彷彿經過歲月的沉澱02年的時候就這樣了···,帶有一份看破紅塵的超然,同時富有感染力,高屋建瓴的闡釋人生哲理的同時又使人心神嚮往,價值倡導時可謂無往不利。

  馬薇薇學姐的聲音高亢尖脆,聽其發言,進攻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說理時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極佳的節奏感配合尖銳的進攻,破局最強人選。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京京學長的清朗,陳銘學長的通透,正疆學長的渾厚對比95年,多說一句,這份改變,令人敬佩。當然,如果不是多年菸酒薰陶的話就更好了~等等等等。抓耳的聲音更適合辯論。

  口齒伶俐

  咬舌,大舌頭,口吃,吐字不清等情況,先天不適合辯論我甚至覺得相聲播音主持等工作都不是很適合。

  辯論作為一項以語言為媒介的活動,對於辯手的口齒有較高的要求。

  在高度緊張的對抗狀態下依然能氣息充沛到在200人的大教室即使麥克風不好也能保證最後面的人能聽到的洪亮的聲音;

  即使是面對惡意反駁的對方辯友依然可以堅定不移的在極短時間內提出保證最後面的人也能聽到的清清楚楚的問題的清晰的吐字;

  是辯論的基本功。

  此外,所謂口齒伶俐,應當包含普通話水平在標準之上。最早的國辯是藉著推廣普通話的潮流舉辦的,由此觀之,普通話可以視為華語辯論領域得預設使用語言。然而中國是一個國土廣袤的國家,各地方言多如牛毛,多種口音也各領風騷,更何況還有東南亞等地的特色口音。南方人的兒話音、前鼻音後鼻音,北方人的平翹舌,福建人的的“胡建”,湖北人的“劉郎”,東南亞地區“躍動”的節奏,都會給語言的接受造成影響。而方言和口音是多年來的習慣,所謂“少小離家老大歸,鄉音無改鬢毛衰”,可見非普通話推廣地區的人學習普通話的困難,也可見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對於有志於辯論的人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先天優勢。

  再多說一句,對比01年,胡漸彪男神的平翹舌甚至兒話音進步的令人髮指······

  學識廣博

  所謂學識廣博,不是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當然如果真的能做到那是極好的,而是指具有平衡的知識結構和基本的認識,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代表大會分別是幹什麼的,稅收制度的目的與意義,四大名著的主要內容,金庸古龍的主要作品及內容,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最基本概念,對照組實驗的要求,婚姻和戀愛是不同的等等等等。

  在此基礎上,要是還能有更深一些的理解,比如邏輯學,地緣政治學,制度經濟學,社會學、法律倫理學、東西方哲學史甚至人類學等方面有入門級的知識即讀過導論或者基礎教材級別的書籍,就更好了。

  足夠的知識儲備,帶來的是立論維度和廣度上的優勢。知識面足夠廣,可以降低接觸新知識使產生為難情緒的風險,也可以使得立論的角度豐富多彩,所謂觸類旁通就是這個道理;知識量足夠深,可以深入探尋辯題的本質,更有利於深刻理解辯題,明白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什麼“值得說”,什麼“不能說”。知識的儲備是功夫活,弄不得半點虛假,所謂“一力降十會”,強悍的內功很多時候可以使高超的技巧無的放矢,代表人物林正疆學長,一個可以讓周教授高喊“弟子知道佛法無邊啦收了神通練攻防吧”、作為律師可以用相對論搞殘理工科辯手的男人/ㄒoㄒ/~~可惜的是,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浮躁,靜下心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在我眼中是“常識”的東西在新生眼中已經成為“知識”了,實在令人惋惜。

  簡而言之,知識儲備全面而深厚的人,在辯論上具有天然優勢,所謂辯論是讀書人的勝利就是這個道理。

  學習能力強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謝特,這兩句話寫出來總感覺隱隱作嘔,現代社會中專業分化極為細緻,新興專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傳統專業則歷久彌新,再淵博的學識也不可能涵蓋到所有專業的前沿領域。而辯論中的很多辯題都緊貼時代的步伐,對於這樣的就要求辯手能在短時間內一週到10分鐘之間對該辯題的相關領域和背景資料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面對“隔行如隔山”的困難,找到並展示給同樣不明真相的聽眾和可能是業內翹楚的評委一條清晰的路線或至少看起來清晰,對於辯論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辯手擁有面對新的知識時快速吸收、整合以及使用的能力,而這種關於“如何學習”的能力極為稀缺,僅分佈在“學霸”和“學神”這樣的群體之中,同時這種能力也極為有用,小到學習吸收使用辯論技巧,大到期末考試前的開夜車啊不對,是跨界投資的眼光與手段,都能發現這一能力的身影,因此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的人不僅適合辯論,更適合現代社會。

  情商夠高

  情商夠高分在兩方面。

  ➜對內,高情商的人有助於提升隊伍的凝聚力,甚至可能成為精神領袖。作為一支非營利性隊伍,內部凝聚力的重要性無需贅言,擁有良好的情商的人有一雙敏銳的耳朵,能及時發現隊內不和諧的音符;有一張溫柔的嘴,談笑間可以使很多事情消弭於無聲無息;更有一顆感性的心,能設身處地的體會當事人的情感。

  ➜對外,擁有良好的情商,可以更深刻的體味人情冷暖,感受人性的光輝與黑暗,在進行價值倡導和昇華的時候,可以選擇聽眾最易接收的方式,言談間觸及心靈的深處,打動聽眾的心。哪怕事後冷靜下來,理性的頭腦開始運轉,模模糊糊發現了一些問題,至少在場上,溫熱的心靈還是會投下支援票。

  熱愛辯論

  辯論很苦的,真的。圈外人看到的辯手光芒萬丈,神采飛揚,可是下了賽場倒在床上就爬不起來的痛苦,很少有人知道。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一辯稿從1.0改到4.2的崩潰,通讀20M專業論文的艱辛,攻防達不到預期目標時的焦躁,時連續通宵三天的疲憊,已經足夠讓人卻步,然而當你習慣這些折磨之後之後,面對外行人的刻板印象,面對親朋好友的不理解和反對,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痛苦。時間再長一點,好不容易摸到了一點屠龍的門道,卻發現自己快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考研,公務員,保研,出國,工作,當他人按部就班的走向自己的軌跡時,我們卻因為投入了大把的時間而落後別人一大截,而我們收穫的智識卻讓我們和普通人之間越來越難以產生靈魂的共鳴。這份遊離於主流大眾之外的“隔閡感”,是最可怕的毒藥。

  當然,我知道,“何患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如果能跨過這一門檻,必將會獲得新的人生高度,心靈也會更加平靜雖然我還沒跨過。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應該走這一條荊棘之路。大把大把的時間,去學習,去玩樂,去休息,去實驗室,去圖書館,去川藏線,去戀愛,哪怕去打遊戲,未必不會收穫滿滿的幸福。長路漫漫,道阻且長,若沒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毅力,至少要有一顆熱愛辯論的心靈,因為這至少會讓一路的苦澀沉澱成咖啡的醇香。


辯論風格是怎樣形成的
拿到辯題如何準備辯論賽
相關知識
什麼人比較適合辯論
小學同學聚會女生唱什麼歌比較適合
秋季吃什麼菜比較適合
春天吃什麼肉比較適合養生
什麼人群不適合吃人蔘
屬鼠的人與什麼屬相和比較適合
屬猴的人適合開什麼店比較好
感冒吃什麼菜比較好感冒的人適合吃什麼菜
毛孔堵塞用什麼洗面奶比較適合
秋分前後比較適合吃什麼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