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怎樣指導孩子讀書
人生與追求因讀書而有根據,一旦找到此類書籍就應讀熟,作為行為根據。所以,讀書很重要,那麼呢?
一、教育孩子讀書——從父母讀書開始
1、孩子讀書與否——家長是否讀書?
這組美國權威機構調查的資料對中國父母不無啟發:一般美國人每年讀不了一本書,而且58%的人從高中畢業後就從來沒有讀完過一本非小說的書;估計不到 20%的人購買了書店裡80%的書。美國教育部確認:一般成年人只是在七八年級的水平上進行閱讀。21歲到 25歲之間的年輕人,20%在低於八年級的水平上進行閱讀。這是美國成年人閱讀狀況的整體概貌。正是在這種美國成年人不樂觀的整體閱讀狀況影響下,中小學階段的美國孩子,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也在下降;美國中小學的閱讀教學,也不被重視。美國總統小布什來清華大學演講時,也坦率承認了這一點。
中國的情況也有相似之處。家長朋友,您是否也屬於這種型別的父母?相信走進我們中華家庭教育房間的家長已經關注著這樣的問題。為了孩子讀書,首先從教自己讀書開始。
2、什麼是讀書——重新認識“閱讀”
《現代漢語詞典》對“閱讀”的解釋:看*** 書報***並領會其內容。人們一般的理解也大同小異,例如“閱讀是要了解作者的意圖”、“閱讀是消化吸收一些資料”。這些定義的每一種只是談到了閱讀的某一方面,是狹義上的閱讀。
我們現在提倡一種“大閱讀”,也就廣義上的閱讀。英國的“大腦先生”託尼•巴贊認為,閱讀是一個多級的過程,它包括下列步驟:識別字詞、吸收、內部結合、外部結合、交流等內容。顯然,這就是廣義上的閱讀——一種“大閱讀”:因為目標明確,活潑愉快,技巧靈活,讓孩子的整個身心投入其中,與作者進行積極的交流,進而能夠影響孩子的生活和思想。
孩子讀書
二、領悟讀書之道——家長要知道的讀書法則
1、快樂法則
“頭懸樑”、“錐刺骨”、“三年不窺園”、“學海無涯苦做舟”,這樣一些古訓超越朝代的界限,異口同聲告訴父母:學習可不是輕鬆的事情,讀書就是吃苦。偏見!是把讀書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的時候了,是應該大力提倡快樂學習的時候了。
快樂絕招一:到大自然中去尋找讀書的快樂。別再把孩子關在籠子裡了,讓他們適當地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感受,從而培養起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的激情和動力。———這才是教育本源。現在最有意思的情況是什麼呢?學校為了孩子能寫好作文,給家長提出要求,請您於本週末帶孩子到公園找一下春天,進行下週有關春天作文的準備。於是家長就利用週末帶孩子到公園去了。會指導的家長領著孩子從樹枝找到小草,從花開看到鳥飛,讓孩子說,帶孩子講,還有家長和孩子一起寫一寫有關春天的小文,您說,這樣的快樂要不要?
快樂絕招二:多一份友好和鼓勵———積極暗示的力量。
在閱讀過程中,孩子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無論它們出自什麼原因,父母都應該鼓勵孩子戰勝它們。“你真不簡單,能看這麼厚的書!” “爸爸像你這麼大時,可沒看過這麼多書!” “ 經常閱讀這麼難的內容,了不起!”“這麼讀下去,絕對很有出息!”這些暗示會被孩子記在心裡,行動上表現得正如父母所表揚的那樣。而且,這些積極的暗示、表揚的話語不能只是在特定的場合下才能夠做、才能夠說,而是隨時隨地每天都進行,就是當著孩子的面還要向親朋好友進行宣講,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正面暗示法只有反覆說才最有效。表揚人的時候要大聲、公開;批評人的時候要小聲、私下。
快樂絕招三:少發或不發命令――注意同孩子的語言交流方式。
“讀書去!”“今天不讀完這幾本,有你好果子吃。”這樣的命令語氣,只是父母單方面惡劣情緒的傳遞,缺乏對孩子人格與自主性的尊重。毫無疑問,孩子會產生牴觸情緒。
最好改為詢問形式或選擇式。“現在是不是可以開始讀書了?”“今天你能夠把這幾本書讀完嗎?2009年第11卷《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上的一文《給孩子出好選擇題》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2、興趣法則
興趣是求知和學習的最大動力。要一個孩子花上20分鐘背一首詩歌,父母連哄帶騙也很可能一無所獲;但是他可以在沒有任何人的督促下,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一蹲就是幾個小時甚至一個下午。即使太陽把面板晒黑,大汗淋漓也毫不在意。這就是興趣的力量。
明智而聰明的父母,常會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興趣點,找到誘導的時間、地點和內容,這比一千遍一萬遍的說教更加有效。
***1***講故事——一種悠久而有效的方法。***詹天佑的家庭教育。***
詹天佑能夠成為中國近代著名的鐵路專家,與他小時候經常聽父母講鴉片戰爭的故事有很大的關係。一次,父親繪聲繪色地講了戰爭中的一場惡仗,最後嘆氣說:“ 中國還是輸了。”“為什麼中國兵比外國兵多那麼多還打輸了?”詹天佑很是不理解。“因為中國沒有好槍、好大炮。這些傢伙可厲害了,能夠把很大的石頭炸得粉碎。”“中國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槍炮?” “因為中國沒有製造槍炮的技術啊。” 詹天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當父母的故事不能解決他心中疑惑時, 他就找來一些書閱讀。正是在這樣的啟蒙教育下,詹天佑最終走上了為祖國鐵路建設事業做貢獻的道路。
***2***“忽悠”教育法——一位現代家長的教育智慧。***陳應俊老師部落格***
早晨,兒子告訴媽媽,他的語文考試不理想。媽媽考卷,成績低於班級平均分,於是臉色難看起來。“你想過,你為什麼要讀書嗎?”媽媽問兒子,兒子搖搖頭。媽媽又問:“讀書有什麼好處呢?”兒子想了想說:“嗯,不會無聊。”頓了頓又說了一句,“還可以學到知識。”其實這位媽媽自己也很困惑該怎麼跟孩子說為什麼要讀書。
一位家長說,我是這樣“忽悠”教育的:我兒子成績雖然不算優秀,但對讀書興趣還算高,因為我經常抓住各種機會忽悠他。孩子喜歡看漫畫,自己也喜歡畫,於是我就威逼道:“你要學好語文哦,不然你漫畫裡的人說的話都是錯的句子,還唸錯別字,很丟臉哦!而且語文學得好的人才會編故事!要學好數學哦,數學讓人有條理,你的故事才不會顛三倒四不清楚!要學好科學哦!不要編出不符合科學的故事哦,讓人笑呢!要學好英語哦,因為最最好玩的迪斯尼在美國……”“忽悠”是一個長期的、不能間斷的工作,要注意隨時隨地進行,而且開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這種方法一位專家肯定說,小學階段的孩子因為心志不成熟,所以他們不喜歡枯燥的知識是很正常的,父母、老師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這可以從孩子各自的特點著手,找到孩子興趣點然後進行引導。”就像上面那個家長一樣,孩子喜歡漫畫,他就通過漫畫來引導孩子,我們作為家長也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孩子有什麼愛好,在教育他好好讀書好好學習時就跟他的愛好結合在一起,從而讓他喜歡上讀書,這可是很需要一點創意。
***3***興趣點教育法——找到孩子興趣點進行引導。
2009年3月的《少年兒童研究》導讀有這樣一篇文章《讓孩子讀孩子的書》。孩子喜歡又適合孩子的書有很多種,您的孩子喜歡看漫畫,手不釋卷,您讓他看嗎?***請大家根據自己的想法回答***
說實話,我就很喜歡《不輸在家庭教育》書中的漫畫。兒童教育專家劉秀英甚至建議家長能和孩子一起欣賞卡通漫畫,2009年第3期《少年兒童研究》還這樣認為《漫畫是讓孩子獲得快樂的重要載體》。
3、簡單法則。
這一法則的核心思想就是從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地方開始施教。就讀書而言,圖畫和影視就是簡單而有效的工具。幼年階段可以讓孩子多看一些科普、卡通類的動畫片。中央電視臺“大風車”之類的兒童節目都是好的選擇。在引導孩子看兒童節目的同時,要有意識與讀書結合起來。您看一們家長這樣引導孩子。家裡買來了魚養在盆裡,這也引來了小傢伙的疑問:為什麼魚不會沉下去?為什麼?遊動時它要搖頭擺尾?家長正在忙著做飯。您會怎麼辦?幫孩子一起來個實驗,先動手試一試,不行就請孩子拿出百科全書去找答案,甚至讓孩子網上“百度”就行。
三、走上讀書之路——營造書香家庭
一般來說,孩子上了三四年級,就會在老師的指導和同伴的影響下,自己找些自己感興趣的書來讀,我女兒現在就在看過《楊紅櫻系列的馬小跳系列書》之後,從同學那裡借到了《巴拉拉小魔女》之類的書,因為她們語文教材裡提到過《紅巖》,所以我就把家裡的《紅巖》拿給她,激勵她好好看,還給她鋪墊上問號:你知道江姐的故事嗎?這裡還有一個叛徒你知道叫什麼嗎?女兒對這本如獲至寶,可是三天之後,也不見她在讀書時間看這本書,我有點納悶,就問她,你怎麼不看《紅巖》?女兒說,我看不懂裡面的事,我說,那《魯濱遜漂流記》你怎麼能聽懂?我在孩子入睡前,給她讀《魯濱遜漂流記》。她說,讀跟聽不一樣?您瞧?在完全沒有進入情境的情況下,女兒對這樣的書,還是看不進去的。那麼,我們首先就來談一談,孩子讀書的第一要件:
1、選好時間——讓讀書成為需要。
一是固定時間。如果產生某種形式,就能夠產生真正符合某種形式的心情。大人往往有這樣的經驗:很不想工作的時候,如果一直坐在辦公桌前,就不可思議地開始了工作。即使對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的孩子,也要讓他養成每天一次坐到書桌前的習慣。先約定,在某一固定時間讀 10分鐘。這樣反覆下去,孩子不知不覺開始了真正的讀書。先從每天讀10分鐘開始,一週就能夠讀70分鐘。要是每天能讀上1小時,一年就可以讀 52本書。這52本書,足以使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拉開距離。而5年之後呢?咱們大家可以算一算。
二是分散內容。一本書,厚厚的三四百頁,要孩子半個月讀完,他可能會有為難的情緒。但是一位家長想了辦法,他這樣告訴孩子,你每天只要讀5頁到10頁就行,孩子一聽,重壓感消失,心情也舒暢,高高興興完成了閱讀任務。在大量閱讀的時候,也在增加認字的數量,認字如滾雪球,會愈認愈多,一般智力的兒童,在兩三年內幾乎可以認完一輩子所需用的字。起先是會認不會寫,會讀不會用,但這些都不要緊,等長大了理解能力提高了,自然就會寫會用了。孩子識字,第一次見面叫“陌路相逢”,第二次見面叫“似曾相識”,第三次見面叫“一見如故”。書讀多了,生字自然而然就認識了。讀書不就是如此嗎?!這也是《走遍天下書為侶》的作者要告訴我們的。
2、定好地點——讓讀書成為氛圍。
一要精心佈置書房。沒有條件的,也要精心給孩子準備一張小書桌,準備一個小書櫃。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某市電視臺去該市最好的一所職業中學挑選職工,面對學校選送的3位優秀畢業生,電視臺負責人問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你經常讀那些報刊書籍?”答曰:“我學習一向很用功,平時不看閒書。”再追問他看過什麼文學文化名著,這位班長同學眨巴著眼睛,好一會後,恍然大悟般地蹦出這樣一句答案:“《故事會》。”
還是讓我們多給孩子準備書吧,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外部世界吸引孩子的東西實在太多,讓孩子坐下來讀書不容易。父母應該巧妙利用孩子的貪玩心理,讓孩子身處書房裡、書桌前,把書房佈置得如同外部一樣充滿魅力,自然而然孩子就想走進家,想坐到書桌前,並在不知不覺中開啟書本。
二要讓書籍伸手可及。有的家庭裝修得很是精美,就連書籍也只選大部頭,為的是美觀設計好看。孩子的書報總是要放到指定的書櫃,可是您忘了,書籍一定要放的觸手可及方便取用才是根本。誕生於書香門第的學者之所以能夠成為學者,重要原因不是因為基因、遺傳,而是家庭環境。請您看看您的家,也是這樣讓書本伸手可及的嗎?您認為家中茶几上放上書影響家中的美觀嗎?怎麼放孩子、家長愛看的書?***請大家說一說。***
3、講好故事——讓讀書成為享受。
當父母在麻將桌上吆三喝四的時候,當父母在電視機前哈哈大笑的時候,孩子一個人呆在書房裡,心中很可能不是滋味:為什麼就我一個人讀書?所以,為了孩子讀書的大事,父母必須做出一些犧牲和讓步。在指導孩子讀書的問題上,父母的意見統一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家的鄰居有個孩子叫欣欣,他的父親、母親、 爺爺、奶奶各自固執己見,都想按照自己的思路來讓孩子讀書。父親說讀《論語》,爺爺要讓孩子讀《三國演義》,母親說見別人家的孩子在讀《窗邊的小豆豆》,奶奶認為自己是退休教師要聽她的,為了孩子作文寫得好,這個時候就可以讀《小學生精選作文》。孩子就在他們的推薦中無所適從,大人的努力因為發生衝突而影響力大減。
在參加了家長學校的學習後,欣欣家裡人認識到,其實,不論是哪種書,都應該以“孩子愛聽的故事”來作為準則,父母完全可以適當加入裡面一起讀。欣欣在有父母參與的讀書活動中,欣欣的熱情往往很高,學習效率特好。逢到朋末,家中人聚會時,請欣欣講講書中的故事。欣欣當然高興這樣的展示活動。日常的讀書活動中,還可以為孩子尋找一個讀書的競爭對手。這個對手可以是家庭成員,還可以到UC朗讀房間去讀,讓孩子有一種興奮和種激情。當然還有很多種讀書的方法。相信您一定是一位有創意的家長找到適合孩子的讀書方法。
您或許記得盧照鄰《長安古意》,“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唯有南山桂花發, 飛來飛去襲人裾。”
古人還有一聯說“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您也許認為,在當今社會,我心向往的,但如今也是可望而不可即——書倒是有了不少,事卻實在太多。讀書並非所有人共同的樂趣,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我一看書就頭痛”。可是對於愛讀書的人來說,讀書永遠是人生的賞心樂事之一。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沉醉於喜好的書中,夢著書中人物的夢,悲傷著他們的悲傷,快樂著他們的快樂。試想,我們就是這樣愛好讀書的家長,在家中營造了讀書的氛圍,孩子怎麼會不愛上讀書呢?
一本書一條船,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搭載上這條船,走遍世界書為侶,親子閱讀揚遠帆。
青春勵志文學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