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狗有關的成語故事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成語故事包涵著我國從古代到現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過描寫生活的一些簡單的事,讓我們感覺到有趣從而明白需要知道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有關狗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狗的成語故事1:

  -獲兔烹狗-

  春秋時,越王勾踐靠著范蠡、文種兩個人的全力協助,滅了吳國,雪了國恥,稱霸於諸侯。

  范蠡看出勾踐這個人只可與人共患難,不能與人共安樂,就改名換姓逃到齊國去了。范蠡到了齊國就寫封信給患難之交的文種,勸他早日離開,否則會給越王殺死的。他在信中打了個比喻:鳥全打完,再好的彈弓也沒用,就得收藏起來;獵人捉兔子,兔子死了,幫獵人捉兔子的狗還有什麼用呢?獵人就要把狗殺掉烹吃了。現在越王用不著我們了,就要對我們下手了。文種不大相信范蠡的話,但不多時,勾踐就逼文種*了。

  故事延伸

  【注音】huòtùpēnggǒu

  【出處】清·梁啟超《論中國之將強》:“南洋一帶,苟微華人,必不有今日。今雖獲兔烹狗,得魚忘筌。”

  【解釋】比喻事成之後排斥以至殺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過河拆橋

  【年代】古代

  【點評】這個成語故事給我們啟示,一個人有價值,他做的事情就有意義。所以我們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要努力讓自己增值,這樣才不會有故事中悲慘的結局。同時,我們要聽得進別人善意的勸告。

  狗的成語故事2:

  -雞鳴狗盜-

  戰國時代,齊國的宰相孟嘗君慷慨好客,門下的食客多達三千多人。

  孟嘗君與食客談話時,總讓人在屏風後作記錄,把食客的住處及有何困難等一一記下,隨後便派人去看望其親屬並贈送禮物。

  秦昭王對孟嘗君最為敬慕,派特使迎接孟嘗君入秦。孟嘗君帶著門客千餘人來到秦都咸陽。

  孟嘗君獻給秦昭王一件純白狐狸皮袍子,秦昭王很高興地把它藏在內庫裡。

  秦昭王聽了讒言,把孟嘗君軟禁起來,孟嘗君請秦昭王的寵妃幫忙解救,妃子說:“這不難,但是我要一件白色狐皮袍。”

  孟嘗君為難了,僅有的一件已經送給秦王了,哪來第二件呢?有個門客說:“我有辦法。”當天夜裡,這個門客模仿狗叫聲,從狗洞潛入秦王內庫,看守以為是自己養的狗,未加懷疑。於是這個門客盜出了那件白色狐皮袍送給秦王的愛妃,孟嘗君也得了自由,並急忙帶領門客連夜逃離秦國。

  他們逃呀逃呀!半夜來到邊界的函谷關。這關口要到雞叫的時候才許出入,忽然有個門客學起了公雞叫。一聲跟著一聲,附近的公雞全都叫了起來。守關的人開了城門,讓孟嘗君出了關。等到秦昭王派人追到函谷關時,孟嘗君和他的門客已經走遠了。

  後來,人們把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使用不正當的小伎倆稱作“雞鳴狗盜”,也把使用這種小伎倆的人稱作“雞鳴狗盜之徒”。

  故事延伸

  【拼音】jīmínggǒudào

  【解釋】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出處】《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鑽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造句】報仇的這樁事,是樁光明磊落,見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須這等雞鳴狗盜,遮遮掩掩。

  【近義詞】偷偷摸摸、旁門左道、鼠竊狗盜

  【反義詞】正人君子,光明磊落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小本事

  【點評】“雞鳴狗盜”這個成語如今多用作貶義,比喻那些既無真才實學,也無堂皇風度,只不過略有低下本領的人,也指微不足道的本領或偷偷摸摸的行為。而這個最初的故事其實啟示人們,緊急時刻一些平時看來只有微不足道本領的人,往往能發揮關鍵的作用,要善於用人之長,不要輕視小人物。

狗的成語故事大全
與狗有關的成語故事
相關知識
與狗有關的成語故事精選
與狗有關的成語故事
與歷史有關的成語故事
與動物有關的成語故事
與讀書有關的成語故事
與孔子有關的成語故事
與墨家墨子有關的成語故事
跟學習有關的成語故事
有關動物的成語故事精選
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