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的論文參考
愛因斯坦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大學法學教育中的法律理論滲透探析》
【摘要】本文以法律理論為研究物件,系統分析了西北某大學法學教育中法律理論教育目標的設定以及該校實現其目標的基本途徑,為國內其他高校法學理論教育的改革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法學教育;法律理論;教育目標;途徑
眾所周知,法律制度離不開法律教育,法律教育是法律制度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健康、有序的法治的形成離不開一個穩定、系統的法律教育制度。因此,目前中國大學法律理論教育問題受到學界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
法律教育屬於職業性教育,但又不同於我們所認為的一般性的職業教育。大學法律教育不僅要培養社會需要的法官、檢察官以及律師,還需要培養大學生社會公正意識。因此,大學法學教育中不僅要灌輸大學生法律知識,同時還要塑造大學生法律理論意識。因此,本文以法律理論為研究物件,嘗試對西北某大學法學教育中的法律理論教育的目標以及實現途徑做初步的闡述。
法律理論的概念界定
“法律理論”是大學法學院課程體系中重要的一門課程,是一個具有很強包容性的概念。因此,要想分析西北某大學法學教育中的法律理論,就必須明確法律理論的內涵以及理清其外延。為了更好了解法律理論,本文將比較法律理論、一般理論以及法律職業理論。
1.一般理論。一般理論是指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人們積累形成的道德準則體系,它是人們維持正常社會生活的基礎。在長期的共同生產生活中,人們經過無數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逐步積澱,形成了代表不同民族或國家的、體現其民族精神傳統和習俗文化的理論準則體系。因此,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產階段不同的地域必然形成不同的理論準則體系。
2.法律理論。法律理論不同於一般理論,法律理論是具有法律性質的理論。法律理論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法律理論離不開一個國家的一般理論,它必須根植於一般理論,法律理論源於國家一般理論,但又高於一般理論,否則就不能形成法律理論。
***2***法律理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一般理論最集中的表現。法律理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一般生活理論的強制化和規範化,因此,法律理論必須是對該民族一般理論的記載和昇華。
***3***法律理論決定了法律的品質。法律制度也有善惡正邪之分,法律理論的不同決定了不同的法律品質。
3.法律職業理論。法律專業人員在其工作以及生活中應該遵守的相關道德行為準則就是法律職業理論,例如律師從業理論準則、法官職業理論準則等。法律職業理論主要是用來規範從事法律事務的專業人員,要求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嚴格遵守自身的行為操守,要對當事人一視同仁、廉潔自律、忠誠於法律。如果說法律理論是法律制度的內在理論,那麼法律職業理論就是法律制度的外在理論。
通過了解,我們發現目前西北某大學的法律理論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第一,該學校注重對受教育學生的法律一般性知識教育,而忽視對其進行法律理論教育;第二,在該校法學教育中,法律理論教育的功效十分有限,並沒有突出法律理論自身的特點,使教學內容不突出、教育目標不明確。因此,我們有必要根據法律職業特點的要求,重新設定西北某大學法律理論教育的目標。
法律理論教育目標的設定
本文結合法律制度的內在理論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分析目前在西北某大學法學教育中法律理論教育應關注的目標。
1.培養該校學生法律理論的問題意識。在西北某大學的法學教育中,我們不難發現:教育過程就是一個填鴨式的過程,老師將已經存在的知識傳授給受教育的學生就是教育的全部目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作為靜態的法律條文並不能解決所有不斷髮生的新的法律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法律條文要不斷加以修訂和解釋以適應新事件的需要。中國的法律屬於大陸法律體系,但是我們要借鑑歐美的判例法律體系,培養該校學生的法律論文問題意識,使得學生不斷對已存在的知識提出疑問,繼而培養高校學生不斷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發現:西北某大學法律專業學生知識豐富但見識卻較少,擅長辯論但卻解決不了實務問題。因此,西北某大學應該改變目前填鴨式的教育過程。法律理論教育應當首先關注學生的理論問題意識的培養。一方面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髮現理論問題的敏感性的培養,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減少他們在以後從業過程中遇到理論問題的風險;另一方面,增強該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陷入法律理論困境的承受能力,使他們瞭解到在法律學習工作中遇到理論問題是很平常的問題,要有決心迎接理論問題的挑戰,解決法律理論問題是法律從業者光榮而艱鉅的使命,是自己的責任。
2.培養該校學生法律理論的推理能力。作為一個法律專業人員,首要,具備良好的洞察能力,對法律理論問題具有強烈的敏感性;除此之外,法律專業人員還要具有精湛的理論推理能力。但是在西北某大學的法律理論教育中,我們發現:其法學教育中根本沒有培養學生法律理論推理能力這一目標。本文認為導致目前該校忽視培養學生法律理論的推理能力的原因主要在於:一是對法律問題和理論問題的錯誤理解;二是對理論問題認識不足。
理論知識有著嚴密的邏輯結構,人們通常認為理論問題不屬於理性知識,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如果我們重新審視理論知識,我們就可以看出:理論知識是理性知識,是可以被證明的。在西北某大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如何解決理論道德問題,進而發展自身的推理能力並將自己的能力運用到解決實務中遇到的理論問題上。因此,作為一個法學院的學生,為了適應將來從業的需要,要加強訓練自己的推理能力。一是要培養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二是要培養自己辯證推理能力。因此,在法律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上述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律從業人員。
實現法律理論教育目標的途徑
第一,西北某大學的法學院應當將法律理論教育納入該學校的法律教育體系。目前,該校並未單獨開設有關法律理論的相關課程,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該校教育機構應當開設有關法律理論的相關課程,使該校法律學生對理論知識有系統性、規範性的瞭解,為後續能力的培養奠定紮實的理論基礎。但我們說該校應開設法律理論相關課程並不是簡單地開設一門課程,而是在法律教育中將法律理論教育貫穿法律學習的始終。因此,該校應當將培養法律學生的理論觀察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貫穿整個法律教學環節。
第二,提升法律學生自身的理論道德修養和其自身的發展能力。法律是一個每天都有新變化的學科,其法律條文規範不是靜止不變的,法律理論同樣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處於不斷髮展之中。因此,西北某大學的法律教育要使學生養成自我學習、掌握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校的法律學習應為該校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其理論道德修養以及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基礎。
第三,必須改革現行的法學教育方式。西北某大學要改變現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以實現將法律理論教育貫穿於整個法律教學過程中。上文已經提到,歐美國家的判例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借鑑。長時間的教學實踐證明:判例教學法是成功的。因此,西北某大學要改變教學方式,選擇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法律理論問題來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與討論。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對法律理論進行更具有深度的思考;另一方面,學生思考的過程也是提高其自我法律理論道德修養的過程。
西北某大學開展的法律理論教育活動僅僅是實現法律理論教育的目標,是構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第一步。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將法律理論道德教育擴充套件到法官、律師等職業實踐當中。中國的法律教育起步較晚,西北某大學的法律理論道德教育更是處於起步階段。法律理論的教育不僅關係到我國法律人才素質的提升,還關係到整個國家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律體系的健全。因此,西北某大學必須明確法律理論教育目標,改革教育方式,為國家法律事業培養大量高素質、高修養的法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超:《論法律理論的方法及其性質――基於分析法理學的視角》,《北方法學》2012年第2期。
[2]《當下中國學院式法律教育之惑――並及當下中國高等法學教育向何處去之問題》,《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第9期。
[3]蔡鎮順:《法學教育的定位與改革》,《太平洋學報》2008年第2期。
[4]孫義剛:《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日本法學研究生教育改革透視》,《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篇二
《淺論高職教育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
摘要:在高職教育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兩種典型的教學方式,如何在課堂中穿插實踐教學,使這兩種教學方法更好地融合,成了高職教育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文在分析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關係的基礎上,通過例項分析,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方法做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職教育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融合
高職教育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是推進教學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為了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更好地融合,首先清楚二者相融合的意義,其次掌握合適的教學方法和了解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的意義
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具有“互釋”功能
實踐驗證理論,實踐教學通過實驗驗證所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知識、應用所學理論,體現為實踐可以解釋理論[1]。但是,並不是所有理論都要通過實踐教學驗證或解釋,只有那些不能清晰解釋或有必要感性體驗的理論知識,才需要實驗教學驗證,以提高教學效率。
實踐解釋理論,同時理論也解釋實踐。首先,實踐教學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和計劃的,實踐前,需用相關理論加以審視,檢驗是否科學、合理和可行;然後,在實踐活動之間,需用相關理論對其進行權衡或評價,確定實踐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是可行的、合理的。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具有“互補”作用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服務於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在實現總體目標的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實現各自的功能,這個實施過程是通過交叉互補方式實現的。首先,理論教學需要通過實踐教學驗證強化對理論知識的有效掌握,其中有些是理論教學能夠自身解決的,也有些是理論本身做不到的,理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實踐教學的補充;實踐教學本身就是“認識―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實踐過程需要理論進行補充,也需要通過再認識的過程補充理論教學。在教學功能交叉的部分中合理取捨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合理配備比例,充分利用教學空間和時間資源。
3.利用動手實踐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學生動手能力非常強,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可以提高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有了求知的慾望,才會克服困難,主動學習,向著已定的目標做不懈的努力。例如,課後,可以先讓學生體驗做老師,自己怎麼備課,查詢資料做課件,然後抽查幾個學生,讓他們把自己準備的內容給其他學生講授一下,這樣,在學習中學生就佔據了主動性。學生探究學習,不再是一味聽教師講,看教師做,而是在足夠的實踐和空間範圍內,由自己分配時間,進行方案設計,並操作實驗,對實驗的事實加以分析並做出結論。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真正感覺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由此激發其主動參與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方法
當前高職院校都在建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交融的培養體系。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係進行了思考,還明確了實踐教學的定位,從而有針對性地制訂了實踐教學的方案,增強了實踐教學的針對性[2,3]。在理論知識傳授的課堂如何進行實踐教學是一個被忽視的環節。根據四川航天職業院校專業設定特點和學生授課情況,總結出如下教學方法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融合:
1.案例式教學
首先,將課堂理論知識講授與特定的現實問題結合起來,理論教學時,可以將其與我們身邊常見的案例聯絡起來,在案例的選擇方面,要選擇身邊的、常見的、具有一定社會意義的案例,使學生形成對知識的切身感知,更容易提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然後,可以舉出其他案例反映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並預留懸念,供學生課下探索。如在《機械製圖》課程教學中,講解螺紋一節內容時。可採用如下教學模式:
***1***生活觀察,揭示課題。
老師:誰能舉出螺紋在生活中使用的例子?***有老師提出問題,引入學習內容***
學生:課桌通過螺紋在地面上,水管接頭通過螺紋連線,圓珠筆的筆桿與筆頭部分用的是螺紋連線,等等。***讓學生參與討論,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氛圍***
老師:誰能說出螺旋線是怎樣形成的嗎?
學生:***略***
老師:下面我們做個實驗。把一張白紙折成細條狀,然後拿一圓杯,用紙繞起來。看,這就是螺旋線的形成。***引出螺紋定義***
***2***通過多媒體輔助,認識螺紋的基本要素。
此間,可以找出生活中的例項***學生參與討論***驗證所講解理論,例如:水杯蓋子多數是多線螺紋,水龍頭採用單線螺紋等。總結單線與雙線螺紋各自特點。***通過此方式,使學生加深對螺紋基本要素的認識,同時學會對螺紋分類***
***3***進入螺紋標準畫法講解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內外螺紋的圖形。指出其中的可取之處和問題,然後結合上述螺紋結構要素講解螺紋標準畫法。***通過學生動手,分析錯誤之處,加深學生對螺紋規定畫法的理解***
***4***結合習題冊進行練習,並佈置課後作業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螺紋零件的應用。***激發學生放學後觀察、思考興趣***
2.研究專題式教學
專題學習的最大特點是不拘於傳統理論教學的邏輯框架,敢於採取滲透式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蒐集資料、找尋主要矛盾、確定解決方案,為職業能力培養奠定基礎。教學時,可以通過佈置大作業的方式,將社會比較熱門的專業知識作為專題進行課堂學習,通過課下的資料蒐集等過程,形成課堂演講的PPT。由於行動網路的快速發展,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在課堂上完成相關資料的搜尋。例如,講解《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遇到熱處理問題時,可以通過網路搜尋相關知識點***如圖1所示***,不僅讓學生複習了舊的知識點,又將各個不同知識點聯絡了起來,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理論轉換教學法
理論轉換教學法,既將純理論的計算通過現有資訊科技手段轉化為學生的動手操作。例如:在模具專業課《衝壓工藝和模具設計》講解中,壓力中心計算一節,課本中給出的是利用數學解析法進行求解。
一落料件計算其壓力中心,若按理論算,要把圖形分為13段,建立座標系,求出13段直線的中點座標***x,y***值帶入公式1,可求得壓力中心座標。該方法計算煩瑣容易出錯,學生掌握難度較大,鑑於此,可將衝件壓力中心轉化為對應薄壁零件的重心的求解。利用CAD軟體構建薄壁零件模型如圖3所示,壁厚取0.1mm。再利用屬性查詢工具得出其重心座標,x和y值即是其壓力中心座標,實踐證明其精度完全可以滿足工程要求。利用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一些煩瑣的理論計算分析,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理論授課教師創新動力不足
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理論教學相對較弱,部分理論課教師定位出現偏差,僅僅教授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忽略理論和實踐的關聯性。“填鴨式”教學,“照本宣科式”教學,“例行公事式”教學在高職教學中司空見慣。主要由於教師能動性不高和教育體制給予的激勵性不夠。
2.理論課授課教師的實踐能力相對較弱
目前,高職院校教師結構中,年輕教師承擔主要的理論授課任務,大多數年輕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背景,理論教學具有優勢。但是,多數教師處於比較封閉的教學環境,對最新的生產技術,企業發展缺乏相應的瞭解,導致授課理論老化,實踐能力不足,教學水平下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和相關部門加強教師實踐能力培訓的投入。
3.教學考核方式制約新型教學方式的施行
教學方式的改革,不僅僅是教師在課堂上採用新的教學形式,利用新的教學手段,而是,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學生考核方式和教師考核方式等方面全面施行改革。
參考文獻:
[1]甄阜銘.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同構關係[J].高教研究,2011***5***:79-80.
[2]劉興坡.基於理論課堂的高校即時型實踐教學方法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22***:166-167.
[3]張偉新.淺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養教育的融合[C].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2016:932.
大學教育學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