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果店如何入門
很多人小本起家,會選擇賣水果。在城市或者鄉鎮的街道上、居民區,無論是挑著筐的,還是開著店的,生意看上去都還不錯。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如何開好水果店吧。
如何開好水果店
李蔚教授認為,要開一個小水果店,首先則要辦理好各項工商稅務的手續,第二則是要充分調查周邊市民的需求,然後再確定主打產品,儘量按需進貨。第三則是要綜合經營,做好營銷,採取坐商+行商的方式,即店內零售,店外配送,把附近的單位、餐館發展成自己的客戶。
調查多家小水果店後統計發現,相當部分的小水果店利潤率大約在20%,一般一個6平方米左右的水果店每天平均能完成200元左右的銷售收入。“這200元左右的收入去除水果本錢,有四五十元的毛利,正好抵得上房租和其他一些開銷。”根據水果店老闆們的計算,這樣一來,賣水果並不能賺錢了,這些小水果店的老闆究竟如何賺錢呢?
最近一段時間,成都大街小巷新開出了不少水果店,幾平方米的店面,每天幾百元左右的銷售額,日漸增多的街邊水果店在方便市民的同時,也產生著巨大的利潤:蓉城數千家小水果店每天創造出的利潤總額達到了3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賺錢的水果店有鮮為人知的賺錢“訣竅”,小水果店的利潤率大約在20%,一般一個6平方米左右的水果店一天能完成200元左右的銷售,除去房租、水果成本,已經所剩無幾,這些小水果店的老闆究竟如何賺錢呢?面對正日益飽和的市場,他們該如何規避市場風險,如何保持贏利呢?
創業故事 :從200元到七八萬元存款
老蔣很感謝水果,10年來,賣水果解決了他一家三口人的生計,而且還有了七八萬元人民幣存款。成都有眾多和老蔣相似的人———舉家從鄉下遷到成都,以賣水果為生。
老蔣是仁壽人,熟悉他的人叫他“蔣水果”,原因是他擁有成都幹槐樹街上一家叫“實惠水果店”的小店。“實惠水果店”正對著爵版街街口。在同行眼裡,這是個好位置,所以老蔣的生意一直不錯。
老蔣的水果店基本沒什麼裝飾,牆壁上貼著大玻璃鏡,門上掛的牌子倒比較光鮮。老蔣說,放鏡子後,看起來面積就大了,水果也很多,比較好看,很多水果店都這麼搞,至於門上面的牌子,很多都是水果大戶或水果市場送的,上面還打了廣告。
老蔣的水果店只有七八平方米,月房租500元。“一年下來,除去所有開銷,能剩5000多塊錢”,老蔣覺得沒賺多少錢,但他和老婆還有一個即將上初中的可愛女兒 “一年要開銷兩萬多”,老蔣承認,這些開銷都來自賣水果的利潤。
老蔣的女兒很為老蔣驕傲,“爸爸是拿著200塊錢進城的”,老蔣的老婆說家裡大概有了七八萬元存款,這些都是賣水果的利潤。
競爭狀況:5000家水果店遍佈蓉城
老蔣估計,成都和他一樣賣水果的至少數千人。記者從四川省營銷學會方面獲得的說法是,超過了5000家。
“我們有好多老鄉都在成都賣水果”,老蔣說,“具體有多少沒有統計過,現在做水果生意的越來越多了,大街小巷都是小水果店。”
老蔣的看法不無道理,從去年年底以來,成都的小水果店不停地冒出來。稍微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居住的小區附近總能找到水果店,一些水果店甚至凌晨3時依然在營業。
對著“實惠水果店”往爵版街上走,在100米的範圍內還有另外兩家和“實惠水果店”大小相當的水果店。
這些水果店的老闆們有些是老蔣的老鄉,他們樂呵呵地坐在店門口,“一個月能賺2000多塊錢,”爵版街上的李姐開的水果店不到6個平方米,“前幾年生意比較好,現在大家的利潤都在20%左右。”李姐和老蔣都說,現在開水果店的人越來越多。
書院西街上一家小 水果店的老闆告訴記者,附近好幾家水果店都是他的老鄉開的。老闆這樣概括:“老家附近的人認為我們賣水果賺了錢,而且投入成本不大,幾百塊錢就可以起家,做的人就越來越多。”
另外,還有一群特色的小水果店老闆,他們來自仁壽、南充、樂山等地,這些店老闆在家鄉擁有果園,在成都開的小水果店既是零售點也是批發點,而且兼做聯絡站。水果豐收期,就經營自家的水果,這個“直營點”的利潤比批發要高得多;平時則出售各種水果維持執行。
贏利模式 :利潤大頭在集團配送
調查多家小水果店後統計發現,相當部分的小水果店利潤率大約在20%,一般一個6平方米左右的水果店每天平均能完成200元左右的銷售收入。“這200元左右的收入去除水果本錢,有四五十元的毛利,正好抵得上房租和其他一些開銷。”根據水果店老闆們的計算,這樣一來,賣水果並不能賺錢了,這些小水果店的老闆究竟如何賺錢呢?
“關鍵在於配送”,老蔣坦言,配送給附近單位的水果是小水果店賺錢的最大來源。每天下午近5點,老蔣會用小手推車將50~100公斤的西瓜、蘋果等送到附近幾家單位,“每天能賺五六十元,好的時候有100多元,關鍵是量要大。”老蔣說,“能找到大單位固定送,這樣店裡的水果能出完,才能賺到錢。”
李姐和老蔣一樣,每天都要往附近一家賓館配送上50公斤水果。紅星路邊一水果店老闆正打算關掉自己8平方米的水果店,原因是他失去了附近兩家大的單位水果配送業務,而且也沒有聯絡到新的單位。
最近幾天的生意有些讓老蔣擔心,他負責配送的一家大單位在年底要搬到新場地辦公,這意味著他的生意可能會失去。
老蔣告訴這樣講到,他正在聯絡新的配送單位,他希望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
營銷陷阱:不及時結賬埋隱患
老袁在書院西街開了一家水果店,他也掌握著幾家大單位的配送,雖然小店零售生意並不太好,但有配送大單,收入還不錯。
配送讓老袁賺了錢,但最近他也正為此煩心,兩個月前,附近一家單位主動找到老袁,讓他配送水果。這可樂壞了他,這家單位和他商量好,每天配送水果,但水果款每三個月結算一次。
老袁連送了兩個多月,水果款累計到了2000多元,就在老袁打算去要錢的時候,這家單位的老闆卻玩起了失蹤,老袁一直在找這家單位,錢至今沒有拿到,“算我倒黴,當時應該按天結算或者半個月結算。”老袁對此耿耿於懷。
事實上老袁的遭遇並不鮮見,配送水果從購進到送出都有一系列的遊戲規則。老蔣說,成都的各個水果批發市場價格很接近,只是不同季節,各個市場的批發重點不同,比如現在的西瓜則主要來自駟馬橋,而桃子則主要從龍泉的批發市場來,小水果店通常都是直接到批發市場批發水果。
“一般一買幾百斤,自己根本選不過來,批發市場的個體老闆專門請人在選水果,如果要選好水果,就要給這些幫忙選水果的人一點辛苦費。”老蔣每次一般給每人5元錢,所以他從市場里拉回店裡的水果都很好,爛掉的情況比較少,而且從配送單位退回來的幾乎為零。
配送水果,老蔣也很有一套,最開始都按天結算,幾天以後,雙方建立了長期關係則一般半月結或月結。
市場規模:每天30萬元的“大蛋糕”
老蔣很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有時候晚上,他會把賣剩下的西瓜拿到鄰居的冰箱裡凍一下,慰勞自己。老蔣說最近幾年,買水果的人越來越多,他賣的水果也在增加。
老蔣沒有仔細統計每個月的銷量,他說他進貨的次數在增加。
記者始終未能掌握到確切的成都市民每天的水果消耗量,但調查發現,成都市民每天消耗的水果量有數百噸。調查資料來自駟馬橋和成都其他一些水果批發市場,這些市場每天批發出來的水果總量達到數百噸。據批發商介紹,批發出去的主要在成都市場上消化。
市民們對水果的青睞是老蔣們的希望,而且資料顯示,市民消費水果正在逐年增加。
查閱四川統計年鑑發現,從2000年到2002年連續三年,四川省城鎮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消費支出在逐年增加,這說明生活水平在提高;其中乾鮮瓜果類支出也逐年增加,從2000年到2002年,這筆支出由99.60元增加到了146.22元***見右上柱狀圖***。據成都市統計局的成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性支出情況顯示,乾鮮瓜果類1990年為54.93元、1995年為113.50元,1998年為117.62元、1999年為136.59元。
根據多方得來的資料統計顯示,一家小水果店的年純利潤在25000元左右,每天各個店平均贏利60~70元,按照四川省營銷學會專家以5000家小水果店計算,每天成都小水果店賺取的利潤總額超過了30萬元。
專家點評:水果市場大有“錢途”
“我一般兩三天會買一次水果”,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李蔚教授講。事實上,包括李蔚教授在內的消費者的消費拉動了各地的水果產量增加,來自四川省統計局釋出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顯示,從2000年到2004年,水果產量平均增長超過了8%,2004年的水果產量達到了507.3萬噸,成都2004年的水果產量已從1999年的48.3萬噸增加到了89.1萬噸。
“現在生活水平正在提高,水果的消費支出在家庭支出中佔的比例越來越高。”李蔚教授講到,最近幾年消費增長中,牛奶和水果的消費在快速增加,水果越來越受歡迎,水果的消費量還會大幅度上升。
街頭小水果店成銷售主力軍
作為四川省營銷學會會長的李蔚教授講到,買水果一般有三個去處:超市、街頭小水果店、菜市場,現在多數人趨向於在家門口的小水果店購買水果。
李蔚認為,市民逛超市的頻率相對低,而菜市場的水果銷售點本身的不足導致數量減退,這促使了街頭小水果店數量增加。
據介紹,超市現在大都設有水果專櫃,市民逛超市的頻率一般是10天左右/次,市民購買水果並不十分方便,而菜市場中的攤位相對較小,成本也比較高,而且菜市場一般距居民點有一定的距離,購買並不方便。另外,現在的社群配套,也非常需要小水果店進入,小水果店水果便宜,距離市民近,這樣生意明顯更好,而且成本低,這也促使街頭小水果店的數量在增加。
先賺人氣再賺錢
老袁的遭遇讓李蔚教授有些難過,李蔚教授送給老袁和所有開小水果店的老闆七個字:小本生意不壓賬。
“這些水果店的生意本來就是小本經營,配送是利潤的大頭,一旦成了死賬,老闆就虧大了。”李蔚教授建議小水果店配送水果最好是當場支付,或者是一週結算一次,最多也不要超過10天。
李蔚教授認為,要開一個小水果店,首先則要辦理好各項工商稅務的手續,第二則是要充分調查周邊市民的需求,然後再確定主打產品,儘量按需進貨。第三則是要綜合經營,做好營銷,採取坐商+行商的方式,即店內零售,店外配送,把附近的單位、餐館發展成自己的客戶。
“千萬要注意先賺人氣再賺錢” 李蔚教授提醒,小水果店靠近社群,顧客基本都是回頭客,如果一旦出現短斤少兩等問題,很容易就把顧客趕跑了。“一定要注意攤位的可持續性”,李蔚教授這樣說,一般經營小水果店3到6個月能聚集人氣,如果不把攤位的場租問題落實很容易出現“給人做嫁衣”問題:剛剛把生意做火,房東就要收回門面。
看過的人還:
水果店的選址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