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的原因
淋巴瘤是一組起源於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為什麼會淋巴瘤,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一、長期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體質過度酸化,人體整體的機能迅速下降,引起腎虛,肝腎同源,腎虛肝亦虛,進而引起身體代謝迴圈變慢,血氣凝滯,體產生大量的酸性垃圾。這時一些內源性疾病就會出現,大量酸性垃圾在淋巴組織細胞系統裡堆積,這時組織細胞就會癌變。
二、身體組織液酸化,淋巴組織細胞處於酸性體液中,進而形成淋巴組織細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細胞的活性下降,代謝迴圈減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時,正常細胞就無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變染色體採取主動變異的細胞,細胞的表型發生改變,腫瘤性狀得以表達,這些細胞迅速擴增,從而形成真正的腫瘤實體。
三、因體質酸化身體發生其他組織的癌變,又因淋巴組織細胞系統機能下降,淋巴組織細胞酸化,癌細胞趁虛而入,造成了淋巴癌。
四、理化因素,某些物理、化學損傷是淋巴瘤誘發因素。據有關資料統計,廣島***受害倖存者中,淋巴瘤發病率較高。另外,某些化學藥物,如免疫抑制劑、抗癲癇藥、皮質激素等長期應用,均可導致淋巴網狀組織增生,最終出現淋巴瘤。
淋巴瘤的表現
1.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現是淺表部位的淋巴結無痛性腫大,表面光滑,質地較韌,觸之如乒乓球感,或者鼻尖的硬度。以頸部和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最常見,腋窩、腹股溝淋巴結次之。也有患者以深部的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比如縱隔、腹腔、盆腔淋巴結腫大,起病比較隱匿,發現時淋巴結腫大往往比較明顯。
2.腫大的淋巴結有可能對周圍的組織器官造成壓迫,並引起相應的症狀,如縱隔巨大淋巴結可壓迫上腔靜脈,導致血液迴流障礙,表現為面頸部腫脹、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盆腔、腹腔巨大淋巴結可壓迫胃腸道、輸尿管或者膽管等,造成腸梗阻、腎盂積水或者黃疸,並引起腹痛、腹脹。
3.淋巴瘤也可以侵及淋巴系統以外的器官,表現為相應器官的受侵、破壞或壓迫、梗阻,如胃腸道淋巴瘤的表現如同胃癌、腸癌,可出現腹痛、胃腸道潰瘍、出血、梗阻、壓迫等;面板淋巴瘤常誤診為銀屑病、溼疹、皮炎等;侵及顱腦,可致頭痛、視物模糊、言語障礙、意識不清、性格改變、癱瘓;侵及骨骼,可致骨痛、骨折;侵及鼻咽部,可出現鼻塞、流涕、鼻出血等,類似於鼻咽癌的表現。
4.淋巴瘤是全身性的疾病,因此,除了上述區域性症狀,約半數患者還可出現發熱、盜汗、乏力、消瘦、食慾不振、皮疹、搔癢、貧血等全身症狀。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是淺表部位的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有可能會提醒我們早發現,深部病灶往往長到比較大的時候才有症狀,因此很難早診斷。好在淋巴瘤的分期並不像其他惡性腫瘤那樣重要,分期只是決定預後的多個因素之一,病理型別以及腫瘤細胞對化療方案是否敏感更加重要,因此,不必因為病情發現較晚就感到絕望和懊惱。
淋巴瘤的檢查
1.血常規及血塗片
血常規一般正常,可合併慢性病貧血;HL可以出現PLT增多、WBC增多、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侵襲性NHL侵犯骨髓可出現貧血、WBC及PLT減少,外周血可出現淋巴瘤細胞。
2.骨髓塗片及活檢
HL罕見骨髓受累。NHL侵犯骨髓,骨髓塗片可見淋巴瘤細胞,細胞體積較大,染色質豐富,灰藍色,形態明顯異常,可見“拖尾現象”;淋巴瘤細胞≥20%為淋巴瘤白血病;骨髓活檢可見淋巴瘤細胞聚集浸潤。部分患者骨髓塗片可見噬血細胞增多及噬血現象,多見於T細胞NHL。
3.血生化
LDH增高與腫瘤負荷有關,為預後不良的指標。HL可有ESR增快,ALP增高。
4.腦脊液檢查
中高度侵襲性NHL臨床Ⅲ/Ⅳ期患者可能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累,或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者,需行腦脊液檢查,表現為腦脊液壓力增高,生化蛋白量增加,常規細胞數量增多,單核為主,病理檢查或流式細胞術檢查可發現淋巴瘤細胞。
5.組織病理檢查
HL的基本病理形態學改變是在以多種炎症細胞的混合增生背景中見到診斷性的R-S細胞及其變異型細胞。免疫組化特徵:經典型CD15+,CD30+,CD25+;結節淋巴細胞為主型CD19+,CD20+,EMA+,CD15-,CD30-。NHL淋巴結或組織病理見正常淋巴結或組織結構破壞,腫瘤細胞散在或瀰漫浸潤,根據不同的病理型別有各自獨特的病理表現和免疫表型。
6.TCR或IgH基因重排
可陽性。
淋巴瘤的治療方法
1.放射治療
某些型別的淋巴瘤早期可以單純放療。放療還可用於化療後鞏固治療及移植時輔助治療。
2.化學藥物治療
淋巴瘤化療多采用聯合化療,可以結合靶向治療藥物和生物製劑。近年來,淋巴瘤的化療方案得到了很大改進,很多型別淋巴瘤的長生存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3.骨髓移植
對60歲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劑量化療的中高危患者,可考慮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部分復發或骨髓侵犯的年輕患者還可考慮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4.手術治療
僅限於活組織檢查或併發症處理;合併脾機能亢進而無禁忌證,有切脾指徵者可以切脾,以提高血象,為以後化療創造有利條件。
淋巴結疼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