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為什麼殺回族人?

General 更新 2025-01-24

左宗棠為什麼在平定回民叛亂之後屠殺回民?

沒有屠殺啊,甚至以德報怨,只是把造反的那部分回民趕出去了,其餘的還都安置的好好地。

回族人為什麼稱左宗棠是“左屠夫”

左宗棠一生功過並存,最大的功績莫過於收復新疆,被稱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有史學家認為左宗棠是晚清的偉大人物,為民族存亡和中國的近代化作出巨大貢獻,是一個有重大歷史影響力的偉大人物。但也有部分史學家認為他是維護封建滿清王朝,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農民起義的劊子手。

左宗棠在鎮壓由回逆組織的同治陝甘回變時,帶領湘軍為了被回逆屠殺的漢族報仇而對回民進行報復性屠殺,所以左宗棠在回族人中評價極差,稱之“左屠夫”。捻軍與董志塬的陝西回民軍重返關中,引發甘肅回民的起義。1866年9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陝西總督,進入陝甘鎮壓回民,率12萬之眾赴西北圍剿。

左宗棠提出:”先將逆回痛予剿洗”,”痛加懲創”。並制定”剿撫兼施,以剿為主”的決策。因此就有了大量對回民無分別的殺戮。在誘降後,對放下武器的回民集體屠殺。甚至在西寧,左宗棠曾下達過見回格殺無論的命令。

結束西捻之役,重返陝西途中,左宗棠向河南巡撫“引進”了一個名叫穆正春的總兵以幫助他進行和回民之間的溝通,因為這個總兵是穆斯林,由他和回民軍進行溝通要容易得多。應該說這是一個煞費苦心的措施,然而,這個措施實施起來也有許多難處,左宗棠竟然在給河南巡撫的信中特別強調不能跟此人同行,要求他在自己到達陝西之後再單獨前往,以避免引起輿論上的麻煩:“穆鎮請飭其俟弟入關後再來何如?鄙意不欲攜之同行者,蓋慮秦人誤疑弟一意主撫,故帶講款之人回秦也。秦中士大夫恨回至深,每言及回事,必雲盡殺乃止;併為一談,牢不可破,誠不知其何謂?近時西關外民團竟有糾眾殺死回人一家八口之案,並不報官。中丞(署陝西巡撫劉典——引者注)取首從五人屍諸市,而論者謂其袒回,亦可怪耳。”

陝西咸陽有個名叫李嶽瑞的人,考中進士之後,在北京做官,曾經是康梁變法維新的積極支持者,民國初年回到陝西,擔任過陝西省政府的祕書長,他寫過一本叫做《春冰室野乘》的筆記,其中有一段記載講述了陝西同治初年那段歷史的大致情況,對多隆阿的屠回極力稱讚,對左宗棠實行“撫”的政策,則非常不認同,甚至認為這是由於軍事實力不足才不得不採取的方式。他的記載原文如下:

“中興諸將之善戰者,以多忠勇公隆阿為最。公之戰功,始於東南,而終於西北,東南戰事最久,而不如西北關係之重。蓋其在東南,不過攻城野戰之勳,而在西北,則仗鉞專征,獨當一面也。同治元年,陝回亂起,朝廷以勝保為欽差大臣,帥師西征。勝保在皖北,頗著聲績。及西入關,則銳氣頓挫,株守省垣,日縱淫樂,不敢言戰事。言者交章論劾,詔逮治入京,而以公(多隆阿——引者注)代之。回匪逆巢,在渭北者三城,最東曰羌柏,在同州。迤西有蘇家溝,再西為渭城,皆在咸陽境。賊於渭城建府治,蓋居然以偽都視之矣。公督師入關,徑趨羌柏,力戰三日夜,克之,殲悍賊幾盡。移師西指,群賊懾公威,蘇渭兩城,皆一鼓下,陝回皆西走甘肅。大軍方欲上隴,而蜀匪驟出山,據周至戶縣,乃移師而南。周至甫下,公亦致命,千鈞之弩,傷於鼷鼠,惜哉!回逆最悍耐戰,過粵匪遠甚,賴公先後十餘戰,盡梟其魁傑。左軍西征,直因公成局而蕆其事耳。微公造攻於先,後來成敗,未可知也。然公苟不死,則必舉逆孽而盡殄之,平慶涇固間,無花門蹤跡矣。文襄(左宗棠----引者注)後來招撫,直出於不得已。”

這篇記載,大致講述了陝西回民遭到大規模屠殺的實際情況,對於多隆阿陣亡,未能“必舉餘孽而盡殄之”表示了極大的遺憾,如果多隆阿不死,不僅陝西,連甘肅的平慶涇固地區,回民都會完全絕跡,當時陝西漢族士紳的仇回情緒,是十分明顯的。左宗棠說楚軍到達陝甘之後,甚至有這樣的情況:“秦中官紳每疑楚軍主撫畏賊,故聞官......

左宗棠殺了多少回民

《中國人口史》一書的統計,回民起義前的咸豐十一年(1861年),甘肅人口為1945.9萬人,戰後的光緒六年(1880年)人口僅存495.5萬人,人口損失達1455.5萬人。

左宗棠“狠殺回民”嗎?

祖才先生遺作自同治五年(1866年)至光緒元年(1875年),左宗棠先後被任命為陝甘總督、欽差大臣,以“平定陝甘回亂”,並督師新疆,反擊受英、俄支持的浩罕阿古柏的入侵。經十二年征戰,左宗棠大獲全勝,凱旋而歸。有人認為左宗棠的嚇嚇戰功是“嗜殺”、“狠殺”的結果。郭嵩濤光緒三年十二月初五日《日記》:“左相功高嗜殺,亦回人慘然報應然。”民國三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南京新民報晚刊》載署名老景的《新疆之雪與血——左帥之殺》,謂左宗棠成功之訣“不外二字,曰‘狠殺’而已。”這些非議一直流傳至今,在一般人心目中,左宗棠是個“殺人狂”。其實,左宗棠並非如此。兩陣對壘,兵戎相接,雙方傷亡是不可避免的。左宗棠“徵西”也就不可避免地殺傷回民。彼時彼事,應該歷史地看待這一問題。然而,左宗棠在“徵西”之中,十分注意對回民的團結、保護,決不妄加殺害。冠之以“嗜殺”、“狠殺”的帽子是不客觀,也是不公允的。請看當時的事實真相:軍令約束,嚴禁殘殺。《清史稿·列傳·左宗棠》載,光緒二年三月,大軍圍攻侵佔我新疆天山南路八城的阿古柏,左宗棠下令:“回部為安酋(指浩罕安集延部之阿克柏)驅迫,厭亂久矣,大軍所至,勿淫掠,勿殘殺。王者之師如時雨,此其時也。”軍令如山,三年克達阪城,“悉釋所擒纏回”。收吐魯番,“降纏回萬餘”。左宗棠把回部和入侵的“安酋”嚴格區別開來,使其免遭傷亡。安撫回首,收編其部。左宗棠“徵回”時,盡一切努力進行“安撫”,以免殺傷。《清鑑》載,同治八年(1869年),左宗棠率師還陝,破陝東北董回據點鎮靖堡,“福祥之父乞降。已而福祥亦降”,“閥其眾千萬餘人”。《清稗類鈔》(卷七十七)載,董福祥將就刑,“忽高唱《斬青龍》一劇……聲情激越”。“文襄壯之,命釋縛,並賜酒食曰:‘吾與單將軍(劇中主人公單雄信)壓驚也,旋奏賞副將,令統部眾。’所謂壯其聲情,乃釋賞有名,對上對下好交代。“平陝回”後,將回眾分別編為由董福祥、張俊、季芳良三降回分率之“董氏三營”和由崔魏、餘得彥、畢大才、馬鎮國、李金良五降回分率之“旌善五旗”,既利征戰,又使十萬餘回之生命得以保障。同治十年(1872年),左宗棠揮師入甘,甘南迴首馬佔鰲父子就撫。馬培清《馬佔鰲的反清與降清》載,河州回首馬佔鰲決定派其長子馬七五、花寺馬永瑞長子馬如蛟、洪門馬萬有長子馬福才等“十大少爺”赴安定請書左帥收撫。左宗棠見其投降之誠,便“欣然接受”,當即給馬七五起名馬安良,並贊其“非凡品”。後來,馬佔鰲、馬培真等十二頭目應約赴蘭州清真寺拜見左宗棠。左宗棠不食前言,以禮相待,曉以大義,賞以軍功頂戴,“以佔鰲為統領,駐河州”。據《病榻述舊錄》載,河州之解決,計獲“馬萬餘匹,槍炮刀矛三萬有奇”,而“明正典刑”者僅馬朝宗、狗齒牙子等強佔漢人土地、擄掠漢人婦女,無惡不作的回匪“五、六十名”左宗棠把大部回回與一小部分“逆回酋”嚴格區別開來,使廣大回民得以安然生存。左宗棠非但不殺其就撫回眾,連刺客也不殺。據楊公道《左宗棠軼事》載,在徵白彥虎時,營扎驚客島,公方秉燭觀書,白彥虎所遣之刺客華爾禿入帳,“見公深夜治官書,其勤懇之情現於顏色,不忍加害。公斥問之,乃跪白其事”,“公乃優加禮遇”。隨營數年,華恥於賣主求榮,“公嘉其志,亦不相強”。左宗棠把協辦從者與謀者嚴加區別,既不加害,也不強求,寬洪大量由此可知。引回出圍,保回不死。據楊毓秀《平回志》載,自金積堡(馬化降寧夏之據點)合圍,堡外陝回能戰者不過千餘,老弱婦女五、六千皆飢餓垂斃。左宗棠“遣已撫陝回劉秉信赴劉錦棠、黃鼎營壕,引之出圍,撥出二百多人,於是出者絡繹不絕。”悔......

左宗棠殺了多少回民

《中國人口史》一書的統計,回民起義前的咸豐十一年(1861年),甘肅人口為1945.9萬人,戰後的光緒六年(1880年)人口僅存495.5萬人,人口損失達1455.5萬人。

左宗棠殺了多少回民 盡力鎮壓為何依舊飽受詬病

您好。

西北陝甘回民起義大部分都知道,左宗棠被今日詬病,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打壓,其實也跟左宗棠在陝甘回民起義有著莫大的關係。今天我們不詳細論述誰是誰非,作為清廷的官員,鎮壓起義是他的責任。

大家對左宗棠鎮壓西部回族叛亂怎麼看 我國政府認為左是屠殺人民的劊子手 部分網友卻認為左是民族英雄

你是在挑撥民族矛盾,左宗棠是維護國家主權的英雄,這是毫無疑問的,對於分裂國家的行為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歐美都是不容於法理情理的,我國的官方和民間輿論都認為左宗棠是維護國家領土的英雄,不存在你說的劊子手的情況。

左宗棠對回族的鎮壓是種族屠殺嗎

左宗棠 (中國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 編輯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首領。

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但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1] 他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賢良祠[2] 。

左宗棠大屠殺是怎麼回事? 說簡單一點...... 20分

同治回亂是清代同治年間從1862年至1873年在中國陝西、甘肅爆發的一次回族和漢族之間的仇殺。它維持了十年多,波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區,最後被以漢人湘軍為主的清朝軍隊鎮壓。

1862年,由於漢回之間的民族衝突,加上官府的腐敗和欺壓,在陝西的回民趁太平天國和捻軍進入陝西的機會揭竿而起。其初期的主要領導人有赫明堂、馬生彥、馬振和、白彥虎等。同時在寧夏也爆發了大面積的回民民變,其主要領導人有馬兆元和馬化龍。

在陝西的回軍一開始可以趁清軍忙以對付太平天國的機會在陝西中部立足,但是從1864年開始就被清軍逼迫退守陝甘邊區。

太平天國被消滅後,左宗棠率領湘軍開始對陝西山西一帶用兵。左宗棠首先進攻捻軍,在捻軍被擊破後再進攻位於陝西的回軍,1866年回軍退守甘肅。1869年左宗棠派劉松山進攻寧夏的金積堡,馬化龍父子投降後被殺。

1871年左宗棠進駐甘肅,當地回軍領袖馬佔鰲投降,被左宗棠編入清軍。1872年以白彥虎為首的回軍被迫退出青海。1873年退到新疆,最後逃往俄羅斯得脫。陝甘回變由此告終。

這場戰爭極大地改變了陝甘兩省的民族分佈。在戰爭中,回民對陝西、甘肅兩省的漢人進行屠殺,據《中國人口史》一書的統計,回民起義前的咸豐十一年(1861年),甘肅人口為1945.9萬人,戰後的光緒六年(1880年)人口僅存495.5萬人,人口損失達1455.5萬人。

西北迴民對漢人的屠殺,可見甘肅各縣的縣誌。甘肅鎮原縣誌記載:“四鄉堡寨攻陷無遺,而縣城獨全,蓋四鄉之人逃出虎口者,生後入城避難。是月初九日……(回民軍入城)……,全城糜爛,死者不知其數。”據《中國人口史》第五卷統計,回民屠城前鎮原縣人口26.9萬,戰爭損失23.4萬,損失比例為87%。宣統《甘肅新通志》卷47記載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回民軍隊“陷平涼城府官……員死節者百餘,士民死者十數萬。”《中國人口史》記載,甘肅涇州四縣,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時有人口92.8萬,戰爭中人口死亡82.2萬,損失88.6%。據該書推算,同治年間平涼府(包括華亭,隆德,平遠,海城,固原)人口損失249.1萬,佔戰前人口的88.6%。左宗棠入甘肅時,形容“遠近城邑寨堡,慘遭殺掠.民靡孑遺。平、慶、涇、固間.千里荒蕪,彌望白骨黃茅,炊煙斷絕,被禍之慘,實為天下所無”。

西北迴民在民變中對漢人的大規模屠殺,是左宗棠及其湘軍在平定回變後對西北迴族展開報復性屠殺的重要原因。戰前陝西省有回稜180萬人,在該省人口中佔有相當比重,而且絕大部分分佈在關中地區。戰後只有西安城內未參加反清的3萬回民得以倖存,其餘回民一部分逃亡,其餘人均已死亡。甘肅省回民在戰爭中的死亡率也相當高,但仍在該省居民中佔有一定比例。一部分回民為逃避報復,隨白彥虎逃至俄國,成為今天的東干族。

同治回亂是清代同治年間從1862年至1873年在中國陝西、甘肅爆發的一次回族和漢族之間的仇殺。它維持了十年多,波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區,最後被以漢人湘軍為主的清朝軍隊鎮壓。

清末回漢相屠官府為啥殺回民?

清末陝甘一帶爆發了一場回民叛亂,現今歷史教科書上稱為西北迴族人民大起義,這場浩劫比清初蒙古王剿殺李自成故里的西北大屠殺還要厲害。

當然,這場叛亂是事出有因的。起初,陝西省的大荔、姜白一帶回漢雜居,而漢民思想中認為:中原乃我們的漢人的祖先所留,爾回回哪來之種佔有我們中原地方,這是一種大漢族主義色彩,這是千百年來形成的,並非一時的思想潮流。漢人常欺侮回族人,稱他們時帶有汙衊性的稱回回;在集市貿易中,漢人的屠夫將豬肉割上一塊扔到回族人賣的羊肉攤上(回民不吃豬肉);在民間遇到回漢諍訟,官府也常常偏袒漢人;各地地方豪紳也常常欺壓回人;一般的貧苦漢人地位也高於回人。這就使得這些回人生活在了最低層,他們並不像猶太人,任人宰割,而是決心進行抗爭,但他們受到狹隘的民族思想左右,把仇恨的種子撒向了所有漢民,他們根本不去想處於社會下層的漢人跟他們的命運相同。把鬥爭矛頭沒有指向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這就籌成了大錯。開始他們利用雞毛傳貼的方式祕密結社,就是把殺漢人的事件通過信件沾上雞毛在回族人家一家傳一家(這種鬥爭方式是西北人慣用的鬥爭方式,民國初年民間時有這種事情發生),而該貼上寫明回人如不相隨,要殺死他的全家。要不然回人也不會如此,沒有人願意拋下房產田舍,父母妻兒去冒險。有些態度堅決的回人殺掉自己的父母妻兒相隨而去。因此大部分回人是受到裹挾的。

據陝西省地方誌載:時粵寇陳得才入陝,全陝振動,回寇乘機而起,陳得才為東南捻軍受太平天國冊封的一個王,入陝時曾聯繫過回人,可回人跟他們的思想宗旨並不一樣,回人就是要殺掉所有的漢人,建立一個純回族的國家。這種思想使他們根本走不到一條道上,捻軍也是漢人,這就是回人思想中的敵人,是追殺的對象,使西入陝西的捻軍很快失敗。回軍孤軍奮戰,攻州掠縣,見漢人就殺,整村變為廢墟,使陝西關中、甘肅隴東一帶受災最重,這一帶沒有了人煙,史載僅甘肅就有200多萬漢人被殺,(其實並沒有那麼多,因為歷史上隴東地區比較閉塞,沒有遇到過大的戰爭,即就是有戰爭,隴東人膽小,都躲起來了,隴東人稱為跑賊,根本不參與戰爭,這次人們就以為死的很多,二三十年之後,民國初年這一帶人口又稠密起來了,就說明了這一點)。回寇猖獗時曾一度圍困西安達幾個月,陝甘總督阿保根本不予抵抗,朝廷當時也因東南戰局,抽不出手。後太平天國失敗,朝廷改派左宗棠任陝甘總督,負責剿回事宜。左宗棠率湘軍西入陝西,回軍聞風西撤到甘肅的董志塬、早勝塬和宮河塬,這一帶在隴東可謂較富裕一些,並聯系甘肅寧夏的回人同時加入,回軍殺漢人最厲害的要屬陝西回軍,這是因為他們受到的種族歧視比較厲害的緣故。

相關問題答案
左宗棠為什麼殺回族人?
明朝為什麼殺回族?
漢族為什麼怕回族人?
二戰為什麼殺猶太人?
蘇聯為什麼殺猶太人?
宋高宗為什麼殺岳飛?
李世民為什麼殺李建成?
雍正為什麼殺兄弟?
白孝文為什麼殺黑娃?
印尼為什麼殺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