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有自性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慧能六祖所說自性是什麼意思

元音老人(節選自《略論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一詞簡約總括地解釋起來,就是:從究明人們的‘心’(本心)的形相與作用,而徹見、領悟、神會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體與真理,以覺醒迷夢,而了生脫死,證大涅槃。它的意義詳細分析起來,至為深廣,因為它是這一代時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說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註腳。現在我們只能擇其精要者約略言之。

在未討論明心見性的內容與如何明心見性之前,首先讓我們來把心性的輪廓勾勒一下,以便易於著手分析討論明心見性的意義。

那麼心是什麼? 性又是何物呢? 原來所謂心者,並不是我們胸膛裡的肉團心,而是我們對境生起來的念頭和思想,佛經稱為六塵緣影,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落謝的影子,簡稱曰集起為心。意思是說,我們本來沒有心——思想和念頭,而是由於有色等境在,才從各別的境緣上領受它的形象,產生認識,分別它的同異,安立名字,發生愛嗔,取捨,造作,才生出種種心念。這心是和環境集合起來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單獨起的,所以稱為集起為心,也就是現代學說所謂‘思想是客觀環境的反映。’要詳細談它的形象和內容,法相宗《成唯識論》說得很清楚,它可以分為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心所。這裡為了節省時間和篇幅,不詳細說它了,請讀者自己去研讀《成唯識論》吧。

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 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現代學說認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沒有它,對境生不起心來。我們之所以能對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無形無相的,所以眼不能見,但它能起種種作用,故確實是有。古人比為色裡膠青,水中鹽味,雖不可目睹,但事實上確實在起作用,在佛經上它有很多異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來藏、佛性、真心、大圓勝慧等等。只因眾生迷而不覺,不知有此妙體,無始以來,只與生滅和合,變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與波,不是兩回事。現在世界得以飛躍前進,全靠自動化,而自動化又靠熱能,無有熱能,即無動力;無有動力,一切都是靜止的,死的。同樣,我人之所以能思考、工作、創造發明等,也靠體內的動力,而這動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雖不能眼見,但確實在起一切作用,猶如電雖不能目見,而一切照明、發動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佛經內稱性是體,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但宗下常兩者混用,稱心為性,稱性為心,我們只要洞悉它們的底蘊,搞清它們的分野,也就不至為之混淆惑亂了。

明白了心和性的形貌和定義,就須進一步探討‘性’——生命的根源——何由緣境而生心? 境又因何而生起,以致生死纏綿不斷? 更須明白,明心見性的含義包括些什麼? 怎樣才可以明它、見它,出離生死? 現在讓我們分為五節,詳細討論一下。

(一)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

我人慾了脫生死,先須知道生死之由來。如欲斷其流者,先須識知源之所在,而後方可塞其源、斷其流,逍遙於生死之外。那麼芸芸眾生在六道內頭出頭沒地輪迴不已,究竟何由而起呢? 釋迦佛用兩句簡約的話告訴我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分析起來,乃是說,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性,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無相靈敏之萬能體;它不屬迷悟,體絕凡聖。只以眾生不覺,無有經驗,不知妙體本明,而生一念認明,以本有之妙覺智光,幻為妄明所明。將原為一體之覺明——覺即明,明即覺,非有二致,分為覺明相對——覺外有明,明外有覺,覺為明所明,明為覺所覺,而成能所雙立。即《楞嚴經》所謂‘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也。由此無明故(此明覺即吾人通常所說的無明),迷本圓明,將本有無相之真如,轉為阿賴耶識(如正常人吃醉了老酒相似)。於是靈明真空變為頑空,復於頑空中,無明妄動,凝結成四大妄色(如來藏性本具之性......

真如自性大海中 無有虛空和世界的地方是什麼性相

又不是隻有一個淨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東方藥師佛淨土…… 這幾句話說明的是心能轉境和眾生皆有佛性。 另外,我記得是“心淨則國土淨”。 PS:lz以後看佛經不要再瞎猜,理解了意思,與自己印證就行了,再去考慮各種各樣的奇怪問題,就是本末倒...

“有無量自在,入不二法門 ” 是什麼意思?

不二法是離世間文字分別,及凡人眼耳鼻舌身意的一種境界,非由思維得,需通過實證方能到達,所以無法用文字準確描述。 本不想回復此帖,因為無論怎樣回答都是蒼白的。但見樓主這麼用心,末學就厚著臉皮用淺薄文字做點不恰當的比喻,希望樓主能有所得,後加緊用功,實證無生法忍。 我們凡人習慣生活在“二元對立”的概念體系裡,比如美和醜是對立的,香與臭對立,高與低,長與短,生與死....然在大道中,一切事物無非因緣聚合,無有美醜、好壞等自性。所有的分別,都因人心的喜好和取捨而產生。 我們通過感官和自身需要,把事物進行分類,無中生有的貼上種種名相標籤,然後又被自己定義的名相所迷惑和牽引。當事物落在我們“好”、“善”、“美”、“富有”的分類中時,我們就歡喜,否則,我們就不開心。我們因此無法把握自己的心念,任由外物控制我們的喜怒哀樂,並由此造作種種業,這個就是“顛倒”、“不自在”、“愚痴”。而實際上,這些事物本身並無好壞自性,我們真的是在“自尋煩惱”。如果人能通過修行,慢慢從這種分別習性中超脫出來,就能斷卻煩惱,洞悉大道的實相,從而獲得自在。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如您有兩個4歲的小女兒,一個喜歡紅裙子,一個喜歡綠裙子。她們如果得到了自己喜歡顏色的裙子就特別高興,否則就不開心。有一天,她們為紅裙子好看還是綠裙子好看的問題爭吵了起來,跑來找您裁決。那麼對您來說呢,她們的裙子是紅是綠實在無所謂,無有分別。儘管您為了她們高興,還會買她們喜歡的顏色給她們,但您的情緒並不會被裙子的顏色左右,所以您在紅綠裙子問題上是“不二”的,是“自在”的,“解脫”的。而她們是“顛倒的”,“有分別”的。 我們在修行時,會使用種種有分別的法門,並歷經種種有分別的次遞。這些法門和次遞只是一種方便分別。但在第一義諦中,一切分別和次遞都是應因緣而生,圓融不二,無有分別,無有自性的。彌陀村長上面引的經文,釋佛列舉了許多修行中的分別定義,並告訴我們這些定義本質上是不二的。比如“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初修行時,大家都知道要懺“罪”、修“福”,棄“惡”從“善”,以幫助除滅粗重的妄想,但到達更高次遞後,就要進一步從對“善惡”“罪福”的執著妄想中超脫出來,是以有“不思善、不思惡,是名真善”之說。 我說的不究竟,樓主讀完就此放下,不要執著。自己實證要緊。 合十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什麼意思

只要你心無掛礙,就沒什麼是你害怕的

無上慧堅固 功德華莊嚴 無有分別想 而行慈悲心是什麼意思

無上慧堅固:“無上慧”是指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都不能稱“無上”,開啟了佛的智慧後,永遠不會失去,意思指成佛,稱讚佛的智慧廣大無邊無際。

功德華莊嚴:佛的身體和所居住的國土無比的莊嚴,不是用鮮花來莊嚴,而是用無量無邊的功德來莊嚴的,這裡“華”是比喻之義。

無有分別想:佛雖然度化了無量無邊的眾生,但心中沒有起心動念,認為自己功德很大,度化了很多眾生。就是金剛經中說的“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而行慈悲心:雖然沒有起心動念,但從自性中自然生起慈悲心,所做之事卻都在度化眾生,使一切眾生皆離苦得樂,圓成佛道。

色不自有,雖色而空。怎麼理解,什麼意思?

“色不自色”。“自色”,就是自我這個本體的確認。“色不自色”就是說,所有的色法,不管是給它本體一個確認還是不給確認,它這個色還是這樣已然存在的。色法,與它的本身,這其實是兩回事。用因明學的詞,就很容易懂(那個時候沒有因明學,所謂“有境”和“境”的區別就很容易懂了)。“色不自色”,意思就是說境本來是空,即使心裡已經有了“有境”,也不會因為有了“有境”而這種境界就真的 “有”了。“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色復異空。色不自有,雖色而空。” 色不是因自詡的概念而後有的,所以在分別層面上,即使它有了,也還是空性(無自體)

色不自有,雖色而空,故曰 色即是空,色復異空。”也就是說,色的性質,不是來自於色的本身。色即不能自己生出,雖然它仍稱為色,但仍是空。

為什麼佛說 自性光明 法性 而後又說 一切法無自性 畢竟空 無可得呢?

自性、法性、本性、真如、佛、心、空或者道、無等等名相在佛法中都不過是對於形而上道體的代名詞,實在是屬於不可說之強說。正如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正如《楞嚴經》中;但有言說,都無實意。也就是說;一切的言說詞彙乃至比喻都無法完全描述清楚那個形而上的道體,為什麼?正如禪門所道;離心、意、識參!

本性原本清淨或光明也都是比喻,比較差別的說法,這些都是比量的說法。而一切法無自性畢竟空無所得,正是佛教化群生的說法步驟。第一在小乘經典中指出四諦;無常、苦、空、無我,此是從分析物理世界乃至一切形器世間的法則開始,存在的方式都不過是成、住、壞、空的流變現象,所有現象的呈現,但其本在卻都無永恆存在的個性,所以是名一切法無自性畢竟空無所得。從而由現象的層層分析剝落,最後由淺入深開示出那個形而上的本體功能,那就是佛最後於涅盤經中所指出的;常、樂、我、淨。標示著那原本的道體是遍滿於一切時空當中,因為遍滿所以如如不動,因為不動所以本不生滅......

希望可以幫到你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是什麼意思

丟掉你不切實的想法,心放平和,最終會達到人生的高級境界。意思大概如此,是和尚跟您講的麼?

色即是空是什麼意思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在中國流行最廣泛的佛經.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和舍利佛的一段對話.在佛學界,對心經的評價是很高的.認為心經是佛經的總括,讀懂了心經,讀佛經就入門了.

佛法中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們瞭解萬事本無其永恆的體現,一切皆將壞散,教我們不要對萬物起執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結果有些人談空卻又戀空,其實戀取世事和戀空並無分別,同樣是執取而不放。戀空的人棄絕一切以求一個空字,最後還是有一個“空”的意念無法除去。殊不知萬事萬物本空,棄與不棄都是空的,有棄絕的念頭便已不空,愛空的念頭已是“有”了。說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礙而相同的。執著於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執著於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還有句話曰“耽靜反為靜縛”,不知大家聽過沒。也是同樣的道理。靜並不是教人躲到安靜的地方,不聽不想,那樣等於用一個靜字將自己束縛住,動彈不得,又有什麼好呢?真正的靜是心靜而非形靜,是在最忙碌的時候,仍能保持一種靜的心境,不被外物牽動得心煩氣躁。我很欣賞這句話,同時也在參悟此種心境。覺得在塵囂之中保持著心的靜境,豈不比那些寂靜中虛度時日,或是身在寂靜心不寂靜的人更有意韻嗎?

‘色'是指有形質的一切萬物。此萬物為因緣所生,並非本來實有,因此其當體是空。此謂之‘色即是空'。

【五蘊】

指色、受、想、行、識。

【空即是色】

指人間之物質、身體本系空無實體,而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故稱空即是色;四大若離散,則復歸空無,故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並非析色見空,而系體達色之當體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斷滅,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為有,故必不異於有,以空即是有,而說空即是色。

指真空不異於色法,空的當體即是色。

可以理解為:以物質為表象的世界其實質是空無所有的,而所謂"空無所有"是依心起解的。

所以色即是空--相對人的認識的表象世界是空的,而空的表現形式是依附於心(例:人)的認識的--空即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般 若 心 經》

[唐]玄奘法師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相關問題答案
無有自性是什麼意思?
無自性是什麼意思?
有靈性是什麼意思?
說我有靈性是什麼意思?
歌聲有磁性是什麼意思?
無法自拔是什麼意思?
數據有效性是什麼意思?
無有不成是什麼意思?
具有典型性是什麼意思?
自有物業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