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狀元是什麼意思?
算命的說我會生個狀元郎是什麼意思
國人把麒麟、龍、鳳凰和龜並稱“四靈”,麒麟是“四靈”之首。
麒麟送子是我國古時候祈子法的一種。傳說中麒麟是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們帶來子嗣。王充在《論衡。定賢》中描述,孔子誕生之前,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院。這個典故成為“麒麟送子”的來源。
相傳孔子的父親孔紇與母親顏徵僅孔孟皮一個男孩,但患有足疾,不能擔當祀事。夫婦倆覺得太遺憾,就一起在尼山祈禱。一天夜裡,忽有一頭麒麟踱進闕里。麒麟從嘴裡吐出一方帛,上面還寫著文字:“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第二天,麒麟不見了,孔紇家傳出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聲。通行的《麒麟送子》圖,實際上是民間祈麟送子風俗的寫照。還有據此傳說繪成的《麒麟吐書》圖,多用於文廟、學宮裝飾,意思為祥瑞降監、聖賢誕生。
南北朝時,對聰穎可愛的男孩,人們常呼為“吾家麒麟”。此後出現“麒麟送子圖”之作,上面刻有對聯“天上麒麟兒,地上狀元郎”。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晚清尤為多見。
有麒麟送的子 來送終
考秀才是什麼意思
到了明代,進學院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院子弟入監的稱廕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京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院,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 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明朝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醜、辰、未、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生員是什麼意思
就是學生的意思,有不同的等級,具體如下
中國科舉制度始於隋大業一年(605),廢於清光緒三十—年(1905),前後豐目沿1300年。在這漫漫的歲月裡,莘莘學子欲人仕,則必須循序應鄉試、會試、殿試等考試,以取得科第(功名)。考中後,朝廷視其功名,分別任用。一般縣級(七品)以上官職,均由皇帝親自敕封,稱“朝廷命官”。
狀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的考試,考中者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明清兩代各省舉人蔘加的考試,每三年在京城舉行一次,考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皇宮大殿上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第一名稱狀元,因其為殿試一甲第一名,別稱殿元。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次投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中狀元者號為“大魁天下”,為科名中最高榮譽。
榜眼——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宋時一甲第二第三均稱榜眼,意指榜中之雙眼。明清兩代始以專屬第二名。
探花——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時進士在杏園舉行“探花宴”,以少年俊秀者二三人為探花使,亦稱探花郎,遊遍名園,探取名花。南宋以後,專指第三名。
進士——意即貢舉的人才。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為最重要,參加禮部考試之人,都可叫進士。考試合格者賜進士及第,其後又有“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的名義。明清均以舉人經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殿試賜出身者為進士。進土始專指殿試合格之人。
貢生——生員(秀才)一般是隸屬於本府、州、縣學的,若經考試升人京師國子監讀書的,則不再是本府、州、縣學的生員,而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清兩代貢生有不同名目,明代有歲貢(貢入國子監生員之一種。明清兩代每年或二三年從府、州、縣學中選送廩生升人國子監讀書的)、選貢(貢人國子監生員之一種。明制於歲貢之外考選學行兼優者充貢)、恩貢(貢人國子監生員之一種。明清定製凡遇皇室慶典,根據府、州、縣歲貢之常額,本年加貢一次作為恩貢。清代特許“先賢”後裔人監者)和納貢(貢人國子監生員之一種。明代准許納資人國子監,由生員納捐);清代有恩貢、拔貢(貢入國子監生員之一種。清制初定6年一次,乾隆改為12年一次,每府學2名,州、縣學各1名,由各省學政從生員中考選,保送人京,作為拔貢,任朝考合格,可充任京官、知縣或教職)、副貢、歲貢、優貢(貢人國子監生員之一種。清制每3年由各省學政從儒學生員中考選一次,每省不過數名,亦無錄用條例。同治中規定,優貢經廷試後,可按知縣、教職分別任用)和例貢。
監生——明清在國子監肄業的統稱監生。初由學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許。乾隆以前,並加以嚴格的考課。監生有選監、貢監(監生名目之一。明清時以貢生資格人國子監讀書的)、生監、恩監(監主名目之一。清代由皇帝特許給予國子監
生資格的)、廕監(監生名目之一。明清時官員之子不經考選取得監生資格的)、優監(監生名目之一。清制由附生選人國子監讀書的)等名目,後則僅存虛名。至一般所稱監生,指由捐納而取得的。如未人府、州、縣學而欲應鄉試,或未得科名,而欲人仕的,必須先捐監生,作為出身,但不一定在監讀書。
廕生——憑藉上代餘蔭取得的監生資格,由漢代的“任子”制度繼承而來,有各種不同名目。明代凡按品級取得的稱為官生,不按品級由皇帝特給的稱為恩生。清代凡現任大官或遇慶典給予的稱為恩蔭;由於先代殉職而給予的稱為難
蔭,通稱廕生。名義上是入監讀書,事實上只須經過一次考試,即可給予一定的官職。
廩生——生員名目之一。明代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其生活。清代則需經歲科兩試一......
狀元、榜眼及探花的來歷
狀元的由來
狀元就是類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號的狀元約有七百多人左右,他們都是在苦讀之後,才一舉天下知,成為當時科考上的佼佼者。因歷朝歷代多以文藝及哲理為取才的標準,雖然這些狀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學家,但仍以文學家為多。其中較為人知的有,唐代的賀知章、王維、柳公權,宋代的張孝祥、文天祥、呂蒙,明代的胡廣、楊慎,清代的翁同龢、張謇等。中狀元稱為“大魁天下”,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譽,但大多數的狀元,因為個人的因素或當時環境的牽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腳,有所作為,而終至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狀元起初稱為“狀頭”,原來在唐朝參加考試的士子,經由各州貢送到京城,在應試前需遞送“投狀”,即類似今日考試報時填寫資料的情形一樣。考試結束之後,將最高的成績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狀頭”。居首者因曰狀頭,亦曰狀元。
明清兩代,殿試一二三名,確定其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進狀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儲相”之名,因為這個職位較接近皇帝,升遷的機會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試主要以應考者的書法來定優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試卷形式上的整齊,以利閱卷者評閱考卷。到了康熙年間,中年時的康熙對書法產生愛好之心,於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流風下,紛紛勤練書法。而這個風潮對於狀元的擇取也有莫大的影響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試擬吳昺為狀元,可是康熙喜歡第二名的戴有祺的書法字,於是戴有祺便成為欽點的狀元了。
中國科舉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孫伏加
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的劉春霖
中國曆代狀元之最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
歷代狀元中,最為後世欽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寶四年(1256年) 丙辰科狀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被譽為“狀元中的狀元”。
歷代狀元中,對中國政治局勢起過重大影響和作用的,是清咸豐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狀元翁同龢。他一生兩為帝師,在晚清帝、後兩黨之爭中為帝黨首領。甲午中日戰爭後,積極支持康有為變法主張,並密薦之於光緒皇帝,最終促成“戊戌變法”, 使當時政局發生重大變化。
歷代狀元中,唯一由狀元而成為皇帝的,是西夏天慶十年(1203年) 癸亥科狀元李遵頊。他是夏宗室齊王李彥宗之子, 於天慶十年(1203 年) 參加西夏科舉考試,廷試得中第一,成為狀元。襲封齊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後於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發動宮廷政變,廢夏襄宗自立,成為皇帝,是為夏神宗。
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最早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的狀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狀元崔元翰。他先後考中京兆府解頭(解元) 、進士狀頭(狀元) 、博學宏詞科敕頭、制科三等敕頭。
歷代狀元中,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 郭子儀。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歷代科舉考試中, 考中“三元”人數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孫何、王曾、宋廣羊、楊真宀 、馮京、王巖叟等6人。
歷代狀元中,官至宰相(含相當宰相的官職,如內閣首輔、大學士等) 人數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廣、商輅等17 人。
歷代狀元中,詩、畫成就最高的,是唐開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狀元王維。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傑出代表之一,其詩歌藝術被認為“自李(白) 杜(甫) 而下,當為第一”。其繪畫被推為“南宗繪畫之祖”,古代文人畫亦自他而始。
歷代狀元中,詞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
恩師是什麼意思
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政府採九品官人制度,行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寒門人士根本不可能與世族競爭。
唐代繼隋而行科舉制度之後,這種現象大為改變。 在科舉制度下,無論世族或寒門,只要參加考試,得以及第之後,做官的機會均等。做官以後,上焉者可以得行其治國治民的大志,下焉者方可改善生活,補償其十年寒窗之苦。是以科舉及第成為一般讀書人努力爭取的目標。
但是能不能考上,考上能不能被重用,主考官起很大的作用。
1.主考官能決定考試名次。
考生為要達到及第目的,考試之前,要送作品(包括詩文等)於王公貴人以祈美譽。
為了獲得主考官的重視,唐代的舉子往往在考試前一年的秋天,把自己最得意的詩文加以編輯,寫成卷軸,帶到京師,呈送給當時在政治上和社會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請求他們向主考官推薦。這在當時稱為“行卷”。唐朝的行卷之風非常盛行。
據記載,王維20歲時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為了考中狀元,他拿著自己的行卷投在唐玄宗的弟弟岐王的門下。哪知另一個文人張九皋先他之前已投在太平公主的門下,太平公主比岐王的權勢大,她已經答應了張九皋的請求,把狀元的名位給他。於是岐王給王維出了一個主意。在一次公主舉行的宴會上,岐王叫王維裝扮成伶人,在太平公主席前彈奏琵琶,公主聽了,讚歎不已。又見王維年輕英俊、風流倜儻、風姿瀟灑,心中非常喜歡這個年輕人。岐王趁機把王維推薦給公主,說:“此生非只通音律,至於問學,無出左右。”公主問王維:“子有所為文乎?”王維即獻上懷中的詩卷,公主覽誦未畢,就大驚道:“這些詩作都是我平素所喜愛的,以為是古人佳作,竟然都出於你之手!”於是急忙命王維換衣,待以上賓之禮。岐王便說王維希望此次科舉考試能中狀元,請公主多加關照。公主不假思索就答應了,立即派人把主考官召至府上,告訴他必須以第一名錄取王維。王維果然中了第一名進士。
唐代的取士,除了看考試的成績之外,還往往需要當權顯貴和知名人士的推薦,形成了一種唐朝特有的“行卷”的社會風氣。行卷,就是把自己的文學作品寫在卷軸上,在考試之前呈送給顯貴名流,通過他們向主考官知貢舉推薦,杜牡就是因《阿房宮賦》而得到賞識而錄取的,這種活動在當時是完全合法的。這種手段在唐朝盛行和當時考卷不糊名的制度也是分不開的,因為不糊名,考生的一切都是公開的,考官能在考卷之外參考他平日的作品來決定去取,能使文人暫露頭腳。唐朝文學的興盛和官場上文人眾多也是有關係的。
2.
及第之後,又要拜謝主考官的大恩,尊為恩師而自稱門生。主考官為將來得到協助,亦必盡力提攜其錄取的門生。所以,所謂的恩師,不僅是其才能上的欣賞者,而且更是仕途上的提攜者。
到了宋代,科舉考試發生了很大變化。
宋代科舉考試的兩大變化是糊名與天子門生。
糊名是針對唐的行卷之風形成的。所謂糊名,就是把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貫等內容反轉折疊密封,目的是為了防止考官作弊。但考官通過考生的筆跡或考生留的暗記還是可以作弊,因此就有了進一步的謄錄,宋朝專門設立了一個謄錄院掌管謄錄事務,考生交卷後,監考官即進行糊名,糊名後的考卷送謄錄院,書吏將考卷抄成副本交考官批閱。與糊名和謄錄相關聯的還有個鎖院的制度。為防止干擾,考官一經任命,就進入貢院辦公,與外界完全隔離,評卷結束才解禁。
天子門生是說皇帝親做主考官,即實行殿試,考生算是皇帝的學生。唐代同科新進士稱主考官為恩師、座師或恩門,自稱門生。同僚加上師生關係,很容易結黨營私,這對皇帝的集權統治是不利的,趙匡胤有鑑於此,就自任主考官,把這個讓考生感恩戴德的機會留給了自己,於是所有新進士都成了天子門生。這對鞏固皇權是十分有利......
殿試是什麼意思?
殿試是什麼意思
鬫畿灬鬭 | 2012-02-24 | 分享
10分鐘內有問必答前往下載
我來解答
推薦回答
殿試是科舉中最高級別的考試。科舉考試始於隋朝,成形於唐朝。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後,進一步打擊和削弱江南士族,徹底廢除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制,於開皇七年設志行修謹科和清平幹濟科,以文章選取官吏。至隋煬帝大業三年,又開進士科,創科舉考試的先例。到了唐朝,由於李氏出身不高,加上其它種種原因,打破士族獨霸官場的局面便成為歷史必然。唐高祖武德五年,中國舉行了真正歷史意義上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取進士四人,開學子仕進之途。到唐太宗時,科舉作為一種取士的制度固定下來,從此成為定製。到了武氏周朝,由於武則天日夜不忘隴西貴族反對立她為後的舊恨,為進一步削弱貴族勢力而放手招官,並親自殿試貢士,又使科舉制度得到了加強和鞏固。科舉一開,貴族壟斷要津的局面被打破,因此千百年來,無數莘莘學子懷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竭力奮志,寒窗苦讀,形成了中國社會文化特有的狀元效應。
殿試是什麼意思?
殿試是科舉中最高級別的考試。科舉考試始於隋朝,成形於唐朝。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後,進一步打擊和削弱江南士族,徹底廢除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制,於開皇七年設志行修謹科和清平幹濟科,以文章選取官吏。至隋煬帝大業三年,又開進士科,創科舉考試的先例。到了唐朝,由於李氏出身不高,加上其它種種原因,打破士族獨霸官場的局面便成為歷史必然。唐高祖武德五年,中國舉行了真正歷史意義上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取進士四人,開學子仕進之途。到唐太宗時,科舉作為一種取士的制度固定下來,從此成為定製。到了武氏周朝,由於武則天日夜不忘隴西貴族反對立她為後的舊恨,為進一步削弱貴族勢力而放手招官,並親自殿試貢士,又使科舉制度得到了加強和鞏固。科舉一開,貴族壟斷要津的局面被打破,因此千百年來,無數莘莘學子懷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竭力奮志,寒窗苦讀,形成了中國社會文化特有的狀元效應。
一、殿試與狀元稱謂的由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我國科舉時代,中狀元而魁天下,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和最高目標。但狀元的至尊地位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取得第一名的孫伏加不叫狀元,只稱進士第一。狀元一詞,始於武則天天授元年。這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女性廢唐而立大周之後,首科取士十六人,並親自在洛成殿策試。在此之前,科考實行糊名制,貢士考卷都糊名,以防考官作弊。武則天說應該信任考官,廢糊名制,實際上是要從寬取士。當時,主考官用奏狀向武則天報其等第名次,位於奏狀第一位的,始稱狀元。但唐代制科百餘種,各科都舉行殿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因此進士科狀元還沒有取得獨尊地位。到宋太宗時,皇帝舉行殿試併成為定例的只有進士一科;太平興國八年,把殿試合格者分為五甲,元順帝時改為三甲,狀元專指第一甲第一名,成為定製,狀元至尊至貴的地位開始確立。到明清兩朝,不設其它科目,進士科成為唯一的制科,殿試分三甲發榜,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二、第三甲人數不定,第一甲卻僅取三名,按文章優劣依次稱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稱“鼎元”,在科舉中的地位變得至高無上。
二、殿試的基本過程
學子成為貢士後,才可以進入殿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考狀元”。唐宋時殿試在省試發榜後十天左右舉行,明清時則在會試發榜後一個月左右舉行。殿試是科考的最後衝刺,特別令士林矚目,考試過程十分莊嚴。試前一天,由鴻臚寺官員負責設置御座、黃案,由光祿寺官員安放試桌,排定考生座位。第二天參加殿試的貢士須於黎明時分到殿後的丹陛下排隊等候,領取宮餅一包;文武百官則分立兩旁。隨後,皇帝在一片管絃絲竹聲中升殿,大學士從殿內黃案上捧出試題,授予禮部官員,再由禮部官員放到殿外的黃案上。文武百官及考生參贊禮拜後,禮部官員才開始散發題紙。題紙用宣紙裱成,極為考究。每頁長四十公分,寬十二公分,有紅線直格,每行規定寫二十四字,要求每個字都要書寫工整。考生逐一跪接題紙後,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答題。按規定凌晨入場,日落交卷。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有時由讀卷官預擬後徑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擬題。殿試題一開始是策問,後來改為詩賦,到明清時,主要仍是策問。殿試的文體,開始是駢體文,皇帝殿試時就時事政治或經義史事提幾個問題,應試貢士須按照駢四驪六對偶工整的句式文體作文。唐中葉以後,詩賦之風大盛,殿試也改為詩賦,規定韻腳象省試中的試貼詩一樣,或五言六韻,或七言八韻,對聲韻格律要求很嚴格。
唐代直接由吏部主考的科目為常設制科,主要有進士、明經、秀才、俊士、明法、明書......